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204929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属于施工升降机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需要设置配重以便于吊笼的升降。配重安装在配重轨道内,顶部通过钢丝绳 固定,以便于实现上下运动。在实际应用中配重容易发生断绳,配重下落后容易造成人员伤 亡。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施工升降 机安全性能的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配重 顶部设置连接钢丝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拉簧和拐臂,固定架设置在配重顶部,并 且紧靠配重后沿,拐臂的下端的前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架铰接,拐臂的下端为自由端,上端置 于钢丝绳后部,拐臂中部通过拉簧连接钢丝绳另一侧的配重顶部。
正常状态时,拐臂由钢丝绳的阻挡和拉簧的拉力作用,处于竖直平衡状态;当钢丝绳发 生断绳事故后,拐臂上部在拉簧的作用下前倾,拐臂以转轴为中心下划,拐臂下端向后翘起, 可以挂靠在塔架上固定,防止配重继续下落。
本实用新型中
在拐臂顶端设挂钩,可以增加挂住塔架的可靠性。
拐臂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既可以为L型拐臂,也可以为马蹄型拐臂,马蹄型拐臂两端 分别设置转轴和固定架形成铰接,拐臂中部置于钢丝绳后部,拐臂中部分别设置拉簧与钢丝 绳前部的配重顶部相连接,可以增强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配重的顶部设置由固定架、拐臂和拉簧组成的防坠装置,使得当发生断绳事故时, 可以拐臂下端可以探出,钩挂于升降机塔架上,防止继续坠落,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性能, 可以有效避免配重坠落伤人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绳2、配重3、固定架4、转轴5、拉簧6、拐臂7、挂钩 8、马蹄拐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配重2顶部设置 连接钢丝绳l,固定架3设置在配重1顶部,并且紧靠配重2后沿,拐臂6的下端的前部通 过转轴4与固定架3铰接,拐臂6为L型拐臂,拐臂6的下端为自由端,上端置于钢丝绳l 后部,拐臂6中部通过拉簧5连接钢丝绳1另一侧的配重2顶部,拐臂6顶端的自由端可以 设置挂钩7。
工作过程
正常状态时,拐臂6在钢丝绳1的阻挡和拉簧5的拉力作用下,处于竖直平衡状态;当 钢丝绳l发生断绳事故后,拐臂6上部在拉簧5的作用下前倾,拐臂6以转轴4为中心下划, 拐臂6下端的挂钩7向后翘起,可以挂靠在塔架上固定,防止配重2继续下落。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拐臂为马蹄拐臂8,两端分别设置转轴4和固定架3形成铰接,马蹄拐臂8 中部置于钢丝绳后部,马蹄拐臂8两端的中部分别设置拉簧5与钢丝绳1前部的配重2顶部 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配重(2)顶部设置连接钢丝绳(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3)、拉簧(5)和拐臂(6),固定架(3)设置在配重(2)顶部,并且紧靠配重(2)后沿,拐臂(6)的下端的前部通过转轴(4)与固定架(3)铰接,拐臂(6)的下端为自由端,上端置于钢丝绳(1)后部,拐臂(6)中部通过拉簧(5)连接钢丝绳(1)另一侧的配重(2)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拐臂(6)下端顶 部设置挂钩(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拐臂(6)为 L型拐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拐臂(6) 为马蹄拐臂(8),马蹄拐臂(8)两端分别设置转轴和固定架形成铰接,马蹄拐臂(8)中部 置于钢丝绳(1)后部,马蹄拐臂(8)中部分别设置拉簧(5)与钢丝绳(1)前部的配重(2) 顶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配重断绳防坠装置,属于施工升降机设备领域,配重(2)顶部设置连接钢丝绳(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3)、拉簧(5)和拐臂(6),固定架(3)设置在配重(2)顶部,并且紧靠配重(2)后沿,拐臂(6)的下端的前部通过转轴(4)与固定架(3)铰接,拐臂(6)的下端为自由端,上端置于钢丝绳(1)后部,拐臂(6)中部通过拉簧(5)连接钢丝绳(1)另一侧的配重(2)顶部。通过在配重的顶部设置由固定架、拐臂和拉簧组成的防坠装置,使得当发生断绳事故时,可以拐臂下端可以探出,钩挂于升降机塔架上,防止继续坠落,提高了升降机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避免配重坠落伤人事故。
文档编号B66B5/02GK201419955SQ200920026628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李永亮, 赵士山 申请人:赵士山;李永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