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用缓冲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缓冲器,该缓冲器设置在电梯用梯井的最底部处的一地坑上,或者设置在轿厢(car)之下,并且吸收轿厢或其平衡重锤的冲击能量。
传统上,已经根据相应电梯的额定运行速度的大小使用了具有以下结构的缓冲器,其中对于在低速区域中使用的电梯而言(通常在45-60米/分以下),使用一弹簧型缓冲器,对于在超过低速区域的区域中使用的电梯设备而言,使用一液压型缓冲器。
弹簧型缓冲器是一种借助螺旋弹簧的弹性吸收冲击能量的缓冲器,而液压型缓冲器是一种机构,该机构在缓冲时由于将活塞插入油缸而使密封在气缸中的油产生阻力,因而藉助控制通过节流阀的控制制动力以实现预定的缓冲性能。
然而,对于弹簧型缓冲器和液压型缓冲器来说,由于前者的机械强度原因和后者的结构原因,存在拉长其自由高度的问题。此外,特别是由于液压型缓冲器的结构原因,无法避免其成本的增加。
此外,如今急需一种紧凑的地坑尺寸,因此需要减少缓冲器的尺寸,尤其是缩短其自由高度。考虑到这些需要,发明人考虑,如同在JP-A-50-61581(1975)中建议和揭示的将一用过的核燃料运输容器用于缓冲装置的不同领域那样,如果可以使用沿轴向弯折成波纹管状的缓冲器,则可以提供与传统的弹簧型和液压型缓冲器相比尺寸小、成本低的缓冲器。
现在,电梯用缓冲器是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其重要之处在于始终可以稳定地获得必要的缓冲特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利用弯折的缓冲器,也有必要在一载荷沿轴向施加于其上时,可获得稳定的载荷—位移特性。尤其是,为了获得数量相当大的缓冲器的位移行程,有必要获得其连续和规则的波纹管状弯折位移。
然而,在上面建议的示例中,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图7是用于说明当载荷沿轴向施加于厚度为2毫米、不带凸缘的圆柱体10上时,该圆柱体的弯折位移的示图,而图8是用于说明当弯折位移增加时,载荷和位移之间的关系的示图,由于圆柱体10最初是不对称的,累积弯折位移形态中的分布,并且分布其载荷—位移特性。尤其是在需要一较长的位移行程时,这种趋势会变得非常明显,此外,由于圆柱体10被构造成一长且窄的形状,因此产生了一个欧拉弯折的问题,该问题致使圆柱体10被弯曲成“侧向V形”,可承受的载荷突然下降。由于圆柱体横截面突然变平,因此这种现象以圆柱体横截面的刚度沿一个方向变弱的方式产生。
此外,对于电梯用缓冲器而言,重要的是缓冲器的行程必须精确。例如,缓冲器的行程在平衡重锤侧被拉长超过预定值,如同设计的那样,连接到平衡重锤的轿厢借助一缆绳更加靠近梯井的井顶,这是危险的,因为在最糟情况下轿厢可能会撞到井顶。通常,关于梯井中的移动距离,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余量,然而,由于近来急需紧凑的梯井,如果可能的话,希望缓冲器的行程不超过设定值。在连续引起弯折位移,而且允许弯曲的部分已被用尽之后,突然产生一个较大的载荷,由于位移形态中的分布归因于圆柱体最初是不对称的,因此该转折点的位置主要随上述示例的结构分布,以及难以精确地确定预定的行程数值。此外,如果将上面建议的缓冲器用于电梯,由于在缓冲期间轿厢上产生过大的加速度,因此会在开始阶段产生具有较大数量的载荷,这是不合乎需要的。
如同上面已经叙述的那样,产生一个难以将建议的缓冲器用于电梯用缓冲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现以上目的的一种电梯用缓冲器,设置在电梯用梯井的最底部处的一地坑上,或者设置在其轿厢之下,并且吸收轿厢或其平衡重锤的冲击能量,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电梯用缓冲器由多个凸缘和各自设置在相应凸缘之间、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构件构成,并且被设计成当它作为缓冲器运行时,在具有较薄厚度的相应圆柱体构件上以轴向对称模式产生一波纹管状弯折。
如同从上文中理解到的那样,由于具有凸缘的圆柱本体用作缓冲器,因此与传统的弹簧型和液压型缓冲器相比,可以提供一廉价且尺寸较小的缓冲器,并且可使梯井用地坑的深度变浅。此外,与传统的缓冲器相比,由于本发明的缓冲器的尺寸和重量大为减少,因此缓冲器可以连接在诸如轿厢和平衡重锤的底部,藉此减少地坑内的机器和装备的数量,以增强电梯设备的维护性能。
其中,
图1是电梯的总体构造示图,其中使用了本发明的电梯用缓冲器;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用缓冲器的正视图;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缓冲器的尺寸关系的表格;图4是用于说明当图2所示的缓冲器致动时的载荷和位移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当以双皱褶轴向对称模式在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上引起波纹管状弯折时的变形形态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当以单皱褶轴向对称模式在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上引起波纹管状弯折时的变形形态的示意图。
在图1中,标号1是一梯井,其中借助一缆绳4连接一轿厢2和一平衡重锤3,并且通过一滑轮5的旋转升高和降低轿厢2。标号6是一形成在梯井1的底部处的地坑,在地坑6中设有缓冲器7。
图2示出了缓冲器7的特定结构,其中缓冲器7由多个设有预定本质的凸缘7A和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7B构成,每个圆柱体设置在相应凸缘7A之间。图3中示出了缓冲器的全长L、圆柱体部分7B的内径φd和厚度t以及凸缘7A间的高度h。
