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利用设置在井道上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升降。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第3353032号中所公开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在井道内的对重的上方设置有曳引机。并且,利用卷绕在曳引机的曳引轮上的主绳索,将轿厢和对重悬吊在井道内。另外,为了确保足够的牵引力,主绳索相对曳引轮的包角大约为180度。
但是,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由于使主绳索的包角为180度,因此主绳索对轿厢的悬吊点偏向轿厢的一侧,即位于偏离重心的位置。因此有大荷重作用于引导轿厢升降的导轨上,产生了必须使用高强度的价格较贵的导轨的需要。另外,由于又有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与导轨配合的导向滚子上,因此当使轿厢高速行驶时,轿厢产生振动,妨碍高速化。
而且,为了在重心位置悬吊轿厢,当采用2∶1的绕绳方式时,整体结构变得复杂,且部件个数增加,可能会增加设备成本和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轿厢的悬吊点位于更靠近重心的位置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设于井道上部的驱动装置,其具有曳引轮;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其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和第2侧面部;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升降的对重;设于第2侧面部的上方的反绳轮;卷绕在曳引轮上、悬吊轿厢和对重的第1主绳索,其具有在第1侧面部一侧与轿厢连接的第1轿厢侧端部和与对重连接的第1对重侧端部;以及卷绕在曳引轮和反绳轮上、悬吊轿厢和对重的第2主绳索,其具有在第2侧面部一侧与轿厢连接的第2轿厢侧端部和与对重连接的第2对重侧端部。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对重导轨3。轿厢4由轿厢导轨2引导从而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5由对重导轨引导从而在井道1内升降。
轿厢4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和第2侧面部4a、4b。对重5配置为在垂直投影面内与第1侧面部4a对置。另外,轿厢导轨2和对重导轨3配置为在垂直投影面内,连接对重导轨3的直线相对于连接轿厢导轨2的直线成直角延伸。
轿厢4上安装有与轿厢导轨2配合的多个轿厢导向装置6。这些轿厢导向装置6配置在轿厢4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和轿厢4下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对重5上安装有与对重导轨3配合的多个对重导向装置7。这些对重导向装置7配置在对重5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和对重5下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另外,作为轿厢导向装置6和对重导向装置7,例如可使用滚子导向装置。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承台8(图2中省略图示)。支承台8相对导轨2、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并通过该导轨2、3来支承支承台8的荷重。
在支承台8上,即对重5的上方设置有使轿厢4和对重5升降的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包括驱动装置主体10;通过驱动装置主体10而旋转的曳引轮11;在驱动装置主体10的相反侧支承曳引轮11的旋转轴的轴支承部12。在驱动装置主体10和轴支承部12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有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和使曳引轮11旋转制动的制动装置。
驱动装置9,使用轴向尺寸大于曳引轮10的直径的圆筒形曳引机。另外,驱动装置9配置为在垂直投影面内,与对重5部分地重叠,并且与轿厢4不重叠。而且,驱动装置9设置为,曳引轮10的旋转轴与轿厢4的进深方向及对重5的宽度方向平行(包括大致平行)、且水平(包括大致水平)地延伸。
在井道1内的第2侧面部4b的上方,配置有自由旋转的反绳轮13。反绳轮13与曳引轮11等高度地安装在支承台8上。并且,反绳轮13设置为其旋转轴与曳引轮11的旋转轴平行地延伸。而且,反绳轮13的直径与曳引轮11的直径相同。
轿厢4和对重5通过多根第1主绳索14和多根第2主绳索15悬吊在井道1内。在此,第1和第2主绳索14、15的根数相同(例如图2中为各两根)。
第1主绳索14卷绕在曳引轮11上。另外,第1主绳索14具有第1轿厢侧端部14a和第1对重侧端部14b,第1轿厢侧端部14a在第1侧面部4a一侧与轿厢4的下部连接,第1对重侧端部14b与对重5连接。
第2主绳索15卷绕在曳引轮11和反绳轮13上。另外,第2主绳索15具有第2轿厢侧端部15a和第2对重侧端部15b,第2轿厢侧端部15a在第2侧面部4b一侧与轿厢4的下部连接,第2对重侧端部15b与对重5连接。
在第1和第2主绳索14、15与轿厢4之间的连接部上设有容许主绳索14、15倾斜的多个轿厢侧弹簧16。另外,第1和第2主绳索14、15与对重5之间的连接部上设有容许主绳索14、15倾斜的多个对重侧弹簧17。
在轿厢4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与第1和第2轿厢侧端部14a、15a连接的主绳索连接部4c、4d。在垂直投影面内,连接主绳索连接部4c、4d的直线与轿厢4的开口方向平行地延伸,且通过轿厢4的重心。即,第1和第2主绳索14、15与轿厢4的悬吊点与轿厢4的重心一致。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无机房电梯)中,由于第1和第2主绳索14、15分配于轿厢4的两侧,从而确实地在轿厢4的重心悬吊轿厢4,因此可以使轿厢4稳定地升降,同时可减低导轨2、3的强度,以节约成本。另外,可以抑制行驶时轿厢4产生的振动,可以使轿厢4高速行驶。
并且,由于是1∶1的绕绳方式,因此与2∶1的绕绳方式相比,使用了较少的零部件,结构得以简化。
此外,可以使第2主绳索15在曳引轮11上的包角为180度左右,因此可以确保足够的牵引力。
(实施方式2)接下来,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在曳引轮11的旋转轴上设有与曳引轮11联动旋转的第1滑轮21。在反绳轮13的旋转轴上设有与反绳轮13联动旋转的第2滑轮22。在第1和第2滑轮21、22上卷绕有作为环状部件的环状的同步皮带23。同步装置包括第1滑轮21、第2滑轮22和同步皮带23。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曳引轮11的旋转经由第1滑轮21、同步皮带23和第2滑轮22传递给反绳轮13。由此,使曳引轮11的旋转与反绳轮13的旋转总是同步。即,反绳轮13与曳引轮11以同样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可以确实地提高第2主绳索15的牵引力。
