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农药的单一使用和用药不科学、不合理,快速地加重了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农药的抗性,使得高成本、长时间投入研制的一些农药新成分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次数多,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和增加用药成本。柑桔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唯一媒介,在同年有嫩梢的情况下,一年可发生11~14代,田间世代重叠,单个木虱传病率高达70-80%,成虫可飞,防治难度高。同时,在柑橘各个生长时期,除了木虱,还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粉虱、蚜虫等虫害和树脂病(砂皮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同时发生,所以迫切需要解决此类病虫害问题。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份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速度。二氯恶菌唑:是一种噁唑砜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2-甲基砜基-5-(2,4-二氯苯基)-1,3,4-噁二唑,分子结构为其分子式为C9H6Cl2N2O3S,相对分子质量为293.1。是一种新型杀菌剂,是低毒、安全的绿色化学农药,但是该农药还未被广泛使用。理化性质:原药为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常用有机溶剂。原药对光、热稳定,在碱性条件(pH10)下易分解。哺乳动物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1780mg/kg。大鼠急性经皮和吸入LD50>2000mg/kg。戊唑醇,该品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2.4℃,蒸气压0.0133mPa(20℃):溶解度(20℃):水32mg/L,甲苯50-100g/L。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及早稻纹枯病等。上述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柑橘树脂病、柑橘炭疽病、柑橘霜霉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灰霉病、柑橘蚜虫、柑橘木虱对戊唑醇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单独使用已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我们尚未查到将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组合使用的相关专利和文献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能克服和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害虫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按重量份数计为:二氯恶菌唑1-30份;戊唑醇1-5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二氯恶菌唑为1-5份,所述戊唑醇为1-5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二氯恶菌唑为1-20份,所述戊唑醇为1-3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二氯恶菌唑为1-15份,所述戊唑醇为1-3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二氯恶菌唑为1-30份,所述戊唑醇为1-3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助剂添加的重量份数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甲苯、环己醇、甲醇、大豆油、松节油、油酸甲酯、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上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如上所述的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活性成分和助剂按重量份数混合,按其剂型的常规加工方式即可得到。如上所述的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的用途,它是在防治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柑橘树脂病、柑橘炭疽病、柑橘霜霉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灰霉病、柑橘蚜虫、柑橘木虱上的应用。本发明的组分均为市售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戊唑醇由于施用时间较早,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柑橘树脂病、柑橘炭疽病、柑橘霜霉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灰霉病、柑橘蚜虫、柑橘木虱对其已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二氯恶菌唑对土传病害和迁徙病害及其他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经研究发现,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以质量比1:50~30:1复配,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柑橘树脂病、柑橘炭疽病、柑橘霜霉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灰霉病、柑橘蚜虫、柑橘木虱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实施例1:5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实施例2: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实施例3:6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实施例4: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实施例5: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实施例1-5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分散等助剂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制成相对应的二氯恶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实施例6: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7: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8:6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9: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10: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6-10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剂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制成相对应的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实施例11:2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2: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3:5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4:5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5: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1-15的利记博彩app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粉碎,经过造粒、干燥制成相对应的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6: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7: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8:6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9:6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0: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6-20的利记博彩app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超微粉碎,制成相对应的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1: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实施例22:1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实施例23:6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实施例24: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实施例25: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实施例20-25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剂、水进行高速剪切,制成相对应的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应用实施例:为了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杀虫效果,现列举以下实验数据:以下表1至表10的药剂稀释后的喷洒量均按本领域的常规喷洒要求,即叶子的正背面、果实表面喷洒至形成滴状流下即可。应用实施例5将本发明实施例5得到的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树脂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应用实施例5试验结果如表1:表1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表1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脂病(砂皮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一次药,在谢花后座果中后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按1500倍稀释喷雾,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7将本发明实施例7得到的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个调查5个被害梢,每梢调查顶梢5片叶的蚜虫数,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7试验结果如表2:表2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2%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按以上使用量喷药,对防治柑橘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15将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对柑橘树整株进行喷雾,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木虱虫口基数,施药后5天、10天、15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采用定株定梢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选取2个有虫梢进行标记,调查记录每梢活虫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5防治柑橘木虱试验结果如表3:表3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木虱药效试验结果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木虱危害期施药,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将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个调查5个被害梢,每梢调查顶梢5片叶的蚜虫数,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5防治柑橘蚜虫试验结果如表4:表4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表4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16将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6防治柑橘锈壁虱试验结果如表5:表5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表5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将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正反两面、枝干至湿润,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5天、20天、30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红蜘蛛数量,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在树冠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标记一个树梢枝条,调查每梢最顶的5张叶片,共调查25张叶片上残存红蜘蛛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6防治柑橘红蜘蛛试验结果如表6:表6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表6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3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22将本发明实施例22得到的1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对柑橘树整株进行喷雾,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5天、10天、15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采用定株定梢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