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致发光荧光体及使用该荧光体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及使用该荧光体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
有机分散型电(场)致发光元件具有这样的机构,所述结构系在将电(场)致发光荧光体分散于电介质中的发光体层的两侧设置电极,其至少一方为透明电极。而且,所述元件可藉由在这些电极之间外加交流电压,使其发光。作为这些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主要用途,可举出如显示器装置、显示器装置用背景光等。
作为用于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电致发光荧光体,通常是将硫化锌作为母体,再在其中添加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激活剂,添加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共激活剂。
如上所述的硫化锌系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可以按照如下所述的方法制得。首先,对作为母体材料的硫化锌中添加、混合激活剂原料及共激活剂原料。其次,再添加如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钠等的晶体成长剂,充分混合。将该混合物在1000~13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得到中间体。将所述中间体粉碎后,在600~10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得到含有激活剂及共激活剂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参照USP 2,957,830号公报等)。添加的晶体成长剂可由水洗焙烧物去除(参照USP 4,859,361号公报等)。
以往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显示器装置对亮度及寿命等性能的要求,还存在着须作相当改善的地方。为此,迄今为止,有人对硫化锌系的电致发光荧光体作了各种改良。
例如,人们已知,硫化锌在1020℃以上的温度下为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而在该温度以下,则成为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电致发光的发光效率以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为高。然而,如果首先将硫化锌系的晶体结构作成六方晶系,然后,再变换为立方晶系的话,则其发光效率高于一开始即作成立方晶系的硫化锌系的晶体结构。
因此,在特开昭61-296085号公报上公开了这样一种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制造方法作为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晶体变换方法,对混合了激活剂的硫化锌中添加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碱土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由此制得六方晶系的中间体。其后,施以高压,得到六方晶系的硫化锌电致发光荧光体。
又,在特开昭57-145174号公报上公开了这样一种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效率及寿命的方法,所述方法藉由选择最佳的所述激活剂及共激活剂的添加量,以提高上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的效率及寿命。
如上所述,迄今为止,虽然已有人提出了多种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效率及寿命等特性的方法,但,用以往的方法仍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亮度及寿命的要求。特别是,最新的显示器装置要求进一步提高亮度及寿命的特性,因此,进一步提高用于最新显示器装置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等的特性即成为本领域的课题。
又,在USP 2,957,830号公报上,记载了一种含有铅和铜作为激活剂,且含有0.001%的镁的硫化锌荧光体。然而,含铅的硫化锌荧光体的发光效率及寿命特性差,无法达到人们对显示器装置所要求的特性水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具有高亮度,且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所述亮度。本发明的目的又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由于应用了上述电致发光荧光体,可同时获得高亮度化和长寿命化。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系这样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该电致发光荧光体将硫化锌作为荧光体母体,在其中添加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激活剂,再添加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共激活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在0.05%(重量)以下,铯元素含量在0.0001%(重量)~0.01%(重量)的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系这样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该电致发光荧光体将硫化锌作为荧光体母体,在其中添加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激活剂,再添加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共激活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在0.05%(重量)以下。
在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中,含于该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镁元素含量以在0.03%(重量)以下为宜。又,该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钙元素含量以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0.01%(重量)以下为宜。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锶元素含量较好的是在0.01%(重量)以下,而其中的钡元素含量则较好的是在0.01%(重量)以下。
