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旋转式悬臂起重机的机械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019259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旋转式悬臂起重机的机械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其带有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的悬臂起重机和一个具有使装在机架上的配重旋转的转动驱动装置的转动装置。其中,机架利用在钢轨上有接触点的带缘车轮能在轨道上走行。
DE 39 15771 A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悬臂起重机的配重布置方式。其中设有两个沿机械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配重,每个配重固定在一个转动地装在机架上的配重臂上。这样就可以将每个配重从距离悬臂起重机较远的第一位置旋转180°到距离悬臂起重机较近的第二位置。
另外,EP 675069 A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供悬臂起重机驱动装置用的控制装置。利用测量装置连续监测起重机的各种参数,然后将求出的基准测量值用计算方法与实际负载力矩进行比较。超过允许的最高值时,就会自动激励一个过载断路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上述类型的机械,要求这部机械能避免配重侵入轨道建筑接近限界。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这样一种类型的机械来实现的,该机械带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的一悬臂起重机和一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配备有一转动驱动装置,用于转动装在机架上的配重,其中所述机架利用在钢轨上有接触点的带缘车轮能在轨道上走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有一根平行于机械纵向伸展的、沿机械的横向处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限定的范围以外的转动轴线,用于将配重从转移工地位置转向另一个配重位置,在转移工地位置时的配重的质量重心位于沿机械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所限定的范围以内,而在该配重位置时,配重的质量重心位于上述范围以外。
利用专门的转动装置可将全部配重置于距离倾覆边缘最远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在降低轴重的情况下,使用质量较小的配重即可满足要求。另外,由于配重处于垂直位置,从而能以优良的方式避免其侵入建筑接近限界。采用符合本发明的结构形式,可使机械在起重机进行所有作业时,无需外侧支撑也能不受限制地保持所需的稳定性。
下面将利用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配备悬臂起重机以及符合本发明的配重转动装置的一机械的侧视图;图2为按图1中切割线II对机械的剖断面视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式非常简化的剖面视图。
图1所示机械1有一个利用配备带缘车轮4的轨行机构3能在轨道5上走行的机架2。机架2在其两端分别有驾驶操作室6,7,其中驾驶操作室7装有测量电弓8和中央控制装置9。柴油机10用于向走行驱动装置11和机械1所有其它有待进一步介绍的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机架2上固定有一台能围绕一根垂直轴线13转动的悬臂起重机12。起重机装有利用驱动装置14调节高度和侧向位置的悬臂15。最外侧悬臂15的自由端有一支架16,用于有选择地安装作业机具(图中未示出)或作业筐。
在机架2两个驾驶操作室6,7之间的悬臂起重机12范围内有一个配重17。如图2准确所示,这个配重17的形状是一块平板18。该平板沿垂直于机械纵向的断面有一个宽边33和一个窄边34。配重17(实线所示)处于静止或转移工地位置时,用宽边33置放在机架2上。在此位置,配重17的质量重心20位于一个范围A内。这个范围由带缘车轮4沿机械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所限定(图2)。
机架2两侧分别装有转动装置22。该装置有一根平行于机械纵向的转动轴线23。两套转动装置22分别用于使配重17围绕上述转动轴线23转动,即从转移工地位置19(此时平板18的宽边33平行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所形成的平面26)转到配重位置24(此时宽边垂直于平面26)。配重可能的两个位置24在图2中用点划线示出。在此位置上,质量重心20位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所限定范围A以外。为了转动配重17(此时配重在沿机械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转动装置22之间,处于转移工地位置19上),每套转动装置22配备有转动驱动装置25,该转动驱动装置25铰接在分别与转动装置22相对置的机架2的一侧,以及铰接在配重17,更确切地说平板18上。为了将沿机械的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转动驱动装置25与配重17连接起来,有一套遥控式联结装置27,用于有选择地与平板18相连接。
如图1清楚所示,每套转动装置22的转动轴线23穿过三个沿机械纵向相隔一定距离的铰接点28。配重17可利用此铰接点与机架2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每个铰接点28由固定在配重17和机架2上的法兰盘29组成。该法兰盘通过沿机械纵向的,确切地说沿转动轴线23方向的轴30连接在一起。利用遥控的联结装置31可使每根轴30沿纵向移动,确切地说可以从法兰盘29中拉出来,以便能有选择地使转动装置22,确切地说使机架2与配重17刚性连接。