缓冲器7的材料是JIS A 1050的退火铝,其中设有六个弯折段,并且逐渐改变圆柱体部分的厚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其厚度从上级凸缘朝下级凸缘连续增加,其目的是使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7B连续变形。此外,通过改变厚度可以控制其载荷特性。另外,该情况下的h/t比值为数值7.2-9.0。
如同从图4中清楚的那样,该图示出了对图2所示的缓冲器进行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在本发明的缓冲器7中,最初致动阶段未产生过度的载荷,并且导致连续和稳定的弯折,因而可以获得稳定的载荷特性。
此外,还可以看到通过改变圆柱体部分的厚度,使平均载荷逐渐增加,并且控制载荷特性。因而,可以设计具有任何期望的缓冲性能的缓冲器7。另外,可以看到关于载荷—位移特性,当位移增加时,载荷突然增加。这是因为所有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7B都被弯折,可变形部分已被用尽,这与弹簧型缓冲器中的变短(turn short)的状态相同,因此可以用图4中的点A限定本缓冲器7的行程。因而,可以精确地确定其行程,并且可在设定值内停止轿厢。
图5示出了当以双皱褶轴向对称模式在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7B上产生波纹管状弯折7C时的变形形态,而图6示出了当以单皱褶轴向对称模式在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7B上产生波纹管状弯折7D时的变形形态。
其中,关于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的高度h和厚度t之间的关系,当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上的波纹管状弯折为单皱褶和双皱褶时,以单皱褶轴向对称模式产生波纹管状弯折7D时最好有7.0<h/t<9.8的关系,以双皱褶轴向对称模式产生波纹管状弯折7C时最好有14.0<h/t<22的关系。由于可以获得比单皱褶波纹管状弯折情况下的行程δ2更大的行程δ1,因此双皱褶波纹管状弯折显示出超过单皱褶波纹管状弯折的优点。另一方面,单皱褶波纹管状弯折显示出相对于内径中d的延伸数量如图6所示较小的特征,因此,显示出诸如可插入一引导柱体8用以限制缓冲器的优点。此外,在图6的实施例中,波纹管状弯折7D大多形成在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外侧。
根据上面的实施例,由于具有凸缘的圆柱本体可用作缓冲器,因此与传统的弹簧型和液压型缓冲器相比,可以提供一廉价且尺寸较小的缓冲器,并且可使梯井用地坑的深度变浅。此外,与传统的缓冲器相比,由于本发明的缓冲器的尺寸和重量大为减少,因此缓冲器可以连接在诸如轿厢和平衡重锤的底部,藉此减少地坑内的机器和装备的数量,以增强电梯设备的维护性能,例如便于移动电线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明显优点,其中由于具有凸缘的圆柱本体可用作缓冲器,因此与传统的弹簧型和液压型缓冲器相比,可以提供一廉价且尺寸较小的缓冲器,并且可使梯井用地坑的深度变浅。此外,与传统的缓冲器相比,由于本发明的缓冲器的尺寸和重量大为减少,因此缓冲器可以连接在诸如轿厢和平衡重锤的底部,藉此减少地坑内的机器和装备的数量,以增强电梯设备的维护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用缓冲器,该缓冲器设置在电梯用梯井的最底部处的一地坑上,或者设置在其轿厢之下,并且吸收轿厢或其平衡重锤的冲击能量,其特征在于,电梯用缓冲器由多个凸缘和各自设置在相应凸缘之间、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构件构成,并且被设计成当它作为缓冲器致动时,在具有较薄厚度的相应圆柱体构件上以轴向对称模式产生一波纹管状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当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上引起一单皱褶波纹管状弯折时,在7.0<h/t<9.8的范围内选择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的厚度t与其高度h之间的比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当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上引起双皱褶波纹管状弯折时,在14<h/t<22的范围内选择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的厚度t与其高度h之间的比值。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波纹管状弯折是一轴向对称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厚度t通常从上级凸缘向下级凸缘增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波纹管状弯折只朝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的外部产生。
全文摘要
在电梯用缓冲器(7)中,该缓冲器设置在电梯用梯井(1)的最底部处的一地坑(6)上,或者设置在其轿厢(2)之下,并且吸收轿厢(2)或其平衡重锤(4)的冲击能量,电梯用缓冲器(7)由多个凸缘(7A)和各自设置在相应凸缘(7A)之间、具有较薄厚度的圆柱体部分(7B)构成,并且被设计成当它作为缓冲器致动时,在具有较薄厚度的相应圆柱体部分(7B)上以轴向对称模式产生一波纹管状弯折(7C或7D)。因而,可以获得一种电梯用缓冲器,该缓冲器具有稳定的载荷-位移特性,并且可使成本和尺寸减少。
文档编号B66B5/28GK1429758SQ0215962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安部贵, 重田政之, 中村秀广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日立水户工程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