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发生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楼的高层化,设置于其内的电梯也不断高速化。另一方面,随着电梯的额定速度达到400m/分以上,由乘用轿厢周围的气流产生的气动力噪音成为问题(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 另外,按照建筑标准法,电梯的额定速度被规定为"是指使载重体作用于轿厢而上升时的最高速度"。如果按照速度对电梯进行分类,则将额定速度为每分45m以下的电梯规定为"低速",将每分60m 105m的电梯规定为"中速",将每分120m以上的电梯规定为"高速",将每分360m以上的电梯规定为"超高速"。 作为降低高速电梯的气动力噪音的对策,有在乘用轿厢的顶端安装整风罩的方法
(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此外,为了应对电梯的高速化,正在开发一种在整风罩上安装整
风扰流器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对于世界最高速的电梯也适用这种整风扰流器
技术(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3334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6249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B编),59巻564号(1993-8),论文No.92-1876. 非专利文献2 :世界最高速1010m/min电梯,东芝评论,57巻第6号(2002).
每幢建筑物的升降通道的结构多种多样,在建筑物的结构上,有时升降通道空间在中途变窄,或由于隔墙等而变窄。当电梯在这种结构的升降通道内高速行进时,产生称为"风切音"、"突入音"、"窄部通过音"等噪音。此外,在并列设有多台电梯的升降通道中,当相邻电梯的乘用轿厢相擦而过时产生噪音,存在着带给乘用轿厢内的乘客和在候梯厅等待电梯的乘客不愉快感的问题。 作为这种噪音的降低对策,例如专利文献2的安装整风扰流器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这种结构性改进花费成本,而且由于受升降通道的尺寸限制而有时不能应用。此外,电梯的高速化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舒适化,对于这种现状,仅通过这种结构性改进有时不能有效地降低电梯行进时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乘用轿厢在
升降通道内行进时产生噪音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该乘用轿厢上,向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存储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对在该行进路径上是否存在上述存储部所存储
的需要发生气流部位进行判断,当存在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时驱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
又,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
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上述乘用轿厢上,向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
以及驱动控制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根据并列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
的、与上述乘用轿厢相邻的其它乘用轿厢的运行状态,对设在上述乘用轿厢上的气流发生
装置进行驱动。 又,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该乘用轿厢上,向上述轿厢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存储部,其存储有关于该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的信息;以及驱动控制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对是否通过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进行判断,当通过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时驱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在升降通道内并列设有两台电梯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具有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乘用轿厢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对该实施形态的两台电梯运行进行控制的群管理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形态的乘用轿厢行进时被驱动的气流发生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发生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该实施形态的升降通道内空余空间的图,图9A是表示完全没有空余空间的情况的图,图9B是表示具有空余空间的情况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形态的乘用轿厢行进时被驱动的气流发生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形态的乘用轿厢行进时被驱动的气流发生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形态的乘用轿厢行进时被驱动的气流发生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例子的图,图13A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的图,图13B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的例子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另一设置例子的图,图14A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的图,图14B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的
