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88624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
【背景技术】
[0002]构建新型城市电网提出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海洋群岛的供电、海上风电场群的集中送出等的需求,使得传统的交流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基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直流输电网络,给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灵活、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也成为目前世界电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在交流电网中,交流变压器实现了不同电压等级之间转换,而在直流电网中,DC/DC变换器实现了不同等级直流电压互联和电压变换。其主要作用包括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直流技术和不同拓扑型式直流网络的联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功率交换;实现不同子网络之间的电气隔离;实现发电厂或负荷在远距离直流传输线路中部的接入;实现长距离小容量功率的传输。
[0004]DC/DC变换器直接决定了直流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需提供一种检测DC/DC变换器性能的技术方案,以突破目前尚处于针对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研究,多数研究机构均处于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阶段,部分开展小容量实验样机研制,离工程化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包括:背靠背试验电路包括:直流母线、电源模块和DC/DC变换器模块;直流母线将电源模块和DC/DC变换器模块串联。
[0006]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压源、断路器和变压器依次连接组成的支路,三相整流桥、平波电抗和两个电容依次连接构成串联回路;变电压器的副边与三相整流桥相连,交流电源的起始端接地;串联回路中的电容支路一端与隔离开关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相连;电容支路的中点接地。
[0007]DC/DC变换器模块包括:辅助DC/DC变换器和被试DC/DC变换器;辅助DC/DC变换器和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Udl电压一侧的正极端连接正极母线,±Udli压一侧的负极端连接负极母线;辅助DC/DC变换器的土Ud2—侧的正极端和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Ud2—侧的正极端相连,辅助DC/DC变换器的土Ud2—侧的负极端和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Ud2—侧的负极端相连。
[0008]正常工作模式状态下,隔离开关闭合,DC/DC变换器模块的功率传输方向包括:正向传输模式和逆向传输模式。
[0009]正向传输模式包括:被试DC/DC变换器的±Udli压一侧从直流母线吸收电能,从被试DC/DC变换器的±Ud2电压一侧将电能输送到辅助DC/DC变换器,辅助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辅助DC/DC变换器的±Udli压一侧将电能再反馈给直流母线。
[0010]逆向传输模式包括:辅助DC/DC变换器的±Udli压一侧从直流母线吸收电能,从辅助DC/DC变换器的±Ud2电压一侧将电能输送到被试DC/DC变换器,被试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被试DC/DC变换器的±Udl电压一侧将电能再反馈给直流母线。
[0011]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发明采用两只电容C串联,选择性的将电容中点接地,形成正负电压来满足正负对称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试验需求;
[0013]2、本发明的试验电路仅有一个电源,电源的输出能量经被试DC/DC变换器吸收,通过辅助DC/DC变换器回馈给电源,或者经辅助DC/DC变换器吸收,通过被试DC/DC变换器回馈给电源,中间只损失较小部分用来补充电路的损耗,既能实现全功率循环又能实现功率双向传输,既考核了试品的全电压全电流,又考核了试品功率双向传输的性能;
[0014]3、本发明的试品采用背靠背的联接方式,只需要为试品提供一端直流电压,且电压等级可按照试品较低的一侧额定直流电压选取,更重要的是两台变换器能够将吸收的电能大部分反馈给电网,试验电路的电源部分仅需提供较小的输出电流,大大降低了试验设备的容量以及制造难度,大幅度降低试验设备成本及试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高压大容量D⑶C变换器背靠背试验方法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7]本申请主要针对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试验方法进行。图1所示为该试验方法电路原理图,该电路主要有电源部分和试品部分两个组成部分构成。电源部分包括由接地E、交流电压源AC、断路器QF、变压器TM、三相整流桥U、平波电抗L、两只串联电容C、隔离开关QS组成。其中,变压器原边经过断路器与交流电源相联接,副边与三相整流桥联接,三相整流桥将交流电源的输送的交流电整流输出为直流电流,经过平波电抗对电容C充电,形成波动幅度很小的直流电压,两只电容其中点接地,故直流电压正负对称。试品部分主要由两台相同规格的DC/DC变换器背靠背联接,即相同电压等级的一端(±Udl)共同联接在正、负极母线,另一端(±Ud2)直接相联,一台作为被试品,另一台作为辅助设备。这样,对于试品DC/DC变换器,其一次侧直流电压由直流电压源提供,二次侧直流电压由辅助DC/DC变换器的二次侧提供,实现DC/DC变换器的升降压和功率变换。
[0018]试验开始,首先合上隔离开关QS,然后合上断路器QF,启动三相整流桥U,DC/DC变换器设置为充电模式进行试验前充电。充电完成后试品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根据试品功率传输方向,可以分为正向传输模式和逆向传输模式:
[0019](I)正向传输模式: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Udl电压侧从直流母线吸收电能,经过内部电能变换后从土Ud2电压侧将电能输送给辅助DC/DC变换器,辅助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其土Udl电压侧将电能再反馈给正负极直流母线,电流按照图1中所示方向流动,完成功率正向循环过程。
[°02°] (2)逆向传输模式:与正向传输模式功率循环方向相反,辅助DC/DC变换器的±Udi电压侧从直流母线吸收电能,经过内部电能变换后从土Ud2电压侧将电能输送给被试DC/DC变换器,被试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其±Udl电压侧将电能再反馈给正负极直流母线,电流i ?、i2、i ? ’流动方向与图1中所示方向相反,完成功率逆向循环过程。
[0021 ]功率循大小及传输方向由被试DC/DC变换器和辅助DC/DC变换器自身的控制实现。
[002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背靠背试验电路包括:直流母线、电源模块和DC/DC变换器模块; 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DC/DC变换器模块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压源、断路器和变压器依次连接组成的支路,三相整流桥、平波电抗和两个电容依次连接构成串联回路; 所述变压器的副边与所述三相整流桥相连,所述交流电源的起始端接地; 所述背靠背试验电路还包括隔离开关; 所述串联回路中的电容支路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电容支路的中点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变换器模块包括:辅助DC/DC变换器和被试DC/DC变换器; 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和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仏工电压一侧的正极端连接正极母线,所述±Udl电压一侧的负极端连接负极母线; 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的土 Ud2—侧的正极端和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土 Ud2—侧的正极端相连,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的±Ud2—侧的负极端和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Ud2—侧的负极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 正常工作模式状态下,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所述DC/DC变换器模块的功率传输方向包括:正向传输模式和逆向传输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向传输模式包括: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 Udl电压一侧从所述直流母线吸收电能,从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 Ud2电压一侧将电能输送到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的±Udl电压一侧将电能再反馈给所述直流母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向传输模式包括: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的±Udl电压一侧从直流母线吸收电能,从所述辅助DC/DC变换器的±Ud2电压一侧将电能输送到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吸收能量后,从所述被试DC/DC变换器的±Udl电压一侧将电能再反馈给所述直流母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C/DC变换器的背靠背试验电路,其包括:背靠背试验电路包括:直流母线、电源模块和DC/DC变换器模块;直流母线将电源模块和DC/DC变换器模块串联。本发明的试品采用背靠背的联接方式,只需要为试品提供一端直流电压,且电压等级可按照试品较低的一侧额定直流电压选取,更重要的是两台变换器能够将吸收的电能大部分反馈给电网,试验电路的电源部分仅需提供较小的输出电流,大大降低了试验设备的容量以及制造难度,大幅度降低试验设备成本及试验运行成本。
【IPC分类】G01R31/00
【公开号】CN105652116
【申请号】
【发明人】高冲, 杨俊 , 王新颖, 王秀环, 冯健
【申请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