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节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7283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标准节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该标准节引导装置包括:下支座(10);引导横梁(20),与下支座(10)铰接并向远离下支座(10)的方向延伸;标准节引导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在引导横梁(20)与下支座(10)之间,使引导横梁(20)绕其与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调节引导横梁,使待引导的标准节可以很容易引进或引出。
【专利说明】标准节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的辅助安装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立塔后需要顶升加节,以增加塔式起重机的高度,工程结束后再将标准节拆除,以降低塔头的高度,增加或拆卸标准节的过程需要使用一套标准节弓I导装置来实现标准节的引进和引出。
[0003]如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该装置包括爬升架50’、下支座10’、引导横梁20’以及引导小车30’,其中爬升架50’罩设在塔式起重机的塔身60’上,下支座10’固定于爬升架50’上,引导横梁20’固定于下支座10’下方,并向远离下支座10’的方向延伸,引导小车30’设置在引导横梁20’上,且引导小车30’可以沿引导横梁20’滑动,引导小车30’下面悬挂待引导的标准节70’,通过引导小车30’在引导横梁20’上的滑动,将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输至塔身60’上方以备安装,或将拆下的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输至远离塔身60’以备存放。引导小车30’在引导横梁20’上的滑动由人工推拉完成。
[0004]理论上引导横梁20’应该是水平设置的,但是,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长期使用产生锈蚀或弯曲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使用中的引导横梁20’一般都不是水平的,而是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图3所示的夹角Θ。当需要引入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如果Θ为正值,则将待引导的标准节70’按箭头方向推入下支座10’的下方将会非常费力,且Θ角越大,操作人员所承受的劳动负荷也越大;同理,当需要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如果Θ为负值,则将待引导的标准节70’按箭头反方向拉出时将会非常费力,且Θ角越大,操作人员所承受的劳动负荷也越大。
[0005]即使在能够保证引导横梁20’为水平的情况下,沿着引导横梁20’引进或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也不能达到省力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可以方便调节引导横梁,使待引导的标准节可以很容易引进或引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包括:下支座;引导横梁,与下支座铰接并向远离下支座的方向延伸;标准节引导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在引导横梁与下支座之间,使引导横梁绕其与下支座的铰接点转动。
[0008]进一步地,调节机构为活塞缸,活塞缸铰接在引导横梁与下支座之间。
[0009]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调节板设置于下支座上,并具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孔,引导横梁与多个第一调节孔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可选择地配合,使引导横梁绕其与下支座的铰接点转动。
[0010]进一步地,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与引导横梁连接,且调节杆的第一端与下支座铰接,调节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多个第一调节孔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可选择地配合,调节杆与引导横梁的连接处位于调节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0011]进一步地,调节杆与引导横梁铰接,调节杆的用于与引导横梁铰接的铰接孔为腰型孔,腰型孔沿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2]进一步地,引导横梁具有调节部,调节部与多个第一调节孔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可选择地配合,使引导横梁绕其与下支座的铰接点转动。
[0013]进一步地,调节板包括:固定板,固定于下支座上,固定板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沿上下方向布置;旋转板,铰接于固定板上,旋转板具有多个第二凹槽,旋转板具有打开位置以及合拢位置,旋转板位于合拢位置时,多个第二凹槽与多个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围设形成多个第一调节孔。
[0014]进一步地,固定板具有第一定位孔,旋转板具有第二定位孔,旋转板位于合拢位置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中穿设有定位销轴。
[0015]进一步地,固定板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孔,长孔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面,多个第一凹槽设置在两个竖直面中的一个竖直面上;引导横梁的调节部为调节销轴;旋转板位于打开位置时,调节销轴在长孔中可运动地设置;旋转板位于合拢位置时,调节销轴穿设在与调节销轴配合的第一调节孔中。
[0016]进一步地,调节机构还包括凸轮,凸轮铰接在下支座上并与引导横梁抵接。
