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9825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包括外管、内组装件;内组装件包括两组内管组件、端子、内套管、外套管、熔断器及温控器;每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上引出棒、下引出棒、电阻丝、内塞子及氧化镁粉。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以上结构构成内管组件;另一个端子与温控器一端相连,该温控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相连;将外套管套在保中件上,以上结构构成内组装件。本发明不但起到了双重绝缘保护的作用,而且解决了两根电阻丝缠绕在一起的问题,节约了成本,延长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增高了产品的耐温等级。
【专利说明】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电热设备上的电热元件种类很多,尤其是电加热管,与本发明相关的一款产品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如附图1所示:
[0003]1、该结构的产品先组装后缩径,在缩径过程中容易导致尾部敏感部件温控器(22)和熔断器(5)外力受损而失效,所以需要使用保护温控器(22)和熔断器(5)的保护盒
(25);保护部件占空间较大,导致有效发热面积缩小,同时受保护部件温度限制,产品最大可承载功率密度下降。
[0004]2、由于电阻丝(10)与电阻丝(18)之间靠加入的氧化镁粉8来隔绝,在灌装与缩径过程中,容易产生电阻丝(10)与电阻丝(18)缠绕在一起的情况,造成短路或断丝,尤其对于电阻丝直径较小的产品,报废率甚高。
[0005]3、该结构需要固定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并保持电阻丝居中度的辅助部件较多,如保中环(12)、内塞子(14)、保中件(20)、固定环(23)、镁粉干(24)等,同时对辅助部件的尺寸公差精度要求较高,这样不仅由于工艺繁复,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报废,还会导致材料成本和生广成本闻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热效率的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结构包括外管、内组装件;其中内组装件包括两组内管组件、端子、内套管、外套管、熔断器及温控器;每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一根上引出棒、一根下引出棒、一根电阻丝、两个内塞子及氧化镁粉。所述的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以上结构构成内管组件;由保中件和保中环将两组内管组件固定;所述熔断器的两端分别连有端子,且该熔断器和两个端子插入于内套管内,其中一个端子与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相连;另一个端子与温控器一端相连,该温控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相连;将外套管套在保中件上,以上结构构成内组装件;将内组装件插入外管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尾部用底帽密封,头部用外塞子密封。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保中环、保中件的形状为叶片状。
[0009]这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第一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0011]2、同上方法,上引出棒、下引出棒分别连接于电阻丝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插入于内管内,内管与上引出棒、电阻丝、下引出棒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两端由内塞子密封,第二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0012]3、将以上两组制备完成的内管组件压制成半圆形,压制的时候要保证内管组件两边小中间大;
[0013]4、由保中件和保中环将两组压制成半圆形的内管组件固定;
[0014]5、熔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子A和端子B,且该熔断器、端子A和端子B插入于内套管内,端子A与温控器一端相连,温控器的另一端与端子C相连;
[0015]6、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与端子B相连,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与端子C相连;
[0016]7、将外套管套在保中件上;
[0017]8、将底帽固定于外管尾端,并对该端缩径,将上述制备完成的内组装件插入外管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填充,头部用外塞子密封;
[0018]9、通过将保中环、保中件设计呈叶片状,氧化镁粉可直接灌入至电加热管的尾部。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0]1、由于每根电阻丝都是单独套入一根内管内进行单独灌装,对电阻丝起到了保护作用,解决了两根电阻丝缠绕在一起的问题;
[0021]2、由于内管组件单独灌装,不需要考虑振幅过大而导致电阻丝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调高灌装时的振幅,增大了灌装氧化镁粉的密度,同时对每组内管组件进行压制,增大了氧化镁粉密度,提高了绝缘性能和热传导能力,增加了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增高了产品的耐温等级;
[0022]3、通过对尾部温控器和熔断器保护结构的改造,缩减了保护部件占据的空间,增大了有效发热面积,同时减小了保护部件温度限制,产品最大可承载功率密度增大,既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的电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的电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发明的电加热管内组装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发明的电加热管内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底帽;2、外管;3、端子A ;4、内套管;5、熔断器;6、外套管;7、端子B ;8、氧化镁粉;9、下引出棒;10、电阻丝;11、内管;12、保中环;13、上引出棒;14、内塞子;15、外塞子;16、上引出棒;17、内管;18、电阻丝;19、下引出棒;20、保中件;21、端子C ;22、温控器;23、固定环;24、镁粉干;25、保护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0030]如附图2至5所示,本发明结构包括外管2、内组装件(如图3所示);其中内组装件包括两组内管组件、端子、内套管4、外套管6、熔断器5及温控器22 ;第一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11、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电阻丝10、内塞子14及氧化镁粉8 ;第二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17、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电阻丝18、内塞子14及氧化镁粉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0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插入于内管11内,内管11与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以上结构构成第一组内管组件(如图4所示);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8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插入于内管17内,内管17与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以上结构构成第二组内管组件;由保中件20和保中环12将两组内管组件固定;所述熔断器5的两端分别连有端子A3和端子B7,且该熔断器5、端子A3和端子B7插入于内套管4内,端子B7与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9相连,端子A3与温控器22 —端相连,该温控器22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19相连,将外套管6套在保中件20上,以上结构构成内组装件;将内组装件插入外管2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尾部用底帽I密封,头部用外塞子15密封。
