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光源应用和各类公路隧道交通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可随隧道入口出口自然照度改变亮度的隧道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照明是一项重要的需求,有资料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照 明用电的消耗占总发电量的20%以上。随着公路隧道增加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交通运输对 隧道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隧道的人员和汽车驾驶员不公仅要求隧道有足够的光照, 更要求在进入隧道和驶出隧道时光照亮度能不发生突变,以适应人眼对光照变化的响应。然而,现有的隧道灯系统亮度固度,入口和出口的隧道灯亮度不能随隧道入口和 出口自然光的变化(如白天、夜色、阴天、晴天等光照度发生的改变)而改变,造成在隧道入 口和出口形大一个光照突变区,高速行驱的车辆在进入和驶出隧道时,驾驶员的眼睛很难 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突变,严重时会产生暂时性失明,引起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随隧道入口、出口自然照度 改变亮度的隧道灯系统,该系统可根据采集的隧道入口、出口自然光照度值调整入口、出口 处的隧道灯亮度,使驾驶员在驶入或驶出隧道时能够适应隧道内外亮度的变化,防止事故 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出口处的两组照明用LED隧 道灯,还包括用于采集入口、出口处光强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与入口、出口光照度 测量系统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的控制指令传送电路,控制指令传送 电路与入口、出口处的两组亮度可调隧道灯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包括亮度传感器及与其相连的信号 转换芯片。亮度传感器采集自然光的照度形成光强模拟信号,信号转换芯片接收光强模拟 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方便下一步处理。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隧道灯系统中的光照度测量系统可实时测量隧道入口、出口处的自然 光照度,并将测得的照度数据传送给隧道灯中央控制单元;隧道灯中央控制单元能依据光 照度测量系统获得的入口、出口自然照度值和按隧道照度要求设定的照度值,隧道灯系统 中控制指令传送电路可远距离连接亮度可调隧道灯和隧道灯中央控制单元,传送隧道灯中 央控制单元发布的控制指令给每个隧道灯,随机控制隧道灯入口、出口处隧道灯的发光亮 度,实现隧道内的亮度和入口出口处的亮度自然过渡;为隧道的入口和出口提供一个亮度 渐变的照明环境,提高公路隧道的照明质量,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隧道灯位置布置及照明亮度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出口处 的两组照明用亮度可调隧道灯,还包括用于采集入口、出口处光强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 系统,所述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包括亮度传感器及与其相连的信号转换芯片,与信 号转换芯片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的控制指令传送电路,控制指令传 送电路与入口、出口处的两组LED隧道灯相连。如图2所示,由入口向内方向,隧道入口处的隧道灯是由灯1到灯M组成,经过调 整后,灯1的亮度是最低的,灯1到灯M的亮度逐渐增加,呈阶梯形的变化,使驾驶员能够适 应隧道内亮度值的变化,灯M的亮度与隧道中央的隧道灯亮度相同;由隧道内向出口方向, 隧道出口处的隧道灯是由灯N-M到灯N组成,灯N-M到灯N的亮度逐渐增加,这样可以方便 驾驶员在驶出隧道时眼睛能够适应洞内外的亮度值变化,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权利要求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出口处的两组照明用亮度可调隧道灯,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采集入口、出口处光强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与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的控制指令传送电路,控制指令传送电路与入口、出口处的两组亮度可调隧道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入口、出口光 照度测量系统包括亮度传感器及与其相连的信号转换芯片,信号转换芯片连接中央控制单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亮度可调的隧道灯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出口处的两组照明用LED隧道灯,还包括用于采集入口、出口处光强的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与入口、出口光照度测量系统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的控制指令传送电路,控制指令传送电路与入口、出口处的两组LED隧道灯相连。本实用新型亮度可调隧道灯系统可根据采集的隧道入口、出口自然光照度值调整入口、出口处的隧道灯亮度,使驾驶员在驶入或驶出隧道时能够适应隧道内外亮度的变化,防止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H05B37/02GK201700055SQ2010202168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沈生良, 沈锦祥 申请人:沈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