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是所述电致发光元件具有含有上述的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体层。作为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具体结构,可举出如下的结构包括含有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体层和,沿发光体层的一个主面,通过反射绝缘层作整体设置的背面电极层,以及沿发光体层的另一个主面,作整体对向设置的透明电极层。
本发明者们就达到电致发光荧光体的高亮度化及长寿命化作了各种试验、研究及考查。其结果,本发明者们注意到了在合成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时,添加于原材料中的晶体成长剂(熔剂)的荧光体残留量。以往,为了制作性能优异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是使用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以及碱土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特别是卤化物)作为晶体成长剂的。这些晶体成长剂对于使粒径在1~3μm左右的硫化锌原料结晶成长为粒径10~30μm左右的荧光体是非常适合的。
然而,本发明者们由试验得知,如在荧光体中残留有晶体成长剂,则荧光体的发光效率及寿命低下。通过更详细的调查,本发明者们明白特别是碱土金属元素对于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荧光体的制作过程中,进行了除去残留于荧光体中的碱土金属元素的工序。其结果可以明白与以往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比较,藉由如上所述的工序的进行,可以得到发光效率非常高及寿命长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又,减少添加于荧光体原料中的碱土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添加量,也可藉此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效率及寿命。
基于如上所述的见解,在本发明中,是将电致发光荧光体中的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05%(重量)以下。这样的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可藉由施以例如温酸洗涤,达到再现性良好。而仅仅施以通常的水洗的话,要将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05%(重量)以下是极为困难的。
再有,对于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05%(重量)以下的电致发光荧光体来说,藉由将其中铯元素含量控制在0.0001%(重量)~0.01%(重量)的范围,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藉由减少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的效果和铯的添加效果的协同作用,可以在获得更加良好的亮度的同时,达到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的长寿命化。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一说明。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系这样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该电致发光荧光体系将硫化锌作为荧光体母体,在其中添加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激活剂,添加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共激活剂而成。
选自铜及锰中的激活剂的含量,较好的是,基于由硫化锌构成的荧光体母体计为0.001%(重量)~0.1%(重量)的范围。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共激活剂的含量。较好的是,基于由硫化锌构成的荧光体母体计为0.001%(重量)~0.1%(重量)的范围。使硫化锌中含有如上所述含量的激活剂及共激活剂,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及发光亮度的电致发光荧光体。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首先是,减少残留于硫化锌系荧光体中的碱土金属元素含量,藉此,提高亮度及寿命。具体地说,是将硫化锌系荧光体中含有的碱土金属量即Mg、Ca、Sr、Ba等的总含量控制在0.05%(重量)以下。藉此,可实现到电致发光荧光体的高亮度化及长寿命化。
为配制高亮度及长寿命的电致发光荧光体,需使用碱土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作为晶体成长剂。然而,在荧光体的晶体成长之后,碱土金属元素反而成了荧光体的高亮度化及长寿命化的障碍。因此,本发明中,根据荧光体中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和亮度及寿命的关系考查的结果,将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05%(重量)以下。藉此达到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高亮度及长寿命。
在上述碱土金属元素中,较好的是,Mg元素的含量在0.03%(重量)以下,Ca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Sr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又,Ba元素的含量以在0.01%(重量)以下为宜。藉由将Mg、Ca、Sr、Ba的各个元素的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可以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
再有,在本发明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中,较好的是含有微量的铯。具体地说,在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中,较好的是,含有0.0001%(重量)以上、0.01%(重量)以下的铯(Cs)。在减少了碱土金属元素含量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中添加微量的铯,可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和寿命。如果,铯的添加量不到0.0001%(重量),则不能充分得到所述的效果;如果铯的添加量超过0.01%(重量),则硫化锌荧光体的结晶性能低下,且可能反而导致亮度的降低。
