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 适合于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及随车起重机的上车使用。
背景技术:
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完成物载起吊、带载回转、重物下放、变幅和空载 回程等动作,为了实现高效工作,需要起重机能够复合动作,即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动 作,随着起重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各执行机构的安全控制、各执行机构的启闭特性和 整车液压系统元件高度集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起重机多的液压系统采用多执行机构并联系统,即液压油源并联向多个液 压执行机构供油,这种液压系统在进行上述复合动作时,当泵提供的液压油不能同时满足 复合动作所需用油时,即阀的流量过饱和时,并联的多个执行机构之间产生压力干涉,阻力 较大的执行机构则不能获得所需的油液流量而导致动作缓慢,甚至无法动作。目前液压先 导操纵汽车起重机的安全方向控制方式基本采用组合控制阀,这种方式造成系统管路庞大 复杂,不易排查故障及维修。回转机构、主卷扬机构和副卷扬机构制动器的启闭控制,目前多采用工作油路高 压油液直接控制,在日本多田野系统中,其制动器为手动拉杆机械式操作,工作时制动器为 常开,这样 导致系统工作效率及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控制复杂,增加操作疲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控 制、具有启闭快慢特性、液压冲击小、结构集成化、模块化、系统管路结构小、适用范围广和 维护方便的液压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 包括有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三油泵、第四油泵、回转液压系统、吊臂伸缩液压系统、控制 液压系统、起升液压系统、吊臂变幅液压系统、先导油源阀组及控制阀组;控制液压系统包 括有流量分配阀组,流量分配阀组两端分别配设有与第一油泵出口连通的第三进油口、与 第二油泵出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流量分配阀组上配置有控制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伸缩液 控控制联、控制吊臂变幅液压系统的变幅液控控制联、控制起升液压系统的主起升液控控 制联和副起升液控控制联;先导油源阀组上配置有与第三油泵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第 一进油口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恒压控制溢流阀、蓄能器和恒压油源输出口 ;第四油泵出油口 经空调与回转液压系统的第四进油口连接;恒压油源输出口分别与回转液压系统的回转制 动器控制阀组、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起升液压系统的双联卷扬制动器 控制阀组连接,并相控制配合;控制阀组包括有控制伸缩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一驱动 块、控制变幅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二驱动块、控制主起升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三 驱动块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四驱动块,且控制阀组上的控制油口均与所
5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流量分配阀组上还配置有控制第二进油口、第三进油口液流分合的中间控 制联,第三进油口侧的油路均与主起升液控控制联、副起升液控控制联压力口连接,相应 地,第二进油口侧的油路均与伸缩液控控制联、变幅液控控制联压力口连接。上述的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有与第四进油口连接的回转缓冲阀组,回转缓冲阀组 内配有第一换向阀杆、第二电磁阀及第一回转输出口、第二回转输出口 ;第一回转输出口、 第二回转输出口之间连接并驱动有回转马达,且该回转马达上配装有回转制动器;第一回 转输出口、第二回转输出口之间经第一梭阀选择形成有中间回路,该中间回路与第二电磁 阀进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出口经第二减压阀与上述的第四进油口连接。上述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内配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二梭阀、第一 单向节流阀、第二输出口及第一控制梭阀,第一液控换向阀的驱动端与第一控制梭阀中间 端连接;控制阀组还包括有第五驱动块,该第五驱动块输出有控制第一换向阀杆换向的第 一回转控制口、第二回转控制口,且第一回转控制口、第二回转控制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梭阀 的两侧端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液控换向阀的进口均与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而出 口分别与第二梭阀的两侧端连接,且该第二梭阀的中间端经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二输出口 与上述的回转制动器连接。上述的吊臂伸缩液压系统还包括有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切换 阀组上配有第一伸缩输出口、第二伸缩输出口和伸缩进油口,伸缩液控控制联出口分别配 有第一伸缩接入口、第二伸缩接入口,第一伸缩接入口与伸缩进油口连接,第一伸缩输出口 经第一单向平衡阀与第一伸缩油缸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第二伸缩输出口经第二单向平衡 阀、第一伸缩油缸中间的过渡套管与第二伸缩油缸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而第一伸缩油缸、 第二伸缩油缸的有杆腔进油端同时与第二伸缩接入口连接。上述的第一单向平衡阀的第一伸缩控制口、第二单向平衡阀的第二伸缩控制口均 与第二伸缩接入口连通;伸缩油缸切换阀组还配有第三电磁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该第三 电磁阀的进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而第三电磁阀的出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的驱动 端连通;伸缩油缸切换阀组内还配设有阻尼,且该阻尼两端分别与第二液控换向阀回油口、 外部回油口连通。上述的起升液压系统包括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包括有副起升 平衡阀组、副起升马达,副起升马达上配置有副起升马达制动器;副起升液控控制联出口分 别配有第一副起升接入口、第二副起升接入口,第一副起升接入口经副起升平衡阀组与副 起升马达一端连接,而第二副起升接入口与副起升马达另一端连接;副起升平衡阀组配有 副起升平衡阀和第三梭阀,副起升平衡阀上的第一控制端、第三梭阀一侧端均与第二副起 升接入口连接,该第三梭阀的另一侧端与第一副起升接入口连接,而第三梭阀的第一中间 端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中的第三液控换向阀的驱动端连接;第三液控换向阀进油口 与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且该第三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副起升马达制动器连接。