[0017]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引导横梁铰接在下支座上并向远离下支座的方向延伸,在引导横梁的第一端与下支座之间连接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以使引导横梁绕其与下支座的铰接点转动,当需要引进待引导的标准节时,调节机构使引导横梁转动至其第一端的位置低于其延伸端的位置,这样,位于引导横梁的延伸端处的待引导的标准节就可以很容易地被推到塔身的上方,当需要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时,调节机构使引导横梁转动至其第一端的位置高于其延伸端的位置,这样,位于引导横梁第一端处的待引导的标准节就可以很容易地被拉出来远离塔身。由于引导横梁是可调节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引导横梁为固定设置,无法进行调节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减轻引进或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塔身的拆装效率,而且初始安装时也不要求引导横梁一定保持水平,降低了安装精度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标准节引导装置位于塔身上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标准节引导装置悬挂带引导的标准节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引导横梁倾斜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引进待引导的标准节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引导横梁的引进状态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待引导的标准节引进到位的示意图;[0026]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0027]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引导横梁的引出状态示意图;
[0028]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待引导的标准节引出到位的示意图;
[0029]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示意图;
[0030]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下支座以及调节板的不意图;
[0031]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引导横梁的示意图;
[0032]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调节杆的示意图;
[0033]图15示出了根据图14的A-A向剖视图;
[0034]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引入待引导的标准节时的示意图;
[0035]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时的示意图;
[0036]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示意图;
[0037]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固定板的示意图;
[0038]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标准节引导装置的旋转板的示意图;以及
[0039]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调节引导横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如图4至图2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用于将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输至指定位置。标准节引导装置包括下支座10、引导横梁20、引导小车30以及调节机构,其中下支座10固定地设置,引导横梁20与下支座10铰接并向远离下支座10的方向延伸,引导小车30设置在引导横梁20上,并可以沿引导横梁20的长度方向滑动,引导小车30的下方悬挂有待引导的标准节70,调节机构连接在引导横梁20的靠近下支座10的第一端与下支座10之间,可以使引导横梁20绕其与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
[0042]当引导横梁20转动至其第一端的高度低于其延伸端的高度时,引导小车30在自身重力以及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重力作用下,配合人力作用,可以很容易从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运动至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将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输至指定安装位置,便于起重机的塔身的安装,此时引导横梁20位于引进状态。
[0043]当引导横梁20转动至其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其延伸端的高度时,引导小车30在自身重力以及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重力作用下,配合人力作用,可以很容易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运动至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并将从塔身上拆下的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输至远离塔身,便于起重机的塔身的拆卸,此时引导横梁20位于引出状态。
[0044]由于引导横梁20可以绕铰接点转动,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引导横梁20基本为一水平梁来说,大大减轻了人工推拉引导小车30的负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立塔引进与拆塔移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效率;同时,使引导横梁20的初始位置不一定要保持水平状态,降低了引导横梁20的制作以及组装精度要求,降低了成本。
[0045]结合参见图4至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下支座10包括下支座本体11以及拉杆12,拉杆12的第一端与下支座本体11铰接,拉杆12的第二端与引导横梁20铰接,从而实现下支座10与引导横梁20的铰接,引导横梁20可以绕其与拉杆12的铰接点转动。
[0046]调T1机构为活塞缸81,活塞缸81的缸筒与下支座本体11连接,活塞缸81的活塞杆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铰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可以带动引导横梁20转动。
[0047]优选地,活塞缸81为油缸,通过液压油的作用使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无需人手动操作,节省人工,配合塔式起重机的油路,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0048]结合参见图5至图7,示出了引入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过程。
[0049]结合参见图5所示,初始状态时,引导横梁20水平设置,引导小车30位于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待引导的标准节70悬挂在引导小车30下方,活塞缸81的活塞杆保持不动。
