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径向支持支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03281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径向支持支承的利记博彩app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起重机上抵抗推力载荷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抵抗来自一转柱式起重机上的一起重臂的径向(即水平的)推力载荷的支承系统。
船舶和海上平台需要起重机,用于迅速和安全地装卸许多不同材料和人员。带有中心柱的可附加的支座型起重机在海运类型的应用场合已很普遍。在转柱式起重机(post crane)上,起重机的上层结构和起重臂在轴承上围绕该柱的轴线转动。
该柱用作为起重机的结构基底,用于抵抗起重机承受的推力载荷和倾覆力矩。推力载荷通过诸轴承从起重臂传送到该柱,上层结构在该轴承上围绕该柱的轴线转动。尤其是,垂直推力载荷通过容器环轴承从起重臂传到该柱,该轴承包括许多滚柱。径向(即水平的)推力载荷通过包括许多滚柱的径向轴承环从起重臂传到该柱(这些滚柱可滚动地啮合于该柱的外圆周。
虽然转柱式起重机在海运环境中超过许多其它类型的起重机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实现关于诸轴承、尤其是径向轴承环的相同的支承载荷是引起争论的。不能实现关于诸轴承的相同的载荷可以造成不均匀的轴承滚柱的磨损,这磨损又能导致起重机的过早修理和停机,或者造成起重机的严重故障。
为了实现关于径向支承环的相同的滚柱载荷,制造商依赖于支承环和它的诸滚柱的精密机加工或允许弹性偏转的结构。由于它们较高的费用,故不大希望采用这两方案。并且,商业上可得到的带有一体环的诸精密轴承直径被限制于6.5米之下,这又限制了起重机的装载容量。因此,在该领域需要一种实现关于径向支承环的相同的滚柱载荷的、成本较有效的装置。
发明概要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是一种关于将施加于一起重机上的径向载荷接纳和传送入一基底的系统,其中,该起重机具有用一基本上圆筒形外支承表面可操作地连接于该基底的一中心柱,并且起重机围绕该中心柱的轴线在至少一部分圆中转动。该系统包括在中心柱的外支承表面、沿一圆弧、在一连接链区(linked sequence)内排列的三个或多个径向载荷滚柱。各径向载荷滚柱包括一轴线和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轴线的一转动轴线。该系统还包括关于在该圆弧的一端固定一第一径向载荷滚柱和在该圆弧的另一端固定一第二径向载荷滚柱的一装置。该系统还包括将在第一和第二径向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至它的相邻滚柱的诸连板(link),以形成组成一挠性链的诸所述滚柱。最后,该系统包括关于张紧连接的诸径向载荷滚柱的一装置,以使各径向载荷滚柱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并基本上均等由诸径向滚柱施加在该外支承表面上的多个径向作用力。
在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连接各滚柱的诸连板包括可枢转的连板和固定的连板。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由可枢转连板连接至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一个滚柱,并由固定连板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是一种用于将施加在起重机上的诸径向载荷接纳和传送进入一基底的方法,其中,起重机具有用一基本上圆筒形外支承表面连接于一基底的一中心柱,起重机围绕中心柱的轴线在至少一部分圆内转动。该方法包括提供设置在中心柱的外支承表面、沿一圆弧排列的三个或多个径向载荷滚柱的一连接的。各径向滚柱具有一轴线和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轴线的一转动轴线。该方法还包括提供用于在该圆弧的一端固定一第一径向载荷滚柱的一装置。该方法还包括用诸连板将第一和第二径向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于它的相邻的滚柱,以形成由诸所述滚柱组成的一挠性链。最后,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张紧诸径向载荷滚柱的链区的一装置,以使各径向载荷滚柱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并引起可枢动连板和固定连板基本上均等由诸径向滚柱施加在该外支承表面上的诸径向力。
在上述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将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于它的相邻的滚柱的连板是诸可枢转连板和诸固定连板。由可枢转连板将在第一与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一个,并由固定连板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是一支承系统,该系统包括形成围绕一第一轴线的圆周的一支承表面和包围至少一段的该支承表面的一滚柱链。该滚柱链包括一第一滚柱、一第二滚柱、一第三滚柱、一第一构件和一第二构件。各滚柱包括一转动轴线和一滚柱表面。各滚柱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并且各滚柱表面与支持表面可滚动地接触。诸滚柱沿着支承表面相互沿径向偏置。第一构件互连于第一和第二滚柱,并保持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偏置距离。第二构件互连于第二和第三滚柱,并保持在第二和第三滚柱之间的偏置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滚柱的转动轴线是不可转动的,而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二和第三滚柱的转动轴线是可转动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滚柱的转动轴线是可转动的,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二和第三滚柱的转动轴线也是可转动的。
