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步进电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
目前已有的轿厢式电梯经常发生轿厢冲顶和墩底的事故,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制动器失灵或控制电气失灵。采用普通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梯,轿厢运行在停止时,是用制动器制动,如果制动器失灵,轿厢就继续运行而发生事故;有时也因控制电气失灵,到了停止时,电动机还在继续运行而发生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轿厢式电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轿厢运行在正常停止时,不用制动器制动,只有电动机失电和在运行中紧急停止时,制动器才制动,从而避免轿厢冲顶和墩底事故的轿厢式电梯。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步进电梯包括电动机、制动器、曳引机和轿厢,其特征是电动机采用带有微机控制驱动系统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中设有紧急制动开关,驱动系统的1,2、3端与三相电源连接,驱动系统的2、3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两触头及制动器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的2、3端,步进电动机与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的输出端,继电器的动合触点,紧急制动开关的动断触点及接触器的线圈串联后与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的步进电梯在轿厢运行正常停止时,不用制动器制动,只有步进电动机通电时,不论电动机转动还是停止,制动器都处于打开状态,只有步进电动机失电和在运行中紧急停止时,制动器才制动。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轿厢冲顶和墩底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普通电动机带动的电梯停止运行时,电动机的定子和转于是相对自由的,转子不受定子控制,所以必须用制动器制动。而步进电动机带动的电梯停止运行时,定子还有一相或两相通电,所以转于是处于受控状态,不能自由转动,并且最大静态转矩总是大于最大动态转矩,所以运行停止时不需用制动器制动,也就不存在制动器失灵而发生事故了。另外,步进电动机的正常是来一个脉冲电流,电动机的转子就转过一个角度,脉冲的多少是由微机控制的,不可能多发生脉冲信息,故不可能因电气失灵而发生应该停止时,电动机还继续转动而造成事故的现象。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参照图1、图2,该步进电梯包括电动机1、制动器2、曳引机3和轿厢4,电动机1采用带有微机控制驱动系统5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5中设有紧急制动开关HM,驱动系统5的1、2、3端与三相电源连接,驱动系统5的2、3端与变压器B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CJ的触头CJ1、CJ2制及制动器2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2、3端,步进电动机1与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输出端-4、5端,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紧急制动开关HM的动断触点及接触器CJ的线圈串联后与变压器B的输出端连接。
步进电动机1通电时,继电器JS的动合(常开)触点接通;步进电动机1断电时,JS的动合(常开)触点断开。
操纵紧急开关HM,使轿厢运行紧急停止时,HM的动断(常闭)触点断开;紧急开关HM复位时,HM的动断(常闭)触点接通。
交流接触器CJ通电时,制动器2就打开(松闸);CJ断电时,制动器2就制动(抱闸)。
交流接触器CJ的线圈与继电器JS的动合(常开)触点和紧急开关HM的动断(常闭)触点连接。只要步进电动机1通电(此时步进电动机存在着转动和不转动两种状态),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就接通,接触器CJ就通电,则制动器2就处于打开(松闸)状态。步进电动机1断电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断开,接触器CJ断电,制动器2制动(抱闸)。制动器2处于打开状态,步进电动机没有断电时,如果轿厢在运行中紧急停止,紧急开关HM的动断触点断开,则接触器CJ断电,制动器的动断触点断开,则接触器CJ断电,制动器2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步进电梯,包括电动机(1)、制动器(2)、曳引机(3)和轿厢(4),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采用带有微机控制驱动系统(5)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5)中设有紧急制动开关HM,驱动系统(5)的1、2、3端与三相电源连接,驱动系统(5)的2、3端与变压器B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CJ的触头CJ1、CJ2及制动器(2)串连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2、3端,步进电动机(1)与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输出端——4.5端,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紧急制动开关HM的动断触点及接触器CJ的线圈串联后与变压器B的输出端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轿厢式电梯,由带有微机控制驱动系统5的步进电动机1、制动器2、曳引机3和轿厢4组成。驱动系统5的2、3端与变压器B的输入端连接。接触器CJ的触头及制动器2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2、3端,步进电动机1与继电器JS线圈串联后并接在驱动系统5的输出端-4、5端。该电梯轿厢运行正常停止时,不用制动器制动,只有电动机失电和在运行中紧急停止时,制动器才制动,从而避免轿厢冲顶和墩底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6B5/00GK1150115SQ96112859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2日
发明者熊道时 申请人:熊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