5例子的图。 图15A和图15B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另一设置例子的图,图15A 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的图, 图15B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的
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图17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符号说明ll升降通道lla隔墙llb梁llc分隔梁12乘用轿厢13乘用轿厢14轿厢门15轿厢门30气流发生装置31电介体32 、33电极34电缆35放电用电源36引起流41群管理控制装置42 、43号机控制装置51控制部52存储部52a气流控制表52b设置部位管理表53、54气流驱动装置60升降通道的墙面 61气流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在升降通道内并列设有两台电梯的结构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 梯装置的图。 图中的11表示修筑在建筑物中的升降通道。F为楼层的简称。在图1的例子中, 有B1F 20F的楼面数,其中设置有两台电梯(以下称为A号机和B号机)的乘用轿厢12、13。 在乘用轿厢12的正面设有轿厢门14,当停止于各楼层时与未图示的候梯厅门卡 合而进行开闭动作。关于乘用轿厢13也一样,在正面设有轿厢门15,当停止于各楼层时与 未图示的候梯厅门卡合而进行开闭动作。 另外,在图1中,省略使乘用轿厢12、13升降动作用的巻扬机、缆索、配重等机构类。 这里,升降通道ll的结构,A号机和B号机不同。A号机侧具有B1 B20的空间, 而B号机侧具有IF 17F的空间。另外,在建筑物中,在B号机的最下层即IF的下面、最 上层即17F的上面,设有例如停车场等。而且,在该升降通道11的1F 3F设有将A号机 和B号机隔开的隔墙lla。 在这样的结构中,A号机的乘用轿厢12和B号机的乘用轿厢13,分别响应于候梯 厅呼叫和轿厢呼叫而在升降通道ll内移动。另外,"候梯厅呼叫"是指通过操作设置在各层 候梯厅的候梯厅呼叫按钮(图4的44a、44b、44c……)而登录的呼叫信号,包括登录楼层和 目的地方向的信息。"轿厢呼叫"是指通过操作设在轿厢室内的未图示的目的地呼叫按钮而 登录的呼叫信号,包括目的地楼层的信息。 这里,在图1的例子中,当A号机的乘用轿厢12从低于17F的区域高速进入高于 18F的区域时,存在于轿厢前进方向的空气被压縮,成为加速流流入乘用轿厢12的侧面,产 生称为所谓"突入音"的噪音。 当在3F B1F中运行时也一样。即,当乘用轿厢12从4F以上的区域高速进入3F 以下的区域时,存在于轿厢前进方向的空气被压縮,成为加速流流入乘用轿厢12的侧面, 产生称为所谓"突入音"的噪音。 而且,当在升降通道11的1F 3F中设有隔墙lla时,当B号机的乘用轿厢13从 上面的楼层向该隔墙lla的区域高速冲进时,升降通道的空间在中途变窄,因此内部的空 气被从隔墙1 la推出,产生称为所谓"突入音"的噪音。 此外,在升降通道ll内,由于梁llb、分隔梁llc等而局部存在狭窄部。当乘用轿 厢12、乘用轿厢13通过那里时,产生称为所谓"窄部通过音"的噪音。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防止这种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噪音,在乘用轿厢12、13上设 有产生等离子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30。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乘用轿厢12的两侧面的 上端部设有一对与升降通道11的墙面相对的气流发生装置30a、30b,在该两侧面的下端部 设有一对与升降通道11的墙面相对的气流发生装置30c、30d。 气流发生装置30a、30b用于上升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2下降方向产生等离 子气流。气流发生装置30c、30d用于下降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2上升方向产生等离 子气流。这些气流发生装置30a 30d,由以陶瓷等绝缘物作为基板的组件结构构成,用螺 钉固定或粘合剂方式将组件部分固定在乘用轿厢12的外周面上。
关于乘用轿厢13也是一样。 S卩,在乘用轿厢13的两侧面的上端部设有一对与升降通道11的墙面相对的气流 发生装置30e、30f,在该两侧面的下端部设有一对与升降通道11的墙面相对的气流发生装 置30g、30h。 气流发生装置30e、30f用于上升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3下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气流发生装置30g、30h用于下降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3上升方向产生等离 子气流。这些气流发生装置30e 30h,由以陶瓷等绝缘物作为基板的组件结构构成,用螺 钉固定或粘合剂方式将组件部分固定在乘用轿厢13的外周面上。
图3表示气流发生装置30的结构。 气流发生装置30包括第1电极32,其与电介体31表面露出于同一个面上;第2 电极33,其离开电介体31表面的距离与上述电极32不同,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1电极 32的表面错开并分离,埋设在电介体31内;以及通过电缆34向电极32、33间施加电压的 放电用电源35。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利用放电用电源35向电极32、33间施加规定值以下的频率的 交流电压和交变电压时,在电极32、33之间的等离子放电的作用下,沿气流发生装置30的 表面即电介体31表面产生向一个方向流动的引起流36。 图4是表示对A号机和B号机两台电梯运行进行控制的群管理系统构成的框图。
