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结构材料主要为金属材料,但内饰材料主要为高分子材料。其中聚氨酯(PU)板材和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GMT)板材是目前汽车内饰件常用材料。但PU板刚性差,抗扰曲性能弱;GMT板材由于采用玻璃纤维,在生产和使用中容易产生纤维粉尘,直接污染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上述两类材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其废弃材料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将刚性强的天然麻纤维与聚丙烯纤维充分混合后用无纺方式生产,再通过针刺工艺双面复合聚丙烯编织布,模压为型件,成本低廉、耐用。
[0004]本发明包括采用模压设备压制为汽车内饰材料型件,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步骤1、将天然纤维切断为50?70_的短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60?80分钟,溶液兑入以浸泡淹没可搅拌为准,碳酸氢钠溶液由纯度99%碳酸氢钠按10?20%重量分与清水混合构成溶液;
步骤2、用清水清洗麻纤维,去除天然纤维中的碳酸氢钠液,然后放入20?30°C的温水中恒温浴60?80分钟,去除纤液中残留的碳酸氢钠,再真空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中加入重量分0.5?1.2%的苯乙烯单体和0.8?0.12%的硝酸铈铵,进行化学反应后用清水清洗后干燥处理;
步骤4、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制得混合纤维,天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配比按重量分配比为:天然纤维50?70%、聚丙烯纤维30?50% ;步骤5、将开松后的混合纤维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
步骤6、将成网后的混合纤维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
步骤7、在上述铺成的多层网体两面加铺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两面的表层,再经针刺机往复运动进行加固;
步骤8、将步骤7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I中的天然纤维为剑麻纤维或苎麻纤维中的一种。
[0006]步骤4中开松混合其开松为两次开松。
[0007]步骤7中聚丙烯编织布为100?150g/m2。
[0008]步骤8中模压设备压力为3?5 MPa,模压温度为170?220°C,模压时间为5?30分钟。由此可让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能将处理好的麻纤维和熔融状态的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的结合,表层聚丙烯编织布也能够紧密的和内层材料结合。模压以后制品强度比未处理的制品强度提高3倍。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势效果:
一是原料易获取,且价格低廉;
二是剑麻或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力和透气性能,与聚丙烯混合后可成为优势互补的混乱合纤维;
三是采用无纺布生产方式铺为多层网状结构,所构成的型件刚性特别好,抗拉能力强;
四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任何粉尘现象,特别是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污染排放,有利环境保护;
五是工艺流程短,易普及生产和方便操作管理。
[0010]六,由于材料是由非织材料和机织材料复合而成,因此材料具有双重力学性能和轻质刚强的特点。同时表层聚丙烯布可以隔绝空气中得水蒸气,使材料具有防水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步骤1、将天然纤维切断为50_的短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60分钟,溶液兑入以浸泡淹没可搅拌为准,碳酸氢钠溶液由纯度99%碳酸氢钠按10%重量分与清水混合构成溶液;
步骤2、用清水清洗麻纤维,去除天然纤维中的碳酸氢钠液,然后放入20°C的温水中恒温浴60分钟,去除纤液中残留的碳酸氢钠,再真空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中加入重量分0.5%的苯乙烯单体和0.8%的硝酸铈铵,进行化学反应后用清水清洗后干燥处理;
步骤4、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制得混合纤维,天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配比按重量分配比为:天然纤维50%、聚丙烯纤维30% ;
步骤5、将开松后的混合纤维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
步骤6、将成网后的混合纤维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
步骤7、在上述铺成的多层网体两面加铺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两面的表层,再经针刺机往复运动进行加固;
步骤8、将步骤7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
[0012]步骤I中的天然纤维为剑麻纤维。
[0013]步骤4中开松混合其开松为两次开松。
[0014]步骤7中聚丙烯编织布为100g/m2。
[0015]步骤8中模压设备压力为3MPa,模压温度为170°C,模压时间为5分钟。
[0016]实施例2:
步骤1、将天然纤维切断为60mm的短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70分钟,溶液兑入以浸泡淹没可搅拌为准,碳酸氢钠溶液由纯度99%碳酸氢钠按15%重量分与清水混合构成溶液;
