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固定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140275阅读:1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拉式固定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抽拉式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抽拉式的固定结构普遍应用于多个领域,通常用于将一被安装件安装至一壳体内,比如将硬盘、电源等安装至电脑或服务器的机壳内。通常,为便于安装,业界会在被安装件上枢接一转动件。该转动件的一末端枢接于该壳体上,且该转动件于靠近该末端处枢接于该被安装件上。这样,当推动该转动件的另一端朝向该被安装件运动时,便可轻松方便地带动该被安装件朝向壳体内移动,从而最终将被安装件安装至壳体内。然而,由于被安装件与该壳体之间存在设计及制造公差,这些公差的累积可能造成该被安装件的后端与该壳体的后端之间存在一间隙,这样,当该被安装件的后端与该壳体的后端之间存在电路连接时,安装不到位便会导致电路无法形成有效连接。此外,由于该间隙的存在,使得该被安装件在壳体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运输过程中壳体受到震动可能会使被安装件与壳体发生碰撞,导致被安装件回弹而松动甚至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紧密的抽拉式固定结构。一种抽拉式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一顶面及延伸自该顶面的两个相对侧面,一穿孔,其设于邻接该开口的一侧面上且接近该邻接处;一被安装件,通过该开口而被收容于该壳体内,该被安装件于靠近开口处与顶面之间形成一空间;一转动件,枢转地连接于该被安装件上且可被收容于该空间内,该转动件呈长条状,该转动件一端具有一卡脚,该卡脚可穿过该壳体的穿孔,该转动件设有卡脚的该端枢转地连接有一抵顶件,该抵顶件的外端穿设于该穿孔内,一第一弹性件设于该转动件内并抵顶该抵顶件的内端,该抵顶件的外端与该穿孔的外围相抵靠并迫使该抵顶件相对于该转动件枢转,使该被安装件受到朝向该壳体内部的一作用力。上述抽拉式固定结构中,由于该被安装件始终受到一朝向壳体后端的抵顶力,可以消除壳体和被安装件之间由于累积公差而造成的间隙,使得被安装件与壳体间始终保持稳定连接。


图1为本发明抽拉式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抽拉式固定结构中转动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转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所示转动件的另一角度的视图。图5为图1所示抽拉式固定结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抽拉式固定结构的进一步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抽拉式固定结构组装完成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10
容置空间12
开口14
穿孔16
固定孔18
被安装件20
台阶22
转轴24
转动件30
本体31
竖直板311
水平板312
卡脚313
枢接孔314
安装孔315
卡固孔316
第一挡板317
第二挡板318
卡止部319
扣接件32
通孔320
扣合端322
自由端324
卡钩326
卡槽328
抵顶件33
连接孔330
凹槽332
内端333
外端334
第一弹性件34
中心孔340
主体部342
端臂343、344
第二弹性件35
中心孔350
主体部352
端臂固定件固定柱
353,354 40、50 60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该抽拉式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10、一被安装件20、及枢转地连接于该被安装件20上的一转动件30。该转动件30用于将该被安装件20固定于该壳体10内。该壳体10呈中空长方体形,其内形成一容置空间12。该壳体10的前端面形成开口 14,用于供该被安装件20进入该容置空间12内。该壳体10的一侧面上于靠近该开口 14处设有一矩形穿孔16。该穿孔16与该壳体10的开口 14间隔一定距离。该壳体10的上表面于靠近开口 14的前端处设有一固定孔18。该固定孔18贯穿该壳体10的上表面而与该壳体10内的容置空间12相连通。该被安装件20可以是需要安装于该壳体10中的一物体,也可以是用于固定需要安装于该壳体10中的该物体的一固定架。该被安装件20大致呈长方体形,其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一台阶22。该被安装件20于该台阶22上且相对于壳体10的矩形穿孔16 的附近设有一向上凸起的转轴24。该转轴M的顶端大致与该被安装件20的后端的顶面平齐。请同时参阅图2-图4,下文对转动件30进行描述时将以第2、3图的方向为准。该转动件30包括一纵长的本体31、枢转地连接于本体31 —端的一扣接件32、枢转地连接于本体31另一端的一抵顶件33、及分别设于该本体31两端的一第一弹性件34及一第二弹性件35。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4和第二弹性件35均为扭簧。该第一弹性件34包括一呈螺旋状的弹簧主体部342及自该主体部342向外延伸的两端臂343、344。该主体部342的中央形成一中心孔340。该第二弹性件35包括一呈螺旋状的弹簧主体部352及自该主体部 352向外延伸的两端臂353、354。该主体部352的中央形成一中心孔350。该转动件30的本体31包括一竖直板311、自该竖直板311较长的两侧边同向垂直延伸的两水平板312、及垂直连接于该两水平板312之间的一第一挡板317及一第二挡板318。