上述的主起升机构包括有主起升平衡阀组、主起升马达,主起升马达上配置有主 起升马达制动器;主起升液控控制联出口分别配有第一主起升接入口、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第一主起升接入口经主起升平衡阀组与主起升马达一端连接,而第二主起升接入口与主起升马达另一端连接;主起升平衡阀组配有主起升平衡阀和第四梭阀,主起升平衡阀上的 第二控制端、第四梭阀一侧端均与第二主起升接入口连接,第四梭阀的另一侧端与第一主 起升接入口连接,而该第四梭阀的第二中间端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中的第四液控换 向阀的驱动端连接;第四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且该第四液控 换向阀的出油口与主起升马达制动器连接。上述的吊臂变幅液压系统包括有变幅油缸平衡阀组和变幅油缸,变幅液控控制联 出口分别配有第一变幅接入口、第二变幅接入口,第一变幅接入口与变幅油缸有杆腔、变幅 油缸平衡阀组的第三控制口连接,而第二变幅接入口经变幅油缸平衡阀组与变幅油缸无杆 腔连接。上述的流量分配阀组上还配置限定第三进油口压力的第二安全阀、限定第二进油 口压力的第三安全阀,流量分配阀组上第一伸缩接入口配置有第四安全阀、第二伸缩接入 口配置有第五安全阀、第一变幅接入口配置有第六安全阀、第一副起升接入口配置有第七 安全阀、第二副起升接入口配置有第八安全阀、第一主起升接入口配置有第九安全阀、第二 主起升接入口配置有第十安全阀。上述的安全卸荷液压系统还包括有卸荷阀组,该卸荷阀组配有第四电磁阀、第五 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与第二安全阀、第三安全阀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 控制;第五电磁阀与第十安全阀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第六电磁阀经第四单向阀 分别与第四安全阀、第六安全阀、第九安全阀、第八安全阀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上述的第一油泵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一单向阀,第二油泵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二单向 阀,第三油泵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三单向阀,第四油泵出油口处配装有第四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流量分配阀组两端分别配设有与第一油泵出口连 通的第三进油口、与第二油泵出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流量分配阀组上配置有控制吊臂伸 缩液压系统的伸缩液控控制联、控制吊臂变幅液压系统的变幅液控控制联、控制起升液压 系统的主起升液控控制联和副起升液控控制联;先导油源阀组上配置有与第三油泵出口连 通的第一进油口,第一进油口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恒压控制溢流阀、蓄能器和恒压油源输出 口 ;第四油泵出油口经空调与回转液压系统的第四进油口连接;恒压油源输出口分别与回 转液压系统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起升液压系 统的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连接,并相控制配合;控制阀组包括有控制伸缩液控控制联 阀芯换向的第一驱动块、控制变幅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二驱动块、控制主起升液控控 制联阀芯换向的第三驱动块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阀芯换向的第四驱动块,且控制阀组 上的控制油口均与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油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回转制动器、 主、副卷扬制动器的启闭特性都采用恒压油源控制方式,都无需附加外力操作,智能自动的 根据各动作的操作实现制动器的控制;根据各机构的不同启闭特性,对回转结构快开慢关 的控制方式,对主、副卷扬机构慢开快关的控制方式,有效的消除系统的压力冲击;流量分 配阀采用与负载无关的流量分配模式,有效的防止各执行机构之间产生的压力干涉导致负 载压力高的执行机构动作缓慢或者无动作;流量分配阀各工作油口的溢流阀和两个进油工 作油口的溢流阀都设置有遥控油口,连接系统卸荷阀组,直接在主阀上面解决安全控制问 题;整车系统中各元件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减少了整车系统管路,方便维护;整车系统同 时适用于变量泵系统和定量泵系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总成液压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回转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1中吊臂伸缩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1中起升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5是图1中吊臂变幅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6是图1中安全卸荷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7是图1中控制阀组的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第三油泵13,回 转液压系统2,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回转缓冲阀组22,第一梭阀22a,中间回路22b,第 二减压阀22c,第一换向阀杆23,回转马达24,第一液控换向阀25,驱动端25a,弹簧腔25b, 第二梭阀26,第一单向节流阀27,回转制动器28,第一控制梭阀29,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 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第一单向平衡阀32,第一伸缩油缸33,过渡套管33a,第二伸缩油缸 34,第二液控换向阀35,驱动端35a,第二单向平衡阀36,阻尼37,伸缩用单向阀38,流量分 配阀组4,伸缩液控控制联41,第四安全阀41a,第五安全阀41b,变幅液控控制联42,第六安 全阀42a,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第十安全阀43a,第九安全阀43b,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第 八安全阀44a,第七安全阀44b,中间控制联45,第三安全阀46,第二安全阀47,起升液压系 统5,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第三液控换向阀51a,第四液控换向阀51b,副起升马达 52,主起升马达53,主起升平衡阀组54,主起升平衡阀54a,第四梭阀54b,副起升平衡阀组 55,副起升平衡阀55a,第三梭阀55b,主起升机构56,副起升机构57,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 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变幅油缸62,先导油源 阀组7,恒压控制溢流阀71,蓄能器72,空调74,安全卸荷液压系统8,卸荷阀组81,第四单 向阀82,控制阀组9,第一驱动块91,第二驱动块92,第三驱动块93,第四驱动块94,第五驱 动块95,操作控制阀96,下车液压系统10,第一回转控制口 aO,第二回转控制口 b0,第一伸 缩控制口 al,第二伸缩控制口 bl,第一变幅控制口 a2,第二变幅控制口 b2,第一副起升控制 口 a3,第二副起升控制口 b3,第一主起升控制口 a4,第二主起升控制口 b4,第一伸缩接入口 A7,第二伸缩接入口 B7,第一变幅接入口 