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7549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精神病院,经常需要给精神病人打镇静剂,但是很多暴躁型病人看到注射针管会反应更加剧烈,根本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会伤害到医护人员,这给医生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需要将镇静剂注射装置结合在其他装置上,避免精神病人直接看到注射针管而受到刺激。
[0003]申请日2013.01.15,申请号20132001816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专用镇静剂注射针,包括指环和注射针头,在指环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注射药液囊连接在连接座上,注射药液囊的前端安装有注射针头,另有与注射针头配套的可拔插的针头护帽,该装置将注射针头集成在指环上,减少了体积并且不容易被病人注意,举手之间即可完成肌肉注射,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该装置的注射针头直立设在所述指环上,容易掰断;二、该装置的针头护帽容易脱落,造成药液流失;三、该装置由于其集成在指环上,显而易见的,其体积有限,镇静剂的注射量有限,效果不能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所述药液囊和部分针头受所述遮挡筒保护从而减少被掰断的可能;所述针帽固定牢固,并通过软质塞子堵塞针头避免药液流失;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一定的注射量,并且通过激光笔分散精神病患者注意力,更容易进行注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笔、注射装置;
[0007]所述激光笔包括激光笔本体、设在激光笔本体端部的投映部,所述激光笔远离所述投映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遮挡筒,所述遮挡筒包括筒底、设在筒底中部的通孔、设在所述筒底外沿的环形截面的筒壁,所述筒壁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遮挡筒以筒底向外的姿态旋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0008]所述注射装置包括药液囊、针头、针帽;
[0009]所述药液囊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遮挡筒之间,所述药液囊包括软质材料制成的囊底、囊壁,所述药液囊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囊盖;
[0010]所述针头设在所述囊盖上并穿过囊盖从而与所述药液囊内腔连通,所述针头的止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遮挡筒外部,所述针头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
[0011]所述针帽内设有容设所述针头并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止端设有软质塞子。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针帽外壁周向均布有摩擦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筒底远离所述筒壁的端面上还设有手拨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手拨块设有一对,一对手拨块对称式分布。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使用前,通过手捏所述手拨块,将所述遮挡筒旋下,将针帽从针头上拔下,取下药液囊和针头,挤压药液囊使其抽吸药液,然后将药液囊、针头、针帽和遮挡筒复位;
[001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针帽拔下,通过激光笔发射光线,分离精神病患者的注意力,然后直接将针头扎向患者的表皮,所述针头带动所述囊盖向后压迫所述药液囊,使得药液囊内的药液经由针头进入患者体内,完成镇静剂的注射。
[0018]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囊和部分针头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且针头还设有针帽进行保护,避免药液囊和针头受到外力而被掰断。
[0019]本实用新型的针帽通过第二螺纹孔螺接在所述针头上,不易脱落,并且所述软质塞子能够堵塞针头避免药液流失。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22I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激光笔,11.激光笔本体,12.投映部,13.第一螺纹孔,14.遮挡筒,14a.筒底,14b.通孔,14c.筒壁,14d.手拨块,2.注射装置,21.药液囊,21a.囊底,21b.囊壁,21c.囊盖,22.针头,23.针帽,23a.第二螺纹孔,23b.软质塞子,23c.摩擦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5]—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笔1、注射装置2;
[0026]所述激光笔I包括激光笔本体11、设在激光笔本体11端部的投映部12,所述激光笔I远离所述投映部12—侧设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第一螺纹孔13内设有遮挡筒14,所述遮挡筒14包括筒底14a、设在筒底14a中部的通孔14b、设在所述筒底14a外沿的环形截面的筒壁14c,所述筒壁14c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3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遮挡筒14以筒底14a向外的姿态旋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内;
[0027]所述注射装置2包括药液囊21、针头22、针帽23;
[0028]所述药液囊21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与遮挡筒14之间,所述药液囊21包括软质材料制成的囊底21a、囊壁21b,所述药液囊21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囊盖21c;
[0029]所述针头22设在所述囊盖21c上并穿过囊盖21c从而与所述药液囊21内腔连通,所述针头22的止端穿过所述通孔14b延伸至遮挡筒14外部,所述针头22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
[0030]所述针帽23内设有容设所述针头22并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接的第二螺纹孔23a,所述第二螺纹孔23a止端设有软质塞子23b。
[0031]进一步的,所述针帽23外壁周向均布有摩擦条23c。
[0032]进一步的,所述筒底14a远离所述筒壁14c的端面上还设有手拨块14d。
[0033]进一步的,所述手拨块14d设有一对,一对手拨块14d对称式分布。
[0034]具体使用方法:
[0035]本实用新型使用前,通过手捏所述手拨块14d,将所述遮挡筒14旋下,将针帽23从针头22上拔下,取下药液囊21和针头22,挤压药液囊21使其抽吸药液,然后将药液囊21、针头22、针帽23和遮挡筒14复位;
[003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针帽23拔下,通过激光笔I发射光线,分离精神病患者的注意力,然后直接将针头22扎向患者的表皮,所述针头22带动所述囊盖21c向后压迫所述药液囊21,使得药液囊21内的药液经由针头22进入患者体内,完成镇静剂的注射。
[0037]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囊21和部分针头22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内,且针头22还设有针帽23进行保护,避免药液囊21和针头22受到外力而被掰断。
[0038]本实用新型的针帽23通过第二螺纹孔23a螺接在所述针头22上,不易脱落,并且所述软质塞子23b能够堵塞针头22避免药液流失。
[003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笔(I)、注射装置(2); 所述激光笔(I)包括激光笔本体(11)、设在激光笔本体(11)端部的投映部(12 ),所述激光笔(I)远离所述投映部(12)—侧设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第一螺纹孔(13)内设有遮挡筒(14),所述遮挡筒(14)包括筒底(14a)、设在筒底(14a)中部的通孔(14b)、设在所述筒底(14a)外沿的环形截面的筒壁(14c),所述筒壁(14c)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3)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遮挡筒(14)以筒底(14a)向外的姿态旋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内; 所述注射装置(2)包括药液囊(21)、针头(22)、针帽(23); 所述药液囊(21)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与遮挡筒(14)之间,所述药液囊(21)包括软质材料制成的囊底(21a)、囊壁(21b),所述药液囊(21)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囊盖(21c); 所述针头(22)设在所述囊盖(21c)上并穿过囊盖(21c)从而与所述药液囊(21)内腔连通,所述针头(22)的止端穿过所述通孔(14b)延伸至遮挡筒(14)外部,所述针头(22)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 所述针帽(23)内设有容设所述针头(22)并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接的第二螺纹孔(23a),所述第二螺纹孔(23a)止端设有软质塞子(23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23)外壁周向均布有摩擦条(23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14a)远离所述筒壁(14c)的端面上还设有手拨块(14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拨块(14d)设有一对,一对手拨块(14d)对称式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神病人镇静装置,包括激光笔、注射装置;所述激光笔包括激光笔本体、投映部、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遮挡筒,所述遮挡筒包括筒底、通孔、筒壁,所述筒壁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遮挡筒以筒底向外的姿态旋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注射装置包括药液囊、针头、针帽;所述药液囊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遮挡筒之间,所述药液囊包括囊底、囊壁、囊盖;所述针头设在所述囊盖上并穿过囊盖从而与所述药液囊内腔连通,所述针头的止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遮挡筒外部,所述针头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针帽内设有容设针头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止端设有软质塞子;本实用新型牢固、不易掰断,还可以分散病人注意力。
【IPC分类】A61M5/31, A61M5/178
【公开号】CN205287114
【申请号】
【发明人】李清泉
【申请人】李清泉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