该两水平板312上下平行相对设置。该两水平板312的形状结构相同,每一水平板312的两端均水平相外凸出于该竖直板311的两侧。每一水平板312的一端形成一卡脚 313。每一水平板312于靠近卡脚313的一端设有一枢接孔314及一安装孔315。该枢接孔314位于该安装孔315与该卡脚313之间。每一水平板312的另一端设有一卡固孔316。 该两水平板312的卡脚313、枢接孔314、安装孔315及卡固孔316均上下相对设置。该竖直板311于靠近卡脚313的一端设有一拱形卡止部319。该卡止部319朝向竖直板311的外侧方向向外凸起。该第一挡板317位于该本体31设置该扣接件32的一端。 该第一挡板317平行于该竖直板311,且该第一挡板317与该竖直板311分别连接于该水平板312的相对两侧。该第二挡板318连接于该本体31设置该抵顶件33—端。该第二挡板318与该竖直板311垂直连接。该第一挡板317和第二挡板318可增强该本体31的机械强度。该扣接件32的中央形成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320。该扣接件32包括一扣合端322及一自由端324。该通孔320位于该扣合端322与该自由端324的连接处。该扣合端322面朝所述被安装件20弯曲形成一卡钩326,该自由端3M相对该竖直板311向远离被安装件20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该扣接件32的一侧于其高度方向的中央形成一卡槽 328。所述第一弹性件34收容于该卡槽328内,且该第一弹性件34的中心孔340、该扣接件 32的通孔320、及该水平板312的卡固孔316上下对齐,一固定件40穿过该两水平板312 的卡固孔316、该扣接件32的通孔320及该第一弹性件34的中心孔340,将该扣接件32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本体31上。其中,该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臂343抵靠于该卡槽328内靠近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24的内侧,另一端臂344凸伸出卡槽3 而抵靠于该第一挡板317面向竖直板311 的一侧。请再次参阅图2,在自然状态下,该第一弹性件34迫使该扣接件32以固定件40为轴心旋转,使得扣接件32的自由端324向远离该竖直板311的方向转动一预设角度,同时该扣接件32的卡钩326向靠近本体31的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当施力于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M使该自由端3M朝向竖直板311所在方向运动时,该扣接件32的扣合端322的卡钩3 沿顺时针方向远离该本体31运动。该第二弹性件35的中心孔350与该两水平板312的安装孔315上下对齐,一固定件50穿过该两水平板312的安装孔315及该第二弹性件35的中心孔350而将该第二弹性件35固定于该本体31上。该抵顶件33呈条形块状。该抵顶件33包括靠近该竖直板311的一内端333及凸出于竖直板311的一外端334。该抵顶件33的中央于内端333和外端334的连接处形成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连接孔330。该抵顶件33位于该两水平板312之间,且该抵顶件33的连接孔330与该水平板312的枢接孔314位置对准。当将该转动件30安装于被安装件20上时,该被安装件20的转轴M穿过该水平板312的枢接孔314和该抵顶件33的连接孔330, 从而使该转动件30的本体31及该抵顶件33共同可旋转地枢接于该被安装件20上。该抵顶件33的内端333面朝该本体31的竖直板311的一侧内凹形成一凹槽332。所述第二弹性件35的一端臂3M收容于凹槽332内,且与该抵顶件33的凹槽332内于远离竖直板311 的内壁相抵靠。该第二弹性件35的另一端臂353抵靠于该第二挡板318上。在自然状态下,该第二弹性件35迫使该抵顶件33的内端333朝向被安装件20的后端方向移动,因而使得该抵顶件33的外端334朝向被安装件20的前端方向凸出而与该卡脚313相互错开(参图2)。请参阅图5,当将该被安装件20组装于该壳体10内时,将该转动件30绕转轴M 为轴心转动使得设有扣接件32的一端远离该被安装件20,使该转动件30与该被安装件20 的前端面大致垂直,将该被安装件20连同该转动件30从该壳体10的开口 14处推入至该壳体10内,直至该转动件30的卡止部319抵靠于该壳体10的前端的侧面,此时该转动件 30的卡脚313位于该壳体10的穿孔16的内侧。此外,将一固定柱60穿过该壳体10的固定孔18。该固定柱60凸伸于该壳体10的容置空间12内的长度不大于该被安装件20于该台阶22处的顶面与该壳体10的上侧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请同时参阅图6,转动该转动件30,使其设有扣接件32的一端朝向被安装件20的前端运动,随之该转动件30的卡脚313凸伸入该壳体10的穿孔16内,然后继续转动该转动件30,使该转动件30的卡脚313抵靠于该壳体10于穿孔16的外围,同时,沿顺时针方向拨动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24,使该卡钩3 沿顺时针方向移动而避开该固定柱60,当该转动件30与该被安装件20的开口平齐时,如图7所示,松开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24。 由于沿顺时针方向拨动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24时使得第一弹性件34扭曲而产生形变, 因此,松开该扣接件32的自由端3M后,通过第一弹性件34自身的弹力可迫使该扣接件32 的卡钩3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该卡钩3 勾扣于该固定柱60上,如此,将该被安装件20安装于该壳体10内。