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挂和耳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87609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挂和耳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挂、耳机及耳机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埋入且贯通有导线的耳挂、使用了该耳挂的耳机以及该耳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耳挂式耳机广为人知。由于此种耳机佩戴牢固,是一种适合在运动时使用的耳机,因此近年来市场不断扩大。专利文献I中所述的耳机就是其中I例。专利文献I中将所述耳机称为头戴式耳机。其中,在耳挂内部中贯通有向耳机扬声器提供声音信号的导线。此外,专利文献I中将导线称为软线。据专利文献I中所述,导线前端可自由插入或拔出插槽,因此耳挂可以与设有扬声器的主体部分离。另外,还公开了一种耳挂内部结构,为使耳挂的形状可根据耳部形状变化并加以保持,采用了金属线材等可自由弯曲的芯线材,将导线缠绕在芯线材周围并覆盖上树脂。之所以使用金属线材作为耳挂的芯线材,是由于其能使耳挂更好地贴合耳部形状因而较为理想。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实开平1-16989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在专利文献I中所述耳机的制造工序中,在耳挂的树脂覆盖层注塑成型中采用所谓的镶嵌成形法。即,将芯线材和导线一体化后形成的一体化导线收纳在模具型腔内,再将树脂注入其周围空间而形成。在镶嵌成形中,需要将一体化导线稳定地固定在型腔内的规定位置。镶嵌成形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在模具上突出顶针来直接支撑住插入物。如采用此方法进行一体化导线的镶嵌成形,则会形成与顶针对应的,自成型品的外表面到达至内部的一体化导线的深孔。为了更加稳固地固定一体化导线,需要沿一体化导线的长度方向在多个地方设置顶针。因此,沿耳挂的长度方向将会形成多个此种深孔,这将影响耳挂的美观下降,而且在边运动边使用耳机时,其成为汗水或雨滴侵入耳机内部接触到一体化导线的途径,有可能造成耳挂内部的金属部分被腐蚀等不良状况的发生。此外,当导线和芯线材的外径不同时,将难以确定顶针的接触位置,且由于难以实现面与面的接触,因此固定将变得不稳固。因此,由于受到镶嵌成形时施加于树脂上的压力的影响,成型后的耳挂内的一体化导线不能精确且稳固地置于规定位置上,成型中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偏移。当耳挂内的一体化导线的位置发生偏移时,覆盖其上的树脂层将变得厚薄不均。因此,当耳挂进行反复变形后,厚度较薄的部分将有可能产生龟裂等不良状况。如此一来,可以预料到在由导线、芯线材和覆盖其上的树脂构成的耳挂及使用了该耳挂的耳机上,将会发生与一体化导线的位置有关的故障,它们制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耳挂、耳机及耳机的制造方法,SP使由导线、芯线材及覆盖其上的树脂形成,也不会轻易产生因汗水或水滴以及树脂的厚薄不均而产生的故障,且外型美观、制作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将采用以下结构和工序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I) 一种耳挂(2A),包括:弯曲为能够佩戴于外耳廓根部的形状的挂钩主体部(2),埋入所述挂钩主体部(2)内部且从所述挂钩主体部(2) —端向外部伸出的导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主体部(2)包括:沿着所述导线(5)设置的规定长度的芯线材(6),贯通有所述导线(5)及所述芯线材(6)的保持部(12),以及至少覆盖了所述芯线材整体(6)、所述导线(5)中所述芯线材(6)沿着的范围以及所述保持部(12)的树脂部(8),所述树脂部⑶的表面上设有深度达到所述保持部(12)的孔(2h)。2) 一种耳机(5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I)中所述的耳挂(2A);收纳有与所述导线(5) —端侧连接的扬声器(SP)并与所述耳挂(HG)连接为一体的主体部(HT)。3)如2)中所述的耳机(50),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耳挂(HG)佩戴于耳部的使用状态下,所述芯线材(6)相比所述导线(5)位于外耳廓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得到的效果是,不会轻易发生因汗水和水滴所引起的故障以及因树脂厚薄不均引起的故障,且外型美观、制造工艺简单。

