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掀保护壳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翻掀保护壳,包括壳体及可挠式板体。壳体具有一容置槽。容置槽位于壳体的正面,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可挠式板体具有大致与壳体的背面相符的外形,且包含外表面及内表面。内表面区分为固定区及扳动区。固定区固接于壳体的背面。扳动区相邻于壳体的侧边。可挠式板体的外表面凹凸起伏而形成多数个阶梯落差线。固定区与扳动区之间的边界大致落于阶梯落差线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固定区与扳动区于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便于扳动区受一外力而可外翻。
【专利说明】可翻掀保护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保护壳,特别是一种可翻掀保护壳。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集成电路及通讯技术等科技进步,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手持电子装置的功能已愈来愈强大。然而,为了维持手持电子装置的携带性,手持电子装置的零件机构及内部电路布局愈来愈精密。因此,使用者往往会加装保护壳于手持电子装置之外,一方面可增加手持电子装置碰撞时的缓冲,另一方面可防止手持电子装置的表面刮伤。
[0003]同时,为了维持手持电子装置的携带性,手持电子装置的体积也尽量缩小。但具有轻薄体积的手持电子装置虽然可方便使用者携带,然而有时却不方便握持,时常引发使用者不慎造成手持电子装置摔落而损坏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掀保护壳,藉以解决前述手持电子装置不易握持使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翻掀保护壳,适用于手持电子装置。可翻掀保护壳包括壳体及可挠式板体。
[0006]壳体具有一容置槽。容置槽位于壳体的正面,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可挠式板体具有大致与壳体的背面相符的外形,且包含外表面及内表面。内表面区分为固定区及扳动区。固定区固接于壳体的背面。扳动区相邻于壳体的侧边。可挠式板体的外表面凹凸起伏而形成多数个阶梯落差线。固定区与扳动区之间的边界大致落于阶梯落差线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固定区与扳动区于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便于扳动区受一外力而可外翻。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保护壳,可藉由具有立体图案的外表面,使得使用者在握持可翻掀保护壳时有止滑的效果。再者,通过规则性重复的立体图案可让扳动区的边缘隐藏于其中,让可翻掀保护壳的整体外观更加完整。此外,可翻掀保护壳可设置多个扳动区,而提供可翻掀保护壳多种变化型态,而可让使用者视情形选择外翻适宜的扳动区以灵活运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分解图(一)。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分解图(二)。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背面视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13]图6A为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一)。
[0014]图6B为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二)。[0015]图7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
[001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001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立体图。
[001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的立体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100 可翻掀保护壳
[0021]110 壳体
[0022]111 侧边
[0023]112 正面
[0024]114 背面[0025]1142 区域
[0026]116 容置槽
[0027]118 定位件
[0028]130 可挠式板体
[0029]132 外表面
[0030]1321 纵状纹路
[0031]1322、1322a、1322b 凸块
[0032]1322c 第一凸块
[0033]1322d 第二凸块
[0034]1322e第三凸块
[0035]1323 上部表面
[0036]1324 下部表面
[0037]134 内表面
[0038]1341 固定区
[0039]1342 扳动区
[0040]136 切槽
[0041]138 扣合槽
[0042]200 手持电子装置
[0043]300 边界
[0044]310 侧区间
[0045]320 中央区间
[0046]400 阶梯落差线
[0047]500 开孔
[0048]dl 第一间距
[0049]d2 第二间距
[0050]A-A’、B-B ’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0052]可翻掀保护壳100可适用于手持电子装置200。手持电子装置可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数码相机等可供使用者活动携带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200以智能手机为例。可翻掀保护壳100包括壳体110及可挠式板体130。于此,壳体110可由硬质塑胶(如PC、ABS等)、软质塑胶(如PVC)、木头、竹、金属(如铝合金)或上述不同材质所组成。可挠式板体130可为橡胶或硅胶等。
[0053]参照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对应不同视角的分解图。
