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毛刷,特別是一种打磨刷。
【背景技术】
[0002] 工件在加工制程中,一般需要打磨设备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现有的打磨设备包 括打磨机及装设于打磨机上的打磨盘,打磨机用于驱动打磨盘转动。打磨盘上通常会装设 有打磨片,通过打磨盘的转动W使打磨片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打磨片多数为平面结构,然 而针对曲面的工件,采用平面结构的打磨片难W达到均匀打磨的目的,从而影响了工件打 磨品质。
[0003] 另外,一台打磨设备通常需要对多个工件进行打磨处理,由于打磨片自身的使用 寿命较短,需要不断地更换打磨片,从而降低了打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打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打磨效果较佳的打磨刷。
[0005] -种打磨刷,用于安装至打磨机上W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该打磨刷包括基座与 多束刷毛,该基座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本体 的第一表面用于连接该打磨机,该多束刷毛排布在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上。该多束刷毛W内 外两圈的形式固定排布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上,且每相邻两束刷毛之间的间距为每束刷毛 直径的0.2~1倍,每束刷毛包括8~16根纤维。
[0006] 进一步地,该基座还包括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连接件,该本体的第一表 面通过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打磨机。
[0007]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为一螺柱,该螺柱的周壁上设有螺纹部,该螺柱通过该螺纹部 螺接于该打磨机上。
[000引进一步地,该本体还包括一垫片,其套设于该螺柱上W用于抵接该打磨机。
[0009] 进一步地,外圈的该刷毛的数量为10个,内圈的该刷毛的数量为4个。
[0010] 进一步地,每根纤维由陶瓷材料与尼龙材料按照预定的比例混合制成。
[0011] 上述打磨刷通过将在本体上植入两圈刷毛W替代传统的打磨片,解决传统的打磨 片打磨曲面工件不均匀的缺陷。同时,上述打磨刷还通过将每相邻两束刷毛之间的间距设 定为每束刷毛直径的0.2~1倍,并将每束刷毛的纤维数量设定为8~16根,从而大大延长了该 打磨刷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了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打磨刷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所示打磨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4] 图3是图2所示打磨刷的仰视图。
[001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W是直接连接到另 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 它可W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2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磨刷100,其装设至打磨机 (图未示)上W对工件进行去毛刺或打磨刀纹作处理。打磨刷100包括基座10及设置在基座 10上的多束刷毛20。基座10包括本体11及固定于本体11上的螺柱12。本体11大致呈圆盘状, 其包括第一表面111及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螺柱12垂直连接于本体11的第 一表面111,多束刷毛20分别固定连接于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螺柱12大致呈圆柱形,其周 壁上设有螺纹部121W用于适配打磨机上的螺纹孔(图未示),W便于将打磨刷100固定连接 于该打磨机上。
[0022] 可W理解,打磨刷100与该打磨机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利用 螺柱12的螺接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打磨刷100与该打磨机之间也可采用扣合方式的连接 件。但不限于此,只要该连接件便于将打磨刷100稳定连接至该打磨机上即可。
[0023] 本体11还包括一大致呈圆环状的垫片113,其套设于螺柱12上并与第一表面111固 定连接,垫片113用于抵接于该打磨机上螺纹孔的外缘,W防止螺柱12未完全螺入于该螺纹 孔中,进而造成打磨刷100发生松动的现象。
[0024] 多束刷毛20W内外两圈的形式排布于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上,且每圈刷毛20相 邻两束之间的间距D为每束刷毛20直径d的0.2~1倍。
[0025] 当多束刷毛20为一圈时,刷毛20在打磨过程中易受压形变过大而导致刷毛20变 形;当多束刷毛20为=圈或=圈W上时,则多束刷毛20共同承压能力较强且形变较小,多束 刷毛20仅通过其端面与工件接触,多束刷毛20与工件的接触面较小,延长了打磨时间。本实 施例中,多束刷毛20W内外两圈的形式布置,其受压形变适中,既可避免受压形变过大而导 致刷毛20变形,又可增加了多束刷毛20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打磨效率。