图1是用来说明具备了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耳机的实施例的外观图。图2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4是用来说明具备了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耳机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5是用来说明具备了本实用新型中耳挂的耳机实施例的内部构造平面图。图6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图。图7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的制造方法的一个阶段的截面图。图8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其他主要部分的图。图9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又一个其他主要部分的图。图10是用来说明具备了本实用新型中耳挂的耳机实施例中的中间产物的平面图。图11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制造方法的另一阶段的截面图。图12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中制造方法的另一阶段的其他截面图。图13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耳挂的实施例的平面图。[0042]图中1.外壳,la.音筒部,2.挂钩部(挂钩主体部)、2A耳挂,2h.孔,2k.爪部,2tl、2t2.端部,4.耳塞,5.导线,5a、5b.芯线材,5c.外皮部,5n.连接器,5p.插头,6.线材(芯线材),6tl、6t2.端部,7.覆盖部,8.树脂部,11 14.保持部,11a、12a、14a.通孔,llal、12al、14al.一端,lla2、12a2、14a2.另一端,lib、12b、14b.凸座部,11c、12c、14c.凹座部,lld、lle、12d、12e、14d、14e.槽部,llkl、14kl.一侧出口,llk2、14k2.另一侧出口,50.耳机,HT.主体部,HG.耳挂部,CB.一体化导线,ER.外耳廓,HD.头部,HCB.含保持部分的导线,LI L4.距离,M、丽.模具,Ml、丽1.固定模,M2、丽2.可动模,丽Ia.对接顶针,丽2a.卡合顶针,Pl.边界位置,P2位置,RCl RC3.曲率中心,Rsl.曲率半径,SP.扬声器,V、VV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通过图1至图13中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图1为具备了本实用新型中耳挂的耳机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中所示耳机佩戴于右耳。佩戴于左耳的耳机的形状与佩戴于右耳的耳机相对于佩带状态时的头部中心面左右对称,因此接下来将以佩戴于右耳的耳机为代表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耳机50包括,主体部HT、与主体部HT连接为一体的耳挂部HG,即挂钩主体部、从耳挂部HG伸出的导线5。主体部HT中包括外壳I,外壳I由收纳在内部的扬声器SP,同时,将该扬声器SP的声音向外部输出的音筒部Ia构成。耳挂部HG由挂钩部2组成,挂钩部2的一端与外壳I在边界位置Pl处连接为一体,同时沿外耳廓根部的形状弯曲。即,挂钩部2具有弯曲形状,可使其佩戴于外耳廓根部。导线5埋入且通过挂钩部2,其中一端侧被引入外壳I内部,另一端从挂钩部2伸出外部。具体来说,其中一端从挂钩部2处引入外壳I内部,连接于扬声器SP上;另一端连接于插头上,插头未在图1中显示。当耳机50的插头连接在音乐播放装置等机器上时,可通过扬声器SP播放声音。音筒部Ia中装有橡胶材料等制成的可自由装卸的耳塞4。耳机50用于右耳,佩戴使用时需将耳塞4插入外耳道内,同时将挂钩部2挂在右耳外耳廓根部,使得导线5向在外耳廓后方侧向颈部被引出。挂钩部2的表面有多个孔2h,图1中为4处。图1中的RCl所示为挂钩部2的曲率中心RCl的位置,Rsl所示为曲率半径。图2为挂钩部2在图1中的Sl-Sl截面图。该截面位置大概在相邻的两个孔2h的中间位置。图2中所示方向为耳挂HG佩戴于头部和外耳廓之间时的方向,分别为上侧、下侧、头部侧、外耳廓侧。图2中的挂钩部2包括以下部分所形成:导线5、挂钩部2的芯线材即线材6、覆盖导线5和线材6使其一体化的覆盖部7、包裹覆盖部7的树脂部8。下文中将覆盖部7和被覆盖部7所覆盖的导线5及线材6合称为一体化导线CB。[0060]导线5为由作为导线的芯线5a、芯线5b及覆盖其上的外皮部5c所组成的二芯导线,外径例如可为1.4mm。芯线5a、5b可以使用漆包线,外皮部5c的材料例如可为聚氯乙烯PVC。线材6的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锈钢SUS,外径例如为0.8mm。