该群管理系统包括群管理控制装置41 ;与该群管理控制装置41连接的两台号机 控制装置42、43 ;各层的候梯厅呼叫按钮44a、44b、44c……。 群管理控制装置41 ,是对A号机和B号机的电梯运行进行总控制的装置,对于来自 各层的候梯厅呼叫按钮44a、44b、44c……的候梯厅呼叫,选择最佳电梯并进行响应等的控 制。 号机控制装置42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对A号机的乘用轿厢12进行运 行控制。号机控制装置43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对B号机的乘用轿厢13进行运 行控制。 群管理控制装置41、号机控制装置42、43,分别由装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
成。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群管理控制装置41具有对上述A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置30a
30d和B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置30e 30h进行驱动控制的功能。 图5表示该驱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中,设有控制部51和存储部52。 对控制部51 ,提供有各层的候梯厅呼叫按钮44a、 44b 、 44c……所产生的电梯呼叫, 以及从号机控制装置42、43送来的A号机和B号机的运行信息。在运行信息中,含有轿厢 位置和运行方向、运行速度等信息。 而且,存储部52具有将升降通道11的空间(乘用轿厢的宽度方向的空间)变窄 的位置登录为需要发生气流部位的气流控制表52a。如果是图l例子的话,将仅能通过l台 A号机的18F 20F的位置信息、设有隔墙lla的B1F 3F的位置信息、以及设有梁lib和 分隔梁lie部位的位置信息分别登录为需要发生气流部位。 控制部51通过参考该气流控制表52a,当A号机的乘用轿厢12和B号机的乘用轿 厢13通过上述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时,通过气流驱动装置53、54对A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置 30a 30d和B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置30e 30h的驱动进行控制。 气流驱动装置53按照来自控制部51的驱动指示,驱动A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置 30a 30d。气流驱动装置54按照来自控制部51的驱动指示,驱动B号机侧的气流发生装 置30e 30h。该气流驱动装置53、54具有用于提供气流产生所需电力的电池。
另外,气流驱动装置53设置在A号机侧的号机控制装置42上,通过未图示的尾线
8而与设在乘用轿厢12上的气流发生装置30a 30d电连接。 同样地,气流驱动装置54设置在B号机侧的号机控制装置43上,通过未图示的尾
线而与设在乘用轿厢13上的气流发生装置30e 30h电连接。 下面,着眼于A号机的乘用轿厢12,对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流程图。 首先,当乘用轿厢12处于停机状态(待机状态)时,气流发生装置30a 30d也处
于停止状态即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被设为OFF状态。这是因为,如果在电梯运行中一
直将等离子气流设为ON状态的话,则图3所示的电极32、33产生磨损而使装置寿命降低,
而且电力消耗也增大。 这里,当在乘用轿厢12停止的状态下发生候梯厅呼叫或轿厢呼叫时,乘用轿厢12 开始以规定的速度向目标楼层行进,这时,设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中的控制部51,从A号机 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乘用轿厢12的运行信息,根据该运行信息所含有的运行速度对是 否是"长途运行模式"还是"短途运行模式"进行判断(步骤Sll)。"长途运行模式"是指乘用轿厢12以额定速度行进规定距离以上的长距离时的运 行模式。与此相反,"短途运行模式"是指乘用轿厢12以比额定速度小的速度行进不足规定 距离的短距离时的运行模式。例如,乘用轿厢12只移动1层等的情况就相当于此。
在"长途运行模式"中,乘用轿厢12的移动速度快,因此当靠近狭窄部时,产生较 大的气动力噪音。因此,需要利用等离子气流使气动力噪音降低。与此相反,在"短途运行 模式"中,乘用轿厢12的移动速度慢,因此即使靠近狭窄部也往往不会产生气动力噪音。因 此,从电力消耗和磨损对策的观点看,最好停止等离子气流。 当是"长途运行模式"时(步骤Sll的是),控制部51参考设在存储部52的气流 控制表52a(步骤S12),对从现在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行进路径是否存在需要发生气流部位 进行判断(步骤S13)。其结果,如果行进路径存在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步骤S13的是),则 控制部51通过A号机的气流驱动装置53来驱动气流发生装置30a、30b或气流发生装置 30c、30d,且设为等离子ON状态(步骤S14)。 这时,产生方向与乘用轿厢12运行方向相反的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另外乘 用轿厢12的运行方向根据从A号机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的乘用轿厢12运行信息进行 判断。 g卩,如图7的例子所示,当乘用轿厢12向上升方向行进时,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 侧面上端部的气流发生装置30a、30b,并向下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由此, 能够使行进过程中被乘用轿厢12上端部拦住的空气如图7的虚线所示那样,从乘用轿厢12 的侧面平缓地向后方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而且,当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时,通过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侧面下端部的 气流发生装置30c、30d,向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而且,当将等离子气流设为ON状态时,在乘用轿厢12停靠于目的楼层的时刻,将 等离子气流设为0FF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长途运行模式"即如果是"短途运行模式"的运行时(步骤 Sll的No),由于在速度上产生的噪音较低,因此控制部51仍维持等离子0FF的状态(步骤 S15)。
