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属于耳机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包括耳机壳体,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出音道和位于第一出音道后方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的动圈单元和位于动圈单元后方的动铁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充分发挥动圈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设置在动圈单元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的声音受阻的问题,确保音质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耳塞,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此外,这些科技产品正逐渐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耳塞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塞已经成为一种必要装置。
[0003]随着人们对耳塞质量要求的不断地提高,基本的音频输出功能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耳塞的音质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耳塞的音质效果已经成为评价耳塞质量的一个重要参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耳塞一般仅在壳体内安装一个喇叭,其仅能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完全不能实现高、低音频互补,声音的立体感效果较差;针对于此,现在市面上出现有双喇叭甚至是多喇叭的耳塞,如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410151138.1,申请公告日为2014年8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双喇叭耳机,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双喇叭耳机,包括有壳体、固定件、高音喇叭以及低音喇叭,该壳体内具有一第一出音通道和一容置空间,所述固定件安装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高音喇叭安装在该第一容置腔内,所述低音喇叭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该高音喇叭的出音侧面正对连通前述第一出音通道,该高音喇叭的外壁面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第二出音通道,该第二出音通道连通第一出音通道,该低音喇叭的出音侧面正对连通该第二出音通道。该申请案中高音喇叭和低音喇叭均设置在固定件内,且高音喇叭设置在低音喇叭的前方,高音喇叭的声音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出音通道向外传播,而低音喇叭发出的声音必须经第二出音通道后从第一出音通道向外传出,又因为低音喇叭是为发散型发声的,因此将高音喇叭设置在低音喇叭的前方使得低音喇叭发出的声音部分会被高音喇叭阻挡,进而造成声音耗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充分发挥动圈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设置在动圈单元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的声音受阻的问题,确保首质效果好。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包括耳机壳体,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出音道和位于第一出音道后方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的动圈单元和位于动圈单元后方的动铁单元。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件包括由固定件的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动圈单元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且该动圈单元的出音侧面正对第一出音道;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底板背面设有对立设置的两块卡合板,上述的两块卡合板组成第二容置腔,上述的动铁单元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动铁单元出音的导音槽。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音槽设置在第一容置腔的外轮廓壁上。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音槽设置在第一容置腔的外轮廓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轮廓壁之间。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底板上开设有孔和正对上述限位板的第一槽口,该第一槽口的一端与孔相交,该第一槽口的另一端与开设在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槽口相交。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该前壳和后壳彼此对插连接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出音道设置于前壳内。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壳上的侧壁上设有正对上述第二容置腔的出线孔和正对上述第二槽口的出气孔。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容置腔的底板背面设置有与上述动铁单元的出音侧面相接触的限位板,该限位板上开设有正对动铁单元出音孔且与第一出音道相连通的导音孔;所述的导音孔与上述的导音槽连通。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固定件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的动圈单元和位于动圈单元后方的动铁单元,充分发挥动圈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设置在动圈单元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的声音受阻的问题,音质效果好;
[0019](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固定件包括由固定件的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动圈单元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的底板背面设有对立设置的两块卡合板,上述的两块卡合板组成第二容置腔,上述的动铁单元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固定件的结构设计巧妙,极大地简化了组装过程,使得组装方便且有效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和开模难度;
[0020](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动圈单元的出音侧面正对第一出音道,动圈单元的声音可直接从第一出音道向外传递,不存在声音损耗的问题,音质效果好;
[002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第一容置腔的底板背面设置有与上述动铁单元的出音侧面相接触的限位板,使得动铁单元的设置更为稳妥;
[002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限位板上开设有正对动铁单元出音孔的导音孔,导音孔与上述的导音槽连通,导音槽设置在第一容置腔的外轮廓壁上,该导音槽为开放式,动铁单元的声音从导音孔经导音槽再从第一出音道向外传递,音质效果好;
[002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导音槽设置在第一容置腔的外轮廓壁与第一容置腔的内轮廓壁之间,该导音槽为封闭式,动铁单元的声音从导音孔经导音槽再从第一出音道向外传递这个过程为封闭式,声音的传递过程中不存在损耗的问题,音质效果更好;
[0024](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第一容置腔的底板上开设有孔和第一槽口,该第一槽口的一端与孔相交,且该第一槽口与上述的卡合板相互垂直放置,该第一槽口的另一端与开设在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槽口相交,孔、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构成了动圈单元的出线和出气孔;
