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07022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风扇架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架,其包括至少一框架、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其中框架的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定位件与一第一止挡槽,各框架可选择性的依序以其中一框架的第一侧面结合在相邻框架的第二侧面。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具有一第一定位槽与一第一止挡件,分别可拆卸的装设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且第一定位槽卡合在第一定位件,第一止挡件插设在第一止挡槽。且风扇架内装设有风扇,并固定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以提供散热。
【专利说明】风扇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的风扇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效能的提升,诸如计算机与服务器之类的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组件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亦随之攀高,可能导致电子组件运行时温度不断上升而影响效能与稳定性,这些伺服系统,通常会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安装有多个运作时会产生高温的集成电路,如中央处理单元或绘图芯片等等。
[0003]另一方面,为求保护这些伺服系统,故在系统外部均会装设有机壳,因此当这些运作时会产生高温的集成电路实际运作时,极易产生高温无法顺利有效的逸散出去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伺服系统的正常运作。一般而言,散热风扇的装设是成本低且有效率的散热方法。
[0004]习知的散热风扇模块,是直接将多个风扇装置分别装设在一个大型框架内,且每一个散热风扇皆需分别以螺丝固定在框架内,进而获得相乘的最大空气流量。上述的散热风扇模块虽然可以达到保护与固定散热风扇的功效,但应用在需要数量众多的散热风扇的伺服系统或其它的装置时,将耗费大量的硬件成本与安装时间。相对的,一旦需要装卸时,复必须有如起子等辅助工具方能完成作业,造成组装不便,导致无法提升生产效率等问题。
[0005]再者,每个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组件位置的设计不同,需散热的热源位置也不同。因此,风扇设置的位置也必须跟着调整,而习知的散热风扇模块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数量并无法依照热源的位置来做调整,必须淘汰原本的框架,重新设计新的来配合,不仅耗费更换新的框架的成本,且对于原本的框架,仍未能尽充分的利用,导致浪费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0006]因此,如何使散热风扇模块可以因应不同的散热需求来自行组合设计,以及方便进行调整的需求是电子产品的系统厂及风扇制造厂商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架,从而解决习用的散热风扇模块无法依照热源的位置来做调整,必须淘汰原本的框架,重新设计新的框架来配合电子装置的散热需求,不仅耗费更换新的框架的成本,且对于原本的框架,仍未能尽充分的利用,导致浪费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等 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架,包括至少一框架、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其中框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风扇装设在框架内,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定位件,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一止挡槽,各框架可选择性的依序以其中一框架的第一侧面结合在相邻框架的第二侧面,且第一定位件卡合在第一止挡槽内。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定位槽,并且可拆卸的装设在第一侧面,且第一侧板以第一定位槽卡合在第一定位件,第二侧板具有一第一止挡件,并且可拆卸的装设在框架的第二侧面,第二侧板以第一止挡件插设在第一止挡槽。且二侧板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孔,分别以一锁固件穿过第一锁孔并固定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
[0009]进一步地, 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还包括有至少一隔间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隔间板的二连接面的距离是等于框架的壁厚,且隔间板选择性的设置在各二框架之间,且第一连接面与第一侧面相互扣合,第二连接面与第二侧面相互扣合。
[0010]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还包括有至少一隔间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隔间板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距离是框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距离的一半,且隔间板选择性的设置在各二框架之间,且第一连接面与第一侧面相互扣合,第二连接面与第二侧面相互扣合。
[0011]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隔间板还具有至少一第二锁孔,隔间板以锁固件穿过第二锁孔并固定在电子装置的机壳上。
[0012]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还包括有多个缓冲垫,分别设置在第一锁孔内,且多个缓冲垫分别接触在二侧板与机壳。
[0013]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还包括有多个缓冲垫,分别设置在第二锁孔内,且多个缓冲垫分别接触在隔间板与机壳。
[0014]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还包括有二固定架,分别设置在风扇的相对二端,且二固定架分别具有多个卡榫,且风扇相对的二端分别具有多个孔洞,多个卡榫分别嵌设在多个孔洞。
[0015]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第一侧板还具有一第二止挡槽及一卡勾,且框架的第一侧面还具有一第二止挡件及一卡槽,第二止挡槽卡合第二止挡件,卡勾扣合在卡槽。
[0016]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第二侧板还具有一开口,且框架的第二侧面还具有一扣件,扣件扣合在开口。
[0017]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框架的第一侧面还具有一第二止挡件及一卡槽,第二侧面还具有一第二定位槽及一扣件,当各二框架相互结合,第二止挡件卡设在第二定位槽,扣件与卡槽相互扣合。