关于B号机的乘用轿厢13也是一样。 S卩,当以"长途运行模式"行进时,如果在其行进路径上存在需要发生气流部位,则 通过按照乘用轿厢13运行方向来驱动气流发生装置30e、30f或气流发生装置30g、30h并 将它们设为等离子ON状态,从而能够防止行进时产生的噪音。 这样,将升降通道11空间变得狭窄的部位预先登录为需要发生气流部位,当乘用
轿厢12、13行进在该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时,将等离子气流控制为ON状态,从而能够防止行
进时产生的噪音。(第2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在相同的升降通道内并列设有多台电梯的结构中,根据相邻的轿厢的运行状态有 时会产生噪音。在第2实施形态中,做成了利用等离子气流来防止这种由相邻轿厢所引 起 的噪音的结构。 另外,升降通道和轿厢的结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等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 同,因此,这里仅参考图8对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流程图。
现在,着眼于A号机的乘用轿厢12。当该乘用轿厢12处于停止状态(待机状态) 时,气流发生装置30a、30b也处于停止状态即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被设为OFF状态。这 是因为,如果在电梯运行中一直将等离子气流设为ON状态,则图3所示的电极32、33产生 磨损而使装置寿命降低,而且电力消耗也增大。 这里,当在乘用轿厢12停止的状态下发生候梯厅呼叫或轿厢呼叫时,乘用轿厢12 开始以规定的速度向目标楼层行进,这时,设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中的控制部51,从A号机 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乘用轿厢12的运行信息,根据该运行信息所含有的运行速度对是 否是"长途运行模式"还是"短途运行模式"进行判断(步骤S21)。 如上所述,"长途运行模式"是指乘用轿厢12以额定速度行进规定距离以上的长距 离时的运行模式,由于乘用轿厢12的移动速度快,因此当靠近狭窄部时,产生较大的气动 力噪音。因此,需要利用等离子气流使气动力噪音降低。 如果是"长途运行模式"(步骤S21的是)的话,控制部51从B号机的号机控制 装置43获得作为相邻轿厢的B号机的乘用轿厢13的运行信息,对乘用轿厢13的运行状态 (停止在何处,或正在何处行进等)进行确认(步骤S22)。 然后,当确认乘用轿厢13停止于乘用轿厢12的前进方向、并且若乘用轿厢12并 列在该停止位置的话就判断为横向的空余空间就消失时(步骤23的是),则控制部51通过 A号机的气流驱动装置53来驱动气流发生装置30a、30b或气流发生装置30c、30d,并将它 们设为等离子ON状态(步骤S24)。 具体地说,如图9A所示,当乘用轿厢并列在升降通道11内时,如果横向的空余空 闲完全没有的话,就设为等离子ON状态。这是因为,当一方的轿厢(这里为乘用轿厢12) 进入时,周围空气的排放场所变少,从间隙形成加速流而流出,这时产生噪音。
如图10的例子所示,在乘用轿厢13停止于最上层17F的状态下,当像乘用轿厢12 通过该17F这样的时候,就相当于此。另外,相邻轿厢的停止位置的空余空间有多少,能够 通过预先将升降通道11的各层结构信息提供给控制部51来进行判断。
这时,产生方向与乘用轿厢12运行方向相反的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另外,乘 用轿厢12的运行方向可以根据从A号机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的乘用轿厢12运行信息 进行判断。 g卩,如图10的例子所示,当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时,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 侧面下端部的气流发生装置30c、30d,向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由此,能 够使行进过程中被乘用轿厢12下端部拦住的空气如图10的虚线所示那样从乘用轿厢12 的侧面平缓地向前方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而且,当乘用轿厢12向上升方向行进时,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侧面上端部的气流 发生装置30a、30b,向下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从而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当乘用轿厢12、 13并列在升降通道11内时,如果存在至 少1台以上的空余空间,即使并列有一方的轿厢(这里为乘用轿厢12)时也存在空气的排 放场所,因此不会产生噪音。由此,不需要设为等离子0N状态。 而且,当判断出作为相邻轿厢的乘用轿厢13在乘用轿厢12的附近向相反方向或 相同方向行进时(步骤25的是),控制部51通过A号机的气流驱动装置53来驱动气流发 生装置30a、30b或气流发生装置30c、30d,并将它们设为等离子0N状态(步骤26)。
图11表示作为相邻轿厢的乘用轿厢13在乘用轿厢12的附近向反方向行进时即 在中途乘用轿厢12和乘用轿厢13相擦而过时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由于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因此为了向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 气流(引起流36),而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下端部的气流发生装置30c、30d。由此,能够使 因乘用轿厢12和乘用轿厢13相擦而过而产生的加速流如图11的虚线所示那样从乘用轿 厢12的侧面平缓地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另外,这时,如果驱动乘用轿厢13侧的气流发生装置30e、30f向下降方向产生等 离子气流(引起流36),那么折入乘用轿厢13的空气也能平缓地流动,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噪 音的产生。 