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组件或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平面面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而所谓的平面面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ELDisplay)以及电浆显示器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等等。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有自发光性(Emissive)组件的点阵式显示器,且由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无视角限制、低制造成本、高应答速度(约为液晶的百倍以上)、省电、可使用于可携式机器的直流驱动、工作温度范围大以及重量轻且可随硬设备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等,符合多媒体时代显示器的特性要求。因此,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下一世代的新颖平面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可分为底部发光型(Bottom emission)与顶部发光型(Top emission)两种。在底部发光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其基板上是依序配置设有透明阳极层、有机材料层以及以金属材料所构成的阴极层。因此,虽然由有机材料层中所发出的光线是朝向四面八方出射,但是朝上方散射的光线会被金属材料构成的阴极层反射而往下方散射。故最后所有的光线将会朝下方出射,并穿过透明阳极层而出射,故称之为底部发光型。反之,若改以分别采用透明及金属材质作为阴极与阳极,则当有机材料层中发出光线时,朝下方散射的光线会被底下的阳极层反射而改由上方出射,故称之为顶部发光型。此外,还可将上下两电极层的材质皆选用可透光的材质而使得光同时朝显示器的两面出射,此即称为双面发光型。
一般来说,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非常适合作为电极材料。但是由于其对可见光的穿透特性甚差,因此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必须限制电极的厚度以使光线可穿透电极而出射。但由于电极的导电率是与其厚度成正比,因此电极的厚度不足将会降低其导电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习知的作法是以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以下简称为TCO)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透明导电电极。众所皆知,TCO材料一般具有强键结、高熔点等特性,不易利用热蒸镀的方法成膜。但是若采用高能量的电子束或溅镀方式镀膜却会造成其与有机材料层的接口受损,因而必须限制其镀膜速率,导致镀膜速率过慢。虽然可在有机材料层上覆盖一层缓冲层来保护有机材料层,但此种作法却可能会造成电子电洞结合位置偏离发光层,进而造成组件发光效率降低。而若采用雷射蒸镀法,则需考虑材料对雷射光的吸收特性而对镀膜速率加以限制。
此外,若要成长一同时具有高导电率以及高穿透率的TCO材料,则需同时考虑温度因素及环境因素。因为具有高导电率以及高穿透率的TCO材料必须在高温下进行成长制程,甚至在制程中通入氢气或其它反应性气体。然而,该些步骤却会使电极下的有机材料层受损,进而影响到组件的效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仍存在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阳极与阴极是分别制作于不同的基板上,以同时兼顾电极的导电率、穿透率以及有机材料层的完整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在不损害其它膜层的前提下,形成具有高导电率以及高穿透率的电极,而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且该第一基板上依序配置有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有机官能层;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配置有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导电层,配置于该有机官能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二电极层是藉由该导电层而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为一主动组件数组基板,而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数个画素电极,且该第二电极层为一共享电极。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数个彼此平行的第一条状电极,而该第二电极层是包括多数个彼此平行的第二条状电极,其中该些第一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些第二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导电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薄膜。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包括一透明导电材质。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其中之一。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层的材质包括一透明导电材质。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其中之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更包括具有低功函数的一材料层,配置于该有机官能层上。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的材料层的材质包括钙、镁银合金、铝锂合金以及氟化锂/铝的复合式金属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一第一基板上依序形成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有机官能层;在一第二基板上形成一第二电极层;以及贴合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使该第二电极层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贴合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的步骤包括在该第二电极层与该有机官能层之间提供一导电层;以及使该第二电极层藉由该导电层而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形成该第二电极层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以及物理气相沉积其中之一。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机官能层包括一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形成方法包括浸泡被覆、喷墨以及旋转被覆其中之一。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机官能层包括一低分子化合物材料层。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形成该低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方法包括蒸镀、电浆聚合、浸泡被覆以及旋转被覆其中之一。