由于该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臂343、344之间存在一张力,从而防止该扣接件32在非人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防止该卡钩326与该固定柱60 脱离钩扣。在安装过程中,该抵顶件33的外端334与该卡脚313共同凸伸于该壳体10的穿孔16内,该转动件30转动时,该抵顶件33的外端334随着转动件30的转动而与该穿孔16 的外围抵靠,且因受该穿孔16的外围抵靠而相对该卡脚31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直至该抵顶件33的外端334与该卡脚313对齐,此时,由于第二弹性件35被压缩而对抵顶件33 的内端333存在一朝向壳体10内部的推力,从而使该抵顶件33的外端334与壳体10相互抵压而使得壳体10对抵顶件33的外端334形成一朝向壳体10后端的抵压力,由于该抵顶件33通过转轴M与被安装件20连接,该抵压力使该被安装件20受到朝向壳体10后端的一作用力,促使该转动件30带动该被安装件20朝向壳体10内进一步移动,从而消除壳体 10和被安装件20之间由于累积公差而造成的间隙,使该被安装件20的后端始终抵顶于壳体10的后端,保证该被安装件20的后端与壳体10始终保持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5是一扭簧,事实上,只要该第二弹性件35在被压缩时能始终为抵顶件33的内端333提供一朝向壳体10后端的一推力,使得抵顶件33的外端334 抵靠于该壳体10的穿孔16的外围,便可使得该被安装件20受到一向内的作用力,从而实现被安装件20的后端与壳体10间的紧密连接。因此,第二弹性件35的形态并不限定为扭簧,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抽拉式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一顶面及延伸自该顶面的两个相对侧面,一穿孔,其设于邻接该开口的一侧面上且接近该邻接处;一被安装件,通过该开口而被收容于该壳体内,该被安装件于靠近开口处与顶面之间形成一空间;一转动件,枢转地连接于该被安装件上且可被收容于该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呈长条状,该转动件一端具有一卡脚,该卡脚可穿过该壳体的穿孔,该转动件设有卡脚的该端枢转地连接有一抵顶件,该抵顶件的外端穿设于该穿孔内,一第一弹性件设于该转动件内并抵顶该抵顶件的内端,该抵顶件的外端与该穿孔的外围相抵靠并迫使该抵顶件相对于该转动件枢转,使该被安装件受到朝向该壳体内部的一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卡钩, 该壳体的顶面朝壳体的内部凸伸一固定柱,使该转动件的卡钩钩扣于该固定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另一端枢转地连接有一扣接件,所述卡钩形成于该扣接件的一端,一第二弹性件设于该转动件内并抵顶住该扣接件的另一端防止该卡钩与该固定柱脱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顶面形成一固定孔,一固定件穿过该固定孔而形成所述固定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被安装件的顶面凸设一转轴, 该转动件上设有一枢接孔,该转轴穿设于该枢接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包括一竖直板及自该竖直板的两侧边朝向被安装件的后端延伸的两水平板,该两水平板相对设置,该抵顶件位于该两水平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脚形成于每一水平板的一末端,该两卡脚上下相对设置,该抵顶件的外端位于该两卡脚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孔形成于每一水平板上, 该抵顶件上形成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位于该两枢接孔之间且与该两枢接孔对齐,该被安装件的转轴穿设于该枢接孔与该连接孔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件为扭簧,该扭簧固定于该转动件内,该扭簧具有两端臂,该扭簧的其中一端臂抵顶于该抵顶件的内端,该扭簧的另一端臂抵靠于该转动件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顶件的内端设有一凹槽用于收容该扭簧的所述其中一端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拉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水平板之间连接有一挡板,该挡板垂直连接于该两水平板之间,该扭簧的所述另一端臂抵靠于该挡板上。
全文摘要
一种抽拉式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一顶面及延伸自该顶面的两个相对侧面,一穿孔,其设于邻接该开口的一侧面上且接近该邻接处;一被安装件,通过该开口而被收容于该壳体内,该被安装件于靠近开口处与顶面之间形成一空间;一转动件,枢转地连接于该被安装件上且可被收容于该空间内,该转动件呈长条状,该转动件一端具有一卡脚,该卡脚可穿过该壳体的穿孔,该转动件设有卡脚的该端枢转地连接有一抵顶件,该抵顶件的外端穿设于该穿孔内,一第一弹性件设于该转动件内并抵顶该抵顶件的内端,该抵顶件的外端与该穿孔的外围相抵靠并迫使该抵顶件相对于该转动件枢转,使该被安装件受到朝向该壳体内部的一作用力。
文档编号H05K7/14GK102298426SQ2010102108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周海晨, 彭文堂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