图12表示当作为相邻轿厢的乘用轿厢13在乘用轿厢12附近向相同的方向行进 时即乘用轿厢12和乘用轿厢13大致并列行进时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由于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因此为了向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 气流(引起流36),而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下端部的气流发生装置30c、30d。由此,能够使 因乘用轿厢12和乘用轿厢13向相同方向行进而产生的加速流如图12的虚线所示那样从 乘用轿厢12的侧面平缓地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另外,这时,如果驱动乘用轿厢13侧的气流发生装置30g、30h向上升方向产生等 离子气流(引起流36),则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噪音的产生。 而且,当将等离子气流设为ON状态时,在乘用轿厢12停靠于目的楼层的时刻,将 等离子气流设为0FF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长途运行模式"即如果是"短途运行模式"的运行的话(步 骤S21的No),则在速度上产生的噪音较低,因此控制部51仍维持等离子OFF的状态(步 骤S27)。而且,如果上述步骤S23、 S25中的哪一个条件都不满足,也仍维持等离子OFF的 状态。 关于B号机的乘用轿厢13也是一样。
S卩,当以"长途运行模式"行进时,如果在其行进过程中因与相邻轿厢即乘用轿 厢12的位置关系而会产生噪音的话,通过按照乘用轿厢13运行方向来驱动气流发生装置 30e、30f或气流发生装置30g、30h并将它们设为等离子0N,从而能够防止行进时产生的噪 这样,在相同的升降通道11内并列设有A号机的乘用轿厢12和B号机的乘用轿 厢13、并且各自独立运行的情况下,根据相邻轿厢的运行状态来判断产生噪音的位置并对 等离子气流进行ON控制,从而能够防止行进时产生的噪音。
(第3实施形态)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在第3实施形态中,在升降通道侧设置气流发生装置,当乘用轿厢通过那里时,根 据该乘用轿厢的行进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作为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位置,是升降通道空 间变得狭窄部位的墙面或梁等。 图13A和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例子的图,图 13A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 图,图13B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 的例子图。 现在假设,在图l所示的升降通道ll的18F的墙面60a、60b(用斜线表示的部分), 与A号机的乘用轿厢12两侧面相对地设置有气流发生装置61a、61b和气流发生装置62a、 62b。 气流发生装置61a、61b用于上升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2下降方向产生等离 子气流。气流发生装置62a、62b用于下降运行时,配置成向乘用轿厢12上升方向产生等离 子气流。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上升运行时乘用轿厢12通过墙面60时,驱动气流发生装置
61a、61b并向乘用轿厢12下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由此能够使行进过程中被乘用轿厢12
上端部拦住的空气从乘用轿厢12的侧面平缓地向后方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同样地,当下降运行时乘用轿厢12通过墙面60时,驱动气流发生装置62a、62b并
向乘用轿厢12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由此能够使行进过程中被乘用轿厢12下端部拦
住的空气从乘用轿厢12的侧面平缓地向前方流动,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图14A和图14B是表示气流发生装置的其它设置例子的图,图14A是表示将气流
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图,图14B表示将气
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的例子图。 在图14A和图14B的例子中,在一侧墙面60a上,作为上升运行用而沿着升降方向
串联排列配置有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1a、61c,作为下降运行用而沿着升降方向串联排列配
置有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2a、62c。同样地,在另一侧墙面60b上,作为上升运行用而沿着升
降方向串联排列配置有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1b、61d,作为下降运行用而沿着升降方向串联
排列配置有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2b、62d。 另外,所谓的"串联排列配置",如果用图14A的气流发生装置61a、61c的例子进行 说明的话,是指配置成从该气流发生装置61a、61c向升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利用这种 串联排列配置,能够增加等离子气流的量。
图15A和图15B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其它设置例子的图,图15A 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一侧墙面上的例子图,图 15B是表示将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升降通道的与乘用轿厢侧面相对的另一侧墙面上的例子 图。 在图15A和图15B的例子中,在一侧墙面60a上,作为上升运行用的二组气流发生 装置61a、61c向外侧而被配置成八字状,作为下降运行用的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2a、62c向 外侧而被配置成八字状。相同地,在另一侧墙面60b上,作为上升运行用的二组气流发生装 置61b、61d向外侧而被配置成八字状,作为下降运行用的二组气流发生装置62b、62d向外 侧而被配置成八字状。 所谓的"配置成八字状",如果用图15A的气流发生装置61a、61c的例子进行说明 的话,是指相对于升降方向具有规定角度地相互向外侧倾斜而配置。这时,能够从气流产生 装置61a、61c相对于升降方向以规定角度向外侧产生等离子气流。