[0025](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的拆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动铁单兀和动圈单兀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0028]图3为本实施例2中固定件的立体图;
[0029]图4为本实施例2中固定件的剖视图。
[003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1、前壳;111、第一出音道;12、后壳;121、出线孔;122、出气孔;2、固定件;21、第一容置腔;211、孔;212、第一槽口 ;213、第二槽口 ;22、卡合板;23、限位板;231、导音孔;232、导音槽;3、动铁单元;31、出音孔;4、动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喇机式入耳式耳塞,包括耳机壳体,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出音道111和位于第一出音道111后方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耳机壳体包括前壳11、后壳12和第一出音道111,该前壳11和后壳12彼此对插连接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第一出音道111设置于前壳11内;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件2;固定件2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111的动圈单元4和位于动圈单元4后方的动铁单元3,能够充分发挥动圈单元4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单元3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3设置在动圈单元4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4的声音受阻的问题,确保音质效果好;固定件2的具体描述为:固定件2包括由固定件2的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21 ;动圈单元4设置于第一容置腔21内,且该动圈单元4的出音侧面正对第一出音道111,动圈单元4的声音可直接从第一出音道111向外传递,不存在声音损耗的问题,音质效果好;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背面设有对立设置的两块卡合板22,上述的两块卡合板22组成第二容置腔,上述的动铁单元3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动铁单元3出音且与第一出音道111相连通的导音槽232,本实施例中导音槽23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1的外轮廓壁上,该导音槽232为开放式,动铁单元3的声音从导音孔231经导音槽232再从第一出音道111向外传递,音质效果好;固定件2的结构设计巧妙,极大地简化了组装过程,使得组装方便且有效降低了模具的开发成本和开模难度;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上开设有孔211和第一槽口212,该第一槽口 212的一端与孔211相交,且该第一槽口 212与上述的卡合板22相互垂直放置;该第一槽口 212的另一端与开设在第一容置腔21内侧壁上的第二槽口 213相交;后壳12上的侧壁上设有正对上述第二容置腔的出线孔121和正对上述第二槽口 213的出气孔122,动圈单元4的线和气通过孔211、第一槽口 212和第二槽口 213分别从后壳12上的出线孔121和出气孔122伸出和排出;本实施例为了使得动铁单元3安装更为稳妥,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背面设置有与上述动铁单元3的出音侧面相接触的限位板23,该限位板23上开设有正对动铁单元3出音孔31的导音孔231,该导音孔231与上述的导音槽232连通。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喇机式入耳式耳塞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导音槽23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1的外轮廓壁与第一容置腔21的内轮廓壁之间(参见图3和图4所示),该导音槽232为封闭式,动铁单元3的声音从导音孔231经导音槽232再从第一出音道111向外传递这个过程为封闭式,声音的传递过程中不存在损耗的问题,音质效果更好。
[0036]安装时将动圈单元4和动铁单元3分别安装上固定件2的第一容置腔21和第二容置腔后设有由前壳11和后壳12彼此对插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动圈单元4的声音从设置于前壳11内的第一出音道111内向外传递;动铁单元3的声音从设置在与动铁单元3的出音侧面相接触的限位板23的导音孔231传出,经与导音孔231连通的导音槽232后从第一出音道111向外传递,动圈单元4与动铁单元3的声音均从第一出音道111向外传递,能够同时传递高音与低音,且动圈单元4与动铁单元3的声音相互之间不干扰,确保了音质效果。
[003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充分发挥动圈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3设置在动圈单元4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4的声音受阻的问题,确保音质效果好。
[003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包括耳机壳体,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出音道(111)和位于第一出音道(111)后方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件(2);所述的固定件(2)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111)的动圈单元(4)和位于动圈单元(4)后方的动铁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2)包括由固定件(2)的前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21);所述的动圈单元(4)设置于第一容置腔(21)内,且该动圈单元(4)的出音侧面正对第一出音道(111);所述的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背面设有对立设置的两块卡合板(22),上述的两块卡合板(22)组成第二容置腔,上述的动铁单元(3)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的第一容置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动铁单元(3)出音且与第一出音道(111)相连通的的导音槽(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音槽(23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1)的外轮廓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音槽(23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1)的外轮廓壁与第一容置腔(21)的内轮廓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上开设有孔(211)和第一槽口(212);所述的第一槽口(212)的一端与孔(211)相交,且该第一槽口(212)与上述的卡合板(22)相互垂直放置;所述的第一槽口(212)的另一端与开设在第一容置腔(21)内侧壁上的第二槽口(213)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该前壳(11)和后壳(12)彼此对插连接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出音道(111)设置于前壳(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壳(12)上的侧壁上设有正对上述第二容置腔的出线孔(121)和正对上述第二槽口(213)的出气孔(1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置腔(21)的底板背面设置有与上述动铁单元(3)的出音侧面相接触的限位板(23),该限位板(23)上开设有正对动铁单元(3)出音孔(31)的导音孔(231);所述的导音孔(231)与上述的导音槽(232)连通。
【文档编号】H04R1/10GK204069266SQ20142050100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陈晨, 何新阳 申请人: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