A8,第二变幅接入口 B8,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第 二副起升接入口 B9,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10,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10,第一回转输出口 All, 第二回转输出口 B11,第一伸缩输出口 A12,第二伸缩输出口 B12,第一中间端Cl,第二中间 端C2,第一电磁阀DHF1,第二电磁阀DHF2,第三电磁阀DHF3,第四电磁阀DHF4,第五电磁阀 DHF5,第六电磁阀DHF6,第一单向阀DF1,第二单向阀DF2,第三单向阀DF3,第四单向阀DF4, 第一进油口 P1,第二进油口 P2,第三进油口 P3,第四进油口 P4,伸缩进油口 P6,第一伸缩控 制口 P7,第二伸缩控制口 P8,第三控制口 P9,外部回油口 T7,第一控制端XI,第二控制端 X2,恒压油源输出口 Y,第一出口 Y1,第二输出口 Y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包括有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
8第三油泵13、第四油泵14、回转液压系统2、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控制液压系统8、起升液 压系统5、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先导油源阀组7及控制阀组9 ;控制液压系统8包括有流量 分配阀组4,流量分配阀组4两端分别配设有与第一油泵11出口连通的第三进油口 P3、与 第二油泵12出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P2 ;流量分配阀组4上配置有控制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 的伸缩液控控制联41、控制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的变幅液控控制联42、控制起升液压系统 5的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和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先导油源阀组7上配置有与第三油泵13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 P1,第一进油口 Pl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恒压控制溢流阀71、蓄能器72和恒压油源输出口 Y ;第四油泵14出 油口经空调74与回转液压系统2的第四进油口 P4连接;恒压油源输出口 Y分别与回转液 压系统2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起升液 压系统5的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连接,并相控制配合。控制阀组9包括有控制伸缩液控控制联41阀芯换向的第一驱动块91、控制变幅 液控控制联42阀芯换向的第二驱动块92、控制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阀芯换向的第三驱动 块93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阀芯换向的第四驱动块94,且控制阀组9上的控制油口 P均与恒压油源输出口 Y油路连通。图1和图6所示,为安全卸荷液压系统原理;流量分配阀组4上还配置有控制第二 进油口 P2、第三进油口 P3液流分合的中间控制联45,第三进油口 P3侧的油路均与主起升 液控控制联43、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压力口连接,相应地,第二进油口 P2侧的油路均与伸 缩液控控制联41、变幅液控控制联42压力口连接;安全卸荷液压系统8还包括有卸荷阀组 81,该卸荷阀组81配有第四电磁阀DHF4、第五电磁阀DHF5、第六电磁阀DHF6 ;第四电磁阀 DHF4分别与第二安全阀47、第三安全阀46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第五电磁阀DHF5 与第十安全阀43a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第六电磁阀DHF6经第四单向阀82分别与 第四安全阀41a、第六安全阀42a、第九安全阀43b、第八安全阀44a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 控制;第一油泵11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一单向阀DF1,第二油泵12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二单向 阀DF2,第三油泵13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三单向阀DF3,第四油泵14出油口处配装有第四单 向阀DF4。流量分配阀组4上还配置限定第三进油口 P3压力的第二安全阀47、限定第二进油 口 P2压力的第三安全阀46,流量分配阀组4上第一伸缩接入口 A7配置有第四安全阀41a、 第二伸缩接入口 B7配置有第五安全阀41b、第一变幅接入口 A8配置有第六安全阀42a、第 一副起升接入口 A9配置有第七安全阀44b、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配置有第八安全阀44a、 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lO配置有第九安全阀43b、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配置有第十安全阀 43a。该安全卸荷液压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由卸荷阀组81与流量分配阀组4的有机结合,卸荷阀组81设有八个工作油口,分 别为A20、B20、B21、A22、B22、A23、B23,其中工作油口 A20连接第二安全阀47的遥控口 V3,工作油口 B20连接第三安全阀46的遥控口 V2,工作油口 B21连接第十安全阀43a的遥 控口 VB10,工作油口 A22连接第九安全阀43b的遥控口 VA10,工作油口 B22连接第八安全 阀44a的遥控口 VB9,工作油口 A23连接第六安全阀42a的遥控口 VA8,工作油口 B23连接 第四安全阀41a的遥控口 VA7。[0036]当第四电磁阀DHF4得电,第三安全阀46和第二安全阀47卸荷,流量分配阀组无 法建立压力,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和起升液压系统2无法动作;当第 五电磁阀DHF5得电,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无法建立压力,起升液压系统5中主起升机构 无法完成下降动作。当第六电磁阀DHF6得电,流量分配阀组4工作油口 VA10、VB9、VA8、VA7无法建立 压力,起升液压系统5中主起升机构无法完成起升动作、起升液压系统5中副起升机构无法 完成下降动作、吊臂变幅系统6无法完成落幅动作及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无法完成伸臂动 作,形成对整个液压系统安全动作的保护。如图1和图7所示,为控制阀组的液压系统原理,控制阀组9内集中有第一驱动块 91、第二驱动块92、第三驱动块93、第四驱动块94和第五驱动块95及操作控制阀96。第一驱动块91内配置有两个操作控制阀96,每一操作控制阀96均输出有第一伸 缩控制口 al和第二伸缩控制口 bl,相应地,伸缩液控控制联41在位于流量分配阀组4侧面 上配有第一伸缩控制口 al和第二伸缩控制口 bl,即操作控制阀96的运行产生液压动力,由 第一伸缩控制口 al、第二伸缩控制口 bl输入至伸缩液控控制联41两端,即实现了伸缩液控 控制联41阀杆的运行。第二驱动块92内配置有两个操作控制阀96,每一操作控制阀96均输出有第一变 幅控制口 a2和第二变幅控制口 b2,相应地,变幅液控控制联42在位于流量分配阀组4侧面 上配有第一变幅控制口 a2和第二变幅控制口 b2,即操作控制阀96的运行产生液压动力,由 第一变幅控制口 a2和第二变幅控制口 b2输入至变幅液控控制联42两端,即实现了变幅液 控控制联42阀杆的运行。