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 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 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0003] 临床表现
[0004] 1. -般症状
[0005]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 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 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0006]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 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0007]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0008]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 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0009]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0010]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 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0011] 2.坐骨神经炎
[0012]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坐骨神经较为浅 表,受潮、受寒时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 尿病等并发。
[0013]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亦可为发作性,椎 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坐骨神经干压痛明显,腓肠肌压痛存 在;疼痛与肌无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断运动 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足下垂,腓肠肌、胫前肌萎缩;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 正常,膝反射正常,浅感觉障碍明显。
[0014] 3.继发坐骨神经痛
[0015] (1)腰椎间盘突出是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约1/3病 例有急性腰部外伤史,多数患者发生于20~40岁之间,临床特点是有数周、数月腰背痛,而 后一侧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体检除具有坐骨神经痛的一般症状外,尚有腰背肌紧张,腰部活 动受限,脊柱侧弯,病变部位的棘突压痛。
[0016] (2)腰椎骨性关节病多见于40岁以上者,亚急性慢性起病,多有长期腰痛史,坐久 站起困难,站久坐下困难,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痛及腰部的症状。
[0017] (3)腰骶椎先天畸形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后者除可表现有坐骨神经 痛外,常有遗尿史,体检常有足畸形,腰骶部皮肤异常,如肛门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线上的小 血管瘤,此常常客观而准确地指示椎板未愈合的部位。
[0018] (4)骶髂关节炎常见为类风湿、结核性病变,在关节囊有渗出破坏时刺激腰4~5神 经干,部分病人可有坐骨神经痛症状。
[0019] 检查
[0020] 1.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 CT,除临床的盆腔物理诊断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 I。
[0021] 2.电生理检查: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②股二 头肌短头的EMG可协助鉴别坐骨神经外侧与腓总神经病。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难于 进行常规体检,EMG可协助评价神经功能。④股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可 能有异常,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很难刺激到病变近端。
[0022] 3.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局麻药物注入梨状肌,如果疼痛缓解则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 的诊断。
[0023]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国药典》。
【发明内容】
[002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002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6] -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 制备而成:山茱萸9份、英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 寄生6份、甘草4份。
[0027]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
[0028]发明人认为,此病属"痹症"范围,主证为半身麻木、腰腿酸软、抽挚疼痛、屈伸不 利、动则痛剧、坐立不安等。血虚则肝无以养,肝无以养则筋挛急而制痛;肝与肾同属下焦, 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亦致筋脉挛急,风寒湿三气就会乘虚而人,杂合而至,引发本病。
[0029] 本发明运用:山茱萸补益肝肾;菟丝子补肾养肝;补骨脂温脾补肾;熟地黄补血填 精益髓;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三七活血定痛;桑寄生祛风湿强筋骨;甘 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祛湿散寒、养血活血、祛风止痛,达到治疗坐骨神经 痛的目的。
[0030]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1] 1、临床资料
[0032] 1.1 一般资料:发明人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共收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8~61岁,病程2个月~ 2.5年;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0岁间,病程1个月~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3] 1.2诊断标准
[0034] 1.2.1疼痛:典型者从一侧腰或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或外侧、胭窝、小腿后侧或外 侧向远端放射,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发作,部分夜间疼痛更甚。部分患者在劳累、行走、负重 后加重,休息时有所缓解,有的常受天气变化影响。
[0035] 1.2.2压痛点:腰点,坐骨孔点、大粗隆点、胭点、腓点、踝点等。
[0036] 1.2.3体征: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小腿或足背外侧痛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0037] 1.2.4必要时作X线或CT检查,以助明确病因。
[0038] 2、治疗方法
[0039]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3次。治疗1个月。
[0040] 对照组口服万通筋骨片(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按其说明书服用。治疗1个 月。
[0041]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42] 3.1疗效标准
[0043]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或微留不适,完全恢复生产和工作在半年以上者。
[0044] 有效:疼痛减缓在60%以上,并能恢复活动及做轻劳作者。
[0045] 无效:疼痛毫无缓解或改作他法治疗者。
[0046]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47] 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49]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坐骨神经痛,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51 ] 实施例1
[0052]称取:山茱萸9克、菟丝子8克、补骨脂8克、熟地黄8克、当归9克、延胡索6克、三七6 克、桑寄生6克、甘草4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53]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54] 实施例2
[0055] 称取:山茱萸9克、英丝子8克、补骨脂8克、熟地黄8克、当归9克、延胡索6克、三七6 克、桑寄生6克、甘草4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56] 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57] 实施例3
[0058]称取:山茱萸9克、菟丝子8克、补骨脂8克、熟地黄8克、当归9克、延胡索6克、三七6 克、桑寄生6克、甘草4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 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59]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 备而成:山茱萸9份、菟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寄 生6份、甘草4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山茱萸9份、菟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寄生 6份、甘草4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 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山茱萸9份、菟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寄生 6份、甘草4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 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山茱萸9份、菟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寄生 6份、甘草4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山茱萸9份、菟丝子8份、补骨脂8份、熟地黄8份、当归9份、延胡索6份、三七6份、桑寄生6份、甘草4份。本发明运用:山茱萸补益肝肾;菟丝子补肾养肝;补骨脂温脾补肾;熟地黄补血填精益髓;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三七活血定痛;桑寄生祛风湿强筋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祛湿散寒、养血活血、祛风止痛,达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IPC分类】A61K36/804, A61P25/02
【公开号】CN105641189
【申请号】
【发明人】俞天阳
【申请人】俞天阳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