线材6特性是可用手指将其改变为想要的形状并可维持变形后的形状。导线5和线材6并在一起,且被覆盖部7覆盖。导线5和线材6最好能够紧贴在一起。覆盖部7为通用的热缩套管。树脂部8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树脂层,用来包裹覆盖部7,材料例如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如图2所示,在一体化导线CB的截面形状中,导线5与线材6的设置方向为,直径较大的导线5位于头部一侧,直径较小的线材6位于外耳廓一侧。换言之,将线材6设置在外耳廓一侧,贝1J导线5和导线6的设置方向与曲率中心RCl相向的方向垂直相交。在挂钩部2的任意一处截面上,都保持了该一体化导线CB的截面形状中的方向。将直径较小的线材6设置在相对直径较大的导线5的外耳廓一侧。如此一来,还可将挂钩部2的截面形状设定为外耳廓一侧较细,提高外观设计性。图2中,导线5中的芯线5a、5b按照左右方向,即头部至外耳廓方向并列设置。但该排列方式并不仅限于左右方向,竖直方向和斜向同样可以,导线5的外皮部5c的外形基本上是圆形,与该排列方向无关。树脂部8的截面形状为不对称形状,图2的右侧面,即佩戴于耳部时的外耳廓侧一面上设有平坦面8a。树脂部8的截面外形形状是,为了使耳挂HG在佩戴于耳部更加美观,在外观设计方面有所规定。使用图3对一体化导线CB的两个端部进行说明。图3为一体化导线CB中靠近挂钩部2前端部附近的部位及连接外壳I的部分的部位的示意图。所制成的覆盖部7具备完全覆盖线材6的端部6tl和仅覆盖导线5的部位ARl,。在导线5的前端中,从挂钩部2被引出外部的一侧连接在插头上,被引入外壳I内部的一侧的芯线5a、5b进一步被引出而连接在扬声器SP上。一体化导线CB例如可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工序I]将线材6截为规定长度。[工序2]将导线5和规定长度的线材6插通至作为覆盖部7的热收缩套管。最好事先将线材6塑性变形为规定形状。具体来说事先施加规定的弯曲变形,使其成为与佩戴挂钩部2的外耳廓根部部位近似的形状。线材6上施加弯曲变形后,将导线5与线材6以几乎相同的曲率并列设置在一起。[工序3]将热缩导管截为规定长度。具体来说就是将热缩导管的长度设为可完全覆盖线材6的端部6tl、6t2的长度。该截断也可以在工序2之前实施。将线材6设置在截好的热缩导管内,并保证热缩导管收缩后也可将线材6的端部6tl、6t2完全覆盖。[0083][工序4]加热热缩导管,使导线5和线材6在紧密贴合状态下合为一体。如此即可制成一体化导线CB。图4是耳机50与图1中朝向几乎相同时,其挂钩部2的树脂部8的透视示意图。图5是耳机50与图4中朝向相同时,去除树脂部8之后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在挂钩部2内部的一体化导线CB上,顺着导线延伸方向设有4个保持部,分别是保持部11至保持部14,保持部之间互相隔开一段距离。在该实施例中,保持部12和保持部13设定为同一构件。各保持部11 14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PE。耳挂部HG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作。首先,使用与各保持部形状对应的模具,通过镶嵌成形将各保持部11 14 一体化地设置在一体化导线CB上;其次,使用与挂钩部2的形状对应的模具,通过镶嵌成形将树脂部8设置在设有保持部11 14的一体化导线CB上。接下来详细介绍各个保持部。(关于保持部12)由于保持部13和保持部12为同一构件,因此以保持部12为例,通过图6(a)至(C)进行详细说明。图6(a)为大致从箭头YS5方向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2的透视图。图6(b)为大致从纸面正前方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2的平面图。图6(c)为从箭头YS6方向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2的透视图。保持部12是与一体化导线CB形成为一体结构,而并不是像图6 (a)至(C)中所示的独立个体。此处为了便于理解,将其作为去除了一体化导线CB的独立个体进行说明。保持部12呈现具有通孔12a的管状,该通孔12a与一体化导线CB的外形相对应。外形的横截面形状呈现具有长度的略椭圆形,且其长度方向的一端12al的弧较另一端12a2的弧为小径的略微下落的水滴状,即下落时的液滴形状。通孔12a所呈现出的横截面形状与保持部12的外形形状大致相似。即,通孔12a的横截面形状呈具有长度的略椭圆形,且其长度方向的一端12al的弧较另一端12a2的弧为小径的略微下落水滴状。在保持部12的一端12al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即图6 (a)的上下方向的中部,设有突出的凸座部12b,凸座部12b与通孔12a的管轴方向垂直相交。凸座部12b例如可设为略呈圆柱形。