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偏转轮轴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主要由车轮胎、车轮毂、车轮轴、驱转杆、主驱轴、液压筒、液压杆、驱动齿有机构成,其中括车轮胎设于车轮毂外侧,车轮毂设于车轮胎中,车轮轴两端分设于车轮毂和驱转杆岔口中,且卡槽与锥齿之间外侧设有驱齿,驱转杆设于固定板上侧和液压筒下侧及一端设有凹岔口,主驱轴设于驱转杆通孔中和内端设有与车轮轴锥齿吻接的圆台形齿坑,液压筒设于驱转杆上侧,液压杆设于液压筒中,驱动齿设于驱转杆凹岔口下侧,轮毂栓卡设于车轮轴外端,固定板设于驱转杆下侧,液压管设于驱转杆上侧和上端与液压筒下侧连通,驱转栓设于驱转杆上侧通孔中和下侧与车轮轴外侧卡槽接触。因此,本发明推广应用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为显著。
【专利说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轴,特别是一种先进的液压升降偏转轮轴。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化交通事业高速发展过程中,汽车拥有量日益日益剧增,而城乡公共和私人停车场地及位置却极有限,尤其是现有普通的汽车轮轴技术结构及其停车方式占地多,停车面积浪费大,且场地狭窄和两车前后间距较小的地位又无法转向与入位停靠,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明了普通轮轴伸缩式技术,但此类普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人们一直亟待加以改进、提高、创新与发展。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技术结构精巧、优质多能广用、高效节能环保和制用综合性价比极高的汽车偏转轮轴。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普通汽车轮轴偏转设置技术短缺和汽车停放社会化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技术结构超前、优质多能广用、偏转液压提升、横向停靠顺畅、车位利用充分、即速安全耐用、设置操作便利、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寿命长和制用综合效益与社会效益甚佳的液压升降偏转轮轴。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升降偏转轮轴,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车轮胎、车轮毂、车轮轴、驱转杆、主驱轴、液压筒、液压杆、驱动齿,所述括车轮胎设置于车轮毂外侧,所述车轮毂设置于车轮胎内侧和中间设有车轮轴通孔,所述车轮轴外端设置于车轮毂通孔中和内端外侧设有卡槽及末端设有锥齿置于驱转杆凹岔口中,且卡槽与锥齿之间外侧设有驱齿,所述驱转杆设置于固定板上侧和液压筒下侧及车轮毂一侧,且一端设有放置车轮轴内端的凹岔口和凹岔口上侧设有驱转栓通孔,以及另一端开有主驱轴通孔并与凹岔口底侧相通,所述主驱轴设置于驱转杆通孔中和内端设有与车轮轴锥齿吻接并可根据需要进位接触或退位不接触车轮轴锥齿端的圆台形齿坑,所述液压筒设置于驱转杆上侧和内侧容置液压杆及下侧壁与液压管内端连通,所述液压杆设置于液压筒中,所述驱动齿设置于驱转杆凹岔口下侧和与之内端外侧驱齿吻接;
所述附体包括轮毂栓、固定板、液压管、驱转栓,所述轮毂栓卡置于车轮轴外端,所述固定板设置于驱转杆下侧,所述液压管设置于驱转杆上侧中和上端与液压筒下侧壁连通,所述驱转栓设置于驱转杆上侧通孔中和下侧与车轮轴外侧卡槽接触。
[0005]由于采取上述技术结构方案,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主要是采用超前综合设计理念与技术结构,将现有普通汽车轮轴偏转设置技术结构滞后、性能低实用差、伸缩式能效低、制用成本偏高、入位速度较慢、安全准确率低、质量差寿命短等弊端,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与提高,设计成由主体和附体的轮胎、轮毂栓、轮毂、轮轴、固定板、驱转杆、液压管、液压筒、液压杆、驱转栓等有机综合构成的高效汽车偏转轮轴,促成本发明具有设计技术结构超前、优质多能广用、偏转液压提升、横向停靠顺即、车位利用充分、即速安全耐用、设置操作便利、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寿命长和制用综合效益与社会效益甚佳等效能,其设置可节省停车位和提高交通停车管理效率比现有普通汽车伸缩偏转设置技术高50%以上。因此,其推广利用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的偏转液压示意图。
[0009]元件标号说明:1_车轮胎,2-轮毂栓,3-车轮毂,4-车轮轴,5-固定板,6-驱转杆,7-主驱轴,8-液压管,9-液压筒,10-液压杆,11-驱转栓,12-驱动齿。
[0010]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车轮胎1、车轮毂3、车轮轴4、驱转杆6、主驱轴7、液压筒9、液压杆IO、驱动齿12,
所述括车轮胎I设置于车轮毂3外侧,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所述其它相关主体与附体,所述车轮毂3设置于车轮胎I内侧和中间设有车轮轴4通孔,其主要作用是支持车轮胎I和车轮轴4,
