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尤其指有线电视领域中的EoC终端。
背景技术:
EoC(Ethernet over Coax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终端是当下有线电视网 双向网改造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其一般有两个输出口,一个是RF输出口,另外一个是LAN 输出口,直接用一根网线接在EoC的LAN输出口,另外一端接在电脑的RJ45 口,然后设置好 IP地址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字电视、互动电视和宽带服务。其主要原理是在同轴电缆中进行以太网数据信号传输,主要就是将以太网信号经 过调制后在同轴电缆中进行数据传输,其频率不占用有线电视频率段,和有线电视频率共 存。它以简单、稳定、安全、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双向网改造技术中较为流行的一种。EoC根据数据信号是否调制分为两种基带EoC和调制EoC,目前国内运营商采用 的基本都是调制EoC。调制EoC又可分为高频调制和低频调制。根据技术的不同,高频调制 EoC又分为Wi-Fi降频和M0CA。低频调制EoC又分为HomePLC和HomePNA。高频调制是将 以太网信号调制到频率860-1500MHZ,然后和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在同轴电缆里面进行混合 传输。低频调制是将以外网信号调制到60Mhz以下再和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在终端都经过 解调后,还原以太网信号。对于各种EoC终端设备来说,目前有各种各式的设计,例如,图1是现有技术中EoC 终端设备的一种,其主要采用普通二分配器的连接方式,即MIX信号通过一个二分配器分 别进入到电视机和EoC设备之中,由于该种设计利用了 3个电缆、6处接头,因此设备的可靠 性较差,并且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电视信号插入损耗大、EoC信号插入损耗大、信号互相干 扰强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取了外置双工器的设计,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工 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MIX信号通过一个双工器分别进入到电视机和EoC设备之 中,由于双工器能够使具有一定间隔的两个频段获得较大的隔离,相比于图1中的设备,能 够减轻一定的信号干扰,因此,该种方案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采取外置双工器的设计的EoC终端,其结构是采取3个电缆、6处接头,同样 也会带来设备可靠性低、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缺点,而且,其在消除信号插入损耗、抑制邻 频信号干扰方面也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信号插入损耗大、对邻频干扰抑制度差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能够有效降低信号插入损耗、简化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一种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装置,包括,双工器以及设置在EoC终端外壳内部的 EoC终端PCB板,所述双工器为内置双工器模块,并且,所述双工器模块固定在EoC终端PCB板上。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内置双工器模块通过插针的方式插入PCB板中并焊接。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内置双工器模块通过贴装的方式固定在PCB板上 并焊接。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内置双工器模块包括用于输送EoC信号的E接头、 用于输送有线电视信号的T接头以及用于输送EoC和有线电视信号的混合信号的MIX接 头。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T接头和MIX接头采用射频接头,并且,通过螺口连 接外部的同轴线缆。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E接头为焊接接头,并且,与PCB板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双工器模块的插针中还设置有多条地线。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地线由双工器外壳承担。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E接头用于输送高频EoC信号。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E接头用于输送低频EoC信号。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设计以后,由于在PCB板上内置有双工器模块,和没有 双工器的方式来相比,其对有线电视信号的插入损耗可以降低至1. 2dB以下;和外置双工 器比,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时候,线缆减少一根,进而大大降低 了连接线缆占用的空间;并且,该结构和外置双工器比,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 的EoC终端的时候,连接头减少2个,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 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一是现有技术中无双工器的连接示意图;图二是现有技术中外置双工器的连接示意图;图三是本实用新型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图四是本实用新型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三是本实用新型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同轴电 缆处进入的MIX信号,例如,EoC和有线电视信号的混合信号一起从MIX接口中进入到该 EoC终端之中,由于双工器模块的作用,上述信号可以在EoC终端之中分离开来,并且,有线 电视信号可以从T接口中出去,进入到TV电视设备之中;而其他EoC信号则通过E接口通 过各种网络端口进入到各种网络终端之中,例如,互动电视和宽带服务之中。图四是本实用新型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主要例 示的是,EoC终端外壳内部的各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我们可以发现,一块EoC终端PCB 板2上固定着一块内置双工器模块1,并且,该双工器模块1通过射频插针的方式插入PCB板中并焊接固定。另外,双工器模块的插针中还设置有多条地线。另一个实施例之中,插针中的地 线,可以改为由双工器外壳承担,这样可以增加机械强度以及屏蔽性,相对于单独设置地 线的方案,技术效果更优。内置双工器模块固定在PCB上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还可以通过贴装的方式固定, 这样其安装固定性更好。我们以一个高频EoC设备进行说明。其一般包括三个信息接口,即用于输送EoC信号的E接头、用于输送有线电视信号 的T接头102以及用于输送EoC和有线电视信号的混合信号的MIX接头101,并且,T接头 102和MIX接头101采用射频接头,并且,通过螺口连接外部的同轴线缆,E接头为焊接接 头,并且,内置双工器模块与PCB板固定在一起,传递EoC信号给PCB板,最后,通过各种网 络端口进入到外部的各种网络设备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该设计也可以用于低频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上,只是双工器 的频率指标不同。另外,对于信号差损要求低的地方,可以用内置两个分配器替代双工器,同样具有 有线线缆连接简便的好处,但是信号差损比本方案增加。与没有双工器比,采用内置双工器以后,其对有线电视信号的插入损耗可以降低 至1. 2dB以下;相对于采用常规2分配器,插入损耗在3. 5dB以上的方案,也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与外置双工器比,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时候,线缆减少一 根。由于有线电视射频线较粗,弯曲半径大,因此大大降低了链接线缆占用的空间;并 且,和外置双工器的方案比较,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时候,连接 头减少2个,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 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包括,双工器以及设置在EoC终端外壳内部的EoC终 端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为内置双工器模块,并且,所述双工器模块固定在EoC终 端PCB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双工器模块 通过插针的方式插入PCB板中并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双工器模块 通过贴装的方式固定在PCB板上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双工 器模块包括用于输送EoC信号的E接头、用于输送有线电视信号的T接头以及用于输送EoC 和有线电视信号的混合信号的MIX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T接头和MIX接 头采用射频接头,并且,通过螺口连接外部的同轴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接头为焊接接 头,并且,与PCB板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模块的插 针中还设置有多根地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由双工器外 壳承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接头用于输送 高频EoC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接头用于输 送低频EoC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装置,包括,双工器以及设置在EoC终端外壳内部的EoC终端PCB板,所述双工器为内置双工器模块,并且,所述双工器模块固定在EoC终端PCB板上。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设计以后,由于在PCB板上内置有双工器模块,和没有双工器的方式来相比,其对有线电视信号的插入损耗可以降低至1.2dB以下;和外置双工器比,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时候,线缆减少一根,进而降低了外部连接线缆占用的空间;并且,该结构和外置双工器比,在同时连接电视机和带内置双工器的EoC终端的时候,连接头减少2个,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H04N7/10GK201919005SQ20102054940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魏强 申请人:北京中广宽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