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是用于将诸径向载荷从一第一结构传送进入一第二结构的一支承表面的方法。该支承表面形成围绕一第一轴线的圆周,并且第一结构是可围绕第一线旋转地移动。该方法包括沿着支承表面的至少一圆周段布置滚柱链。滚柱链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多个挠性互连的滚柱。各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转动轴线。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滚柱链的第一端连接于在第一结构上的一第一位置,可操作地将滚柱链的第二端连接于在第一结构上的一第二位置,并引起各滚柱可滚动地接触于支承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在操作期间,随着第一结构围绕第一轴线转动时滚子链沿着支承表面沿径向移动。当滚柱链沿着支承表面移动时,诸滚柱沿着支承表面可滚动地行进。
虽然揭示了多个实施例,从以下叙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其它诸实施例对于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会变得很明显。如会认识到的那样,本发明能够在许多不同的、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修改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因此,全部附图和详细说明都被认为在性质上是示例性的、不是限制的。
附图简述

图1是转柱式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起重机的上层结构的详细侧视图。
图3是图2的详细剖视图。
图4A是位于图3所示的云状部分内的链条段的详细剖视图。
图4B是位于图3所示的云状部分内的链条的另一实施例的详细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截取的中心柱和机器台面的一半的剖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图2的详细剖视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沿着图2的剖面线“AA”截取的中心柱和机器台面的一半的剖视图。
图8是滚柱链支承的侧向剖视图,其中该视图通过两滚柱之间的诸枢转连接板。
详细描述图1是具有一锥形柱5、一起重臂10、可旋动地安装在锥形柱5的顶部上的一旋转柱头15和一上层结构20的起重机1的侧视图。该起重臂10可枢转地连接于在起重臂脚部22处的上层结构20,并被从该旋转柱头15延伸到起重臂10上诸位置的钢丝绳25所支持。柱5可以刚性地安装于任何所需的支持结构或基底(未示出)。例如海上平台的底座、船甲板、可动的车辆构架、埋在土中的永久底座或任何其它结构。上层结构20和可旋转的柱头15围绕锥形柱5的垂直轴线30可以转动,从而允许起重臂10围绕柱5的垂直轴线30沿径向移动。柱5支持上层结构20,并用作为用于抵抗起重机承受的推力载荷、径向载荷、以及倾覆力矩的主要结构。
图2是上层结构20的详细侧视图,详细地示出了在起重臂脚部22上起重臂10对一起重臂枢转点32的连接。在上述结构20之下,一支持柱环(supportcollar)35连接于柱5并包围了柱5的外圆周。支持柱环35支承着包围柱5的外圆周的一容器环40。为上层结构的一部分的和包围柱5的外圆周的一环形圈45位于容器环40上。环形圈45支承着起重臂脚部22安装于其上的一机器台面50。
为了较好地理解在支持柱环35、容器环40、环形圈45和机器台面50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在参阅图3,该图是图2的详细剖视图。环形圈45包括机器台面50、外垂直臂55、滚柱板60以及一第一对导轨65。机器台面50包围了柱5并形成环形圈45的顶表面。外垂直壁55从机器台面50延伸,并T字形连接于滚柱板60。第一对导规65连接于滚柱板60的底表面。环形圈45和机器台面50围绕柱5的外圆周可转动地移动。
如图3所示,支持柱环35包围并连接于柱5的外圆周。支持柱环35包括一平上台面70和一第二对导轨75。第二对导轨75安装在上台面75的顶面上。
如图3所示,容器环40包括围绕柱5的外圆周的诸对有凸缘的滚柱80。诸有凸缘的滚柱80位于在第二导规75上,并且第一对导规65位于诸有凸缘的滚柱80上。这样,容器环40的诸有凸缘的滚柱80将环形圈45支持在支持柱环35之上,并允许环形圈45围绕柱5的轴线30转动。支持柱环35基本上承受进入柱5的起重机1的全部垂直(推力)载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旋转齿轮部件85、一第一后滚柱90、一第二后滚柱95以及一滚柱链支承100位于机器台面50上或上方。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没有第一后滚柱90。图3以虚线示出了起重臂枢转点32相对于机器平台30和支柱5的视图位置。利用第一和第二后滚柱90、95和滚柱链支承100承受径向(即水平方向的)载荷,该载荷由进入柱5的起重臂10的推力引起。滚柱链支承100包括诸互连的链段102,该链段具有由诸对可枢转连板110和固定连板115连接在一起的水平方向的诸滚柱105。如虚线所示,柱5具有沿着柱5的内圆周的结构增强部分101。这结构增强部分101允许柱5承受由滚柱链支承100的诸滚柱105施加在柱5上的载荷。