[0050]结合参见图6所示,活塞缸81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引导横梁20绕其与拉杆12的铰接点转动至引进状态,此时引导横梁20与水平面X之间形成夹角,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的高度低于其延伸端的高度,引导小车30在自重以及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重力作用下,配合人力作用,可以轻松地从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向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运动,并带动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动,这个过程不会耗费太多的人力。
[0051]结合参见图7,为待引导的标准节70被运输到位的示意图,此时待引导的标准节70位于塔身的上方,可以方便塔身的组装。
[0052]结合参加图8至图10,示出了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过程。
[0053]结合参见图8所示,初始状态时,引导横梁20水平设置,引导小车30位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待引导的标准节70悬挂在引导小车30下方,活塞缸81的活塞杆保持不动。
[0054]结合参见图9所示,活塞缸81的活塞杆缩回,拉动引导横梁20绕其与拉杆12的铰接点转动至引出状态,此时引导横梁20与水平面X之间形成夹角,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其延伸端的高度,引导小车30在自重以及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重力作用下,配合人力作用,可以轻松地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向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运动,并带动待引导的标准节70运动,这个过程不会耗费太多的人力。
[0055]结合参见图10,为待引导的标准节70被运输到位的示意图,此时待引导的标准节70移出塔身,可以方便塔身的拆卸。
[0056]结合参见图11至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下支座10包括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以及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其中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相对于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更加靠近弓I导横梁20的第一端;弓I导横梁20包括弓I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以及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其中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相对于引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更加靠近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与引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铰接,以实现下支座10与引导横梁20的铰接,引导横梁20可以绕该铰接点转动。
[0057]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82,调节板82固定于下支座10的下侧,调节板82、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以及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沿着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向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的方向依次布置,调节板82具有多个第一调节孔821,多个第一调节孔821沿上下方向布置,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定位配合,从而实现引导横梁20在引进状态和引出状态之间的转换。
[0058]优选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之间的选择配合通过调节机构的调节杆83实现,调节杆83的第一端具有铰接孔834,调节杆83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调节孔831,铰接孔834与第二调节孔831之间具有沿调节杆8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型孔833,调节杆83通过铰接孔834铰接在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上,调节杆83通过腰型孔833铰接在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上,调节杆83的第二调节孔831可以有选择地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定位配合,以实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之间的选择配合,进而使引导横梁20位于引进状态或引出状态。
[0059]为了方便控制调节杆83,调节杆83的第二端作为操作端,该操作端设置有操作件832,操作件832可以是手柄,操作人员可以对操作件832施力,以进行调节杆83的位置调難
iF.0
[0060]当然,这里调节杆83还可以与引导横梁20固定连接形成一刚体,通过调节调节杆83的位置,也可以使引导横梁20位于引进状态或引出状态。
[0061]结合参见图16和图17,示出了引入待引导的标准节70的过程。
[0062]结合参见图16,在需要引进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引导小车30负重行驶方向为从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引导小车30的空载行驶方向为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到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此时引导横梁20应该处于引进状态,即其第一端的高度低于其延伸端的高度才有利于引导小车30的运动。
[0063]具体步骤为,拆除第一调节孔821与相配合的第二调节孔831中的锁销86,用手向下按住调节杆83的操作件832,使调节杆83绕着其与引导横梁20的铰接点转动,转动时由于调节杆83与引导横梁20通过腰型孔833铰接,故会带动引导横梁20绕着其与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当调节杆83的第二端向下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调节杆83上的第二调节孔831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位于下方的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对正,将锁销86穿设在相互配合的第一调节孔821和第二调节孔831中实现定位,此时,引导横梁20将与水平面产生一个夹角α,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上翘,从而实现在引进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省力。