步骤2、用清水清洗麻纤维,去除天然纤维中的碳酸氢钠液,然后放入25°C的温水中恒温浴70分钟,去除纤液中残留的碳酸氢钠,再真空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中加入重量1%的苯乙烯单体和0.1%的硝酸铈铵,进行化学反应后用清水清洗后干燥处理;
步骤4、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制得混合纤维,天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配比按重量分配比为:天然纤维60%、聚丙烯纤维40% ;
步骤5、将开松后的混合纤维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
步骤6、将成网后的混合纤维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
步骤7、在上述铺成的多层网体两面加铺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两面的表层,再经针刺机往复运动进行加固;
步骤8、将步骤7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
[0017]步骤I中的天然纤维为苎麻纤维。
[0018]步骤4中开松混合其开松为两次开松。
[0019]步骤7中聚丙烯编织布为130g/m2。
[0020]步骤8中模压设备压力为4 MPa,模压温度为200°C,模压时间为20分钟。
[0021]实施例3:
步骤1、将天然纤维切断为70mm的短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80分钟,溶液兑入以浸泡淹没可搅拌为准,碳酸氢钠溶液由纯度99%碳酸氢钠按20%重量分与清水混合构成溶液;
步骤2、用清水清洗麻纤维,去除天然纤维中的碳酸氢钠液,然后放入30°C的温水中恒温浴80分钟,去除纤液中残留的碳酸氢钠,再真空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中加入重量分1.2%的苯乙烯单体和0.12%的硝酸铈铵,进行化学反应后用清水清洗后干燥处理;
步骤4、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制得混合纤维,天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配比按重量分配比为:天然纤维70%、聚丙烯纤维50% ;
步骤5、将开松后的混合纤维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
步骤6、将成网后的混合纤维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
步骤7、在上述铺成的多层网体两面加铺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两面的表层,再经针刺机往复运动进行加固;
步骤8、将步骤7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
[0022]步骤I中的天然纤维为剑麻纤维。
[0023]步骤4中开松混合其开松为两次开松。
[0024]步骤7中聚丙烯编织布为150g/m2。
[0025]步骤8中模压设备压力为5 MPa,模压温度为220°C,模压时间为30分钟。
【主权项】
1.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包括将混合材料用模压成型机模压为汽车内饰型件,其特征在于: 步骤1、将天然纤维切断为50?70_的短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60?80分钟,溶液兑入以浸泡淹没可搅拌为准,碳酸氢钠溶液由纯度99%碳酸氢钠按10?20%重量分与清水混合构成溶液; 步骤2、用清水清洗麻纤维,去除天然纤维中的碳酸氢钠液,然后放入20?30°C的温水中恒温浴60?80分钟,去除纤液中残留的碳酸氢钠,再真空干燥处理; 步骤3、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中加入重量分0.5?1.2%的苯乙烯单体和0.8?0.12%的硝酸铈铵,进行化学反应后用清水清洗后干燥处理; 步骤4、将干燥后的天然纤维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制得混合纤维,天然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配比按重量分配比为:天然纤维50?70%、聚丙烯纤维30?50% ;步骤5、将开松后的混合纤维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 步骤6、将成网后的混合纤维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 步骤7、在上述铺成的多层网体两面加铺聚丙烯编织布作为两面的表层,再经针刺机往复运动进行加固; 步骤8、将步骤7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天然纤维为剑麻纤维或苎麻纤维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开松混合其开松为两次开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聚丙烯编织布为100?150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模压设备压力为3?5 MPa,模压温度为170?220°C,模压时间为5?30分钟。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布与机织布复合的汽车内饰材料,1、将苎麻切断为70mm的纤维,放入不锈钢容器兑入碳酸氢钠溶液搅拌60分钟;2、清洗麻纤维,干燥处理;3、放入30℃的温水恒温浴60分钟,加入1%的苯乙烯单体和0.1%的硝酸铈铵,清洗后干燥处理;4、放在毛机设备上与聚丙烯纤维开松混合;5、用梳理机梳理成网状;6、采用平行铺网方式铺成每平方米重量为1500g的多层网体;7、在两面加铺聚丙烯布作为表层,经针刺机往复加固;8、采用模压设备压制成为汽车内饰材料型材。通过上述方法所产汽车内饰材料价格低廉,吸音隔热,刚性强耐用,且工艺流程简单,无环境污染。
【IPC分类】B32B37/06, B32B27/02, B32B9/02, B32B37/15, B32B37/10
【公开号】CN105034535
【申请号】CN201510298095
【发明人】朱谦, 解孝林, 周兴平, 朱邦国
【申请人】湖北南泽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