[0018]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架,其中框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板还分别具有一限位柱,且第二侧面与第一侧板还分别具有一限位孔,第一侧面的限位柱嵌设在第一侧板的限位孔,第二侧面的限位孔嵌设在第二侧板的限位柱。
[0019]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风扇架不仅可快速且方便的组合与拆卸,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还可因应不同的散热需求来自行组合设计,以及对风扇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风扇架能灵活运用,提供更多的风扇组合设计来配合电子装置,达到最佳的散热功效。
[0020]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第一侧板的立体示意图。[0025]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第二侧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立体组合图。
[0027]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与风扇的组装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装设在风扇架及机壳的立体组合图。
[0029]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二风扇装设在风扇架的立体组合图。
[0030]图8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架的隔间板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S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风扇架的隔间板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四风扇装设在风扇架及隔间板的立体组合图。
[0033]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六风扇装设在风扇架及二隔间板的立体组合图。
[003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35]100 风扇架1111 第一定位件
[0036]110 框架1112 第二止挡件
[0037]111 第一侧面1113 卡槽
[0038]1114 限位柱134 限位柱
[0039]112 第二侧面140 隔间板
[0040]1121 第一止挡槽141 第一连接面
[0041]1122 第二定位槽142 第二连接面
[0042]1123 扣件143 第二锁孔
[0043]1124 限位孔150 隔间板
[0044]120 第一侧板151 第一连接面
[0045]121 第一定位槽152 第二连接面
[0046]122 第一锁孔153 第二锁孔
[0047]123 第二止挡槽160 缓冲垫
[0048]124 卡勾170 固定架
[0049]125 限位孔171 卡榫
[0050]130 第二侧板200 风扇
[0051]131 第一止挡件210 孔洞
[0052]132 第一锁孔300 锁固件
[0053]133 开口400 电子装置的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本发明所揭露的各实施例的风扇架100是以不同配件相互搭配组合做为实施例的说明,但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型态为限,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或是使用需求而对应改变本发明的风扇架100的外观型态与搭配组合。
[0055]请参照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装设在风扇架及机壳的立体组合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100用在装设一风扇200,且风扇架100是装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机壳400上,例如电源系统、服务器主机或测试机台等,以对此电子装置进行散热。
[0056]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架100包括至少一框架110、一第一侧板120以及一第二侧板130,其中框架110是由四个面所组成,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111与一第二侧面112,其中第一侧面111具有一第一定位件1111、一第二止挡件1112及一卡槽1113 ;相对地,第二侧面112具有一第一止挡槽1121、一第二定位槽1122及一扣件1123,其位置各分别对应在第一侧面111的的第一定位件1111、第二止挡件1112与卡槽1113的位置。
[0057]进一步地说明框架110的详细结构,其中第一侧面111的第一定位件1111与第二止挡件1112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111的前后二端,而卡槽1113设置在二者之间;第二侧面112的第一止挡槽1121、第二定位槽1122及扣件1123,其设置的位置分别对应在第一侧面111的第一定位件1111、第二止挡件1112与卡槽1113的位置。
[0058]请参照图3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第一侧板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侧板120是以可拆卸的关系装设在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第一侧板120具有一第一定位槽121、一第二止挡槽123及一卡勾124。其中,第一定位槽121与第二止挡槽123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20的前后二端,而卡勾124设置在二者之间,当第一侧板120装设在第一侧面111时,第一侧板120以第二止挡槽123卡合在第二止挡件1112上,提供第一侧板120在装设或拆卸过程中的导引与止挡作用,藉而使第一侧板120顺利达到定位而不产生偏位问题,且第一定位槽121卡合在第一侧面111的第一定位件1111,形成卡固结合关系。此时,卡勾124扣合在卡槽1113内,使第一侧板120不会由反方向脱离,藉而使第一侧板120稳固地装设在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而不容易松脱。
[0059]请参照图3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的第二侧板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二侧板130是以可拆卸的关系装设在框架110的第二侧面112,第二侧板130具有一第一止挡件131及一开口 133。其中第一止挡件131设置在第二侧板130的前端,而开口 133设置在第二侧板130的中间,当第二侧板130装设在第二侧面112时,第二侧板130以第一止挡件131插设在第二侧面112的第一止挡槽1121内,提供第二侧板130在装设或拆卸过程中的导引与止挡作用,此时扣件1123扣合在开口 133,藉而使第二侧板130顺利达到定位而不产生偏位问题,并且形成卡固结合关系。