利用这种八字形配置, 能够将折入乘用轿厢12的加速流分散开。 接下来,以图13A和图13B所示的气流发生装置61a、61b和气流发生装置62a、62b 为例,对它们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另外,对 于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图5的构成相同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3实施形态中,在存储部52中,取代气流控制表52a而设有设置部位管理表 52b。在该设置部位管理表52b中,登录有在升降通道ll内有关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 62b的设置位置的信息。 而且,用于驱动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的气流驱动装置55与控制部51 连接。该气流驱动装置55具有用于提供气流产生所需电力的电池,按照来自控制部51的 驱动指示对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进行驱动。 下面,着眼于A号机的乘用轿厢12而对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电梯装置的气流产生的控制动作流程图。 首先,当乘用轿厢12处于停机状态(待机状态)时,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
62b也处于停止状态即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被设为OFF状态。这是因为,如果在电梯
运行中一直将等离子气流设为0N状态,则图3所示的电极32、33产生磨损而使装置寿命降
低,而且电力消耗也增大。 这里,当在乘用轿厢12停止的状态下发生候梯厅呼叫或轿厢呼叫时,乘用轿厢12 开始以规定的速度向目标楼层行进。这时,设在群管理控制装置41中的控制部51,从A号 机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乘用轿厢12的运行信息,根据该运行信息所含有的运行速度对 是否是"长途运行模式"还是"短途运行模式"进行判断(步骤S31)。 如上所述,所谓的"长途运行模式",是指乘用轿厢12以额定速度行进规定距离以 上的长距离时的运行模式,由于乘用轿厢12的移动速度快,因此当靠近狭窄部时,产生较 大的气动力噪音。因此,需要利用等离子气流使气动力噪音降低。 如果是"长途运行模式"(步骤S31的是)的话,控制部51参考设在存储部52中 的设置部位管理表52b(步骤32),对从现在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是否存在设有气流发生装 置61a、61b、62a、62b的部位进行判断(步骤S33)。
如上所述,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设置在升降通道ll空间变窄的部位即 需要产生气流的部位。在图1的例子中,设置在升降通道11的18F的墙面60a、60b上。
如果存在装置设置部位(步骤S33的是),则控制部51通过气流驱动装置55驱动 气流发生装置61a、61b或气流发生装置62a、62b并将它们设为等离子ON状态(步骤S34)。
这时,产生方向与乘用轿厢12运行方向相反的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另外,乘 用轿厢12的运行方向可以根据从A号机的号机控制装置42获得的乘用轿厢12运行信息 进行判断。 S卩,当乘用轿厢12向上升方向行进时,驱动设在升降通道ll的墙面60a、60b上的 气流发生装置61a、61b,向下降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由此,能够使行进中被 乘用轿厢12上端部拦住的空气从乘用轿厢12的侧面平缓地流向后方,从而防止噪音的产 生。 而且,当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时,驱动设在升降通道ll的墙面60a、60b上 的气流发生装置62a、62b,向上升方向产生等离子气流(引起流36),从而能够获得相同的 效果。 而且,当将等离子气流设为ON状态时,在乘用轿厢12停靠于目的楼层的时刻,将 等离子气流设为0FF状态。 另一方面,当如果不是"长途运行模式"即如果是"短途运行模式"的运行时(步 骤S31的No),在速度上产生的噪音较低,因此控制部51仍维持等离子OFF的状态(步骤 S35)。 关于B号机的乘用轿厢13也是一样。 S卩,当以"长途运行模式"行进时,在其行进过程中,在升降通道ll变窄的部位设 置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根据乘用轿厢13运行方向来驱动气流发生装置61a、 61b或气流发生装置62a、62b并将它们设为等离子0N状态,从而能够防止行进时产生的噪 这样,即使在升降通道11狭窄的部位设置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也与 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当乘用轿厢12在该部位行进时,通过对等离子气流进行0N控制, 从而能够防止行进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图13A和图13B的例子中,表示了将气流发生装置61a、61b、62a、62b设置 在升降通道ll的墙面60a、60b上的情况,但也可以例如设置在图l所示的梁llb、分隔梁 llc等上。 又,若做成在升降通道11侧和乘用轿厢12、13侧这两者上设置气流发生装置、并 按照乘用轿厢12、 13的运行而对这些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控制的结构,则能够提高噪音 防止的效果。 又,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将并列设置有两台电梯的升降通道作为例子,但本发明 即使是进一步设置有多台电梯的升降通道也同样可以。 又,升降通道的结构不限于图1的例子,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升降通道。
此外,如果使用通过施加在电极间的电压的控制而能够有选择地向上升方向和下 降方向产生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的话,则在上升运行时和下降运行时,用1个气流发生装 置就可以应对。
