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低阻抗矿热炉短网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耗电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矿热炉短网。矿热炉短网指电炉变压器二次端子至铜瓦这段导体,一般由铜管构成。
背景技术:
我国在五十年代引进苏联矿热炉技术,短网采用铜排布线方法。在电炉变压器1的二次端子与铜瓦(发热端子)2之间连接有三相铜管布线(短网)3,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短网铜管在大电流传导中产生热能使短网电阻增大(铜在环境温度为20℃时,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其电阻率增加0.0043%),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矿热炉容量的增大及矿热炉技术进步,大中型矿热炉短网采用铜管布线,由于短网铜管通水冷却,有效降低短网铜管温度,从而降低了其电阻。
根据公式X=2兀f(L-M)式中X-电抗;L-自感系数;M-互感系数。
所述的互感系数就是相邻导体电流方向相反,载流支路产生的漏磁通相互抵消。相反极性的导体间距越近,漏磁通抵消程度越好,从而减小漏抗。但是,现有构成短网3的铜管4的截面为圆形(参见图3,图中标记6是防火墙,5是补偿器),铜管3的表面包附有绝缘层7,三相短网3均有多根铜管5分为两排并列,并通过绝缘夹具8和穿钉9紧固在一起。在排列中每根铜管5的圆弧面与圆弧面靠近形成有空间距离,中间空间距较大,磁场相互抵消作用较差,互感系数M增大,电抗也相应增大,造成短网铜管电能损失严重,因此短网铜管结构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阻抗矿热炉短网,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短网铜管与铜管靠近,中间空间距较大,消弱磁场较差而导致互感系数M和电抗X相应增大,造成短网铜管电能损失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构成短网的多根铜管布线,在每一铜管的表面包有绝缘层,每相短网的多根铜管通过夹具相互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铜管的截面至少由三边构成矩形,该矩形的三个平面与其它铜管相应的平面相邻布置。
所述的铜管布线的截面外形也可是矩形,包括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铜管布线的截面相当于在原有的圆形截面的铜管加工整切三面或四面,并在短网铜管布线排列中,使各切面相邻布置,使各支路铜管上下面及内侧面间距相等,这样使导体产生的漏磁通能很好的消弱。根据上述的公式说明互感系数M与其它支路铜管的间距相等,间距越近,互感系数M越大,同时电抗X降低。使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矿热炉短网铜排、铜管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降低短网电能损失,达到了节约电能、提高有功功率的目的。
图1是矿热炉短网与供电变压器二次端子和铜瓦连接的应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现有的矿热炉短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面矩形截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式与图1和图2所述的情况相同,只是对短网的截面结构进行了改进。
参见图3,该实施例包括三相短网3,每相短网的多根铜管4通过夹具8和穿钉9相互固定在一起,在每一铜管4的表面包有绝缘层7。所述的每根铜管4的截面由三边构成矩形,外侧的一边是圆弧形状,这相当于在原有的圆形截面的铜管加工整切三面,并在短网排列中使铜管4的各切面相邻布置,使各支路铜管4上下面及内侧面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铜管3的截面外形也可是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权利要求1.一种低阻抗矿热炉短网,包括构成短网的多根铜管布线,在每一铜管的表面包有绝缘层,每相短网的多根铜管通过夹具相互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铜管的截面至少由三边构成矩形,该矩形的三个平面与其它铜管相应的平面相邻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抗矿热炉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布线的截面外形为矩形。
专利摘要一种低阻抗矿热炉短网,包括构成短网的多根铜管布线,在每一铜管的表面包有绝缘层,每相短网的多根铜管通过夹具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每根铜管的截面至少由三边构成矩形,该矩形的三个平面与其它铜管相应的平面相邻布置。所述的铜管布线的截面外形也可是矩形。本实用新型铜管布线的截面相当于在原有的圆形截面的铜管加工整切三面或四面,并在短网排列中使各切面相邻布置,使各支路铜管上下面及内侧面间距相等,这样使导体产生的漏磁通能很好的消弱。根据公式说明互感系数M与其它支路铜管的间距相等,间距越近,互感系数M越大,同时电抗X降低。使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矿热炉短网铜排、铜管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降低短网电能损失,达到了节约电能、提高有功功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H05K9/00GK2783680SQ20052001586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7日
发明者麻林伟, 牛晓明, 贾新富, 杜建伟, 李红波, 苏忠祥, 刘群富, 孙建忠, 程西红, 陈兴奎, 徐建祥, 李淑静 申请人:麻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