Cs的添加有助于使激活剂及共激活剂渗入作为荧光体母体的硫化锌的晶体中。藉此,可以更加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特别是,使用碱土金属元素含量降低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时,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添加Cs所产生的作用,所以,可以更加提高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的亮度及寿命。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可由如下所述的方法制得。
即,首先在粒径为1~3μm左右的硫化锌粉末中加入定量的纯水,作成浆状,再对此添加、混合一定量的硫酸铜及碳酸锰等的激活剂原料。干燥所制得的膏浆后,添加如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钠等的晶体成长剂,再作充分地混合。
上述的氯化物兼作共激活剂的氯的起始原料。在使用除氯之外的溴、碘、铝作为共激活剂时,添加溴化镁、碘化钡、氟化铝等。再有,在荧光体中含有Cs时,可以使用例如Cs的化合物(例如氯化物)作为晶体成长剂。
其次,将上述混合物填充至石英坩埚中,在空气中,于1100~12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烧3~8小时。将焙烧物重复多次分散于纯水中,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得到洗净的焙烧物。通过所述的洗净工序,可以除去大半部分残留的晶体成长剂。但,为了将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范围内,较好的是,再进行一次碱土金属元素的去除工序。
即,首先,将焙烧物分散于用盐酸调节pH至1~3的纯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将所述分散液加热至50~80℃。其后,使焙烧物沉淀,除去上清液。反复多次重复所述的搅拌、沉淀、排出上清液的过程。温酸洗净,藉此,可将残留于荧光体中的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再现性良好地保持于0.05%(重量)以下。又,也可藉由减少添加于电致发光荧光体原料中的碱土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添加量,降低电致发光荧光体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后,用纯水作多次洗净,将pH调节至6~7,过滤,干燥。将如此所得到的中间体(六方晶系)在橡胶加压装置上,以0.5~2.0吨/cm2的静水压加压数分钟。藉由所述加压处理,使荧光体晶体的一部分变换为立方晶系。再有,混合入数个百分比的氧化锌之后,使用石英坩埚,在例如600~800℃的温度下,在空气中焙烧1~2小时。焙烧物在纯水中分散后,作数次洗净。再以盐酸及纯水作中和洗净多次,藉此,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
又,在本发明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中含有0.0001%(重量)以上、0.01%(重量)以下范围的Cs时,可以如上所述地,使用氯化铯等作为晶体成长剂。电致发光荧光体的Cs的含量可以藉由适当地控制上述温酸水洗而加以调节。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可用于如
图1所示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的发光体层2。图1所示的有机分散型的电致发光元件1中的发光体层2,系将上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分散于例如氰乙基纤维素等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有机高分子粘合剂(有机电介质)中而成的发光体层。
在发光体层2的一侧主面上层压形成有反射绝缘层3。所述反射绝缘层3系将例如TiO2及BaTiO3等的高反射性无机氧化物粉末分散于如氰乙基纤维素等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有机高分子粘结剂(有机电介质)中而成。通过反射绝缘层3,在发光体层2的一侧主面上成整体地设置有由铝箔等金属箔或金属膜所构成的背面电极层4。
在发光体层2的另一侧主面上成整体地设置有透明电极层(透明电极膜)5。所述透明电极层(透明电极膜)系在如聚酯(PET)薄膜的透明绝缘薄膜上被覆ITO(Indium Tin Oxide)膜等而形成。透明电极膜5的设置使电极膜(ITO膜)与发光体层2对向设置。
将这些透明电极层5、发光体层2、反射绝缘层3及背面电极层4热压,由此构成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又,图中虽未示,但从背面电极层4及透明电极层5分别引出电极,通过这些电极,将交流电压外加至发光体层2。
由上述层压体(热压结合体)构成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被一透明的包装薄膜6包覆。包装薄膜6可使用例如水汽透过率较小的聚氯三氟乙烯(PCTFE)薄膜那样的防湿薄膜。在透明电极层3一侧,如有必要,可以配制如尼龙-6薄膜等的吸湿性薄膜7。并且,热压粘合包装薄膜6的露出部分,使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密封,由此构成电致发光屏板(EL屏板)。
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和使用了上述发光元件的EL屏板,基于发光体层2中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所具有的高亮度化及长寿命化,可以在达到高亮度的同时,长时间地保持所述的高亮度。
再有,在制作上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及使用了该发光元件的EL屏板时,也可不使用如PCTFE薄膜的防湿薄膜,而是对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的各个表面进行防湿加工处理。本发明也可适用藉由金属氧化物或树脂等进行防湿处理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即,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也可以具有由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钛的至少一种所组成的保护膜(防湿膜)。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也可达高亮度化及长寿命化。
图2所示为使用了在荧光体粒子表面形成有上述保护膜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1。图2所示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1包括将本发明的、分别覆有保护膜的各个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分散、含于有机高分子粘合剂中而形成的发光体层12。由保护膜包覆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因其自身具有防湿性,所以,不必使用吸湿薄膜或防湿薄膜,即可以防止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因水分所引起的发光特性的下降。