第四驱动块94内配置有两个操作控制阀96,每一操作控制阀96均输出有第一副 起升控制口 a3和第二副起升控制口 b3,相应地,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在位于流量分配阀 组4侧面上配有第一副起升控制口 a3和第二副起升控制口 b3,即操作控制阀96的运行产 生液压动力,由第一副起升控制口 a3和第二副起升控制口 b3输入至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 两端,即实现了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阀杆的运行。第三驱动块93内配置有两个操作控制阀96,每一操作控制阀96均输出有第一主 起升控制口 a4和第二主起升控制口 b4,相应地,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在位于流量分配阀 组4侧面上配有第一主起升控制口 a4和第二主起升控制口 b4,即操作控制阀96的运行产 生液压动力,由第一主起升控制口 a4和第二主起升控制口 b4输入至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 两端,即实现了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阀杆的运行。第五驱动块95内配置有两个操作控制阀96,每一操作控制阀96均输出有第一回 转控制口 aO和第二回转控制口 b0,相应地,第一换向阀杆23两端配有第一回转控制口 aO 和第二回转控制口 b0,即操作控制阀96的运行产生液压动力,由第一回转控制口 aO和第二 回转控制口 b0输入至第一换向阀杆23两端,即实现了第一换向阀杆23阀杆的运行。如图1和图2所示,回转液压系统原理;回转液压系统2还包括有与第四进油口 P4 连接的回转缓冲阀组22,回转缓冲阀组22内配有第一换向阀杆23、第二电磁阀DHF2及第 一回转输出口 All、第二回转输出口 Bll ;第一回转输出口 All、第二回转输出口 Bll之间连 接并驱动有回转马达24,且该回转马达24上配装有回转制动器28 ;第一回转输出口 All、 第二回转输出口 Bll之间经第一梭阀22a选择形成有中间回路22b,该中间回路22b与第二电磁阀DHF2进口连接,第二电磁阀DHF2出口经第二减压阀22c与所述的第四进油口 P4连接。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内配有第一电磁阀DHF1、第一液控换向阀25、第二梭阀 26、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输出口 Y2及第一控制梭阀29,第一液控换向阀25的驱动端 25a与第一控制梭阀29中间端连接;控制阀组9还包括有第五驱动块95,该第五驱动块95 输出有控制第一换向阀杆23换向的第一回转控制口 aO、第二回转控制口 b0,且所述的第 一回转控制口 aO、第二回转控制口 b0分别与第一控制梭阀29的两侧端连接;第一电磁阀 DHFl和第一液控换向阀25的进口均与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 Y油路连通,而出口分别与 第二梭阀26的两侧端连接,且该第二梭阀2的中间端经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输出口 Y2 与回转制动器28连接。该回转系统液压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1、回转液压系统的右回转操作第三油泵3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三单向阀DF3、下车液压系统10、中回、减压模块阀 组7和空调74,由第四进油口 P4进入回转缓冲阀组22。液控操纵第一换向阀杆23的阀杆 向右换向,即控制第一回转控制口 aO端建立压力,工作油液通过第一换向阀杆23、第一回 转输出口 All输出,由工作油口 A24进入回转马达24,并建立压力驱动回转马达24,同时第 一回转控制口 a0端的压力传递到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经第一控制梭阀29选择打开封 闭恒压油液的第一液控换向阀25,恒压油液经过第二梭阀26选择和第一单向节流阀27由 第一输出口 Yl至回转制动器28,快速开启回转制动器28,回转机构平稳进入右回转工作工 况;2、回转液压系统的左回转操作液控操纵第一换向阀杆23的阀杆向左换向,即第二回转控制口 b0端建立压力,工 作油液通过第一换向阀杆23、第二回转输出口 Bll输出,由工作油口 B24进入回转马达24, 并建立压力驱动回转马达24,同时第二回转控制口 b0的压力传递到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 21,经第一控制梭阀29选择打开封闭恒压油液的第一液控换向阀25,恒压油液经过第二梭 阀26选择和第一单向节流阀27由第一输出口 Yl至回转制动器28,快速开启回转制动器 28,回转机构平稳进入左回转工作工况;3、回转液压系统的自由对中操作当回转机构停止工作,第一换向阀杆23在弹簧力作用下回复中位,工作油液经第 一换向阀杆23阀杆和单向阀组回系统油箱,回转缓冲阀组22控制端盖压力消失,回转制动 器控制阀组21中第一液控换向阀25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切断恒压油液,回转制动器28 的残余油液经过第一输出口 Y1、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梭阀26、第一液控换向阀25和回 油口 T6缓慢卸荷至系统无背压流道回油箱,回转制动器28缓慢关闭,回转机构停止工作。当回转机构需要进行自由对中工况时,回转缓冲阀组22中第二电磁阀DHF2和回 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中第一电磁阀DHFl同时得电,回转缓冲阀组22中第二电磁阀DHF2 得电低压沟通回转马达24的第一回转输出口 All和第二回转输出口 Bll两个工作油口由 第一梭阀22a选择形成液压回路,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中第一电磁阀DHFl得电,开启封 闭恒压油源的电磁阀芯,恒压油源经第二梭阀26和第一单向节流阀27由第一输出口 Yl进 入回转制动器28,迅速开启回转制动器28,实现回转机构自由回转作业。[0054]当回转机构需要结束自由对中工况时,同时切断回转缓冲阀组22中第二电磁阀 DHF2和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中第一电磁阀DHFl的电信号,回转缓冲阀组22中第二电 磁阀DHF2断电切断低压沟通回转马达24的两个工作油口形成的液压回路,回转制动器28 控制阀组中第一电磁阀DHFl断电切断恒压油源,回转制动器28的残余油液经过第一输出 口 Y1、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梭阀26、电磁阀芯和回油口 T6缓慢卸荷至系统无背压流道 回油箱,回转制动器28缓慢关闭,回转机构停止自由对中作业。如图1和图3所示,为吊臂伸缩液压系统原理;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还包括有第一 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34 ;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上配有第一伸缩输出口 A12、第二伸 缩输出口 B12和伸缩进油口 P6,伸缩液控控制联41出口分别配有第一伸缩接入口 A7、第二 伸缩接入口 B7,第一伸缩接入口 A7与伸缩进油口 P6连接,第一伸缩输出口 A12经第一单向 平衡阀32与第一伸缩油缸33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第二伸缩输出口 B12经第二单向平衡 阀36、第一伸缩油缸33中间的过渡套管33a与第二伸缩油缸34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而第 一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34的有杆腔进油端同时与第二伸缩接入口 B7连接。