前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更包括在该有机官能层上形成具有低功函数的一材料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主要是由第一基板、导电层以及第二基板所构成。其中,第一基板上依序配置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有机官能层(Organic Functional Layer)。第二基板上则配置有第二电极层,而导电层是配置在第二电极层与有机官能层之间,且第二电极层是藉由导电层而与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先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接着在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机官能层。之后再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层,以避免在形成第二电极层的过程中对有机官能层造成损害。然后再贴合第一及第二基板,以使第二电极层与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有机官能层上例如是配置有一低功函数(low work function)的材料层,以使载子注入有机官能层的能障降低,进而提高组件的效能。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例如是主动式的发光组件。其中,第一基板例如是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例如是配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数据配线以及扫瞄配线。而配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例如是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画素电极,第二电极层则例如是共享电极。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例如是被动式的发光组件。其中,第一及第二电极层例如是分别由多个第一及第二条状电极所组成。其中,每一第一条状电极例如是彼此互相平行。当然,每一第二条状电极也可以是彼此互相平行的。且第一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其较佳的是每一第一条状电极均与第二条状电极相互垂直而在相交处形成矩形的发光区域。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电层例如是异方性导电薄膜(Anisotropic conducting film,ACF),或是其它能够使第二电极层与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的薄膜。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该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质,其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其中之一。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贴合第一及第二基板的步骤包括先在第二电极层与有机官能层之间提供一导电层,接着再使第二电极层藉此导电层而与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其例如是将第二电极层与导电层压合。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形成第二电极层的方法例如是化学气相沉积或是物理气相沉积。而有机官能层是包括低分子以及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形成低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方法包括蒸镀、电浆聚合、浸泡被覆(DipCoating)或是旋转被覆(Spin Coating)。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方法包括喷墨(Ink jet process)、浸泡被覆以及旋转被覆。
由于本发明是分别将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二电极形成在二基板上,以使电极的制程不必因必须防止膜层受损而受到限制,因此所形成的电极层将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进而使得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能够有所提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是分别将两电极形成于两基板上,可避免习知产品因为在有机官能层上形成电极而损害膜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程裕度较大,不会受到有机官能层的材质的限制。举例来说,在以透明导电材质制造电极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提高镀膜的输入能量或引入离子助镀,以缩短制程时间。而且还可以利用高温成膜以及高温退火,以使电极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及光穿透率。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程是能够避免损害有机官能层,以提高生产良率。并且其更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电极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及光穿透率,以提高组件的发光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将阳极与阴极是分别制作于不同的基板上,可以同时兼顾电极的导电率、穿透率以及有机材料层的完整性。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可在不损害其它膜层的前提下,形成具有高导电率以及高穿透率的电极,而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及方法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及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A至图1C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制造流程及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C分别是本发明部分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C所绘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为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图1C所绘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为例的分解图。
100有机电致发光组件 102、302、402第一基板104、304、404第一电极层 106有机官能层108导电层 110、310、410第二电极层112电洞注入层 114电洞传输层116发光层 118电子传输层120电子注入层 122第二基板130导电粒子 216a具有双极性的发光层216b具有电子传输性的发光层 300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301基板 306薄膜晶体管308扫瞄配线 309资料配线312材料层 400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404a第一条状电极410a第二条状电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具体结构、制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是将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二电极分别形成在不同的基板上,以使其直接形成于基板上,进而可以避免在电极制程中使膜层受损。以下将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及其制造方法,然而下述的实施例仅是用以清楚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制造流程及结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所示,首先在基板102上依序形成第一电极层104与有机官能层(Organic Functional Layer)106。其中,第一电极层10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以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Deposition)或是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制程将其沉积在基板102上,且通常是利用热蒸镀、电子束镀膜以及溅镀等物理气相沉积制程。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官能层106上更配置有具有低功函数的材料层312,以使载子注入有机官能层的能障降低,进而可以提高组件的效能。其中材料层312的材质例如是钙(Ca)、镁银合金(Mg:Ag)、铝锂合金(Al:Li)或是氟化锂/铝的复合式金属等,其形成方法例如是物理气相沉积法。
