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骶骨人工假体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37500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全骶骨人工假体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假体,具体涉及一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使用的全骶骨人工假体。
【背景技术】
[0002]骶骨肿瘤切除一直是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难题。由于骶骨解剖部位复杂,术前放化疗,且复发病例较为常见,这些都增加了骶骨肿瘤外科切除的难度。骶骨不仅内部有重要的骶神经,同时骶髂关节也是连接中轴骨和下肢骨的唯一结构。因此,这一部位手术切除后对神经功能和结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骶骨肿瘤,由于切除范围较大,对局部稳定性破坏程度严重,切除后腰骶部应力传导的恢复和稳定性的重建直接决定着患者术后功能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全骶骨切除将会影响双侧骶髂关节的连续性,如果没有有效的重建,患者术后会出现严重的腰椎下沉和腰骶神经牵拉。
[0003]为了能够重新获得骶骨的完整性,目前出现了多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常用的手术方法是结构性植骨重建,结构性植骨重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教堂式”重建,即通过髂骨钉及钉棒系统将下位腰椎直接支撑于髂骨上;另一类是经髂骨棒重建,即通过植骨块或内植物将两侧髂骨连接,恢复骨盆后环,并通过钉棒系统与横向的金属棒或植骨等结构进行连接,重建腰椎到髂骨的应力传导。上述结构性植骨重建早期的稳定性需要金属内植物提供,但远期的稳定性需要骨性融合,因此生物重建对于远期腰骶部稳定性至关重要。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由于腰椎骨盆固定后力矩较长,这就造成了腰骶部较高的应力和剪切力,上述重建方法均无法实现腰椎骨盆完全融合,导致应力主要集中在金属内植物,长时间将会由于疲劳断裂导致金属内植物失去固定效果而被动拔出。虽然通过应用植骨、羟基磷灰石、骨水泥、长螺钉等方法能够降低金属内植物的拔出,但对于金属内植物疲劳断裂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很难实现有效的重建。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使用的全骶骨人工假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在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的缺损主体,所述缺损主体具有三个接触面,其中与所述腰椎椎体截骨端相接触的为椎体接触面,与所述左、右髂骨截骨端相接触的分别为左、右髂骨接触面,所述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为孔隙状结构;所述缺损主体的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截骨面之间为中空的人字形软组织附着部,所述软组织附着部亦为孔隙状结构;所述缺损主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缺损主体固定于所述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软组织附着部上具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实性结构的加强筋,以提高所述缺损主体的抗扭转及抗压性能。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通过电子光束溶解法或立体光刻造型制作而成,其厚度为lcm,孔隙直径为300-500μπι,孔隙率为80-90%,该孔隙率可以提供最佳骨性愈合界面,最适合骨细胞爬行张入,并且能够实现再血管化,从而实现截骨面与骶骨假体的骨性融合。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软组织附着部通过电子光束溶解法或立体光刻造型制作而成,其孔隙直径为l_2mm,孔隙率60-65%,该孔隙率可以提供最佳软组织附着界面,能够减少残腔形成,降低术后感染,改善术后远期功能。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软组织附着部内部设置有金属加强结构,以提高所述缺损主体的机械性能。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应用于全骶骨切除后的骨缺损重建,其采用最接近人体骨骼结构的人字形设计,可以实现腰-髂,骨盆后环,前方椎体融合三个方面的重建,实现了“三角”支撑达到最稳定的力学环境,并能够实现截骨面与骶骨假体的骨性融合,无论从近期结构恢复到远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都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是使用状态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腰椎椎体10截骨端和左、右髂骨20、30截骨端之间的缺损主体100,该缺损主体100具有三个接触面,其中与腰椎椎体10截骨端相接触的为椎体接触面I,与左、右髂骨20、30截骨端相接触的分别为左、右髂骨接触面2、3,且椎体接触面I和左、右髂骨接触面2、3均为孔隙状结构。缺损主体100的椎体接触面I和左、右髂骨截骨面2、3之间为中空的人字形软组织附着部4,软组织附着部4亦为孔隙状结构。缺损主体100上还开设有若干个螺钉孔6,通过固定螺钉将缺损主体100固定于腰椎椎体10截骨端和左、右髂骨20、30截骨端之间。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软组织附着部4上具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实性结构的加强筋5,以提高缺损主体100的抗扭转及抗压性能。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椎体接触面I和左、右髂骨接触面2、3均通过EBM(Electron Beam Melting,电子光束溶解法)或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立体光刻造型)技术制作而成,其厚度为lcm,孔隙直径为300-500μπι,孔隙率为80-90%,该孔隙率可以提供最佳骨性愈合界面,最适合骨细胞爬行张入,并且能够实现再血管化。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软组织附着部4亦通过EBM或SLA技术制作而成,其孔隙直径为l-2mm,孔隙率60-65%,该孔隙率可以提供最佳软组织附着界面,能够减少残腔形成,降低术后感染,改善术后远期功能。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软组织附着部4内部设置有金属加强结构(图中未示出),以提尚缺损主体10的机械性能。
[0019]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在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的缺损主体,所述缺损主体具有三个接触面,其中与所述腰椎椎体截骨端相接触的为椎体接触面,与所述左、右髂骨截骨端相接触的分别为左、右髂骨接触面,所述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为孔隙状结构;所述缺损主体的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截骨面之间为中空的人字形软组织附着部,所述软组织附着部亦为孔隙状结构;所述缺损主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缺损主体固定于所述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附着部上具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实性结构的加强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通过电子光束溶解法或立体光刻造型制作而成,其厚度为lcm,孔隙直径为300-500μm,孔隙率为80-9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通过电子光束溶解法或立体光刻造型制作而成,其厚度为lcm,孔隙直径为300-500μm,孔隙率为80-90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附着部通过电子光束溶解法或立体光刻造型制作而成,其孔隙直径为l_2mm,孔隙率60-65%。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附着部内部设置有金属加强结构。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骶骨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附着部内部设置有金属加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骶骨人工假体,它包括连接在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的缺损主体,缺损主体具有三个接触面,其中与腰椎椎体截骨端相接触的为椎体接触面,与左、右髂骨截骨端相接触的分别为左、右髂骨接触面,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接触面均为孔隙状结构;缺损主体的椎体接触面和左、右髂骨截骨面之间为中空的人字形软组织附着部,软组织附着部亦为孔隙状结构;缺损主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固定件将缺损主体固定于腰椎椎体截骨端和左、右髂骨截骨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最接近人体骨骼结构的人字形设计,可以实现腰-髂,骨盆后环,前方椎体融合三个方面的重建,实现了“三角”支撑达到最稳定的力学环境,并能够实现骨性融合,无论从近期结构恢复到远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都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IPC分类】A61F2/44
【公开号】CN205286615
【申请号】
【发明人】郭卫, 姬涛
【申请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