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下带埋栖贝类的中间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670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潮下带埋栖贝类的中间培育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潮下带埋栖贝类的中间培育方法,主要适用于南方潮下带包括帘蛤科、蛤蜊科和竹蛏科所属的高经济价值贝类,属于水产学中双壳贝类的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潜水捕捞的发展,南方沿海潮下带贝类的养殖也随之日益兴起,尤其因我国南方潮下带经济贝类繁多,价格高,浅海区(水深<15m)经济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潮下带贝类养殖由于潮汐、海底水流和风浪的影响,往往需要较大规格的苗种方能实现养殖或高产。现在绝大部分双壳贝类中间培育主要采用围塘或网式中间培育方式,其中利用围塘对埋栖贝类进行中间培育由于缺乏海水中的天然饵料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埋栖贝类的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慢,且出苗规格也小于天然苗种;网式中培多针对的是附着型贝类。自然海水中天然饵料丰足,利于埋栖贝苗的快速生长,由于对海洋潮汐及水环境的适应,养殖投苗后成活率较高,但南方沿海中间培育场地情况复杂,在海滩中进行中间培育苗种受环境影响,难以捕获,苗种收获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潮下带埋栖贝类的中间培育方法,主要适用于我国南方潮下带生活的帘蛤科、蛤蜊科和竹蛏科所属的埋栖贝类,解决埋栖贝类人工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因缺乏天然饵料、对人工环境不适应造成的成活率低、生长慢及中间培育环境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潮下带埋栖贝类的中间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培育篮制作

中间培育篮为开口处为四方形或圆形的塑料篮子,无盖,口径或直径长50-80cm高25-35cm,篮子周边侧壁上半部镂空有孔,孔径0.5-1cm,孔间距1-3cm;下半部和底面没有孔,下半部没有孔部分的高度为10-18cm;篮子上开口处覆盖由直径3-4mm的尼龙线编织成的尼龙网;篮子底部铺设厚度为10-12cm的沙子,且保证沙层厚度不低于出苗时苗种壳长的2倍;沙粒径为≤1mm;

(2)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退潮后仍有水覆盖的沙质滩面或自然形成的潮间带海沟,远离河口无污染,在滩面或海沟上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每隔10cm放置一个中间培育装置;迎浪面以“W”形摆放沙袋,沙袋高度10-20cm;

(3)计算投苗量

投苗量N的计算公式为N=a∙s/w,单位为粒 ,a取常数值7-9,s为容器口面积,单位m2,w为出苗时该苗种平均质量数值,单位kg;

(4)培育与管理

投放的苗种要求为能自然潜沙的埋栖贝类,投放前避光运输,投放时保持温度≤33℃,先向装好沙子的中间培育装置注入海水至有孔处,然后均匀投放苗种,待苗种潜沙后覆盖尼龙网并将尼龙网固定,将中间培育装置按照步骤(1)要求摆放在塑料薄膜上即可,培育期间保持盖网的透水性,培育时间夏秋季20-40日,冬季为2个月;收获时将容器里的沙和苗共同倒入筛网袋中,洗净沙粒,即得;

所述壳长为贝壳前端与后端的最大直线长度;

所述沙袋为市售80cm×50cm聚烯编织袋,装满沙后封口;

所述塑料薄膜为市售商品,面积可定制或根据使用中间培育篮的数量多张拼合。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用塑料薄膜将中间培育篮与沙滩隔绝开来,保证了收货时能得到苗种;中间培育篮下半部密封,装满沙子,最大程度的模拟埋栖贝类生长的沙滩环境,上半部镂空有孔,海水涨潮时能从孔进入中间培育装置,并带来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供贝类食用;覆盖在表面的尼龙网首先可以减缓水流对中间培育篮里的沙子的冲击,影响贝类生长;其次可以防止潜沙不深的贝类被冲出来;再次可以防止其他海生物进入中间培育篮吃掉贝类。使用本发明对多种帘蛤科、蛤蜊科和竹蛏科所属潮下带埋栖型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实现了贝类苗种快速生长,基本无病害发生,实现苗种平均成活率达92.7%,设施可应对比较复杂的中间培育环境,抗10级以下的热带风暴,培育出的苗种养殖效果稳定,同时因为培育时间短,病害较少发生,拥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对我国南方潮下带双壳贝类的人工增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为其它贝类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提供参考。本发明工艺流程科学,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市场均可定制或有销售,适合潮间带或近岸潮下带操作,保证了本发明的推广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口处为四方形的中间培育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口处为圆形的中间培育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所述附图中的序号表示是:口径边-1,侧壁-2,密封壁-3,镂空壁-4,镂空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步骤:

(1)中间培育篮制作

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定制如图1所示的四方形工程塑料中间培育篮,高25cm,口径边1长60-80cm,中间培育篮侧壁2距离底部15cm以下部分为密封壁3,其余部分镂空壁4,镂空孔5为方形,口径0.5cm∙6cm,孔间距1~2.7cm,上口处以线径0.4cm的粗尼龙线编织的尼龙网覆盖,内铺设的沙层,沙层厚度6~10cm;

(2)选址与设施建设

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场地选址于我国南方退潮间带海沟区域,在低潮时盖网不露空,在中间培育前,选址的滩面上铺设一层黑色一次性塑料薄膜,再放上中间培育装置,间距10cm,迎浪面以沙袋呈 “W”形摆放,高度大于20cm,大风前使用两层沙袋。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选址于南方沿海潮间带下游至潮下带浅水区的沙质滩面,位于內湾,退朝后部分时段水层浅浸盖网,其它操作同上。

(3)投苗量

投苗量N根据出苗的规格计算,计算公式N=a∙s/w(粒) ,其中:a取值7~10,s为容器口面积数值(m2),w为出苗时该苗种平均体质量数值(kg)。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每个中间培育篮投放横帘蛤幼苗1300~1500粒、投放西施舌幼苗1500~2000粒,共计投放4000个中间培育篮。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每装置投放施獭蛤、弓獭蛤或澳洲獭蛤幼苗3000~3500粒,投放短竹蛏幼苗、钝缀锦蛤幼苗约3000粒,共计投放23000个中间培育篮。

(4)培育与管理

先将中间培育篮摆放整齐加海水至镂空处,幼苗投放前采用箱式运输车避光运输,见光放苗,放苗时温度低于33℃,均匀投放苗种,5分钟内潜沙完就封盖网,将盖网固定牢固。培育期间保持盖网的透水性,难以清除附着物时更换盖网。收获时将容器里的沙和苗共同倒入筛网袋中清洗掉沙,筛网袋采用尼龙网,网口径根据苗种规格选择,以不漏苗为准。

案例中,两年所培育的多种贝类苗种根据收获大规格苗种数与潜沙幼苗数的比值计算成活率,则成活率均高于90%,其中横帘蛤培育成活率高于96%,收获大规格苗种养殖成活率高于70%。

实施例2

实施步骤:

(1)中间培育篮制作

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定制如图2所示的开口处是圆形的工程塑料中间培育篮,开口直径1m,高30cm,中间培育篮侧壁2距离底部18cm以下部分为密封壁3,其余部分镂空壁4,镂空孔5为圆形孔,直径1cm,孔间距3cm,盖网口径1cm,内铺设粒径≤1mm的沙层,厚度10~12cm;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