[0060]其中,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还分别具有一限位柱1114与限位孔1124,且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还分别具有一限位孔125与限位柱134,这些限位柱1114、134与这些限位孔1124、125,皆为左右对称设置,当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装设在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时,限位柱1114嵌设在限位孔125内,且限位孔1124嵌设在限位柱134,以提供限位功能,使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在结合在框架110上时不会上下错位,造成偏移问题。
[0061]进一步地说明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的详细结构,其中二侧板120、130的底部分别具有二个第一锁孔122、132,且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的形状为一 L型,这些第一锁孔122、132是分别与二侧板120、130呈现相互垂直的关系。
[0062]此外,本实施例的风扇架100还包括有多个缓冲垫160,其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泡棉、橡胶、硅胶等,并不以此为限。缓冲垫160分别设置在二侧板120、130的第一锁孔122、132内,其中,缓冲垫160的一端接触在第一侧板120或第二侧板130,另一端接触在机壳400,且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是分别以二锁固件300穿设过这些缓冲垫160与第一锁孔122、132内,使风扇架100通过这些第一锁孔122、132锁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400上,达到固定的效果,且当风扇200运作时,这些缓冲垫160提供缓冲的效果,以减缓电子装置的震动。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锁固件300包括但不局限在螺丝或螺栓。
[0063]另外,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架100还包括有二固定架170,分别装设在风扇200相对的出风面与进风面上,二固定架170分别具有四个卡榫171,分别位在各角落上,且风扇200的出风面与进风面分别具有四个孔洞210,卡榫171分别对应在各孔洞210并嵌设在孔洞171内,使二固定架170固定在风扇200上,当风扇200装设在风扇架100内时,可通过二固定架170固定在框架110内,其固定方式可以为卡合、嵌合或锁合等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0064]请同时参照图7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风扇架100的各个框架110是为选择性的依序以其中一个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结合在相邻的另一个框架110的第二侧面112上,且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的结构型态为相互匹配的关系,当二框架110以一组合方向相互结合时,第一侧面111的第一定位件1111插设在第一止挡槽1121内,第二止挡件1112卡设在第二定位槽1122内,扣件1123扣合在卡槽1113内,藉此使二框架110相互结合,重复上述组合方式,本发明所揭露的风扇架100所包含的框架110数量并不局限在各实施例所载的数量,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用适当的框架110数量,并且不局限本发明所揭露各实施例的框架110的结合结构的配置位置。
[0065]本实施例中,通过框架110上的结合构造,使各框架110能相互结合,或是与二侧板120、130结合,达到让使用者能依照不同的散热范围来相互搭接,达到方便拆装并且灵活运用的功效,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与弹性。
[0066]请参照图8A与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架100及隔间板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揭露的风扇架100的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风扇架100结构相似,因此以下内容仅针对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的技术差异处进行详细说明。
[0067]本实施例的风扇架100还包括有一隔间板140,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连接面141与一第二连接面142,隔间板140的二连接面141、142之间的距离是等同在框架110的壁厚宽度,且隔间板140是选择性的装设在任二框架110之间,且第一连接面141是与其中一相邻的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相互扣合,第二连接面142是与另一相邻框架110的第二侧面112相互扣合,使隔间板140夹设在二框架110之间,并且相互连接相邻的二框架110。
[0068]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揭露的隔间板140所使用的数量并不局限在各实施例所载的数量,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用适当的数量来搭配,并且不局限本发明所揭露各实施例的隔间板140的配置位置。
[0069]另外,隔间板140的底部还具有二第二锁孔143,且二第二锁孔143分别设置在隔间板140的前后二端,并是与框架110呈现相互垂直的关系,且缓冲垫160分别设置在第二锁孔143内,且隔间板140是以二锁固件300分别穿过二第二锁孔143与二缓冲垫160内,使风扇架100除了由二侧板的120、130这些第一锁孔122、132提供固定外,还可通过隔间板140的这些第二锁孔143锁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400上,以提供更好的固定的效果。
[0070]本实施例中,利用隔间板140的设计,使风扇架100可选择装设一个或多个隔间板140在框架110之间,使风扇架100除了可通过两侧的锁孔固定在机壳400上,还可通过隔间板140上的第二锁孔143提供不同方向的固定效果,使风扇架100能更稳固的固定在机壳400上。
[0071]请参照图SB与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架100及隔间板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揭露的风扇架100的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二实施例的风扇架100结构相似,因此以下内容仅针对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三实施例的技术差异处进行详细说明。
[0072]本实施例的风扇架100还包括有一隔间板150,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连接面151与一第二连接面152,本发明的二隔间板140、150唯有不同的地方为,隔间板150的二连接面151、152之间的距离是等同于框架110的二侧面111、112之间距离的一半,且隔间板150是选择性的装设在任二框架110之间,且第一连接面151是与其中一相邻的框架110的第一侧面111相互扣合,第二连接面152是与另一相邻框架110的第二侧面112相互扣合,使隔间板150夹设在二框架110之间,并且相互连接相邻的二框架110,以提供一间距来调整风扇设置的位置。
[0073]另外,隔间板150的底部还具有二第二锁孔153,且二第二锁孔153分别设置在隔间板150的前后二端,并是与框架110呈现相互垂直的关系,且缓冲垫160分别设置在第二锁孔153内,且隔间板140是以二锁固件300分别穿过二第二锁孔143与二缓冲垫160内,使风扇架100除了由二侧板的120、130这些第一锁孔122、132提供固定外,还可通过隔间板150的这些第二锁孔153锁附在电子装置的机壳400上,以提供更好的固定的效果。