为了更好地理解滚柱链支承100的结构,现在参阅图4A,该图是位于图3的云状部分A内的链段102的详细剖视图。如图4A所示,链段102具有两个水平定向的滚柱105、一对固定连板115、两个垂直定向的滚柱轴120、两对环形轴承125、两对环形轴承盖130、两对环形套筒132、四组螺钉135以及四个轴盖140。各链段102连接于相邻的链段102的诸对可枢转连板110。这样,、固定于机器台面50的诸链段102在滚柱链支承100的各端将具有一相邻的链段102,因此,将连接于仅仅一对可枢转连板110。滚柱链支承100的所有其它链段102将具有两个相邻的链段102,因此将连接于两对可枢转连板110。
如图4A所示,由一对轴承125围绕滚柱轴线120可转动地支持各滚柱105。轴承盖130围绕各滚柱轴120,并位于各轴承125的外侧表面附近。各滚柱轴120的端部位于在固定连板115的端部附近的固定连板115内的孔145中。诸螺钉135将固定连板115和轴盖140固定于滚柱轴120的各端部。这样,可防止滚柱轴120在固定连板15的孔145内的旋转移动。
各滚柱轴120位于两个套筒132内,该套筒位于可枢转连板110的端部附近的可枢转连板110内的诸孔150中。从而,各对可枢转连板110可以通过一对套筒132围绕滚柱轴120枢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一组外部可枢转连板116(即,一第二组可枢转的连板)代替固定连板115。各滚柱轴120的端部位于套筒132内,该套筒位于外部可枢转连板116的端部附近的外部可枢转的连板116中的一孔145内。诸螺钉135将一轴盖140固定于一滚柱轴120的各端。并且,各滚柱轴120位于两套筒132内,诸两套筒各自位于一可枢转连板110的端部附近的可枢转连板110的一孔150内。这样,在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对可枢转连板110和外部枢转连板116可以通过一对套筒围绕滚柱轴120枢转。
为了理解滚柱链支承100的设置和它与柱5的相互作用,现在参阅图5,该图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截取的柱5和机器台面50的一半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滚柱链支承100的一半,在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形成围绕柱5的外表面的180°弧。图5还示出了位于两点钟位置附近的起重臂脚部22。该起重臂脚部22是安装在机器台面50上的两个起重臂脚部22中的一个。图5还示出了位于四点半和六点钟位置的后滚柱90、95和在柱5的内圆周上的结构增强部分101。后滚柱90、95是安装在机器台面上的三个后滚柱中的两个。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有更多或更少数量的后滚柱90、95。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没有第一后滚柱90(即位于六点钟位置的后滚柱)。增强结构101允许柱5承受由滚柱链支承100的诸滚柱105的后滚柱90、95施加在柱5上的载荷。
应该注意在垂直于轴线30的一平面(即机器台面50)上滚柱链支承100、诸后滚柱95以及起重臂脚部22围绕柱5的轴线的布置30是对称的。这样,如果图5示出了柱5和机器台面50的全部直径,那么,在一实施例中,在七点三十分钟位置将可看到一后滚柱95和在十点钟位置附近可看到另一起重臂脚部22。同样,可以理解滚柱链支承100从三点钟位置连续延伸通过十二点钟位置到达九点钟位置。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滚柱链支承100包围柱5的外表面的180°。在另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包围柱5的外表面的圆周的较大或较小的范围。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包围柱5的外表面的120°。在另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包围柱5的外表面的270°。在又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包围柱5的外表面的整个360°。在其它实施例中,由滚柱链支承100包围的柱5的圆周段从约30°至约360°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滚柱链支承100的端部的最后的滚柱轴120固定在一固定托架155内,该托架固定于机器台面50并位于三点钟位置。同样,应该注意滚柱链支承100和诸后滚柱的设置围绕柱5的中心线30是对称的。从而,如果图5示出了柱5和机器台面50的整个直径,在九点钟位置会看到另一托架155。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诸固定托架155位于围绕柱5的外表面的其它位置处。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滚柱链支承100的端部的诸固定托架155位于七点三十分钟和四点三十分钟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诸固定托架155位于围绕柱5的圆周的其它位置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固定托架155位于四点钟位置附近。固定托架155具有一对在三点钟位置在滚柱链支承100的最后滚柱105的轴120与固定托架155之间延伸的延伸连板160。随着延伸连板160延伸至固定托架155,延伸连板在三点钟位置相切地离开柱5的圆周。同样,因为固定托架155的设置围绕柱5的圆周是对称的,所以一对延伸连板160在九点钟位置处的滚柱链支承100的最后滚柱105的轴120至约八点钟位置处的固定板155之间延伸。
如图3和5所示,位于固定托架155处的滚柱轴120延伸和位于固定块165内的孔162中。孔162中心偏离固定块165的几何中心点。枢转固定块起到一凸轮作用,这允许围绕柱5的外圆周在长度方面调节滚柱链支承100,用于通常的滚柱磨损。