[0064]结合参见图17,在需要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引导小车30负重行驶方向为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到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引导小车30的空载行驶方向为从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此时引导横梁20应该处于引出状态,即其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其延伸端的高度才有利于引导小车30的运动。
[0065]具体步骤为,拆除第一调节孔821与相配合的第二调节孔831中的锁销86,用手向上提起调节杆83的操作件832,使调节杆83绕着其与引导横梁20的铰接点转动,转动时由于调节杆83与引导横梁20通过腰型孔833铰接,故会带动引导横梁20绕着其与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当调节杆83的第二端向上转动到一定角度时,调节杆83上的第二调节孔831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位于上方的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对正,将锁销86穿设在相互配合的第一调节孔821和第二调节孔831中实现定位,此时,引导横梁20将与水平面产生一个夹角β,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下垂,从而实现在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省力。
[0066]实际设计与生产时,通过计算可得出最优的α与β角度范围,然后通过设计各零件的相对尺寸保证最优的α与β角度范围的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引进与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时省力的目的。为了满足α与β角度调节的范围,调节板82上的第一调节孔821可增加数量,并调整第一调节孔821之间的位置;同时,根据杠杆原理,设计时为保证调节杆83上提与下压的轻松实现,可适当延长操作件832的长度,使上提与下压调节杆83时移动引导小车30会更省力。
[0067]结合参见图18至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下支座10包括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以及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其中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相对于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更加靠近弓I导横梁20的第一端;弓I导横梁20包括弓I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以及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其中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相对于引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更加靠近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与引导横梁的第一耳座22铰接,以实现下支座10与引导横梁20的铰接,引导横梁20可以绕该铰接点转动。
[0068]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82,调节板82设置于下支座10的下侧,调节板82、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以及下支座的第一耳座13沿着从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向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的方向依次布置,调节板82具有多个第一调节孔821,多个第一调节孔821沿上下方向布置,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定位配合,从而实现引导横梁20在引进状态和引出状态之间的转换。
[0069]优选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之间的选择配合通过引导横梁20的调节部来实现,调节部设置在引导横梁的第二耳座23上,通过使调节部可以有选择地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相配合,以实现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之间的选择配合,进而使引导横梁20位于引进状态或引出状态。
[0070]结合参见图19和图20,进一步优选地,调节板82包括固定板822以及旋转板824,固定板822固定于下支座10的下侧,固定板822具有多个第一凹槽823,多个第一凹槽823沿上下方向布置,旋转板824铰接于固定板822上,旋转板824具有多个第二凹槽825,多个第二凹槽825沿上下方向布置,且多个第二凹槽825与多个第一凹槽823 —一对应设置,当旋转板824转动至打开位置时,多个第一凹槽823与多个第二凹槽825相互远离,当旋转板824转动至合拢位置时,多个第二凹槽825与多个第一凹槽823 —一对应围设形成前述的多个第一调节孔821,在旋转板824的合拢位置下,将调节部与相配合的第一调节孔821定位配合即可。
[0071]进一步优选地,调节部为调节销轴21,可以方便穿设在第一调节孔821中,与第一调节孔821之间定位配合。
[0072]结合参见图21,为了进一步节省人力,固定板822还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孔826,长孔82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面以及连接在两个竖直面之间的两个连接面,两个连接面上下布置,多个第一凹槽823设置在两个竖直面中的其中一个竖直面上,当旋转板824位于打开位置时,调节销轴21在长孔826中运动,带动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运动,调节销轴21运动到合适的第一凹槽823中时,转动旋转板824使对应的第二凹槽825与第一凹槽823对正组成第一调节孔821,将调节销轴21卡死在第一调节孔821中,调节过程更加方便省力。
[0073]为了确保旋转板824位于合拢位置时不会相对于固定板822发生运动,固定板822具有第一定位孔827,旋转板824具有第二定位孔828,当旋转板824转动至合拢位置时,第一定位孔827与第二定位孔828对正,在第一定位孔827与第二定位孔828中穿设定位销轴84即可。
[0074]当旋转板824位于打开位置时,由于调节板82与引导横梁20之间没有定位,所以引导横梁20会由于引导小车30的存在而发生转动,为了使引导横梁20转动至需要的状态,下支座的第二耳座14铰接有凸轮85,通过调节凸轮85可以使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上翘或下垂,从而方便引导调节销轴21根据需要与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相配合,使引导小车30的引进或引出更加省力。