[0054]壳体110具有容置槽116。容置槽116位于壳体110的正面112,用以容置手持电子装置200 (如图1所示)。因此,手持电子装置200可于壳体110的正面放入容置槽116中。
[0055]可挠式板体130具有大致与壳体110的背面114相符的外形,于此为具有圆角的矩形。可挠式板体130包含外表面132及内表面134。外表面132位于可挠式板体130远离壳体110的一侧。内表面134位于相邻于壳体110的一侧。内表面134可区分为固定区1341及扳动区1342。可挠式板体130的固定区1341固接于壳体110的背面114,例如可通过胶合、热压等方式。扳动区1342相邻于可挠式板体130的一侧边。在第一实施例中,扳动区1342位于相对于手持电子装置200的左侧,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非限于此。
[005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背面视图。
[0057]合并参照图1至图4,可挠式板体130的外表面132凹凸起伏而形成多数个阶梯落差线400 (如图7所示)。也就是说,外表面132包括多数个凸块1322。此些凸块1322的边缘即为前述阶梯落差线400。固定区1341与扳动区1342之间的边界300大致落于阶梯落差线400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亦即,边界300重叠于一个或多个阶梯落差线400的至少一部分而不跨越任何一凸块1322)。固定区1341与扳动区1342于边界300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便于扳动区1342受一外力而可外翻(如图5所示)。于此,固定区1341与扳动区1342于边界300的中央区间320相连,而于边界300的两个侧区间310 (分别位于中央区间320的二侧)分离。
[0058]合并参照图2及图4。外表面132包括多数纵状纹路1321,此些纵状纹路1321彼此平行,且纵状纹路1321中的两相邻者间隔一第一间距dl。也就是说,二相邻的纵状纹路1321之间因间隔第一间距dl而形成一沟槽。同一纵状纹路1321包括多数个凸块1322。此些凸块1322的外形一致且保持大致相同的第二间距d2而沿纵状纹路1321的纵轴方向排列。因此,外表面132可呈现重复的立体图案,而前述边界300则设置于立体图案(即凸块1322)之间,而不易于外观察觉。
[0059]于此,立体图案(即凸块1322)的边缘(即阶梯落差线400)呈不规则线条,然两相邻的凸块1322间仍维持相同间距(即二凸块1322间相连二边彼此平行),藉此外表面132可提供复杂的视觉效果而使边界300更为隐蔽。
[0060]在第一实施例中,纵状纹路1321的纵轴方向为壳体110的背面114的长轴方向,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非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1322的排列方向可平行于壳体110的背面114的长轴或短轴,甚者可斜向排列(即与壳体110的背面114的长轴或短轴夹一锐角)。[0061]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纵状纹路1321的凸块1322具有不同的外形。如图4所示的凸块1322a与凸块1322b的外形不同。
[0062]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纵状纹路1321的凸块1322的外形也相同(图未示),即所有凸块1322的外形一致且保持相同的间距而沿排列方向设置。
[006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纵状纹路1321中至少其中二者彼此可为轴对称,且对称轴与纵状纹路的纵轴方向平行。亦即,两个或更多个纵状纹路1321的凸块1321的外形为相同或彼此成镜像。并且,此些纵状纹路1321非以相邻者为限,亦即彼此可间隔其他纵状纹路1321。于此,对称轴可例如为壳体110的背面114的长轴或短轴。
[0064]复参照图2及图3,壳体110更可包含至少一定位件118,定位件118设置于壳体110的背面114上对应扳动区1342的范围(即区域1142)内。扳动区1342则具有与定位件118对应的扣合槽138(亦即形状与位置相对应),以分别与定位件118紧配接合。在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具有四个定位件118,扳动区1342具有相同数量的扣合槽138 (S卩四个)。于此,定位件118为凸柱,且为圆柱状。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非以此为限,定位件118亦可为凸肋或其他形状的凸柱。
[0065]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其显示横向摆放站立之例。扳动区1342外翻后而可形成一支撑架,藉此可支撑壳体110站立。也就是说,扳动区1342的末端及壳体110的与扳动区1432相邻的侧边111可接触于一平面而支撑壳体110站立。藉此,使用者可将装配有可翻掀保护壳100的手持电子装置200置放于如桌面的平面,而可减少因手持不慎造成手持电子装置200摔落的意外情事的发生机率,并可方便使用者观看手持电子装置200显示的内容。
[0066]参照图6A,为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一)。扳动区1342于外翻后与壳体110之间夹一角度。于此,此角度为锐角,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非限于此,只要介于O度至180度之间即可。
[0067]参照图6B,为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二),其示意在一实施例中,可挠式板体130的外表面132可具有切槽136,对应于边界300的中央区间320设置。由于图6B所示的中央区间320的厚度较图6A薄,因此当扳动区1342外翻时可更加稳定的维持外翻状态。
[0068]参照图7,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两个相邻的阶梯落差线400之间为下部表面1324,二阶梯落差线400的外侧分别为上部表面1323。边界300(于图7中为边界300的中央区间320)则实质位于下部表面1324上。