如图5所示,诸滚柱105沿着滚子链支承100的长度均匀分布。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在各滚柱105之间有围绕柱5的轴线30的10°的间距。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各滚柱105之间有围绕柱5的轴线30的5°的间距。在又一实施例中,在各滚柱105之间有围绕柱5的轴线30的15°间距。在其它实施例中,关于诸滚柱105围绕柱5的轴线30的可能的相等间距范围将从约2度至约20°。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被支持在机器台面50之上,并通过位于滚柱链支承100的某些或全部轴120之下的诸衬垫170,防止沿着柱5的外圆周垂直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靠近滚柱链支承100的外周的多个不同位置处将诸结构件固定于机器台面50。诸结构件具有在顶部固定连板115下延伸的凸缘,从而支持机器台面50之上的滚柱链支承100,并防止滚柱链支承100沿着柱5的外圆周垂直位移。在另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的刚度和质量与起重臂10施加在滚柱支承100上的推力载荷相结合防止滚柱链支承100的垂直位移,而不用附加的结构支持。
在图8中示出了防止滚柱链支承100的垂直位移的另一结构,图8是滚柱链支承100的侧向剖视图,其中,该视图横越两滚柱105之间的诸枢转连板110。如图5所示,滚柱链支承100的诸滚柱105具有凸缘175,用于与围绕柱5的外圆周的导轨180配合。在另一实施例中,滚柱105具有两倾斜表面,用于与具有V轮廓的导轨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滚柱105和导轨180将具有圆段或其它剖面轮廓,这些轮廓将允许滚柱105的支承表面和导轨180配合、对齐和防止滚柱链支承100沿着柱5的外周垂直位移。
如图5清楚地所示,随着上层结构20的机器台面50围绕柱5的轴线30转动,后滚柱90、95和滚柱链支承100的诸滚柱105沿着柱5的圆周外表面滚动和将来自起重臂10的径向(即水平的)推力载荷传送到柱5。滚柱链支承100的诸可枢转连板110允许滚柱链支承100弯曲,以与柱5的外圆周一致。换句话说,在一实施例中,滚柱链支承100是一系列挠性连接的滚柱105,以形成与柱5的外圆周上的径向支承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一致的径向支承表面。
因为滚柱链支承100提供了基本上均匀滚柱载荷的有效方法,而不必须依赖于精密的机加工或弹性偏转以均等滚柱载荷,所以它是优越的。当使用可拆卸地处于诸段内的旋转齿轮组件85时,滚柱链支承100的结构和位置也易于维修。尤其是,该结构允许抵抗来自起重臂10的径向(即水平的)推力的装置被调换或进行其它维护,而不必须拆卸起重臂10、机器台面50或上层结构20。
虽然已参照实施例叙述了本发明,但是该领域的熟练人员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可以作出许多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施加于一起重机上的径向载荷接纳和传送进入一基底的系统,其中,起重机具有可草作地连接于该基底的一中心柱,该中心柱具有一基本上圆筒形外支承表面,起重机围绕中心柱的转动轴线在至少一部分圆中转动,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沿着中心柱的外支承表面的一连接链区中的多个滚柱,各滚柱具有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的转动轴线的一转动轴线;用于固定在连接链区的一端的一第一滚柱的一固定件和固定在连接链区的另一端的一第二滚柱的一固定件;以及将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于它的相邻滚柱的一连接,以形成一由诸所述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其中,诸连接的滚柱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包括诸可枢转的连接件和诸固定连接件,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由可枢转的连接件连接至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一个,由固定连接件连接至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另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滚柱,该后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的转动轴线的一转动轴线和与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的一滚动表面,其中,后滚柱固定于起重机的一上层结构和沿着该外支承表面被定位在不被诸滚柱的挠性链包围的一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抑制垫(containingpad),该垫固定于起重机中心柱和/或起重机的上层结构的和适合于防止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重机上层结构支持的和适合于防止诸滚柱的挠性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移动的一凸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至少约1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至少约1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至少约2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承表面包括一导轨,诸滚柱形成有与该导轨啮合的凸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诸滚柱有一双倾斜表面,该外支承表面包括带有一V轮廓的一导轨,诸滚柱的双倾斜表面与该导轴的V轮廓配合地对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滚柱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弧形的,该外支承表面包括一轮廓,该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是弧形的,滚柱形面的弧形部分与导轨的弧形轮廓配合地对接。