所述车轮轴4外端设置于车轮毂3通孔中和内端外侧设有卡槽及末端设有锥齿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中,且卡槽与锥齿之间外侧设有驱齿,其主要作用是驱转车轮毂3和车轮胎I,所述驱转杆6设置于固定板5上侧和液压筒9下侧及车轮毂3 —侧,且一端设有放置车轮轴4内端的凹岔口和凹岔口上侧设有驱转栓11通孔,以及另一端开有主驱轴7通孔并与凹岔口底侧相通,其主要作用是设置车轮轴4和主驱轴7及液压管8,
所述主驱轴7设置于驱转杆6通孔中和内端设有与车轮轴4锥齿吻接并可根据需要进位接触或退位不接触车轮轴4锥齿端的圆台形齿坑,其主要作用是进位驱转车轮轴4与退位协助偏转车轮轴4,
所述液压筒9设置于驱转杆6上侧和内侧容置液压杆10及下侧壁与液压管8内端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液压力升降液压杆10,
所述液压杆10设置于液压筒9中,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液压力升降上方汽车体,
所述驱动齿12设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下侧和与之内端外侧驱齿吻接,其主要作用是正反双向驱转偏转后的车轮轴4 ;
所述附体包括轮毂栓2、固定板5、液压管8、驱转栓11,
所述轮毂栓2卡置于车轮轴4外端,其主要作用是栓定车轮毂3与车轮轴4,
所述固定板5设置于驱转杆6下侧,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固定驱转杆6,
所述液压管8设置于驱转杆6上侧中和上端与液压筒9下侧壁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受外部液压泵控制协助注吸液体以促使液压筒9中的液压杆10适时升降,
所述驱转栓11设置于驱转杆6上侧通孔中和下侧与车轮轴4外侧卡槽接触,其主要作用是卡住车轮轴4内端外侧卡槽并协助偏转。
[0011]简要实施过程:将本发明液压升降偏转轮轴的设置于汽车中,并将主驱轴7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再将液压管8与外部液压泵连接通,并将车轮胎I套置于车轮毂3外侧和将车轮轴4外端置于车轮毂3轴心通孔中并用轮毂栓2卡稳,接着用固定板5将驱转杆6固定住,同时将驱转栓11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上侧通孔中,并将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中的车轮轴4内端外侧卡槽卡住。这时若要直行,开启外部驱动设备,将置于驱转杆6通孔中的主驱轴7推进促使其内端齿坑与车轮轴4内端锥齿吻接,并驱使车轮轴4带动车轮毂3和车轮胎I转动即可实现;若要将汽车停靠到难于掉头和窄小的停车位中,先将汽车开到与车位平直位置,并暂停主驱轴7工作,再启动外部液压泵通过液压管8注入液压力将液压筒9中的液压杆10上升即将汽车车身顶起,再适当转动外部汽车方向盘(图中未示出)促使车轮轴4外侧驱齿与驱动齿12驱齿吻合(如附图2所示),并启动外部驱动设备驱转驱动齿12与车轮轴4,车轮轴4即带动车轮毂3与车轮胎I移动至停车位置,随之停止驱动齿12工作,而再次驱动主驱轴7工作并适当回打方向盘,最后关闭液压泵停止液压杆10工作,将车身降回原位即可。
[001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与简要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升降偏转轮轴,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车轮胎(I)、车轮毂(3)、车轮轴(4)、驱转杆(6)、主驱轴(7)、液压筒(9)、液压杆(10)、驱动齿(12),所述括车轮胎(I)设置于车轮毂(3)外侧,所述车轮毂(3)设置于车轮胎(I)内侧和中间设有车轮轴(4)通孔,所述车轮轴(4)外端设置于车轮毂(3)通孔中和内端外侧设有卡槽及末端设有锥齿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中,且卡槽与锥齿之间外侧设有驱齿,所述驱转杆(6)设置于固定板(5)上侧和液压筒(9)下侧及车轮毂(3) —侧,且一端设有放置车轮轴(4)内端的凹岔口和凹岔口上侧设有驱转栓(11)通孔,以及另一端开有主驱轴(7)通孔并与凹岔口底侧相通,所述主驱轴(7)设置于驱转杆(6)通孔中和内端设有与车轮轴(4)锥齿吻接并可根据需要进位接触或退位不接触车轮轴(4)锥齿端的圆台形齿坑,所述液压筒(9)设置于驱转杆(6)上侧和内侧容置液压杆(10)及下侧壁与液压管(8)内端连通,所述液压杆(10)设置于液压筒(9)中,所述驱动齿(12)设置于驱转杆(6)凹岔口下侧和与之内端外侧驱齿吻接; 所述附体包括轮毂栓(2)、固定板(5)、液压管(8)、驱转栓(11),所述轮毂栓(2)卡置于车轮轴(4 )外端,所述固定板(5 )设置于驱转杆(6 )下侧,所述液压管(8 )设置于驱转杆(6 )上侧中和上端与液压筒(9)下侧壁连通,所述驱转栓(11)设置于驱转杆(6)上侧通孔中和下侧与车轮轴(4 )外侧卡槽接触。
【文档编号】B66F3/24GK103787224SQ201310710634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韦战 申请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