[0069]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其显示直向摆放站立之例。于此,对应固定区1341的区域1142相邻于对应手持电子装置200的下端的一侧。且边界300 (图未示)为可挠式板体130弯折的部位。换言之,固定区1341与扳动区1342于边界300全部相连。
[0070]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立体图。于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外表面132的多数纵状纹路1321中的两相邻者仍可间隔第一间距dl,然而同一纵状纹路1321可包括多数个外形一致的第一凸块1322c及多数个外形一致的第二凸块1322d,且此些第一凸块1322c及此些第二凸块1322d保持大致相同的第二间距d2而沿纵状纹路1321的纵轴方向交错排列。
[0071]在此,凸块1322可有规律的选择性间隔一间距(如第一凸块1322c及第二凸块1322d)或紧密依靠(如第二凸块1322d及第三凸块1322e)。
[0072]参照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的立体图。于此除了示例具有另一种立体图案的外表面132外,还要说明的是边界300 (或切槽136)可位于下部表面1324上且靠近阶梯落差线400的位置,而可让边界300/切槽136难以自外观察觉。
[0073]复参照图4,可翻掀保护壳100还设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孔500,对应于手持电子装置200需显露的部位,如摄影镜头、闪光灯、按键等。
[0074]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保护壳100,可藉由具有立体图案的外表面132,使得使用者在握持可翻掀保护壳100时有止滑的效果。再者,通过规则性重复的立体图案可让扳动区1342的边缘隐藏于其中,让可翻掀保护壳100的整体外观更加完整。此夕卜,可翻掀保护壳100可设置多个扳动区1342,而提供可翻掀保护壳100多种变化型态,而可让使用者视情形选择外翻适宜的扳动区1342以灵活运用。
[0075]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翻掀保护壳,适用于一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翻掀保护壳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位于该壳体的一正面,用以容置该手持电子装置;以及 一可挠式板体,具有大部分与该壳体的一背面相符的外形,且包含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内表面区分为一固定区及一扳动区,该固定区固接于该壳体的该背面,该扳动区相邻于该壳体的一侧边,该可挠式板体的该外表面凹凸起伏而形成多数个阶梯落差线,该固定区与该扳动区之间的一边界大致落于该些阶梯落差线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该固定区与该扳动区于该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便于该扳动区受一外力而可外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包括多数凸块,该些凸块的外形一致且保持相同的一间距而沿一排列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排列方向平行于该壳体的该背面的一长轴或一短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些凸块有规律的选择性间隔一间距或紧密依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包括多数纵状纹路,该些纵状纹路彼此平行,且该些纵状纹路中的两相邻者间隔一第一间距,其中同一该纵状纹路包括多数凸块,该些凸块的外形一致且保持大致相同的一第二间距而沿该纵状纹路的一纵轴方向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该些纵状纹路的该些凸块具有不同的外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些纵状纹路中至少其中二者彼此为轴对称,且其对称轴与该纵轴方向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对称轴为该壳体的该背面的一长轴或一短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包括多数纵状纹路,该些纵状纹路彼此平行,且该些纵状纹路中的两相邻者间隔一第一间距,其中同一该纵状纹路包括多数个外形一致的第一凸块及多数个外形一致的第二凸块,该些第一凸块及该些第二凸块保持大致相同的一第二间距而沿该纵状纹路的一纵轴方向交错排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该些阶梯落差线之间为一下部表面,该二阶梯落差线的外侧分别为一上部表面,该边界位于下部表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扳动区于外翻后与该壳体之间夹一角度,且该扳动区的末端及与该扳动区相邻的该侧边可接触于一平面而支撑该壳体站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包含至少一定位件,该定位件设置于该壳体的该背面上对应该扳动区的范围内,该扳动区具有与该至少一定位件对应的至少一扣合槽,以分别与该至少一定位件紧配接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定位件为至少一凸柱或至少一凸肋。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区与该扳动区于该边界的一中央区间相连,并于该边界的二个侧区间分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翻掀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板体的该外表面具有一切槽,对应于该边界 的该中央区间设置。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761701SQ20132072491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林昌禧 申请人: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