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缘均匀分布,这样可使在第一伸缩卡块13与第一内套管4上的其中一个楔形槽相卡接时,多个第一伸缩卡块13能够近乎包围该楔形槽,以使该楔形槽周向受力均匀进而使二者卡接的更牢固。
[0072]优选地,第一伸缩卡块13为矩形块,且各第一伸缩卡块13未设有第一弹簧14的一侧的形状与楔形槽形状匹配以使其能够配合插入楔形槽中,即,使第一伸缩卡块13能够与楔形槽相啮合,增大卡接力度。其中,上述楔形槽的楔角朝向第一内套管4的第一端,以在未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以下将会详细介绍)时第一内套管4只能向第一外套管3外移动,而不能向第一外套管3内移动,进而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杆I应用于物体支撑上时能够提供稳定且持续的支撑力。
[0073]进一步地,调节部为能够绕第一外套管3的轴向转动的第一伸缩控制板15。如图5所示,第一伸缩控制板15具有供第一内套管4穿过的通孔18、多个分别供各第一伸缩卡块13的圆柱销17穿设的第一导向孔19以及供第一螺栓11穿设的第二导向孔20。该多个第一导向孔19分别根据各圆柱销17的位置进行设置,多个第二导向孔20分别根据第一螺栓11的分布位置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向孔20的数量与第一螺栓1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设置,当然每个第二导向孔20内也可穿设多根第一螺栓U。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或在第一内套管4向第一外套管3外移动时,各第一螺栓11沿对应的第二导向孔20滑动,各圆柱销17沿对应的第一导向孔19滑动以带动各第一伸缩卡块13沿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移动进而与对应的楔形槽卡接或分离。
[0074]继续结合图5所示,第一导向孔19和第二导向孔20均为沿通孔18的外围设置的圆弧形孔。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孔19自其一端起在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上向远离第一内套管4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其两端分别形成大头端和小头端,也就是该大头端与小头端在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上具有间距,该大头端在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上相对小头端更靠近第一内套管4(由图5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孔19近似为楔形孔,当然,第一导向孔19也可为其它形状,只要其两端在第一伸缩控制板15的径向上具有间距即可)。当第一伸缩控制板15转动并带动第一圆柱销17朝向该小头端滑动时,第一伸缩卡块13沿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向外移动以与第一卡接部123分离(此时第一伸缩卡块13挤压第一弹簧14,而第一伸缩卡块13的移动可通过人为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实现,或受朝向远离第一外套管3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内套管4的挤推实现),进而使第一内套管4能够相对第一外套管3移动,例如使第一内套管4复位至其初始位置;而第一圆柱销17在第一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该大头端滑动时,第一伸缩卡块13沿第一内套管4的径向向内移动以与第一卡接部3卡接(此时第一弹簧14复位,倘若此时第一伸缩控制板15未有其他外力作用时,第一伸缩控制板15可在第一扭簧21的带动下转动(该第一扭簧21将在下文介绍),从而使第一内套管4与第一外套管3相对位置固定。也就是将第一导向孔19设为其两端与第一内套管4间距离不等的形式间的目的是为了在第一内套管4相对第一外套管3移动时能够导向第一伸缩卡块13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内套管4的方向移动。而第一伸缩控制板15的设置是用于在处于限位状态的第一内套管4欲向第一外套管3内移动时,可通过第一伸缩控制板15自身的转动以驱动各第一伸缩卡块13的圆柱销17沿对应的第一导向孔19滑动至该第一导向孔19的小头端,使各第一伸缩卡块13与楔形槽分离以为第一内套管4的移动提供空间。
[007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伸缩控制板15为圆形板(当然也可为其它形状的板),其半径大于第一伸缩压环9和第一伸缩控制座8的半径,即其外缘凸出第一伸缩压环9和第一伸缩控制座8,以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
[0076]优选地,调节部还包括设于第一伸缩压环9与第一伸缩控制板15之间用于复位第一伸缩控制板15的第一扭簧21以及呈圆环状的第一导向带22。该第一扭簧21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压环9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控制板15连接,具体可在第一伸缩压环9和第一伸缩控制板15上分别设置插接孔。具体地,在第一伸缩卡块13与楔形槽卡接时,第一扭簧21处于初扭力状态;当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使第一伸缩卡块13向第一安装槽16内移动时,第一伸缩卡块13的第一弹簧14受力压缩,第一扭簧21进一步产生扭矩,当取消施加于第一伸缩控制板15的外力时,第一伸缩控制板15受第一扭簧21的弹力反向转动,同时第一伸缩卡块13受其第一弹簧14的回复力向远离第一安装槽16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向带22设于第一伸缩控制板15的通孔18中,且其朝向第一伸缩控制座8的一侧贴靠于第一伸缩控制座8上,该第一导向带22的设置是用于限制第一内套管4的转动,防止第一内套管4在沿其轴向移动时发生晃动。为了更好的固定第一导向带22,本实施例中还特别于第一伸缩控制座8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第一导向带22的环形的限位槽24。
