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压千斤顶活塞杆易生锈、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该千斤顶包括外壳,底座,第一油缸,储油腔,第一活塞杆,调整丝杆,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油路与储油腔连通的回油阀杆,设置在底座上位于第一油缸一侧并与第一油缸和储油腔连通的第二油缸,设置在第二油缸内的第二活塞杆,以及与第二活塞杆顶部连接的手柄安装件;外壳上部向其轴线方向倾斜使其截面呈梯形结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表面设有镀络层,第一油缸和外壳的底部边缘通过焊接与底座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在储油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液压油中所含铁削颗粒的磁铁。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而且成本低,维修方便,安全系数高。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 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0002] 油压千斤顶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起重工具,它的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可使用于多 种场合的修理。目前市面上的千斤顶缺陷如下:(1)千斤顶第一油缸与底座之间是螺纹丝 口拧成,不是无缝对接,在使用中第一油缸同时受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活塞杆负荷时,液压油 在受底座的支撑同时也把拧在底座上的缸套丝牙拉松,导致漏油、偏心、倾斜、下沉和打不 起,对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是行业中最头痛的问题;(2)油压立式千斤顶第一油缸钢套内进 油孔是由塑料稳钉卡压,塑料稳钉在高频率的油压冲击中容易断裂和脱落;(3)油压千斤 顶的活塞杆遇水后容易生锈、刮花,损伤密封圈;(4)液压油来回带着铁屑沙粒在油道里来 回循环,导致钢套与油封的磨损及卡死钢珠导致液压油回流,在使用时来回空载升降,不能 顶升;(5)外壳和底座是靠拧紧螺母压紧而成,千斤的提手又固定在外壳上,使用中靠外壳 上的提手提37斤的千斤来回移动,加上时间与气温的变化,容易松动,导致漏油;(6)油压 立式千斤顶的锁紧螺母下的垫子直接用的塑料平垫封油,塑料平垫太硬,没有忍让性,软了 又难紧固千斤外壳,在加上外壳上略微有一点松动,将会导致漏油;(7)外壳直径大小上下 相式,在顶升凹凸不平的地方受顶重物体的限制,在顶升汽车底盘时又不能起到使用前后 进出的方便;(8)标签上没有二维码,难以全面了解产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的立式油压 千斤顶。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包括具有螺母盖的外壳,底座,垂直设置在底座上且具有进 油孔和出油孔的第一油缸,形成于外壳与第一油缸之间的储油腔,设置在第一油缸内的第 一活塞杆,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上部的调整丝杆,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油路与储油腔连通的 回油阀杆,设置在底座上位于第一油缸一侧并与第一油缸和储油腔连通的第二油缸,设置 在第二油缸内的第二活塞杆,以及与第二活塞杆顶部连接的手柄安装件,所述螺母盖的边 沿开设有绕其一圈的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嵌入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表 面设有镀络层,第一油缸通过满焊连接于底座上,外壳的底部边缘通过焊接与底座紧固连 接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液压油中所含铁削颗粒的磁铁。本实用新 型还包括了连通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及储油腔的油道,其为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基于上 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二油缸通过第一油道将液压油从储油腔内抽出,然 后通过第二油道将液压油压入第一油缸内;卸压时,第一油缸内的液压油再通过第三油道 (回油阀杆)回流至储油腔。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缸内的进油孔上设置有通过钢圈卡压的钢珠。
[0007] 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外壳之间的焊接为满焊。
[0008]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的调整丝杆的顶部还设置有梅花条纹。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与底座材质相同,均由熟铁制成。
[0010] 所述外壳上部向其轴线方向倾斜使其截面呈梯形结构。
[0011]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二维码。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实现方便。
[0014] (2)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油缸和外壳均与底座采用满焊焊接为一体结构,二者形 成一体化后,受力均匀,能起到稳定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油压千斤顶的油缸与底座在高 压力的情况下因螺纹松动导致漏油下沉的问题;此外,维修时,不再在焊接的地方找原因, 改变了以前费时拆卸维修,提高了检修效率,节约了用户成本开支。
[0015] (3)本实用新型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表面均镀络,增加了活塞杆的表面硬 度,不易挂花,光滑亮丽,减少了密封圈与活塞杆恶劣摩擦,增强了使用频率和寿命,且遇水 不易生锈、腐蚀。
[0016] (4)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与底座材质相同,均由熟铁制成,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满焊 的基础。
[0017] (5)本实用新型在储油腔内设置有磁铁,其可有效吸附液压油中所含铁削颗粒,既 可减少钢套及油封的磨损,又可防止钢珠因铁削卡住而导致的液压油回流。
[0018] (6)本实用新型在螺母盖的边沿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其用于密封螺母盖与外壳下 部的连接缝隙,确保密封效果。