12.一种用于将施加在一起重机上的径向载荷接纳和传送进入一基底的方法,其中,该起重机具有可操作地连接于该基底的一中心柱,该中心柱具有一基本上圆筒形外支承表面,起重机围绕该中心柱的一转动轴线在至少一部分圆内转动,该方法包括提供沿着中心柱的外支承表面的一连接链区中的多个滚柱,各滚柱具有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的转动轴线的一转动轴线;提供用于固定在连接链区的一端的一第一滚柱的和固定在连接链区的另一端处的一第二滚柱的诸固定件;提供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滚柱带有对它的相邻的诸滚柱的一连接,用于形成由诸所述滚柱组成的一挠性链;以及张紧该连接链区,使各滚柱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相邻的诸滚柱的连接包括诸可枢转的连接件和诸固定连接件,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各滚柱由可枢转的连接件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一个,由固定连接件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中的另一个。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后滚柱,该后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的转动轴线的一转动轴线和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的一滚动表面,其中,后滚柱固定于起重机的一上层结构和沿着该外支承表面被定位在不被诸滚柱的挠性链包围的一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约120°。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约180°。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诸滚柱组成的挠性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约270°。
19.一支承系统包括形成围绕一第一轴线的至少一部分弧的一支承表面;以及包围该支承表面的至少一段的一滚柱链,该滚柱链包括一第一滚柱、一第二滚柱以及一第三滚柱,各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转动轴线和与该支承表面滚动接触的一滚动表面,其中,诸滚柱沿着该支承表面相互沿径向偏置;互连于第一和第二滚柱并保持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偏置距离的一第一构件;以及互连于第二和第三滚柱并保持在第二和第三滚柱之间的偏置距离的一第二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围绕第一轴线的弧是一起重机中心柱的一基本上圆筒形外表面。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滚柱链还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所述诸端可操作地连接于支持起重臂的一起重机上层结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滚柱,该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转动轴线和与该支承表面滚动接触的一滚柱表面,其中,后滚柱可操作地连接于起重机上层结构、并沿着该支承表面被定位在滚柱链不包围的一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起重机上层结构包括适合于将滚柱链的第一端可操作地连接至起重机上层结构的一第一固定件和适合于将滚柱链的第二端可操作地连接至起重机上层结构的一第二固定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构件是连板,第一和第二固定件各自用一延伸的连板可操作地连接至滚柱链。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起重机上层结构包括用于将滚柱链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于起重机上层结构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起重机中心柱和/或起重机上层结构、并适合于防止滚柱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的一抑制垫。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重机上层结构支持的、并适合于防止滚柱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的一凸缘。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滚柱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表面的至少约120°。