[0077]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7呈圆管状,其一端设有用于撑托待支撑物的托座(如用于撑托高压腕臂),另一端与伸缩杆I中的第一连接件25位于第一限位部5外的一端通过销钉连接。支撑杆27用于与伸缩杆I连接的一端邻近其端口处还设有一第二防撞垫圈29,以防止支撑杆27未设有托座的一端受到碰撞变形。
[0078]具体操作伸缩杆I时,结合图1、图2、图17和图18所示,可通过拉拽支撑杆27(若无支撑杆27则可拉拽第一连接件25)以将第一内套管4抽出,在抽拔第一内套管4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5的第一伸缩卡块13先是受到第一内套管4的挤推力使其向第一安装槽16内移动,即第一伸缩卡块13朝向第一内套管4的一侧沿楔形槽的斜面逐渐向槽口方向移动直至与楔形槽分离,此时第一伸缩卡块13朝向第一内套管4的一侧与第一内套管4的外表面抵接,SP与第一内套管4位于相邻两个楔形槽之间的部分抵接,随着第一内套管4的继续上移,下一个楔形槽移至与各第一安装槽16的敞口侧相对处,此时各第一伸缩卡块13受其第一弹簧14的弹力向该楔形槽移动直至两者相啮合以达到限位第一内套管4的作用。当欲使处于限位状态的第一内套管4向第一外套管3内移动时,例如需要缩短第一内套管4位于第一外套管3外的长度时,可转动第一伸缩控制板15,使其通过推动第一圆柱销17沿对应的第一导向孔19的滑动而带动第一伸缩卡块13向第一安装槽16内移动,进而使各第一伸缩卡块13与对应的楔形槽分离,以为第一内套管4的移动提供滑动空间。待将第一内套管4调整至所需位置处时,松开第一伸缩控制板15,第一伸缩控制板15在第二弹簧21的带动下复位,同时各第一伸缩卡块13在其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S卩,与对应的楔形槽啮合,完成第一内套管4的限位。
[0079]如图8所示,支撑座2包括底座30和与底座30可拆卸式连接的伸缩部31。该伸缩部31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二内套管32和第二外套管33。其中,第二外套管33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二限位部34(该第一端即为图中第二外套管33的上端,而图中第二外套管33的下端为其第二端);第二内套管32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外套管33外并伸出第二限位部34,以用于与伸缩杆I的第二连接件26配合插接;第二内套管3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外套管33内(第二内套管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外套管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应);该第二内套管32能够沿第二外套管33的轴向移动以使其第一端能够逐渐远离或逐渐靠近第二限位部34,从而通过调节第二内套管32伸出第二外套管33外的长度实现调节与第二内套管32相连的第一外套管3高度的目的。该第二限位部34的设置是用于限制第二内套管32相对第二外套管33的位置以使其第一端相对第二限位部34的位置固定,也就是第二内套管32移动一段距离后可通过第二限位部34固定在该位置,使其至少不会向第二外套管33内移动(S卩,第二内套管32此时可以继续向上伸出第二外套管33,但不会向第二外套管33内移动);同时,该第二限位部34还能够解除对第二内套管32的限位,使其能够相对第二外套管33移动,或至少使第二内套管32能够向第二外套管33内移动。如图9和图10所示,为了避免第二内套管32在伸出第二外套管33时脱离第二外套管33,本实施例中,第二内套管32的第二端设有一圈定位凹槽35,当第二内套管32的第二端滑动至第二限位部34时,第二卡接部卡于定位凹槽35内以限制第二内套管32位置,S卩,将第二内套管32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外套管33中。
[008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外套管33内设有与第二外套管33同轴设置的活塞缸38,本实施例中该活塞缸38的长度与第二外套管33的长度相近,第二内套管32滑动设于活塞缸38内,也就是可将第二内套管32视为活塞缸38内的活塞。采用将活塞缸38内置于第二外套管33内的方式可以减少该支撑座2整体的占用空间,避免增大支撑座2体积,使其便于安置或运输。[0081 ] 进一步地,第二外套管33与活塞缸38之间注有液压油以形成环形油箱;底座30上设有油栗69,该油栗69内设有吸油单向阀40和排油单向阀41,油栗69外设有用于控制吸油单向阀40或排油单向阀41开启、关闭的踩踏部39(本实施例中的踩踏部39为摇柄),也就是通过踩踏摇柄使其摆动以分别开启或关闭两个单向阀,踩踏部39的设置结构不唯一,本实施例中的踩踏部39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和图8所示。底座30内设有与排油单向阀41相连的第一油路42,以及与吸油单向阀40相连的第二油路43。其中,第一油路42同时与活塞缸38连通以用于向活塞缸38内供油以顶推第二内套管32轴向移动,第二油路43同时与油箱连通以用于将液压油通过第二油路43输送至第一油路42内。也就是,油栗69通过开启吸油单向阀40以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路43导引输送至油栗69的腔内,接着油栗69通过关闭吸油单向阀40而打开排油单向阀41使位于油栗69腔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一油路42内进而流入活塞缸38内将第二内套管32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