在外周面上与凸座部12b的相反一侧,设有凹陷的凹座部12c。凹座部12c与管轴方向垂直相交。凹座部12b的凹陷空间例如可设计为略呈圆柱状。外周面的一端12al上设有一对槽部12d,将凸座部12b夹在其中。另一端12a2上设有一对槽部12e,将凹座部12c夹在其中。槽部12d、12e被形成为在与通孔12a的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槽。接下来使用图7,对一体化导线CB保持部中的保持部12的镶嵌成形进行说明。图7为用以成型保持部12的模具M,将一体化导线CB设置在型腔V内部,将固定模Ml和可动模M2在分型线PL处进行模具匹配后的模式截面示意图。保持部12中的截面位置为图6(b)中的S2-S2位置,也是悬挂在凸座部12b及凹座部12c上的位置。[0105]型腔V的空间为对应于保持部12的空间。填充树脂前,将一体化导线CB设置在型腔V内部,使其相对型腔V的内壁间隔规
定距离。之后,在型腔V内填充溶融的树脂材料后使其固化,就形成了与一体化导线CB连接为一体的保持部12。在固定模MI上设有与凸座部12b对应的凹陷部Mla,在可动模M2上设有与凹座部12c对应的凸起部M2a。通过设置在模具M的型腔V以外部分的保持部(图中未显示),可以将一体化导线CB紧密、牢固地固定。在镶嵌成形时,一体化导线CB在型腔V内部为自由状态。然而,型腔V的一体化导线CB的延伸方向长度,即相当于保持部12的轴方向长度为一体化导线CB的宽度的2至3倍左右。因为足够短,所以型腔V内的一体化导线CB位置精确且稳定,即便注塑成型时受到树脂等的压力也不会发生偏移。(关于保持部14)图8(a)为大致从图5中箭头YS7的方向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4的透视图。图8(b)为大致从图8(a)中的箭头YS9的方向看到的图。图8(c)为大致从纸面前面的方向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4的平面图。图8(d)为大致从图5中箭头YS8的方向看到的图5中的保持部14的透视图。保持部14和保持部12 —样,与一体化导线CB形成为一体的,而不是如图8 (a)至(d)中所示的独立个体。此处为了便于理解,以去除了一体化导线CB后的状态进行说明。保持部14呈管状,其上设有通孔14a。外形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圆形。在保持部14的一个出口 14kl 一侧,通孔14a的横截面形状略呈有长度的椭圆形,且呈现其长度方向的一端14al —侧的弧比另一端14a2侧的弧为小径的略微下落水滴状。此外,在位于保持部14的另一个出口 14k2 —侧,通孔14a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圆形。S卩,通孔14a的形状被设计为与图3中所示一体化导线CB的端部部位相对应的形状。具体来说,保持部14和一体化导线CB被连接为一体,使得图8(a)中保持部14的一侧出口 14kl的位置就在图3中P14a的位置,另一侧出口 14k2的位置就在图3中P14b的位置。如此一来,通孔14a的一个出口 14kl 一侧的截面形状将略呈下落水滴状,另一个出口 14k2 —侧的截面形状将呈近圆形。在保持部14的一端14al的外周面的长度方向,即图8 (a)的左右方向的中部附近,设有圆形凸座部14b。凸座部14b在与通孔14a的管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突出。在外周面上凸座部14b的相反一侧上,设有圆形凹座部14c。凹座部14c在与管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凹陷。在保持部14的外周面上,设有一对的槽部14dl、14d2和槽部14d3,其中槽部14dl和14d2将凸座部14b夹在中间;在其相反一面上,设有一对的槽部14el、14e2和槽部14e3,其中槽部14el和14e2将凹座部14c夹在中间。各槽部14dl至14d3、14el至14e3均设在与通孔14a的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关于保持部11)图9(a)为从纸面背面看到的图5中保持部11的平面图。图9(b)为图9(a)的右侧视图。保持部11和保持部12、14 一样,与一体化导线CB形成为一体的,并非如图9 (a)、(b)中所示的独立个体。此处为了便于理解,以去除了一体化导线CB的状态进行说明。 保持部11为管状,稍呈J字形弯曲,其上设有通孔11a。外形横截面形状大致呈现D字形,其上设有平坦面lid。在保持部11的一侧出口 Ilkl 一侧,通孔Ila的横截面形状略呈具有长度的椭圆形,且呈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Ilal—侧的弧较另一端lla2 —侧的弧为小径的,略下落水滴状。此外,在保持部11的另一侧出口 llk2—侧,通孔Ila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圆形。S卩,通孔Ila被设计为与图3所示一体化导线CB的端部部位相对应的形状。