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8909803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尖顶羊肚菌(Morchellaconica)俗称羊雀菌、包谷菌、麻子菌、狼肚,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2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自19世纪后期至今,广大羊肚菌爱好者对羊肚菌属内的羊肚菌(M.esculenta)和尖顶羊肚菌等少数种类的生理、生化、菌种配方、栽培料配方以及栽培管理进行了广泛研宄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有报道称已完全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但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唯一成功的是1982年Ower等发明的羊肚菌(M.escu21enta)人工栽培方法。
[0003]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也不时有羊肚菌(M.spp.)栽培成功的报道,但按照他们所描述的方法来进行人工栽培,却不一定得到子实体。为了尖顶羊肚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明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是迫切的。为了开发利用羊肚菌这一宝贵资源,需要对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进行探索研宄,以期利用人工栽培来提高尖顶羊肚菌产量,解决其产量低的问题,为规模化生产尖顶羊肚菌提供思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采集尖顶羊肚菌,制备原种;
(2)、将培养基A装入菌种袋内培养后灭菌处理;
(3)、将原种接种到菌种袋内的培养基A上培养20天~30天,得到种料;
(4)、在种料中加入拌种剂,然后播种;
所述拌种剂加入量为种料重量的5%~10%;拌种剂的配比为:尿素10g~20g,KH2PO4lg~2g,MgSO4 lg~2g,水 800g~1200g ;
所述步骤(4)中,播种后将拌好的菌种颗粒均匀的撒在厢面,用细土均匀覆盖,覆土厚度为3cm ;覆土后将厢面用滚筒压实并浇透水一次;
(5)、田间管理:所述种料播种12~15天后浸水,浸水深度不超过沟深的90%,保持2~3小时后排干水分,让土壤保持润湿;然后每隔12天~15天重复一次浸水;
(6)、摆袋:播种的土壤上出现孢子后在土壤上铺设装有培养基C的折角袋,折角袋上有孔;培养基C的重量配比为高粱60%~75%,谷壳15%~20%,油饼3%~5%,过磷酸钙3%~5%,石灰 1%~3% ; 原种的制备过程为:
A、选择种菇:采集人工种植或者野生的尖顶羊肚菌,晾晒至含水量为60%~75%,得到种菇;
B、菌种分离:用刀片将种菇的菌盖纵向切开,用接种钩钩取小块菌肉,接入分离培养基斜面上,并在15°C ~20°C条件下培养9天~12天;得到菌种;
C、将菌种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B内继续培养,于15°C~20°C条件下培养9天~12天;得到母种;
D、将母种置于含有培养基C的原种培养瓶内培养,培养温度为18~20°C,湿度55%~6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每天光照2小时~3小时。
[0006]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灭菌处理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为0.15MPa,灭菌时间为3~4小时;所述常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00°C,灭菌时间为10小时~14小时。
[0007]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步骤(3 )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18 °C -20 °C,湿度55%~65%。
[0008]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分离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甘草甜素lg,芸笞素内醋0.5g,水100ml ;调节pH至中性。
[0009]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培养基B的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蛋白胨 3g,KH2PO4 lg, MgSO4 lg,水 100mL0
[0010]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培养基C的重量配比为:泡高粱40%,泡谷壳40%,土 16%,石霄 1%,KH2PO4 1%,石灰 2% ;
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高粱和谷壳加入水浸泡,同时加入石灰,泡制24小时以上后捞出晾干,然后加入土、石膏和KH2PCV混合均匀。
[0011]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步骤(4)中,播种后将拌好的菌种颗粒均匀的撒在厢面,用细土均匀覆盖,覆土厚度为3cm ;覆土后将厢面用滚筒压实并浇透水一次。
[001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包含了菌种的选育、分离、接种培养,田间栽培的所有过程,全面的公开了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适合羊肚菌的推广栽培,提高产量。本发明的分离培养基可以有利于尖顶羊肚菌的优势生长,减少杂菌的生长,有利于菌种的分离鉴别。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1、尖顶羊肚菌的菌种分离
分离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甘草甜素lg,芸苔素内酯
0.5g,水 1000ml,PH 7.0。
[0014]制备方法:选择优质马铃薯,去皮切片,称取200g,加水100ml放入锅内煮沸20分钟,趁热过滤后取滤液,并用热水补充到1000ml,加入其它材料,搅拌融化后趁热分装。容器采用20mmX 200mm的玻璃试管,培养基装量为10_15ml,为试管长度的1/5,用试管塞封
□ O
[0015]本发明根据羊肚菌和杂菌在同一环境中额生长情况,调整了羊肚菌的分离培养基,本发明的分离培养基可以使羊肚菌种菌在培养基内形成优势菌群,其他杂菌不易形成优势菌群,降低了分离难度,也有利于羊肚菌群的培养。
[0016]灭菌方法:将试管直立放在高压锅内灭菌。当压力上升至0.05MPa时,排气一次。继续加热,至0.15MPa时,维持40分钟。
[0017]斜面制作:趁热将试管口一端垫放到Icm高的支架上,斜面长度达试管全长的2/3为宜。
[0018]种菇选择:采集当地人工种植或野生的尖顶羊肚菌品种,选择6-7层熟,菇型最好的鲜菇,整棵拔起,晾至含水量70% ;得到种菇。
[0019]菌种分离:用刀片将菌盖纵向切开,在菌盖内壁用接种钩钩取小块菌肉,接入空白培养基斜面的中部,塞好试管塞。
[0020]在18 °C下培养3~5天后即可看到组织块周围长出白色稀疏纤细的菌丝,8~10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即得到菌种。
[0021]2、尖顶羊肚菌的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蛋白胨3g,KH2PO4 lg, MgSO4 lg,水1000mL,PH 值自然。
[0022]制备方法:按照菌种分离的方法制备培养基,摆成斜面后备用。
[0023]接种操作:从组织分离管中挑取7mm见方大的培养基,放入空白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20~30支。分离的母种只能扩繁一次,否则会影响出菇。
[0024]培养:在18°C下培养I天后即可看到菌种块周围长出白色稀疏的菌丝,8~10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
[0025]3、尖顶羊肚菌的原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高粱40%,谷壳40%,土 16%,石膏1%,KH2PO4 1%,石灰2%,测量其中的含水量 55%。
[0026]制作过程:高粱和谷壳提前48小时加水浸泡,同时加入2%的石灰。高粱浸泡至无白心时,携出沥干摊瞭。土选用菜园地20cm以下的生土,粒径在Icm以下。按照配方将各种材料混合均匀后装瓶。装瓶时装至瓶肩,要求种瓶上下松紧一致,用棉花或者塑料薄膜封
□ O
[0027]灭菌:采用高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