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技术背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griculturalantiobiotic120)别名:农抗120;抗霉菌素120;120农用抗菌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生物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和内吸治疗双重功效;本品的保护成分能在植物和果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高分子保护膜,对多种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和阻碍作用;治疗成分能通过枝干传导到达果实内部,直接阻碍病原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其死亡。本品保护致密,内吸性强,连续使用不易产生抗药性,即使在多雨季节使用,仍可保持较强的内吸药效。多抗霉素(polyoxin)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分子式:C17H25N5O14,多抗霉素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体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作用,该药对动物没有毒性,对植物没有药害。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化学名称:3-烯丙氧基-1,2-苯并异噻唑-1,1-二氧化物,分子式:C10H9NO3S,烯丙苯噻唑可广泛保护和根 除大田作用、果树、草场、蔬菜病菌;离体试验中稍有抗微生物活性;处理水稻,促进根系吸收,保护作物不受稻瘟病菌和稻白叶枯病菌的侵染。春雷霉素(kasugamycin)化学名称:[5-氨基-2-甲基-6-(2,3,4,5,6-羰基环己基氧代)吡喃-3-基氨基-a-亚氨醋酸],分子式:C14H25N3O9,春雷霉素是农用抗菌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该药主要干扰氨基酸的代谢酯酶系统,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稻瘟灵(isoprothiolane)化学名称:二异丙基-1,3-二硫戊环-a-基丙二酸酯,分子式:C12H18O4S2,稻瘟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集中于穗轴与枝梗,从而抑制病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病菌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70~7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选自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 比为1︰35~35︰1;更优选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的重量比为1︰10~10︰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烯丙苯噻唑的重量比为1︰25~5︰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春雷霉素重量比为1︰10~20︰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稻瘟灵的重量比为1︰25~5︰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或悬乳剂或水乳剂或微乳剂或微囊悬浮剂或微胶囊悬浮-悬浮剂或水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病害的用途。所述的病害包括: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70~7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0.5%~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 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水剂,还可以做成微胶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70%、活性成分B1%~7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70%、活性成分B1%~7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4%、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05%~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0.5%~40%、活性成分B0.5%~40%、分散剂2%~15%、湿润剂1%-10%、抗冻剂 0~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溶剂0~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溶剂0~30%、乳化剂3%~20%、抗冻剂0~8%、增稠剂0.05%~2%、消泡剂0.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补足余量。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有机溶剂0~10%、乳化剂1%~7%、pH调节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若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时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2%、表面活性剂3%~15%、有机溶剂1%~15%、乳化剂1%~6%、消泡剂0.01%~2%、增稠剂0.05%~2%、pH调节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消泡剂0.01%~2%、溶剂0~15%、增稠剂0.05%~2%、乳化剂2%~12%、抗冻剂0~8%、稳定剂0~3%、去离子水加至100%。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水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和持效作用;(2)对禾谷类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上的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细菌性 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均有特效;(3)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并且制剂粘着力增强,耐雨水冲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应用实施例一实例1~12可湿性粉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体见表1。表1实施例1~12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中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互换,可制得新制剂。实例13~24水分散粒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具体见表2。表2实施例13~24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中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互换,可制得新制剂。实例25~34悬浮剂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3-4。表3实施例25~30各组分及重量份表4实施例31~34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中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互换,可制得新制剂。实例35~39水乳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产品,具体见表5。表5实施例35~39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中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互换,可制得新制剂。实例40~44微乳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溶剂、乳化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充分混合成均匀透明的油相,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去离子水,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再经搅拌加热,使之迅速转相成水包油型,冷至室温使之达到平衡,经过滤,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剂产品,具体见表6。表6实施例40~44各组分及重量份将表中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互换,可制得新制剂。实例45-48微囊悬浮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 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剂产品,具体见表7-8。表7实施例45、46各组分及重量份表8实施例47、48各组分及重量份实例49~53水剂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用去离子水补足余量,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剂产品。具体见表9。表9实例49~53各组分及含量将表中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互换,可制得新制剂。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对作物病害室内毒力测定。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 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活性成分B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A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B为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烯丙苯噻唑、稻瘟灵中的一种。实施应用例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复配对番茄晚疫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表10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及其复配对番茄晚疫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由表10可知,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抗霉素对番茄晚疫病的EC50分别为3.97mg/L和4.08mg/L,并且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1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0,其中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霜脲氰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的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实施应用例三: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水稻叶枯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丙苯噻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表11啶核苷类抗菌素、烯丙苯噻唑及其复配对水稻叶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由表11可知,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丙苯噻唑对水稻叶枯病的EC50分别为3.88mg/L和19.36mg/L,并且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烯丙苯噻唑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25至5: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30,其中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烯丙苯噻唑重量比为1︰5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烯丙苯噻唑的配比在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时对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 1.5。实施应用例四: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春雷霉素复配对黄瓜叶霉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春雷霉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表12啶核苷类抗菌素、春雷霉素及其复配对黄瓜叶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由表12可知,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春雷霉素对黄瓜叶霉病的EC50分别为4.12mg/L和2.04mg/L,并且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春雷霉素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10至20: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00,其中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春雷霉素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 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春雷霉素的配比在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实施应用例五: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稻瘟灵复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稻瘟灵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毒力测定结果表13啶核苷类抗菌素、稻瘟灵及其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由表13可知,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稻瘟灵对水稻稻瘟病的EC50分别为3.76mg/L和18.68mg/L,并且配比在70:1至1:7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稻瘟灵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25至5:1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增效比值均大于2.10,其中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稻瘟灵重量比为1︰5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稻瘟灵的配比在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时对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应用实施例六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市购)、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市购)、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40%稻瘟灵乳油(市购)。药前调查葡萄霜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1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试验由表14可以看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应用实施例七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市购)、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市购)、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40%稻瘟灵乳油(市购)。药前调查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15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由表15可以看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应用实施例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防治水稻立枯病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汉中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市购)、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市购)、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40%稻瘟灵乳油(市购)。药前调查水稻立枯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 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1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防治水稻立枯病药效试验由表16可以看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应用实施例九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防治玫瑰白粉病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云南省昆明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市购)、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市购)、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40%稻瘟灵乳油(市购)。药前调查玫瑰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 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17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防治玫瑰白粉病药效试验由表17可以看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玫瑰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应用实施例十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复配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市购)、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市购)、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40%稻瘟灵乳油(市购)。药前调查黄瓜炭疽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 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表1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活性成分B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由表18可以看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炭疽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后经过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试验得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与多抗霉素、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复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水剂后对各类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纹枯病、灰霉病、锈病、疫病、赤星病、斑点落叶病、叶霉病、枯萎病、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稻瘟病、稻曲病、立枯病、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常见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上,优于单剂防效,增效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