[0075]操作时,可先将引导小车30移动到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再取出定位销轴84,转动旋转板824至打开位置,这样将移除调节销轴21在竖直方向的约束,引导横梁20由于延伸端更重,第一端将被压的上翘,此时转动凸轮85抵压在引导横梁20上,根据不同工况调整引导横梁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使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上翘或下垂,接着再转动旋转板824至合拢位置,第一凹槽823与第二凹槽825闭合固定住调节销轴21,然后插好定位销轴84即可。这样将使引导横梁20的延伸端根据需要上翘或下垂,使引进或引出待引导的标准节70更轻松更省力。
[0076]设计时同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一凹槽823与第二凹槽825的数量和位置,可实现引导横梁20水平面夹角的更大范围的无级调整。
[0077]上述三个实施例都是将调节机构设置在引导横梁20的第一端,实际上,调节机构可以设置在引导横梁20的其他部位,只要能驱动引导横梁20绕其与下支座10之间的铰接点转动即可。
[0078]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79]1、通过结构改进使引导横梁与水平面夹角可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工况时对引导横梁的要求;
[0080]2、结构上如果采用活塞杆驱动引导横梁,可以起到省时省力,且便于控制的效果,结构简单实用;
[0081]3、结构上如果采用调节杆和多孔调节板,利用杠杆原理调整引导横梁的倾斜状态,也可采用凸轮调整引进横梁水平状态;
[0082]4、结构上还可利用旋转板实现引导横梁倾斜状态的无级调整;
[0083]5、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立塔引进与拆塔引出标准节的效率;
[0084]6、由于可以调节引导横梁的倾斜状态,所以可降低引导横梁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
[0085]7、该标准节引导装置结构合理,无特殊要求,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0086]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塔式起重机,无论是动臂塔式起重机还是水平臂塔式起重机,或者大型塔式起重机还是小型塔式起重机都可采用该方案,应用非常广泛,易于推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008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标准节引导装置,包括: 下支座(10); 引导横梁(20),与所述下支座(10)铰接并向远离所述下支座(10)的方向延伸; 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引导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引导横梁(20)与所述下支座(10)之间,使所述引导横梁(20)绕其与所述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活塞缸(81),所述活塞缸(81)铰接在所述引导横梁(20 )与所述下支座(10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82),所述调节板(82)设置于所述下支座(10)上,并具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孔(821),所述引导横梁(20)与所述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可选择地配合,使所述引导横梁(20)绕其与所述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83),所述调节杆(83 )与所述引导横梁(20)连接,且所述调节杆(83)的第一端与所述下支座(10)铰接,所述调节杆(83)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调节孔(831),所述第二调节孔(831)与所述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可选择地配合,所述调节杆(83)与所述引导横梁(2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调节杆(83)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83)与所述引导横梁(20)铰接,所述调节杆(83)的用于与所述引导横梁(20)铰接的铰接孔为腰型孔(833),所述腰型孔(833)沿所述调节杆(83)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横梁(20)具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多个第一调节孔(821)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调节孔(821)可选择地配合,使所述引导横梁(20)绕其与所述下支座(10)的铰接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82)包括: 固定板(822),固定于所述下支座(10)上,所述固定板(822)具有多个第一凹槽(823),所述多个第一凹槽(823)沿上下方向布置; 旋转板(824),铰接于所述固定板(822)上,所述旋转板(824)具有多个第二凹槽(825),所述旋转板(824)具有打开位置以及合拢位置,所述旋转板(824)位于所述合拢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二凹槽(825)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823) —一对应围设形成所述多个第一调节孔(8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22)具有第一定位孔(827 ),所述旋转板(824 )具有第二定位孔(828 ),所述旋转板(824 )位于所述合拢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孔(827)与所述第二定位孔(828)中穿设有定位销轴(8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822)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孔(826),所述长孔(82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面,所述多个第一凹槽(823)设置在所述两个竖直面中的一个竖直面上; 所述引导横梁(20)的所述调节部为调节销轴(21); 所述旋转板(824)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调节销轴(21)在所述长孔(826)中可运动地设置;所述旋转板(824)位于所述合拢位置时,所述调节销轴(21)穿设在与所述调节销轴(21)配合的所述第一调节孔(82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准节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凸轮 (85),所述凸轮(85)铰接在所述下支座(10)上并与所述引导横梁(20)抵接。
【文档编号】B66C23/62GK103449317SQ20131041468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周海建, 高飞, 梁细明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