特别是,第一电极层10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料或是透明导电材质,端视欲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是为底部发光型或顶部发光型。其中所谓的透明导电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或是氧化锡。且由于透明导电材质具有高熔点以及较强的键结,因此若以透明导电材质构成第一电极层104,则可以利用电子束镀膜、溅镀或是高温成膜等能量较强的沉积制程将其沉积于第一基板102上,之后还可以藉由高温退火来改善第一电极层104的电特性。
而有机官能层10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真空蒸镀、旋转涂布或是其它沉积制程,熟习此技艺者在参照本发明后可视所选用的材质而选择不同的沉积制程。举例来说,若有机官能层106是由低分子化合物所组成,其形成方法可以是干式的真空蒸镀或是湿式的浸泡被覆(Dip Coating)以及旋转被覆(Spin Coating)。反之,若有机官能层106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所组成,则其形成方法例如是浸泡被覆、旋转被覆或是其它涂布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4例如是一阳极层,而有机官能层106例如是依序由电洞注入层(Hole Injecting Layer,HIL)112、电洞传输层(Hole Transmission Layer,HTL)114、发光层(EmissionLayer,EL)116、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mission Layer,ETL)118以及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ng Layer,EIL)120堆叠而成。然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有机官能层106也可以是单层(具有双极性的发光层216a,如图2A所示)、双层(电洞传输层114以及具有电子传输性的发光层216b,如图2B所示)或三层(电洞传输层114、发光层116以及电子传输层118,如图2C所示)的结构。熟习此技艺者应该知道,组成有机官能层106的堆叠层数是取决于各层材料能阶的分布状况而定。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组成有机官能层106的堆叠层数,端视实际组件设计的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1B所示,在第一基板102上形成材料层312之后,接着在第二基板122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10,且本实施例的该第二电极层110例如是阴极层。当然,如图1A所述的第一电极层104,第二电极层110也可以是由金属材料或是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第二电极层110是单独形成在第二基板122上,因此即使采用高能量的制程来形成第二电极层110,也不会使有机官能层106受损。所以,第二电极层110的形成方法可以是与第一电极层104的形成方法相似或相同,也就是利用电子束镀膜或溅镀制程在第二基板122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10。由于此种高能量的沉积制程具有快速成膜的特性,因此可以大幅缩小制程所需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第二电极层110在制作上将可以不用顾及有机官能层是否容易遭到破坏,制程上具有较佳的制程裕度(process window),且同时改善了制程的良率(yield)。
请参阅图1C所示,在第二基板122上完成第二电极层110的配置后,接着即是进行第一基板102与第二基板122的贴合,以使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电性连接。而该步骤例如是先在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之间提供一层导电层108,然后在一适当且固定的压力与温度下压合第一基板102与第二基板122。此处的导电层108泛指能够让第二电极层110与其下方式有机官能层106电性连接的膜层,为稳定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之间的电性连接,导电层108通常可选用异方性导电薄膜(Anisotropic conducting film,ACF),或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薄膜。上述的异方性导电薄膜中例如是具有多个导电粒子130,当第二基板122与第一基板102进行贴合时,导电层108会受压而使其中的导电粒子130与第二电极层110电性接触,并透过材料层312而与有机官能层106电性接触。因此导电层108可成为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之间的导电媒介,以使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电性连接,此即完成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的制作。
由上述可知,依照本发明所揭露的制造流程所制造出来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即如图1C所示。以下将对图1C所绘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的结构加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C所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主要是由第一基板102、导电层108以及第二基板122所构成。其中,第一基板上依序配置有第一电极层104、有机官能层106以及材料层312,而第二基板122上配置有第二电极层110。导电层则是配置于第二电极层110与有机官能层106之间,以使第二电极层110藉其而与有机官能层106电性连接。其中,导电层108例如是异方性导电薄膜。
此外,第一电极层104与第二电极层110的材质可取决于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发光型态。举例来说,当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的发光型态为顶部发光型(Top Emission)时,可采用金属材料作为第一电极层104的材质,并采用透明导电材料作为第二电极层110的材质,以将光线反射而由第二基板122出射。其中所谓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反之,当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的发光型态为底部发光型(Bottom Emission)时,则可采用透明导电材料作为第一电极层104的材质,以及采用金属材料作为第二电极层110的材质,以将光线反射而由第一基板102出射。除此之外,甚至还可以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同时作为第一电极层104与第二电极层110的材质,以制造可双面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100可以是主动式或被动式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下将分别举例出主动式以及被动式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进行说明。而且,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有机官能层、导电层以及低功函数的材料层的材质与形成方法皆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相同或相似,以下将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所示,是图1C所绘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为例的局部爆炸图。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300,是由第一基板302、第二基板122以及导电层108所构成。其中,第一基板302例如是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其例如是由基板301、薄膜晶体管306、扫瞄配线308以及资料配线309所构成的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而第一电极层304例如是配置于基板301上的画素电极,且通常是为阳极。有机官能层106是配置在第一基板302上,而材料层312则是配置在有机官能层106上,以降低载子注入有机官能层106的能障,进而提高组件的效能。