第一单向平衡阀32的第一伸缩控制口 P7、第二单向平衡阀36的第二伸缩控制口 P8均与第二伸缩接入口 B7连通;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还配有第三电磁阀DHF3和第二液 控换向阀35,该第三电磁阀DHF3的进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 Y油路连通,而第三电磁阀DHF3 的出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35的驱动端35a连通;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内还配设有阻尼38, 且该阻尼38两端分别与第二液控换向阀35回油口、外部回油口 T7连通。该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第一油泵11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DFl和中回由第三进油口 P3进入流量分 配阀组4,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二单向阀DF2和中回由第一进油口 P2进入流量分 配阀组4。1、该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缩臂操作液压操作伸缩液控控制联41阀杆向右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 液合流通过伸缩液控控制联41和第二伸缩接入口 B7输出分别进入第一伸缩油缸33和第 二伸缩油缸34的有杆腔,建立压力推动两个伸缩油缸,同时压力信号分别传递到两个伸缩 油缸第一单向平衡阀32、第二单向平衡阀36的第一伸缩控制口 P7、第二伸缩控制口 P8,并 平稳开启两个伸缩油缸第一单向平衡阀32、第二单向平衡阀36,两个伸缩油缸33、34无杆 腔的油液在有杆腔压力作用下,第一伸缩油缸33无杆腔的工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B13、平 衡阀芯、工作油口 A13和工作油口 A12进入伸缩切换阀组31,第二伸缩油缸34无杆腔的工 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B14、平衡阀芯、工作油口 A14和工作油口 B12进入伸缩切换阀组31。 当伸缩切换阀组31中的第三电磁阀DHF3不得电情况下,进入伸缩切换阀组31工作油口 A12的工作油液经过伸缩切换阀芯、伸缩进油口 P6、第一伸缩接入口 A7和伸缩液控控制联 41到流量分配阀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第一伸缩油缸33的缩臂动作。当伸缩切换阀组31第三电磁阀DHF3得电情况下,开启封闭恒压油源的第二液控 换向阀35阀芯,恒压油液推动伸缩切换阀芯进行换向,进入工作油口 B12的工作油液经过 换向的伸缩切换阀芯、伸缩进油口 P6、第一伸缩接入口 A7和伸缩液控控制联41到流量分配 阀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第二伸缩油缸34的缩臂动。当伸缩切换阀组31第三电磁阀DHF3断电,第三电磁阀DHF3阀芯在弹簧作用力下复位,切断恒压油源,并沟通切换第二液控换向阀35阀芯控制端残余油液由卸荷口 L2到无 背压卸荷流道至油箱,切换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同时在第一伸缩油缸33和第二伸缩 油缸34在全伸臂状态下,单独操作第一伸缩油缸33,由于过渡套管33a容积变小,导致过渡 套管33a内压升高,过渡套管33a压力油液此时通过伸缩切换阀组31中的阻尼37有效释 放;同时也能够防止联动,即第二伸缩油缸34在未全伸出状态时缩第一伸缩油缸33,导致 第二伸缩油缸34外伸现象;在第一伸缩油缸33和第二伸缩油缸34在全缩臂状态下,单独 操作第一伸缩油缸33,由于过渡套管33a容积变大,导致过渡套管33a内形成真空,过渡套 管33a经伸缩用单向阀38从系统无背压卸荷流道吸油。同时也能够防止联动,即第二伸缩 油缸34在未全缩回状态时缩第一伸缩油缸33,导致第二伸缩油缸34回缩现象,伸缩切换阀 组31切换芯复位弹簧腔的油液由回油口 Ll到无背压卸荷流道至油箱。2、该吊臂伸缩液压系统的伸臂操作液压操作伸缩液控控制联41阀杆向左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 液合流通过伸缩液控控制联41和第一伸缩接入口 A7输出,由伸缩进油口 P6进入伸缩切换 阀组31。伸缩切换阀组31第三电磁阀DHF3在不得电情况下,由伸缩进油口 P6进入的工作 油液经切换阀芯、工作油口 A12、工作油口 A13、第一单向平衡阀32和工作油口 B13进入第 一伸缩油缸33的无杆腔,建立压力推动第一伸缩油缸33,第一伸缩油缸33有杆腔的工作油 液在压力推动下由第二伸缩接入口 B7、伸缩液控控制联41到流量分配阀组4回油流道至油 箱,完成第一伸缩油缸33的伸臂作业。伸缩切换阀组31第三电磁阀DHF3在得电情况下,开启封闭恒压油源的第三电磁 阀DHF3,恒压油液推动第二液控换向阀35阀芯进行换向,由伸缩进油口 P6进入的工作油液 经换向的切换阀芯、工作油口 B12、工作油口 A14、第二单向平衡阀36和工作油口 B14进入 第二伸缩油缸34的无杆腔,建立压力推动第二伸缩油缸34,第二伸缩油缸34有杆腔的工作 油液在压力推动下由第二伸缩接入口 B7、伸缩液控控制联41到流量分配阀组4回油流道至 油箱,完成第二伸缩油缸34的伸臂作业。如图1和图4所示,为起升液压系统原理;起升液压系统5包括有主起升机构56 和副起升机构57,副起升机构57包括有副起升平衡阀组55、副起升马达52,副起升马达 52上配置有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 ;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出口分别配有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经副起升平衡阀组55与副起升马达52 — 端连接,而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与副起升马达52另一端连接;副起升平衡阀组55配有副 起升平衡阀55a和第三梭阀55b,副起升平衡阀55a上的第一控制端XI、第三梭阀55b —侧 端均与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连接,该第三梭阀55b的另一侧端与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连 接,而第三梭阀55b的第一中间端Cl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中的第三液控换向阀 51a的驱动端连接;第三液控换向阀51a进油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 Y油路连通,且该第三液 控换向阀51a的出油口与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连接。一、该副起升机构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第一油泵1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DFl和中回由第三进油口 P3 口进入流量 分配阀组4,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二油泵12、第二单向阀DF2和中回由第二进油 口 P2 口进入流量分配阀组4。1、副起升机构下降操作[0070]液压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向右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 合流通过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输出,由工作油口 B17进入副起升马达52,建立压力并驱动 副起升马达52,同时压力信号传递副起升平衡阀组55的第一控制端XI,压力信号油液一部 分平稳开启副起升平衡阀55a芯,另一部分经副起升平衡阀组55的第三梭阀55b选择,由 第一中间端Cl输出,传递到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5,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 阀组51控制油口 a5的压力信号油液打开封闭恒压油液的液控换向阀51a,恒压油源输出口 Y经阻尼由输出口 b5输出平稳开启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副起升马达52平稳进入下降工 况,驱动副起升马达52旋转后的工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A17、工作油口 B16、平衡阀芯、工作 油口 A16、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到流量分配阀组4的回油流道 至油箱,完成副起升机构下降动作。