选取2个有虫梢进行标记,调查记录每梢活虫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22试验结果如表7:表71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防治柑橘木虱药效试验结果表7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木虱为害期施药,1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微乳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6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霜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应用实施例6霜霉病)试验结果如表8:表8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防治柑橘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8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霜霉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一次药,在谢花后座果中后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炭疽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应用实施例6防治柑橘炭疽病试验结果如表9:表9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防治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表9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炭疽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40%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11将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2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1防治柑橘锈壁虱试验结果如表10:表102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表10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2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例实施例14将本发明实施例14得到的5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应用实施例14防治柑橘溃疡病试验结果如表11:表115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乳剂防治柑橘溃疡病药效试验结果表11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5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水分散粒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例实施例19将本发明实施例19得到的6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与25%戊唑醇乳油、20%二氯恶菌唑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灰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应用实施例19防治柑橘灰霉病试验结果如表12:表126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12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灰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65%戊唑醇·二氯恶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以下实例说明组合物的增效作用农药杀菌杀虫组合物对柑橘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为柑橘木虱。试验采用药膜法。取圆柱形透明玻璃罐头瓶(底部直径6.8cm,瓶口直径5.5cm,高8.7cm),加入50ml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药液,盖紧盖子,轻轻摇匀,倒置30s,使瓶内壁都粘满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出,然后让瓶子自然晾干。将柑橘嫩芽用相同药液浸泡1min,自然晾干后放入已晾干的瓶中;用浸过相同药液的棉花包住嫩芽基部保湿。木虱成虫用带塞玻璃试管从九里香树上采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10头成虫。处理时用CO2麻醉(18-20s)后放入各个处理瓶中,空白对照用清水,每个瓶口用40目纱网盖好,以防成虫飞出。20分钟后检查是否有死虫,记录药前活虫数。将接虫后的玻璃瓶置于温度(25±1)℃的光照培养箱中。药后24h目测死虫数、活虫数,计算死亡率,清水对照死亡率不超过10%为有效试验。先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3:表13: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表13表明戊唑醇与二氯恶菌唑按质量比50:1~1:30复配,对柑橘木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5~4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大于160,远远大于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120。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4:表14: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表14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红蜘蛛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5;表15: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二氯恶菌唑-9.88-戊唑醇-6.2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04.68133.67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404.12152.1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303.68170.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53.28193.8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3.63210.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5:14.51199.4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0:14.88192.14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15.19183.5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20:15.83164.8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30:16.61146.67表15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6;表16: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表16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炭疽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7;表17: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表17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溃疡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8;表18: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二氯恶菌唑--6.63-戊唑醇--4.3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03.2137.7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403.01146.7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302.54174.35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203.28187.0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52.26198.0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02.12213.1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2.46214.4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5:13.08198.2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0:13.46183.07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13.84167.2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20:14.02160.9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30:14.48145.58表18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霜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9;表19: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二氯恶菌唑--6.98-戊唑醇--4.7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03.61132.6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403.21149.45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302.7817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202.54190.2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52.38204.0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02.28214.9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2.59216.5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5:13.01215.17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0:13.52190.2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13.84176.62二氯恶菌唑:戊唑醇20:14.01170.2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30:14.48152.42表19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灰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锈壁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20表20: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二氯恶菌唑--8.03-戊唑醇--5.72-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04.46147.04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404.12159.35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303.84171.2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53.52188.0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3.42214.4二氯恶菌唑:戊唑醇5:13.61221.25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0:13.95206.3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14.31190.6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20:14.89168.7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30:15.21159.02表20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锈壁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如表21:表21: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戊唑醇·二氯恶菌唑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二氯恶菌唑--8.03-戊唑醇--5.72-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04.82132.24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404.26149.81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303.51183.73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53.29196.02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13.38216.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5:13.71220.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0:13.99210.69二氯恶菌唑:戊唑醇15:14.32196.6二氯恶菌唑:戊唑醇20:14.78177.68二氯恶菌唑:戊唑醇30:15.03170.72表21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氯恶菌唑与戊唑醇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蚜虫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