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制粒机压辊壳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粒机压辊,具体地说是一种环模制粒机压辊壳结 构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构尤其适应于环模制粒机压制饲料颗粒、牧草颗粒、 木屑颗粒等生物质颗粒。
(二)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伺料、生物质环模制粒机的压辊结构都是直型的套式 结构,即其内孔中只能装入两只轴承,这种结构的压辊如果用于生产饲料颗 粒、牧草颗粒、木屑颗粒等生物质颗粒时由于压辊承受的压力大,所以轴承 会经常损坏,压辊轴承寿命非常短,生产过程中维修几率很高,操作维修技 术人员劳动强度增大,直接增大了生产成本。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大大提高 压辊轴承使用寿命的制粒机压辊壳。该压辊壳在不改变现有制粒机结构和原 理的前提下,将现有技术的压辊壳加长,加长后的压辊壳内孔内可装入三只 或三只以上的轴承,将本来由两只轴承承担的压力,平均分配给增加的轴 承,这样每只轴承受力减少,从而延长了轴承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制粒机压辊壳,由带内孔的三段轴套连接而成,三段轴套也可制造成整 体结构,且中间轴套的外径分别大于两侧轴套的外径。
上述制粒机压辊壳,其各段轴套内孔的孔径完全相同,二个轴套的内孔 连成直筒形。
上述制粒机压辊壳,其各段轴套内孔的孔径不完全相同,三个轴套的内 孔构成阶梯形。
上述制粒机压辊壳,其两侧轴套的外径和长度相同,对称分布在中间轴 套的两侧。
上述制粒机压辊壳,其两侧轴套的外径和长度中至少有一个技术参数不 相同,非对称分布在中间轴套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 制粒机压辊壳在不改变现有制粒机结构和原理的前提下,能提高压辊轴承的 寿命,提高数倍以上至数十倍以上;另外该制粒机压辊壳制造成本没有太大变化。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中间轴套,2、左侧轴套,3、右侧轴套,4、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一4对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l:
如附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结构是由带内孔4的 中间轴套l、左侧轴套2和右侧轴套3三段轴套连接而成,左、右两侧轴套2、 3的外径必须能够满足使用过程中强度的需要,且中间轴套l的外径分别大于 左、右两侧轴套2、 3的外径。各轴套内孔4的孔径完全相同,三段轴套的内 孔连成直筒形,左、右两侧轴套2、 3的外径和长度相同,对称分布在中间轴 套1的两侧。
实施例2:
如附图3、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结构是由带内孔4的 中间轴套l、左侧轴套2和右侧轴套3三段轴套连接而成,左、右两侧轴套2、 3的外径必须能够满足使用过程中强度的需要,三段轴套直接铸造成整体结 构,且中间轴套l的外径分别大于左、右两侧轴套2、 3外径。各段轴套内孔 的孔径不完全相同,三个轴套的内孔4构成阶梯形。左、右两侧轴套2、 3的 外径和长度中至少有一个技术参数不相同,非对称分布在中间轴套l的两
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 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制粒机压辊壳,其特征在于,该压辊壳由带内孔的三段轴套相互连接而成,且中间轴套的外径分别大于两侧轴套的外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特征在于,各段轴套内孔的 孔径完全相同,三段轴套的内孔连成直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特征在于,各段轴套内孔的 孔径不完全相同,三个轴套的内孔构成阶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特征在于,两侧轴套的外径 和长度相同,对称分布在中间轴套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粒机压辊壳,其特征在于,两侧轴套的外径 和长度中至少有一个技术参数不相同,非对称分布在中间轴套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粒机压辊壳,属于制粒机压辊的改进技术领域,是由带内孔的三段轴套连接而成,三段轴套也可制造成整体结构,且中间轴套的外径分别大于两侧轴套的外径。内孔可以是直筒形,也可以是阶梯形,两侧轴套的外径和长度可以相同,以对称结构分布在中间轴套的两侧,也可使外径和长度中至少有一个技术参数不相同,以非对称结构分布在中间轴套的两侧。中间轴套的外表面为制粒机压辊的有效压制工作面,其两侧轴套的外表面不与制粒机环模直接接触,不是有效压制工作面,两侧轴套的作用是为了在内孔中安装轴承、油封等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制粒机压辊壳在不改变现有制粒机结构和原理的前提下,能提高压辊轴承的寿命在数倍以上至数十倍以上。
文档编号B30B11/00GK201151201SQ20082001669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田中武, 高德新 申请人:田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