2、副起升机构起升操作液压操作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向左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 合流通过第一副起升接入口 A9输出,由工作油口 A16、副起升平衡阀组55、工作油口 B16和 工作油口 A17进入副起升马达52,并建立压力驱动副起升马达52,同时压力信号被副起升 平衡阀组55内的第三梭阀55b选择,由副起升平衡阀组55第一中间端Cl输出,传递到双 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5,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5的压力信 号油液打开封闭恒压油液的第三液控换向阀51a,恒压油液经阻尼由输出口 b5输出平稳开 启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副起升马达52平稳进入起升工况,驱动副起升马达52旋转后的工 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B17、第二副起升接入口 B9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到流量分配阀 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副起升机构起升动作。3、副起升机构停止操作当副起升机构57停止工作,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在弹簧力作用下回复中位,副起 升马达52两工作油口 A17、B17压力消失,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中的第三液控换向 阀51a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切断恒压油液,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的残余油液经输出油口 b5和阻尼平稳卸荷经回油口 T8至系统无背压流道回油箱,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平稳关 闭,副起升机构停止工作。二、主起升机构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主起升机构56包括有主起升平衡阀组54、主起升马达53,主起升马达53上配置 有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 ;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出口分别配有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10、第二 主起升接入口 B10,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lO经主起升平衡阀组54与主起升马达53 —端连 接,而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与主起升马达53另一端连接;主起升平衡阀组54配有主起升 平衡阀54a和第四梭阀54b,主起升平衡阀54a上的第二控制端X2、第四梭阀54b —侧端均 与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连接,第四梭阀54b的另一侧端与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lO连接,而 该第四梭阀54b的第二中间端C2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中的第四液控换向阀51b 的驱动端连接;第四液控换向阀51b的进油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 Y油路连通,且该第四液控 换向阀51b的出油口与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连接。1、主起升机构的下降操作液压操作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向右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 合流通过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和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输出,再由工作油口 B19进入主起升马达53,建立压力并驱动主起升马达53,同时压力信号传递主起升平衡阀组54的第二控 制端X2,压力信号油液一部分平稳开启主起升平衡阀芯54a,另一部分经主起升平衡阀组 54的第四梭阀54b选择,由第二中间端C2输出,传递到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 口 a6,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6的压力信号油液打开封闭恒压油液的第四 液控换向阀51b,恒压油液经阻尼由输出口 b6输出平稳开启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主起升 马达53平稳进入下降工况,驱动主起升马达53旋转后的工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A19、工作 油口 B18、平衡阀芯、主起升平衡阀组工作油口 A18、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lO和主起升液控控 制联43到流量分配阀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主起升机构下降动作。2、主起升机构的起升操作液压操作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向左换向,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 合流通过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和第一主起升接入口 AlO输出,由工作油口 A18、主起升平衡 阀组单向阀54a、工作油口 B18和工作油口 A19进入主起升马达53,并建立压力驱动主起升 马达53,同时压力信号被主起升平衡阀组54内的第四梭阀54b选择,由第二中间端C2输 出,传递到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6,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控制油口 a6的压力信号油液打开封闭恒压油液的第四液控换向阀51a,恒压油液经阻尼由输出口 b6 输出平稳开启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主起升马达53平稳进入起升工况,驱动主起升马达53 旋转后的工作油液通过工作油口 B19、第二主起升接入口 BlO和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到流 量分配阀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主起升机构起升动作。