与图1所示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同样,在发光体层12的一个主面上,通过反射绝缘层13,作整体地层压设置有背面电极层14。在发光体层12的另一个主面上,作整体地层压设置有透明电极层(透明电极膜)15。背面电极层14也可将粘合剂和金属粉末及碳粉末等混合,作成浆状,再将所述浆料由筛网印刷法形成。在背面电极层14的再里侧面,根据需要,也可层压形成确保发光元件背面一侧的绝缘性能的背面绝缘层(图中未示)。
实施例以下,就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及其评价结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首先,在500g粒径为2μm的硫化锌粉末中加入500ml的纯水,作成浆状。对此添加1.5g硫酸铜,搅拌、混合30分钟。在150℃下干燥所制得的浆料12小时之后,添加40g氯化镁、40g氯化钡及20g氯化钠,进行充分的混合。将该混合物填充于石英坩埚中,在空气中、1150℃下,焙烧4小时。
将上述焙烧物分散于2000ml的纯水中,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重复进行三次。其次,在用盐酸调节pH=2.0的纯水中继续进行搅拌,同时,加热至70℃之后,进行沉淀及去除上清液的工序。同样,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重复三次。然后,用纯水洗净5次,调节pH至6~7,过滤,干燥。
将上述制得的中间体(六方晶系)在橡胶加压装置上,以1.0吨/cm2的静水压加压5分钟。粉碎经加压处理得到的中间体,对该中间体300g混合入15g氧化锌,用石英坩埚,在750℃下,于空气中焙烧1.5小时。将焙烧物分散于纯水中,3次洗净。再在pH=1.5的条件下进行盐酸洗净。由纯水洗净5次之后,过滤、干燥、筛选,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
对上述制得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进行化学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Mg、Ca、Sr、Ba的总含量)为0.05%(重量)。使用所得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制作如图1所示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测得其亮度和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1。又,亮度的测定条件为外加电压100V/400Hz(交流电压),发光体层上加电场4000V/cm,发光环境20℃~60%RT。寿命测试系测定在上述亮度测定条件下,使发光元件继续发光,直至其亮度衰减至其最初发光亮度的1/2时的接通电源的时间。上述测定系在20℃~60%RT的恒温恒湿槽中进行。
实施例2~5,比较例如同实施例1,配制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配制时,藉由改变洗净条件,使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中的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发生变化。而比较例1中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在洗净过程中不是使用盐酸,而是仅使用纯水进行洗净。使用这些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如同实施例1,制作得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测定上述发光元件的亮度及寿命。这些测试结果一并示于表1。
表1
从表1可以明白,在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中含有的碱土金属元素残留量为0.05%(重量)的实施例1中,其亮度约为比较例1(以往产品)的1.4倍,其寿命为比较例1的1.2倍。再有,在将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设定为0.03%(重量)以下时,则其亮度约为比较例1(以往产品)的1.7倍,又,其寿命为比较例1的1.5倍以上。
实施例6首先,在500g粒径约为2μm的硫化锌粉末中加入500ml的纯水,作成浆状。对此添加1.5g硫酸铜,搅拌、混合30分钟。在150℃下干燥所制得的膏浆料12小时之后,添加10g氯化镁、40g氯化钡、50g氯化钠,进行充分地混合。混合物填充于石英坩埚中,在空气中、1150℃下,焙烧4小时。
将上述焙烧物分散于2000ml的纯水中,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重复三次。其次,在用盐酸调节pH=2.0的纯水中继续进行搅拌,同时,加热至70℃之后,进行沉淀及去除上清液的工序。同样,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重复三次。然后,纯水洗净5次,调节pH至6~7,过滤,干燥。
将如此所得到的中间体(六方晶系)在橡胶加压装置上,以1.0吨/cm2的静水压加压5分钟。粉碎经加压处理得到的中间体,对该中间体300g混合入15g氧化锌,用石英坩埚,在750℃下,于空气中焙烧1.5小时。将焙烧物分散于纯水中,3次洗净。再在pH=1.5的条件下用盐酸洗净。用纯水进行5次洗净之后,过滤、干燥、筛选,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
对如此所得到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进行化学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Mg元素的残留量为0.03%(重量)。使用所得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如同实施例1,制作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测定其亮度和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7~18,比较例2~5除了改变原料中晶体成长剂的添加量之外,其它如同实施例6,分别配制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使用这些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分别测定亮度和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2~表5。
在表2所示的实施例6~9中,表明了Mg元素的残留量和亮度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在表3所示的实施例10~12中,表明了Ca元素的残留量和亮度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在表4所示的实施例13~15中,表明了Sr元素的残留量和亮度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在表5所示的实施例16~18中,表明了Ba元素的残留量和亮度及寿命之间的关系.