[0026] 当每相邻两束刷毛20之间的间距D较大时,每一个刷毛20的形变空间变大,从而导 致其寿命变短;当每相邻两束刷毛20之间的间距D较小时,则刷毛20与工件的贴合度变小, 降低了打磨效果。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束刷毛20之间的间距D为每束刷毛20直径d的0.2~1 倍,即可有效延长每束刷毛20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每一束刷毛20与工件之间的贴合度, 提高了打磨效果。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外圈刷毛20数量为10个,内圈刷毛20的数量为4个。但不限于此,外 圈刷毛20及内圈刷毛20均可随实际情况在数量上进行调整。
[0028] 每束刷毛20包括15根纤维21,每根纤维21由陶瓷材料与尼龙材料按照预定的比例 混合制成。每根纤维21的一端植入于本体11中,另一端自由悬空。
[0029] 在其它实施例中,每束刷毛20的数量并不限于15个,也可W适当增加或减少每束 刷毛20的纤维21数量。
[0030] 可W理解,在打磨刷100对工件进行打磨过程中,当每束刷毛20中纤维21的数量较 少时,易使每束刷毛20的纤维21受压而变形;当每束刷毛20的纤维21数量较多时,则每束刷 毛20的硬度过大,导致每束刷毛20的纤维21与工件的表面接触不佳,从而降低了打磨效果, 优选地,每束刷毛20的纤维21数量为8~16时,打磨刷100的打磨效果为最佳。
[0031] 可W理解,多束刷毛20并不限于两圈的形式排布于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上,在其 它实施例中,多束刷毛20也可W按照其它形状排列方式固定于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上,只 要其使每相邻两束刷毛20之间的距离为每束刷毛20直径d的0.2~1倍,并使每束刷毛20与工 件之间具有较好的贴合度即可。
[0032] 可W理解,当安装有打磨刷100的打磨机与外界的机器人连接时,该机器人运用设 定好的程序控制该打磨机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由于打磨时打磨刷100上的纤维21会有磨 损,为保证打磨时纤维21对工件的压力相对稳定,每打磨预定时间或预定数量的工件时,该 机器人控制打磨刷100朝向工件的方向补偿一定的距离,W使受损后的纤维21对工件的压 力不变,从而提高了工件的打磨良率。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刷100通过将在本体11上植入两圈刷毛20W替代传统的打磨 片,解决传统的打磨片打磨曲面工件不均匀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打磨效果。同时,上述打磨 巧IJlOO相较于传统的打磨片使用寿命较长,进一步节省了打磨成本。
[0034]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运些依据本实 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打磨刷,用于安装至打磨机上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该打磨刷包括基座与多 束刷毛,该基座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本体的 第一表面用于连接该打磨机,该多束刷毛排布在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多束 刷毛以内外两圈的形式固定排布于该本体的第二表面上,且每相邻两束刷毛之间的间距为 每束刷毛直径的0.2~1倍,每束刷毛包括8~16根纤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刷,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括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的连接件,该本体的第一表面通过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打磨机。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刷,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为一螺柱,该螺柱的周壁上设有 螺纹部,该螺柱通过该螺纹部螺接于该打磨机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垫片,其套设于该螺柱上 以用于抵接该打磨机。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刷,其特征在于:外圈的该刷毛的数量为10个,内圈的该刷 毛的数量为4个。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刷,其特征在于:每根纤维由陶瓷材料与尼龙材料按照预定 的比例混合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打磨刷,用于安装至打磨机上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刷包括基座与多束刷毛,基座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本体的第一表面用于连接打磨机,多束刷毛排布在本体的第二表面上。多束刷毛以内外两圈的形式固定排布于本体的第二表面上,且每相邻两束刷毛之间的间距为每束刷毛直径的0.2~1倍,每束刷毛包括8~16根纤维。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刷打磨效果较佳且使用寿命较长。
【IPC分类】B24B27/033
【公开号】CN205290622
【申请号】
【发明人】韦勇思, 曾福祥, 杨秀高, 张海鹏, 刘海辉, 张冬平, 黄宝贤
【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