3、主起升机构的停止操作当主起升机构停止工作,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在弹簧力作用下回复中位,主起升 马达53两工作油口 A19、B19压力消失,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中的液控换向阀在弹 簧力作用下复位,切断恒压油液,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的残余油液经输出油口 b6和阻尼 平稳卸荷经回油口 T8至系统无背压流道回油箱,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平稳关闭,主起升机 构停止工作。如图1和图5所示,为吊臂变幅液压系统原理;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包括有变幅油 缸平衡阀组61和变幅油缸62,变幅液控控制联42出口分别配有第一变幅接入口 A8、第二 变幅接入口 B8,第一变幅接入口 A8与变幅油缸62有杆腔、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的第三控 制口 P9连接,而第二变幅接入口 B8经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与所述的变幅油缸62无杆腔 连接。该吊臂变幅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第一油泵11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DFl和中回由第三进油口 P3 口进入流量 分配阀组4,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通过第二单向阀DF2和中回由第二进油口 P2 口进入流 量分配阀组4。1、变幅油缸的落幅操作液压操作流量分配阀组4变幅液控控制联42向右换向, 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12的工作油液合流通过第一变幅接入口 A8输出进入变幅油缸62 的有杆腔,建立压力推动变幅油缸62,同时压力信号传递变幅油缸平衡阀61的控制油口 P9,并平稳开启变幅油缸平衡阀61芯,变幅油缸62无杆腔的油液在有杆腔压力作用下,变 幅油缸62无杆腔的工作油液通过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工作油口 B15、平衡阀芯、变幅油缸 平衡阀组61工作油口 A15、第二变幅接入口 B8和变幅液控控制联42到流量分配阀组4的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变幅油缸62落幅动作。2、变幅油缸的起幅操作液压操作变幅液控控制联42阀杆向左换向,第一油泵1 和第二油泵2的工作油液合流通过第二变幅接入口 B8输出,由工作油口 A15、变幅油缸平衡 阀61单向阀芯和工作油口 B15进入变幅油缸62的无杆腔,建立压力推动变幅油缸62,变幅 油缸62有杆腔的工作油液在压力推动下由流量分配阀组4第一变幅接入口 A8、变幅液控控 制联42到流量分配阀组4回油流道至油箱,完成变幅油缸62的起幅作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回转制动器、主、副卷扬制动器的启闭特性都采用恒压油 源控制方式,都无需附加外力操作,智能自动的根据各动作的操作实现制动器的控制;根据 各机构的不同启闭特性,对回转结构快开慢关的控制方式,对主、副卷扬机构慢开快关的控 制方式,有效的消除系统的压力冲击;流量分配阀采用与负载无关的流量分配模式,有效的 防止各执行机构之间产生的压力干涉导致负载压力高的执行机构动作缓慢或者无动作;流 量分配阀各工作油口的溢流阀和两个进油工作油口的溢流阀都设置有遥控油口,连接系统 卸荷阀组,直接在主阀上面解决安全控制问题;整车系统中各元件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减 少了整车系统管路,方便维护;整车系统同时适用于变量泵系统和定量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 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包括有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12)、第三油泵(13)、第四油泵(14)、回转液压系统(2)、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控制液压系统(8)、起升液压系统(5)、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先导油源阀组(7)及控制阀组(9);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液压系统(8)包括有流量分配阀组(4),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两端分别配设有与第一油泵(11)出口连通的第三进油口(P3)、与第二油泵(12)出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P2);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上配置有控制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的伸缩液控控制联(41)、控制吊臂变幅液压系统(6)的变幅液控控制联(42)、控制起升液压系统(5)的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和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所述的先导油源阀组(7)上配置有与第三油泵(13)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P1),所述的第一进油口(P1)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恒压控制溢流阀(71)、蓄能器(72)和恒压油源输出口(Y);所述的第四油泵(14)出油口经空调(74)与回转液压系统(2)的第四进油口(P4)连接;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Y)分别与回转液压系统(2)的回转制动器控制阀组(21)、吊臂伸缩液压系统(3)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起升液压系统(5)的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连接,并相控制配合;所述的控制阀组(9)包括有控制伸缩液控控制联(41)阀芯换向的第一驱动块(91)、控制变幅液控控制联(42)阀芯换向的第二驱动块(92)、控制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阀芯换向的第三驱动块(93)和控制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阀芯换向的第四驱动块(94),且控制阀组(9)上的控制油口(P)均与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Y)油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 (4)上还配置有控制第二进油口(P2)、第三进油口(P3)液流分合的中间液控控制联(45), 第三进油口(P3)侧的油路均与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压力口连 接,相应地,第二进油口(P2)侧的油路均与伸缩液控控制联(41)、变幅液控控制联(42)压 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 (2)还包括有与第四进油口(P4)连接的回转缓冲阀组(22),所述的回转缓冲阀组(22)内 配有第一换向阀杆(23)、第二电磁阀(DHF2)及第一输出口(All、Bll);所述的第一输出 口(All、Bll)端头连接并驱动有回转马达(24),且该回转马达(24)上配装有回转制动器 (28);所述的第一输出口(All、Bll)之间经第一梭阀(22a)选择形成有中间回路(22b), 该中间回路(22b)与第二电磁阀(DHF2)进口连接,第二电磁阀(DHF2)出口经第二减压阀 (22c)与所述的第四进油口(P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制动器控 