总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对 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使其具体化。而且,通过上述各实施形态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恰 当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形态。例如,也可以从实施形态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省略几个结构 要素。此外,也可以跨越不同的实施形态对结构要素进行恰当组合。 采用本发明,当乘用轿厢在升降通道内行进时,通过驱动设在乘用轿厢或升降通 道上的气流发生装置,能够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并防止噪音。
1权利要求
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该乘用轿厢上,向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存储部,其将上述升降通道的空间变窄的部位作为需要发生气流部位进行存储;以及驱动控制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对在该行进路径上是否存在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需要发生气流部位进行判断,当存在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时驱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使得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上升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下降方向产生气流;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下降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上升方向产生气流。
3. —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上述乘用轿厢上,向降低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以及驱动控制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根据并列设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的、与上述乘用轿厢相邻的其它乘用轿厢的运行状态,对设在上述乘用轿厢上的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乘用轿厢相邻的其它乘用轿厢处于停止状态、并且当上述乘用轿厢并列在该停止位置时空余空间消失的情况下,上述驱动控制部对设在上述乘用轿厢上的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上述乘用轿厢相邻的其它乘用轿厢在上述乘用轿厢的附近向相反方向或相同方向行进时,上述驱动控制部对设在上述乘用轿厢上的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使得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上升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下降方向产生气流;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下降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上升方向产生气流。
7. —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乘用轿厢,其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气流发生装置,其设置在该乘用轿厢上,向降低上述轿厢行进时的气流紊乱的方向产生气流;存储部,其存储有关于该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的信息;以及驱动控制部,其当上述乘用轿厢向目的楼层行进时,对是否通过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进行判断,当通过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设置部位时,驱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对上述气流发生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使得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上升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下降方向产生气流;在上述乘用轿厢向下降方向行进过程中,向上升方向产生气流。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气流发生装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沿上述乘用轿厢的升降方向串联设置多个。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气流发生装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相对于上述乘用轿厢的升降方向倾斜地配置。
11. 如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控制部,仅在上述乘用轿厢以额定速度行进的长途运行模式时驱动上述气流发生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装置,将升降通道(11)的空间变窄的部位登录为需要发生气流部位,当在乘用轿厢(12)的行进路径上存在该需要发生气流部位时,驱动设在乘用轿厢(12)上的气流产生装置(30a、30b)或气流产生装置(30c、30d)。这时,在乘用轿厢(12)向上升方向行进过程中,驱动气流产生装置(30a、30b)并向下降方向产生气流。在乘用轿厢(12)向下降方向行进过程中,驱动气流产生装置(30c、30d)并向上升方向产生气流。由此,能够防止行进过程中的噪音。
文档编号B66B11/02GK101767740SQ2009102151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堀越隆晴, 松田寿, 林和夫, 水野末良, 田中元史, 野田伸一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