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远红外干燥机结构简单,通常只能通过调节红外强度来适应不同物料的干燥需要,经常会出现上层物料干燥过度,底部物料干燥不足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物料的干燥效果。同时,由于干燥时间和红外强度控制不好,容易导致物料与传送带之间发生粘连现象,对物料的收集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
[000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红外烘干机,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红外线加热管和传送带,分别位于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箱体右侧设有进风口,左侧设有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出风口的下方设有进料口 ;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振动器。
[0005]而且,所述进料口前方垂直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板,所述挡板两侧设有矩形孔,通过螺栓连接在进料口前方,所述挡板可以沿着所述矩形孔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以调节进料厚度。
[0006]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在传送带下方设置了振动器,对烘干后的物料产生振动作用,使物料脱离传送带,从而减少因物料与传送带粘连而造成的浪费,顺利完成物料的收集,提高了产品得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_箱体,2-红外线加热管,3-传送带,4-进风口,5-出风口,6-出料口,7-进料口,8-鼓风机,9-振动器,10-挡板,11-矩形孔,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1]如图1所示的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I内部设有红外线加热管2和传送带3,分别位于箱体I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箱体I右侧设有进风口 4,左侧设有出风口 5 ;所述进风口 4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6,所述出风口 5的下方设有进料口 7 ;所述进风口 4处设有鼓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下方设置有振动器9。
[0012]在进料口 7的前方垂直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板10,所述挡板两侧设有矩形孔11,通过螺栓12连接在进料口前方,所述挡板可以沿着所述矩形孔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以调节进料厚度。当干燥较为紧实难干燥的物料时,将挡板10向下推,适当减小进料口 7的高度,并拧紧螺栓12使挡板10的位置固定,以使进入的物料比较薄;当干燥较为蓬松易干燥的物料时,将挡板10向上拉,适当增大进料口 7的高度,并拧紧螺栓12使挡板10的位置固定,以使进入的物料比较厚,从而可缩短生产时间。通过这种调节,满足了不同物料的干燥需要。
[0013]在进风口 4处设有鼓风机8,通过鼓风机8鼓入空气,一方面加快空气流动,带走箱体I内的湿热气体,另一方面,进风口 4位于出料口 6上方,可对即将排出箱体I的物料进行初步冷却。
[0014]在传送带下方设置振动器,对烘干后的物料产生振动作用,使物料脱离传送带,从而减少因物料与传送带粘连而造成的浪费,顺利完成物料的收集,提高了产品得率。
[0015]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包括箱体,位于箱体上方的红外线加热管和箱体下方的传送带,位于箱体右侧的进风口和位于箱体左侧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下方的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振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前方垂直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板,所述挡板两侧设有矩形孔,通过螺栓连接在进料口前方,所述挡板可以沿着所述矩形孔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以调节进料厚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远红外烘干机,包括箱体,分别位于箱体上方和下方的红外线加热管和传送带,位于箱体右侧的进风口和位于箱体左侧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下方的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振动器。本发明通过在传送带下方设置了振动器,对烘干后的物料产生振动作用,使物料脱离传送带,从而减少因物料与传送带粘连而造成的浪费,顺利完成物料的收集,提高了产品得率。
【IPC分类】A23L3/42
【公开号】CN105167114
【申请号】
【发明人】李强
【申请人】天津强雷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