机械1作业时,侧向转动悬臂起重机12和固定在上面的作业筐,以便检查直接支托轨道钢轨的横向梁桥的底部。为了克服此时产生的侧向倾覆力矩,将位于倾覆边缘对面的机械纵侧的配重17,转到垂直的配重位置24。为此用控制装置9激励联结装置31,使配重位置24一侧的铰接点28连接起来,同时脱开沿机械横向对面的转动装置22的铰接点。同样相应启动转动装置25的联结装置27,以便将转动所需的转动驱动装置25与配重17连接起来,同时又使另一个转动驱动装置25脱开配重17,确切地说与配重去耦合。然后可以向上转动配重17使之达到配重位置24。在此位置上配重17全部位于轨道5建筑接近限界32(用两点一划细线所示)之内。
联结装置27和31以及转动驱动装置25的启动,可以用人工或全自动进行。全自动启动时,控制装置9可以设计成这样,亦即当悬臂起重机12侧向转动达到一定负载力矩时,就使起重机12自动停止运转,以防止机械1倾覆。此后配重17即自动置放于起重机对面的机械一侧必要的配重位置24上,起重机12即可继续运转。
也可以考虑完全不使用联结装置27,而将两个转动驱动装置25持久与配重17固定在一起。这样在转动过程中,简单地将不用的转动驱动装置25浮动接通即可。每个转动装置22也可以有数个并联接通的转动驱动装置25。
图3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实施例。其中为简单起见,凡功能相同的部件均采用与图1和2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个仅简略示出的方案中只有一套转动装置22。利用此转动装置可有选择地将配重17由转移工地位置19转入位于机架2两侧的两个配重位置24。为此配重17连同转动装置22(具有转动轴线23和转动驱动装置25)安装在一个承载架35上。承载架装在机架2上,能围绕轴线36转动180°。这种转盘式结构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利用沿机械的横向位于倾覆边缘对面的机械一侧的转动驱动装置37,使承载架35水平转动以后,将配重17向上翻转到位于建筑接近限界32以内的垂直的配重位置24。
作为图3所示方案的另一个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也可将转动装置22(而不是将配重17)作成能围绕垂直轴线36转动180°的结构形式,使转动装置从位于机械一侧的抓取配重17的第一作业位置转到位于机械1对面一侧的抓取配重17的第二作业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1),其带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2)上的一悬臂起重机(12)和一转动装置(22),该转动装置配备有一转动驱动装置(25),用于转动装在机架(2)上的配重(17),其中所述机架(2)利用在钢轨上有接触点(21)的带缘车轮(4)能在轨道(5)上走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22)有一根平行于机械纵向伸展的、沿机械的横向处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12)限定的范围(A)以外的转动轴线(23),用于将配重(17)从转移工地位置(19)转向另一个配重位置(24),在转移工地位置时的配重(17)的质量重心(20)位于沿机械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所限定的范围(A)以内,而在该配重位置时,配重的质量重心(20)位于上述范围(A)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17)是一块具有垂直于机械纵向的,确切地说垂直于转动轴线(23)伸展的横断面的平板(18),该横断面具有一宽边(33)和一窄边(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重(17)处于转移工地位置(19)时,平板(18)的宽边(33)平行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所形成的平面(26),而处于配重位置(24)时,该宽边(33)则垂直于上述平面(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沿机械的横向有两套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转动装置(22),处于转移工地位置(19)的配重(17)即位于此转动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每套转动装置(22)配备有遥控式联结装置(27,31),用于有选择地与配重(17)实现刚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套沿机械的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配备遥控式联结装置(27)的转动驱动装置(25),用于有选择地与配重(17)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22)能从夹取配重(17)的第一作业位置围绕垂直轴线(36)转动180°而转入夹取配重(17)的第二作业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配备有可旋转式悬臂起重机的机械(1),其上设有带转动驱动装置(25)的转动装置(22),用于转动装在机架(2)上的配重(17)。转动装置(22)有一根平行于机械纵向伸展的、沿机械的横向处于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限定的范围(A)之外的转动轴线(23),用于将配重(17)从转移工地位置(19)(此时配重的质量重心位于沿机械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车轮在钢轨上的接触点(21)所限定的范围(A)以内)转向另一配重位置(24),在此位置时,质量重心(20)位于上述范围(A)以外。
文档编号B66C23/00GK1205978SQ98115619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日
发明者约瑟夫·陶依尔, 利奥波德·R·格鲁伯 申请人: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