(实施方式3)接下来,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中,在第1滑轮21的附近设有用于调整同步皮带23的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24。张力调整架构24包括与同步皮带23接触并旋转的空转轮;以及将空转轮按压向同步皮带23的按压装置。并且,空转轮向同步皮带23的按压力是可以调整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同步皮带23的张力稳定,可以更加可靠地提高第2主绳索15的牵引力。
(实施方式4)接下来,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电梯装置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中,在曳引轮11的附近,配置有作为包角增大装置的、可自由旋转的偏导轮25,偏导轮25上卷绕有第2主绳索15。
偏导轮25在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在曳引轮11和反绳轮13之间。即,偏导轮25上卷绕有第2主绳索15在曳引轮11和反绳轮13之间的部分。
第2主绳索15在曳引轮11和反绳轮13之间的部分通过偏导轮25向下方移动。由此,使第2主绳索15在曳引轮11上和在反绳轮13上的包角均增大。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通过使用偏导轮25,增大了第2主绳索15在曳引轮11上的包角,因此可以提高牵引力。
另外,第1和第2主绳索14、15,可以使用在外周部上设有高摩擦树脂材料构成的外层包覆体的树脂包覆绳索。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包覆绳索,可以通过较小的包角来确保较大的牵引力。另外,由于树脂包覆绳索比单纯的钢制绳索柔性更高,因此可以缩小曳引轮11和反绳轮13的直径。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轿厢导向装置6和对重导向装置7使用滚子导向装置,但也可以使用滑动导靴。
并且,在上述例子中,利用导轨2、3支承驱动装置9和反绳轮13,但也可以利用例如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梁或固定在井道壁上的支承部等支承在建筑物一侧。
并且,可以在同一支承台8上安装驱动装置9和反绳轮13,也可以使驱动装置单元一体化,从而简化现场安装操作。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反绳轮13配置为与曳引轮11等高度,但是反绳轮13也可以配置为相对曳引轮11向上下方向偏移。
而且,在上述例子中,反绳轮13的直径与曳引轮11的直径相同,但根据需要也可以使其为彼此不同的直径。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第1主绳索14的根数和第2主绳索15的根数相同,但也可以为彼此不同的根数。
另外,第1绳索14和第2绳索15也可以使用截面构造、材料不同的绳索。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滑轮21、22和同步皮带23的组合体作为同步装置,但也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链轮和链条的组合体。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包角增大装置示出了偏导轮25,但也可以用并不旋转而引导第2主绳索15的引导部件。在该情况下,优选用低摩擦部件构成引导部件接触第2主绳索15的滑动面。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主绳索连接部4c、4d设在轿厢4的下部,但是只要能够确保足够的支承强度,也可以设在上部与下部之间或设在上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包括设于井道上部的驱动装置,其具有曳引轮;利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上述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其具有相互对置的第1和第2侧面部;利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上述井道内升降的对重;设于上述第2侧面部的上方的反绳轮;卷绕在上述曳引轮上、悬吊上述轿厢和上述对重的第1主绳索,其具有在上述第1侧面部一侧与上述轿厢连接的第1轿厢侧端部和与上述对重连接的第1对重侧端部;以及卷绕在上述曳引轮和上述反绳轮上、悬吊上述轿厢和上述对重的第2主绳索,其具有在上述第2侧面部一侧与上述轿厢连接的第2轿厢侧端部和与上述对重连接的第2对重侧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是轴向尺寸大于上述曳引轮的直径的圆筒形曳引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设置为上述曳引轮的旋转轴水平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绳轮设置为其旋转轴与上述曳引轮的旋转轴平行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上述对重的上方,使上述曳引轮的旋转轴与上述轿厢的进深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上述曳引轮的旋转与上述反绳轮的旋转同步的同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同步装置包括与上述曳引轮联动旋转的第1滑轮;与上述反绳轮联动旋转的第2滑轮;卷绕在第1和第2滑轮上的环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同步装置还包括调整环状部件的张力的张力调整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角增大装置,其通过使上述第2主绳索在上述曳引轮和上述反绳轮之间的部分移动,来使上述第2主绳索在上述曳引轮上的包角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角增大装置是卷绕有上述第2主绳索的偏导轮。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具有曳引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井道的上部。并且,在井道的上部设置有反绳轮。利用第1和第2主绳索悬吊轿厢和对重。第1主绳索具有在第1侧面部一侧与轿厢连接的第1轿厢侧端部和与对重连接的第1对重侧端部,并卷绕在曳引轮上;第2主绳索具有在第2侧面部一侧与轿厢连接的第2轿厢侧端部和与对重连接的第2对重侧端部,并卷绕在曳引轮和反绳轮上。
文档编号B66B1/28GK1723168SQ20038010248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1日
发明者林美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