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滚柱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表面的至少约180°。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滚柱链包围起重机中心柱的圆筒形外表面的至少约270°。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径向偏置在约2°和约20°之间。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径向偏置在约5°和约15°之间。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滚柱之间的径向偏置为约10°。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滚柱的转动轴是不可枢转的,而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二和第三滚柱的转动轴线是可枢转的。
3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滚柱的转动轴是可枢转的,第二构件相对于第二和第三滚柱的转动轴线也是可枢转的。
3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外支承表面是一导规,并且至少一滚柱设置有与该导轨啮合的凸缘。
3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滚柱具有一双倾斜表面,该外支承表面是带-V轮廓的一导轨,至少一滚柱的双倾斜表面与该导轨的V轮廓配合地对接。
3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滚柱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该外支承表面包括带一轮廓的一导轨,该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是弧形,滚柱表面的弧形部分与导轨的弧形轮廓配合地对接。
3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滚柱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的装置。
4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合于防止滚柱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的一抑制垫。
4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合于防止滚柱链在至少一垂直方向位移的一凸缘。
42.一种用于从一第一结构将径向载荷传送进入一第二结构的一支承表面的方法,其中,该支承表面形成围绕一第一轴线的至少一部分圆弧,并且第一结构可围绕第一轴线转动地移动,该方法包括沿着该支承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一滚柱链,所述滚柱链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多个挠性互连的滚柱,各滚柱包括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轴线的一转动轴线;将滚柱链的第一端可操作地连接于第一结构上的一第一固定位置;将滚柱链的第二端可操作地连接于第一结构上的一第二固定位置;以及使各滚柱与该支承表面可滚动地接触。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第一结构围绕第一轴线转动时使滚柱链沿着该支承表面沿径向移动。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滚柱链沿着该支承表面沿径向移动时诸滚柱沿着该支承表面可滑动地运行。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固定位置围绕第一轴线相互径向偏置至少约120°。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固定位置围绕第一轴线相互径向偏置至少约180°。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固定位置围绕第一轴线相互径向偏置至少约270°。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滚柱链,用于基本上均等由互连的诸滚柱施加于该支承表面上的诸径向载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是一种用于将施加于一起重机上的诸径向载荷接纳和传送入一基底的系统,其中,该起重机具有可操作地连接于该基底的、带有一基本上圆筒形外支承表面的一中心柱,起重机围绕该中心柱的轴线在至少一部分圆内转动。该系统包括设置在中心柱的外支承表面、沿一圆弧、在连接的链区内的三个或多个径向载荷滚柱。各径向载荷滚柱包括一轴线和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柱轴线的一转动轴线。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在该圆弧的一端固定一第一径向载荷滚柱和在该圆板的另一端固定一第二径向载荷滚柱的装置。该系统还包括将在第一和第二径向滚柱之间的各滚柱连接于它的相邻的诸滚柱的诸连接件,以形成由诸所述滚柱组成的一挠性链。最后,该系统包括用于张紧相连接的诸径向载荷滚柱以使各径向载荷滚柱与该外支承表面滚动接触和基本上均等由诸径向滚柱施加在该外支承表面上的诸径向力的装置。
文档编号B66C23/84GK1791549SQ200480009366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5日
发明者P·C·德拉格 申请人:海德勒利夫特埃姆克莱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