表2
表3
表4
表5
从表2~表5可明白在碱土金属元素中,对Mg来说,当其残留量在0.03%(重量)以下时,则所述发光元件的亮度约为1.4倍以上;对Ca、Sr、Ba来说,当其残留量在0.01%(重量)以下时,则所述发光元件的亮度约为1.4倍以上。
实施例19首先,在500g粒径约为2μm的硫化锌粉末中加入500ml的纯水,作成浆状。对此添加1.5g硫酸铜,搅拌、混合30分钟。在150℃下干燥所制得的浆料12小时之后,添加40g氯化镁、20g氯化钠及40g氯化铯,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物填充于石英坩埚中,在空气中、1150℃下,焙烧4小时。
将上述焙烧物焙烧物分散于2000ml的纯水中,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重复三次。其次,在用盐酸调节pH=2.0的纯水中继续进行搅拌,同时,加热至70℃之后,进行沉淀及去除上清液的工序。同样,搅拌、沉淀、排去上清液的过程重复三次。然后,纯水洗净5次,调节pH至6~7,过滤,干燥。
将如此所得到的中间体(六方晶系)在橡胶加压装置上,以1.0吨/cm2的静水压加压5分钟。粉碎经加压处理得到的中间体,对该中间体300g混合入15g氧化锌,用石英坩埚,在750℃的温度下,于空气中焙烧1.5小时。将焙烧物分散于纯水中,3次洗净。再以pH=1.5的盐酸洗净。用纯水洗净5次之后,过滤、干燥、筛选,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
对如此所得到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进行化学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为0.05%(重量),铯元素的残留量为0.005%(重量)。使用所得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如同实施例1,制作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测得其亮度和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6。
实施例20~22,比较例6除了改变氯化铯的添加量之外,其它如同实施例19,分别配制得到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荧光体。使用这些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分别测得亮度和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6。
表6
从表6可见,其中Cs的含量在0.0001%(重量)以上、0.01%(重量)以下的范围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与实质上不含有Cs的荧光体比较,可以达到高亮度化及高寿命化。
实施例23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制得ZnSCu,Cl荧光体粒子,但在这些荧光体粒子表面使其形成一层氧化铝膜(氧化铝含量为1.0重量%)作为保护膜(防湿膜)。使用该被氧化铝膜包覆的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制得如图2所示的带状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1,测得其亮度及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7。另外,亮度的测定条件与实施例1同样。
实施例24~27,比较例7在分别与实施例2~实施例5同样的条件下制得ZnSCu,Cl的荧光体粒子。在这些荧光体粒子表面分别形成一层如表7所示的保护膜。使用这些具有保护膜的电致发光荧光体(ZnSCu,Cl),制得如图2所示的带状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11,测得其亮度及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7。
表7
实施例28~30,比较例8-10除了将添加于含有硫化锌粉末的浆料中的晶体成长剂改用溴化物或碘化物之外,其它如同实施例19,制得ZnSCu,Br的荧光体及ZnSCu,I的荧光体。又,Cs元素的含量可由溴化铯或碘化铯的添加量而加以调节。使用这些各个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如同实施例1,制得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测得其亮度及寿命。其测定结果示于表8。
表8
从表8可以明白,在ZnSCu,Br的荧光体及ZnSCu,I的荧光体中,也可以如同ZnSCu,Cl的荧光体,在减少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同时,适当添加Cs元素,藉此,可以达到高亮度化及高寿命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减少了荧光体中碱土金属元素的残留量,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亮度,同时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该亮度的电致发光荧光体,通过使用了上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的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可以再现性良好地满足对显示器等装置所要求的特性。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剖视图。
图中,1、11表示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2、12表示发光体层,3、13表示反射绝缘层、4、14表示背面电极层;5、15表示透明电极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包括由硫化锌组成的荧光体母体,含于所述荧光体母体中的、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的激活剂;含于所述荧光体母体中的、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的共激活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在0.05%(重量)以下,铯元素含量在0.0001%(重量)~0.01%(重量)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镁元素的含量在0.03%(重量)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钙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锶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钡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剂的含量为基于所述荧光体母体计,在0.001~0.1%(重量)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激活剂的含量为基于所述荧光体母体计,在0.001~0.1%(重量)的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元件还具备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表面、由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钛中至少一种所构成的保护膜。
9.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系这样一种电致发光荧光体该电致发光荧光体包括由硫化锌组成的荧光体母体;含于所述荧光体母体中、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的激活剂;含于所述荧光体母体中、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的共激活剂;其特征在于,其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在0.05%(重量)以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镁元素的含量在0.03%(重量)以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钙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锶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钡元素的含量在0.01%(重量)以下。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剂的含量为基于所述荧光体母体计,在0.001~0.1%(重量)的范围。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激活剂的含量为基于所述荧光体母体计,在0.001~0.1%(重量)的范围。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元件还具备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粒子表面、由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钛中至少一种所构成的保护膜
17.一种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进一步包括沿发光体层的一个主面、通过反射绝缘层作整体设置的背面电极层;和沿发光体层的另一个主面、作整体对向设置的透明电极层。
19.一种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体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进一步包括沿发光体层的一个主面、通过反射绝缘层作整体设置的背面电极层;和沿发光体层的另一个主面、作整体对向设置的透明电极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硫化锌系电致发光荧光体。本发明的荧光体系将硫化锌作为荧光体母体,其中添加选自铜及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激活剂,再添加选自氯、溴、碘及铝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共激活剂而成。所述电致发光荧光体中碱土金属元素的含量在0.05%(重量)以下,铯元素含量在0.0001%(重量)—0.01%(重量)的范围。本发明的有机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是:具有其碱土金属元素含量减低、并含有微量铯的电致发光荧光体分散于电介质中的发光体层。
文档编号H05B33/14GK1245823SQ99118170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6日
发明者竹村博文, 清水洋平, 高原武, 及川充广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