具体来说,将保持部11与一体化导线CB连接为一体,使图9(a)中保持部11的一侧出口 Ilkl位于图3中P14a的位置,另一侧出口 llk2位于图3中P14b的位置。由此,通孔Ila的一侧出口 Ilkl的截面形状为下落的水滴状,另一侧出口 llk2的截面形状近似圆形。在保持部11的外周面的一侧出口 Ilkl 一侧,设有圆形凸座部lib。该凸座部Ilb在与通孔Ila的管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稍微凸出。在外周面上凸座部Ilb的相反一侧,设有圆形凹座部11c。该凹座部Ilc在与管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稍微凹陷。保持部14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槽部lld,在图中未显示。在其相对一侧上形成有多个槽部lie。各槽部14d、14e被形成为与通孔Ila的轴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槽。保持部11及保持部14相对于一体化导线CB的镶嵌成形,可采取与保持部12的镶嵌成形同样的方法进行。模具M中,除了保持部12之外,若预先形成保持部11和保持部14的型腔,即可同时进行多个保持部对一体化导线CB的一体化成型。通过该镶嵌成形,至少可以使导线5及线材6贯通各保持部11 14并与之形成一体。各槽部Ild至14d、lle至14e并不是非设不可,但这些槽部IlcUlle可以增加保持部11 14与树脂部8的接触面积,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导线CB与树脂部8的紧密贴合程度。图10中所示为一体化导线CB与各保持部11 14通过镶嵌成形结为一体后形成的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如图10所示,一体化导线CB的两侧端部上分别设有保持部11、14,它们之间设有互相隔开的保持部12、13。[0146]如图3等所示,线材6的端部位于保持部11、14的内部,从保持部11 >14的端部伸出的仅有导线5。将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收纳入与树脂部8对应的模具丽的型腔VV中,再通过镶嵌成形形成树脂部8,即可制成耳挂部HG。图11及图12为,将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放入型腔VV内并合模后的模式截面示意图。更具体来说,图11是没有设置保持部11 14的部分的截面图,图12是设有保持部12的凸座部12b及凹座部12c的位置的截面图。预先在模具丽的固定侧丽I上设好对接顶针^la,该对接顶针丽Ia分别与保持部11 14的各凸座部Ilb 14b对接。同时,在模具丽的可动模丽2上,设置好与保持部11 14的各凹座部Ilc 14c分别卡合的卡合顶针丽2a。图12是以保持部12为代表进行说明的截面图,其他保持部虽然形状各异,但方法相同。由此,当在型腔VV内设置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时,只需将保持部11 14的凸座部Ilb 14b卡合在各卡合顶针MM2a上,就可将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精确地设置在型腔VV内,并牢固地保持。当合模时,凸座部Ilb 14b与各对接顶针丽Ia相抵接,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就可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型腔内的规定位置并保持规定姿势,因此,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不会因为注塑成型的压力而产生偏移。树脂部8的成型范 围为从挂钩部2的前端至位置P2(参照图4)。位置P2至边界位置Pl之间,例如可通过将保持部11的前端插入至从外壳I 一侧伸出的筒状部Ib的内部来进行连接。图13为将挂钩部2作为耳挂2A单独流通时的外观示意图。耳挂2A中,导线5的一端从作为耳挂2A主体部的挂钩部2的一端2tl被引出,其前端设有插头5p。挂钩部2的另一端2t2上设有一对爪部2k,用于卡合其它构件。此外,导线5的另一端从端部2t2处引出,其前端芯线5a、5b与连接器5n相连接。如上所述,在耳挂2A及耳机50的树脂部8上设有与对接顶针丽Ia及卡合顶针丽2a对应的孔2h(参照图1),孔2h与保持部11 14的位置相对应。然而,各个孔2h并未深达一体化导线CB,而是到达至覆盖其上且具有厚度的各保持部11 14。因此,各个孔2h为底部被各保持部11 14堵塞的极浅的孔。S卩,各个孔2h的底面就是各保持部11 14的表面。因此,耳挂2A及耳机50的美观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此外,当运动时出汗或者在室外使用遭遇降雨时,水滴不会从孔处侵入内部,因水分侵入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极低。