制阀组(21)内配有第一电磁阀(DHFl)、第一液控换向阀(25)、第二梭阀(26)、第一单向节 流阀(27)、第二输出口(Y2)及第一控制梭阀(28),第一液控换向阀(25)的驱动端(25a) 与所述的第一控制梭阀(28)中间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9)还包括有第五驱动块(95), 该第五驱动块(95)输出有控制第一换向阀杆(23)换向的控制口(a0、b0),且所述的控制 口(a0、b0)分别与第一控制梭阀(28)的两侧端连接;第一电磁阀(DHFl)和第一液控换向 阀(25)的进口均与所述的恒压油源输出口(Y)油路连通,而出口分别与第二梭阀(26)的 两侧端连接,且该第二梭阀(2)的中间端经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输出口(Y2)与所述 的回转制动器(2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伸缩液压 系统(3)还包括有第一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34);所述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 上配有端口(A12、B12、P6),所述的伸缩液控控制联(41)出口分别配有端口(A7、B7),端 口(A7)与端口(P6)连接,端口(A12)经第一单向平衡阀(32)与第一伸缩油缸(33)的无 杆腔进油端连接,端口(B12)经第二单向平衡阀(36)、第一伸缩油缸(33)中间的过渡套 管(33a)与第二伸缩油缸(34)的无杆腔进油端连接,而第一伸缩油缸(33)、第二伸缩油缸 (34)的有杆腔进油端同时与端口(B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单向平衡 阀(32)的控制口(P7)、第二单向平衡阀(36)的控制口(P8)均与所述的端口(B7)连通; 所述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还配有第三电磁阀(DHF3)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5),该第三 电磁阀(DHF3)的进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⑴油路连通,而第三电磁阀(DHF3)的出口与第 二液控换向阀(35)的驱动端(35a)连通;所述的伸缩油缸切换阀组(31)内还配设有阻尼 (38),且该阻尼(38)两端分别与第二液控换向阀(35)回油口、外部回油口(T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起升液压系统 (5)包括有主起升机构(56)和副起升机构(57),所述的副起升机构(57)包括有副起升平 衡阀组(55)、副起升马达(52),所述的副起升马达(52)上配置有副起升马达制动器(58); 所述的副起升液控控制联(44)出口分别配有端口(A9、B9),端口(A9)经副起升平衡阀组(55)与副起升马达(52)—端连接,而端口(B9)与副起升马达(52)另一端连接;所述的 副起升平衡阀组(55)配有副起升平衡阀(55a)和第三梭阀(55b),副起升平衡阀(55a)上 的第一控制端(XI)、第三梭阀(55b) —侧端均与端口(B9)连接,该第三梭阀(55b)的另一 侧端与端口(A9)连接,而第三梭阀(55b)的中间端(Cl)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 中的第三液控换向阀(51a)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的第三液控换向阀(51a)进油口与恒压油 源输出口(Y)油路连通,且该第三液控换向阀(51a)的出油口与所述的副起升马达制动器 (5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起升机构(56)包括有主起升平衡阀组(54)、主起升马达(53),所述的主起升马达(53)上配置有主 起升马达制动器(59);所述的主起升液控控制联(43)出口分别配有端口(A10、B10),端 口(AlO)经主起升平衡阀组(54)与主起升马达(53) —端连接,而端口(BlO)与主起升马 达(53)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主起升平衡阀组(54)配有主起升平衡阀(54a)和第四梭阀 (54b),主起升平衡阀(54a)上的第二控制端(X2)、第四梭阀(54b) —侧端均与端口(BlO) 连接,第四梭阀(54b)的另一侧端与端口(AlO)连接,而该第四梭阀(54b)的中间端(C2) 与双联卷扬制动器控制阀组(51)中的第四液控换向阀(51b)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的第四液 控换向阀(51b)的进油口与恒压油源输出口(Y)油路连通,且该第四液控换向阀(51b)的 出油口与所述的主起升马达制动器(5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吊臂变幅液压 系统(6)包括有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和变幅油缸(62),所述的变幅液控控制联(42)出 口分别配有端口(A8、B8),所述的端口(A8)与变幅油缸(62)有杆腔、变幅油缸平衡阀组 (61)的控制口(P9)连接,而端口(B8)经变幅油缸平衡阀组(61)与所述的变幅油缸(62) 无杆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量分配阀 组(4)上还配置限定第三进油口(P3)压力的第二安全阀(47)、限定第二进油口(P2)压力 的第三安全阀(46),所述的流量分配阀组(4)上端口(A7)配置有第四安全阀(41a)、端口 (B7)配置有第五安全阀(41b)、端口(A8)配置有第六安全阀(42a)、端口(A9)配置有第七 安全阀(44b)、端口(B9)配置有第八安全阀(44a)、端口(AlO)配置有第九安全阀(43b)、端 口(BlO)配置有第十安全阀(43a);所述的控制液压系统(8)还包括有卸荷阀组(81),该卸荷阀组(81)配有第四电磁阀 (DHF4)、第五电磁阀(DHF5)、第六电磁阀(DHF6);所述的第四电磁阀(DHF4)分别与第二安 全阀(47)、第三安全阀(46)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所述的第五电磁阀(DHF5)与 第十安全阀(43a)的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所述的第六电磁阀(DHF6)经第四单向阀 (91)分别与第四安全阀(41a)、第六安全阀(42a)、第九安全阀(43b)、第八安全阀(44a)的 先导控制口连接,并相控制;所述的第一油泵(11)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一单向阀(DF1),所述的第二油泵(12)出油口 处配装有第二单向阀(DF2),所述的第三油泵(13)出油口处配装有第三单向阀(DF3),所述 的第四油泵(14)出油口处配装有第四单向阀(DF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液控操作四联泵液压系统,包括有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三油泵、第四油泵、回转液压系统、吊臂伸缩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系统、起升液压系统、吊臂变幅液压系统、先导油源阀组及控制阀组;回转制动器、主、副卷扬制动器的启闭特性都采用恒压油源控制方式,都无需附加外力操作,智能自动的根据各动作的操作实现制动器的控制;根据各机构的不同启闭特性,对回转结构快开慢关的控制方式,对主、副卷扬机构慢开快关的控制方式,有效的消除系统的压力冲击;流量分配阀采用与负载无关的流量分配模式,有效的防止各执行机构之间产生的压力干涉导致负载压力高的执行机构动作缓慢或者无动作;整车系统中各元件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方便维护。
文档编号B66C13/20GK201670658SQ20102019164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刘富良, 刘峰, 卢宇, 李新, 邹泉敏 申请人: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