[0031]所述的保中环12、保中件20的形状为叶片状,使灌装时氧化镁粉8可以到达电热管底部,并保证氧化镁粉8的填充密度。
[0032]制备电加热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1、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0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插入于内管11内,内管11与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第一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0034]2、同上方法,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8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插入于内管17内,内管17与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第二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0035]3、将以上两组制备完成的内管组件压制成半圆形,压制的时候要保证内管组件两边小中间大;
[0036]4、由保中件20和保中环12将两组压制成半圆形的内管组件固定;
[0037]5、熔断器5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子A3和端子B7,且该熔断器5、端子A3和端子B7插入于内套管4内,端子A3与温控器22 —端相连,温控器22的另一端与端子C21相连。
[0038]6、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9与端子B7相连,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弓丨出棒19与端子C21相连;
[0039]7、将外套管6套在保中件20上。
[0040]8、将底帽I固定于外管2尾端,并对该端缩径,将上述制备完成的内组装件插入外管2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头部用外塞子15密封。
[0041]9、通过将保中环12、保中件20设计呈叶片状,氧化镁粉8可直接灌入至电加热管的尾部。
[0042]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包括外管(2)、内组装件;其中内组装件包括两组内管组件、端子、内套管(4)、外套管¢)、熔断器(5)及温控器(22);第一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11)、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电阻丝(10)、内塞子(14)及氧化镁粉(8);第二组内管组件包括内管(17)、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电阻丝(18)、内塞子(14)及氧化镁粉(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0)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插入于内管(11)内,内管(11)与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⑶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以上结构构成第一组内管组件;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8)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插入于内管(17)内,内管(17)与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⑶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以上结构构成第二组内管组件;由保中件(20)和保中环(12)将两组内管组件固定;所述熔断器(5)的两端分别连有端子A(3)和端子B(7),且该熔断器(5)、端子A(3)和端子B(7)插入于内套管(4)内,端子B(7)与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9)相连,端子A(3)与温控器(22) —端相连,该温控器(22)的另一端与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19)相连,将外套管(6)套在保中件(20)上,以上结构构成内组装件;将内组装件插入外管(2)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尾部用底帽(I)密封,头部用外塞子(15)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中环(12)和保中件(20)的形状为叶片状。
3.—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绝缘保护的单头电加热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上引出棒(13)、下引出棒(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0)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插入于内管(11)内,内管(11)与上引出棒(13)、电阻丝(10)、下引出棒(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⑶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第一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2)、同上方法,上引出棒(16)、下引出棒(19)分别连接于电阻丝(18)两端,连接好的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插入于内管(17)内,内管(17)与上引出棒(16)、电阻丝(18)、下引出棒(19)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⑶填充,两端由内塞子(14)密封,第二组内管组件制备完成; 3)、将以上两组制备完成的内管组件压制成半圆形,压制的时候要保证内管组件两边小中间大; 4)、由保中件(20)和保中环(12)将两组压制成半圆形的内管组件固定; 5)、熔断器(5)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子A(3)和端子B(7),且该熔断器(5)、端子A(3)和端子B(7)插入于内套管(4)内,端子A(3)与温控器(22) —端相连,温控器(22)的另一端与端子C (21)相连; 6)、第一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9)与端子B(7)相连,第二组内管组件的下引出棒(19)与端子C (21)相连; 7)、将外套管(6)套在保中件(20)上; 8)、将底帽(I)固定于外管(2)尾端,并对该端缩径,将上述制备完成的内组装件插入外管(2)内,之间的空隙用氧化镁粉(8)填充,头部用外塞子(15)密封; 9)、通过将保中环(12)、保中件(20)设计呈叶片状,氧化镁粉(8)可直接灌入至电加热管的尾部。
【文档编号】H05B3/42GK104378854SQ20141061173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孙丽凤, 于艺杰 申请人:杭州佐帕斯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