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用维修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141586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收割机用维修梯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用维修梯。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收割机喂入量不断提升及纵轴流机型的兴起,收割机的机身高度不断加高,现有的传统收割机维修梯固定结构实用性及可靠性日益下降,因市场上现有的收割机维修梯结构大多为维修梯与后尾护罩一体式,该结构操作简单,只需拉动后面的把手即可开启护罩与维修梯,固定结构采用弹簧夹夹住机体圆管的方式,其可靠性与弹簧夹的固定力矩大小相关。

但是上述维修梯与后尾护罩一体式结构伴随车身高度的增加,梯子长度增加因而后尾护罩承担重量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可靠性,只能不断加大后尾护罩的固定力矩,增加固定力矩则需要增加弹簧夹的夹紧力或加高开启把手的高度,这样会对力气较小或身高较矮的用户造成严重的困难,使用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割机用维修梯,采用维修梯与后尾护罩分体设置的方式,达到了减轻后尾护罩承担的重量,从而大大减小了固定后尾护罩的固定力矩,便于用户轻松开闭后尾护罩以开闭维修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割机用维修梯,包括后尾护罩和梯子,所述梯子包括上梯和下梯,所述上梯的上端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下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所述下梯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下端自由,且所述下梯设置在所述上梯与所述后尾护罩之间;所述后尾护罩的一端铰接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且所述后尾护罩上设有与收割机机体卡接的固定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上梯的一侧壁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梯侧壁上,另一端上固定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从所述上梯侧壁的外壁穿出上梯的内壁;所述下梯的侧壁上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具有长条孔,所述下梯折叠关闭时所述限位部穿入所述长条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所述限位部为连接螺栓。

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上梯的上端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下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所述下梯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下端自由,且所述下梯设置在所述上梯与所述后尾护罩之间;所述后尾护罩的一端铰接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上,且所述后尾护罩上设有与收割机机体卡接的固定卡扣,因而实现了可折叠的上梯、下梯与后尾护罩在收割机机体上的分体固定设置,从而使得后尾护罩承担的重量减轻一半左右,在机体上固定后尾护罩所需的固定力矩大大减小,从而可使用固定力略小的卡扣结构或弹力较小的弹簧夹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高弹力弹簧夹,大大减小了后尾护罩的开启力并降低了开启高度,方便了力气较小的用户使用。此外针对高度高的车辆而言,由于梯子包括上梯和下梯,上梯的存在可以降低下梯和后尾护罩在收割机机体上的安装高度,从而也降低了操作后尾护罩和下梯的搞度,便于个子较矮的用户使用,提高操作人群的使用范围。

2)由于上梯和下梯折叠式采用可靠性更高的弹簧片与卡板锁紧的结构,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梯、下梯和后尾护罩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独打开后尾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后尾护罩和下梯均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梯,10-弹簧片,100-连接螺栓,2-下梯,20-卡板,200-长条孔,3-后尾护罩,30-固定卡扣,4-机体,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割机用维修梯,包括后尾护罩3、上梯1和下梯2,上梯1的上端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4上,下端铰接在固定座5上,固定座5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4上;下梯2的上端铰接在固定座5上,下端自由,且下梯2设置在上梯1与后尾护罩3之间,后尾护罩3的一端铰接在对应位置的收割机机体4上,且后尾护罩3上设有与收割机机体4卡接的固定卡扣30。

为方便处于关闭状态的下梯2与上梯1之间的锁紧,采用如下具体的结构:在上梯1的一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优选为弹簧片10,弹簧片10的一端固定在上梯1的侧壁上,另一端上固定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优选为连接螺栓100,连接螺栓100从上梯侧壁的外壁穿出上梯的内壁,下梯2的侧壁上设有卡板20,卡板20上具有长条孔200,下梯2折叠关闭时连接螺栓100穿入长条孔200内,用于限制下梯2的位置。

使用维修梯时,先拉动固定卡扣30,使其与收割机机体4分离,然后转动后尾护罩3将后尾护罩3打开,再向外掰动弹簧片10,将连接螺栓100从卡板20的长条孔200拉出,使得下梯2自由,然后转动下梯2,即可打开维修梯,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