此外,在制作树脂部8的镶嵌成形中,通过模具上突起的对接顶针丽2a及卡合顶针丽Ia使设置在型腔VV内的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和与这些顶针形状对应的凹座部Ilc 14c及凸座部Ilb 14b相抵接及卡合,从而使导线HCB得以固定。因此,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可极为稳固、精确地固定在规定位置上。由此,树脂部8不会发生厚薄不均,耳挂2A及耳机50因厚薄不均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极低。此外,在型腔VV内对附有保持部的导线HCB进行设置和定位十分简单,因此耳挂2A及耳机50的制造也极为简单。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上述结构及工序。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范围,在其他变形例中同样适用。保持部11 14的凸座部Ilb 14b也可以是凹座部。在镶嵌成形中,也可以通过固定模上的顶针卡合后形成树脂部8。耳挂部HG及耳挂2A不仅适用于耳机。例如,其还可适用于含麦克风的所谓内置式耳机和助听器。导线5并不仅限为二芯线材。例如,当耳挂部HG及耳挂2A应用于助听器上时,导线5还可采用含麦克风输出线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的芯线材。线材6的材质并不仅限于SUS,还可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更具体来说,可记忆规定形状的形状记忆合金或形状记忆树脂皆可。线材6相对于导线5的设置位置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述佩戴状态时的水平方向。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亦可。挂钩部2并不仅限于在同一平面内弯曲。为了更好地佩戴于外耳廓上,挂钩部2可呈立体状弯曲。即,挂钩部2还可在相对头部偏离的方向上弯曲。保持部11 14的数量及位置并不限定。只要在镶嵌成形中型腔内一体化导线CB能够良好地配置即可,保持部的数量及位置数可自由设定。覆盖部7具有使导线5和线材6紧密贴合并固定的功能。如通过其他部件或者方法能使导线5和线材6保持为一体,那么覆盖部7将可有可无。例如,也可以在导线5或线材6的表面设置融合层,通过加热使两者变为粘合结构。以上对适用于右耳的耳机5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单耳用设备,还可适用于具备用于左耳及右耳的一对主体部HT的、可用来听立体声声音的立体声类设备。为使挂钩部2能够很好地变形,线材6的长度,最好尽量设置得较长直到接近挂钩部2的两侧端部附近为止。此外,不仅限于一体线贯通,也可以分割贯通。
权利要求1.种耳挂,包括:弯曲为能够佩戴于外耳廓根部的形状的挂钩主体部,埋入所述挂钩主体部内部且从所述挂钩主体部一端向外部伸出的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主体部包括: 沿着所述导线设置的规定长度的芯线材, 贯通有所述导线及所述芯线材的保持部,以及 至少覆盖了所述芯线材整体、所述导线中所述芯线材沿着的范围以及所述保持部的树脂部, 所述树脂部的表面上设有深度达到所述保持部的孔。
2.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耳挂; 收纳有与所述导线一端侧连接的扬声器并与所述耳挂连接为一体的主体部。
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耳挂佩戴于耳部的使用状态下,所述芯线材相比所述导线位于外耳廓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挂,该耳挂不会轻易发生因汗水或水滴以及树脂厚薄不均而引起的故障,且外型美观、制作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耳挂中包括弯曲为能够佩戴于外耳廓根部的形状的挂钩主体部(2)与埋入挂钩主体部(2)内部且从挂钩主体部(2)的一端向外部伸出的导线(5)。挂钩主体部(2)包括沿导线(5)设置的规定长度的芯线材(6)、贯通有导线(5)及芯线材(6)的保持部(12)以及树脂部(8),其中树脂部(8)至少覆盖了芯线材整体(6)、导线(5)中芯线材(6)所通过的部分以及保持部(12),树脂部(8)的表面上设有深度达到保持部(12)处的孔(2h)。
文档编号H04R1/10GK202931524SQ2012202209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浅香宏充, 宫泽贵之 申请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