第二电极层310则是配置于第二基板122上,其例如是共享电极,且通常是为阴极。而导电层108则是配置在有机官能层106与第二电极310之间,以使有机官能层106与第二电极31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层108例如是配置在材料层312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薄膜晶体管306,可依照通道层(图中未示)的材质区分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以及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两大类。此外,薄膜晶体管306亦可依照通道层与闸极的相对位置而区分为顶闸极型态(top-gate TFT)以及底闸极型态(bottom-gate TFT)。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定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中所使用的晶体管的型态,只要是将阳极与阴极分别配置在两基板上的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皆属本发明所揭露的范围。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是图1C所绘示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以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为例的分解图。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组件400,是由第一基板402、第二基板122以及导电层108所构成。其中,第一基板402上依序配置有第一电极层404、有机官能层106以及材料层312,而第二基板122上则配置有第二电极层410。其中,该第一电极层404与第二电极层410例如是分别由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条状电极404a与第二条状电极410a所组成。其中,第一条状电极40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条状电极410a的延伸方向并不相同,且较佳的是相互垂直,如图4所示。而第一电极层404与第二电极层410相交之处即为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发光区域。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是分别将两电极形成于两基板上,可以避免现有习知产品因为在有机官能层上形成电极而损害膜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程裕度较大,不会受到有机官能层的材质的限制。举例来说,在以透明导电材质制造电极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提高镀膜的输入能量或引入离子助镀,以缩短制程时间。而且还可以利用高温成膜以及高温退火,以使电极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及光穿透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且该第一基板上依序配置有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有机官能层;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配置有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导电层,配置于该有机官能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二电极层是藉由该导电层而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基板为一主动组件数组基板,而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数个画素电极,且该第二电极层为一共享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数个彼此平行的第一条状电极,而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数个彼此平行的第二条状电极,其中该些第一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与该些第二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电层包括异方性导电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层的材质包括一透明导电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透明导电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层的材质包括一透明导电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透明导电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以及氧化锡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具有低功函数的一材料层,配置于该有机官能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材料层的材质包括钙、镁银合金、铝锂合金以及氟化锂/铝的复合式金属其中之一。
1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一第一基板上依序形成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有机官能层;在一第二基板上形成一第二电极层;以及贴合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使该第二电极层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贴合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的步骤包括在该第二电极层与该有机官能层之间提供一导电层;以及使该第二电极层藉由该导电层而与该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形成该第二电极层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以及物理气相沉积其中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机官能层包括一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形成方法包括浸泡被覆、喷墨以及旋转被覆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机官能层包括一低分子化合物材料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形成该低分子化合物材料层的方法包括蒸镀、电浆聚合、浸泡被覆以及旋转被覆其中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在该有机官能层上形成具有低功函数的一材料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导电层以及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基板上依序配置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有机官能层。第二基板上则配置有第二电极层,而导电层是配置在第二电极层与有机官能层之间,且第二电极层是藉其而与有机官能层电性连接。由于第二电极层是单独形成在第二基板上,因此在第二电极层的制程中并无损害其它膜层的顾虑。也就是说,该有机电致发光组件具有较佳的制程裕度。
文档编号H05B33/14GK1668153SQ200410006470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彭钰仁, 陈来成 申请人:翰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