[0074]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揭露的隔间板150所使用的数量并不局限在各实施例所载的数量,且二隔间板140、150可同时搭配使用,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用适当的数量来搭配,并且不局限本发明所揭露各实施例的隔间板140、150的配置位置。
[0075]本实施例中,利用隔间板150的设计,使风扇架100可选择性的装设一个或多个隔间板150在框架110之间,使框架与框架之间,可通过设置隔间板150所产生的间距来调整各风扇之间的位置,藉此达到可依照散热需求来调整风扇位置的功效。
[0076]由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说明可清楚得知,通过本发明的可多样化组合式风扇架的技术手段,不仅可解决习用的散热风扇模块无法依照热源的位置来做调整,必须淘汰原本的框架,重新设计新的框架来配合,不仅耗费更换新的框架的成本,且对于原本的框架,仍未能尽充分的利用,导致浪费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0077]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发明的风扇架不仅可快速且方便的组合与拆卸,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和适应性,还可因应不同的散热需求来自行组合设计,以及对风扇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风扇架能灵活运用,提供更多的风扇组合设计,达到最佳的散热功效。
[0078]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架,装设至少一风扇,且所述风扇架装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架包括有: 至少一框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所述风扇装设在所述框架内,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一止挡槽,各所述框架可选择性的依序以其中一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面结合在相邻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定位件卡合在所述第一止挡槽内; 一第一侧板,具有一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侧板可拆卸的装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侧板以所述第一定位槽卡合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以及 一第二侧板,具有一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的装设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板以所述第一止挡件插设在所述第一止挡槽; 其中,所述二侧板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锁孔,且所述二侧板分别以一锁固件穿过所述多个第一锁孔,并固定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机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隔间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所述隔间板的所述二连接面的距离是等于所述框架的壁厚,且所述隔间板选择性的设置在各二所述框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互扣合,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隔间板,具有一第一连接面与一第二连接面,所述隔间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距离是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距离的一半,且所述隔间板选择性的设置在各二所述框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互扣合,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互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板还具有至少一第二锁孔,所述隔间板以所述锁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锁孔并固定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机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缓冲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孔内,且所述多个缓冲垫分别接触在所述二侧板与所述机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缓冲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孔内,且所述多个缓冲垫分别接触在所述隔间板与所述机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扇的相对二端,且所述二固定架分别具有多个卡榫,且所述风扇相对的二端分别具有多个孔洞,所述多个卡榫分别嵌设在所述多个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还具有一第二止挡槽及一卡勾,且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面还具有一第二止挡件及一卡槽,所述第二止挡槽卡合所述第二止挡件,所述卡勾扣合在所述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还具有一开口,且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侧面还具有一扣件,所述扣件扣合在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面还具有一第二止挡件及一卡槽,所述第二侧面还具有一第二定位槽及一扣件,当各二所述框架相互结合,所述第二止挡件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扣件与所述卡槽相互扣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板还分别具有一限位柱,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还分别具有一限位孔,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限位柱嵌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限位孔,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限位孔嵌设在所述第二侧板 的所述限位柱。
【文档编号】H05K7/20GK103906414SQ20131007906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侯智仁, 黄吉诚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