[0019] (7)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油缸内的进油孔上设置有通过钢圈卡压的钢珠,钢圈卡牢 牢地压在钢珠正中间,能承受钢珠和钢圈来回高频率的冲击,给用户提供改装助力器的方 便,一方面,改变了现有技术采用塑料稳钉的技术方案,不再因塑料稳钉在高频率的冲击中 的断裂、脱落,为用户使用提高了极大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油缸的局部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母盖的局部示意图。
[0024] 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_第二活塞杆,2-底座,3-第一油缸,4-第一活 塞杆,5-第二油缸,6-手柄安装件,7-回油阀杆,8-调整丝杆,9-储油腔,10-外壳,11-螺 母盖,12-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0026]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主要包括底座2、具有螺 母盖11的外壳10、第一油缸3、第一活塞杆4、储油腔9、调整丝杆8、回油阀杆7、第二油缸 5、第二活塞杆1和手柄安装件6等部件。其中,底座选用熟铁制成,使用时韧让性强,抗压、 抗震、抗裂和表面光滑,使用安全更可靠,克服了现有底座受力易出现裂痕和缺损的问题。
[0027] 本实施例中第一油缸与底座紧固焊接一次成型,外壳与底座达成同样的材质,以 提供焊接装配,优选的,第一油缸与底座满焊,二者形成一体化后,改变了在高压力的情况 下不再因螺纹松动导致漏油下沉,受力均匀能起到稳定作用,外壳的外部焊接有提手;通过 上述设计,在使用期间,克服了因使用次数过多而提松外壳,确保使用期间的起升高度及外 观。进一步的,外壳的上部向其轴线方向倾斜使其截面呈梯形结构,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在 使用中不再受顶重物体的限制,又能起到使用前后进出的方便。外壳上设有进油孔,其采取 金属螺丝和密封圈紧固而成,在使用中不再造成撞伤和脱落,排气加油更方便。
[0028] 为了便于识别、防伪及用户了解,本实施例在外壳上设置有二维码,便于用户用智 能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快速了解到产品的性能及售后服务,杜绝了仿冒品。外壳具有螺母盖 11,其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在外壳上,螺母盖中间设有通孔,供第一活塞杆和调整丝杆伸出。 螺母盖和外壳的连接是否密封影响储油腔内液压油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在螺母盖的边沿 开设有绕其一圈的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嵌入橡胶密封圈12,通过橡胶密封圈不仅可以提高螺 母盖与外壳的连接密封性,而且,橡胶密封圈的可形变性有效地克服了因外壳反复受力导 致外壳与螺母盖之间密封变差或失效的问题。
[0029] 第一油缸位于外壳内并与底座紧固连接,其与外壳之间的腔体构成储油腔9,本实 施例在储油腔9内设有磁铁,通过磁铁可有效吸附液压油中所含铁削颗粒,既可减少钢套 及油封的磨损,又可防止钢珠因铁削卡住而导致的液压油回流。
[0030] 第一油缸与第一活塞杆匹配,通过油压控制活塞杆的升降,第一活塞杆的顶部安 装调整丝杆,第一活塞杆上的调整丝杆的顶部与被顶重物接触,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调整 丝杆的顶部上设置有防滑梅花条纹,以增大第一活塞杆上的调整丝杆与被顶重物之间的摩 擦力。
[0031] 第二油缸和第二活塞杆匹配,其属于操作部件,用于从储油腔内吸油后压入第一 油缸,第二油缸与第一油缸和储油腔连通,在第二活塞杆的顶部连接有手柄安装件6,其结 构为开口的筒状结构,使用时,将手柄杆插入到手柄安装件内,然后通过手柄杆带动第二活 塞杆相对于第二油缸作活塞运动。本实施例中储油腔、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之间的油道与现 有技术相同,故不作赘述。
[0032]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1表面均镀络,其优点如下:遇到雨水不易 生锈;增加了活塞杆表面硬度,且不易挂花,光滑亮丽;减少了密封圈与活塞杆的摩擦,增 强了活塞杆的使用频率和寿命。
[0033]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3_的大钢圈卡,卡在第一油缸的含口里面, 牢牢地压在钢珠正中间,能承受钢珠和钢圈来回高频率的冲击,给用户提供改装助力器的 方便,一方面,改变了现有技术采用塑料稳钉的技术方案,不再因塑料稳钉在高频率的冲击 中的断裂、脱落,为用户使用提高了极大方便。
[〇〇34]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 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 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螺母盖(11)的外壳(10),底座(2),垂 直设置在底座(2)上且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的第一油缸(3),形成于外壳(10)与第一油缸 (3)之间的储油腔(9),设置在第一油缸(3)内的第一活塞杆(4),设置在第一活塞杆(4)上 部的调整丝杆(8),设置在底座(2)上并通过油路与储油腔(9)连通的回油阀杆(7),设置在 底座(2)上位于第一油缸(3)-侧并与第一油缸(3)和储油腔(9)连通的第二油缸(5),设 置在第二油缸(5)内的第二活塞杆(1 ),与第二活塞杆(1)顶部连接的手柄安装件(6),以及 设置于底座内的油道,所述螺母盖(11)的边沿开设有绕其一圈的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嵌入橡 胶密封圈(12),所述第一活塞杆(4)和第二活塞杆(1)表面设有镀络层,第一油缸通过满焊 连接于底座上,外壳(10)的底部边缘通过焊接与底座(2)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储 油腔(9)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液压油中所含铁削颗粒的磁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3)内的进 油孔上设置有通过钢圈卡压的钢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与外壳(10) 之间的焊接为满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杆上部 的调整丝杆(8)的顶部还设置有梅花条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底座材质相 同,均由熟铁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0)上部向其轴线方向倾斜使其截面呈梯形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油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 二维码。
【文档编号】B66F3/25GK203889993SQ20142033600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熊金山 申请人: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