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多卡的手机及其手机控制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90169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持多卡的手机及其手机控制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机控制电路,尤其指一种具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 器的手机控制电路以及使用所述手机控制电路来支持多卡的手机。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是常规多卡手机100的示意图。多卡手机100包含有基带模块 110、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卡插槽120、第二用户识别模 块卡插槽130、切换器140、射频模块150、液晶显示屏160、按键170以及存储器180。请注 意,射频模块150、液晶显示屏160、按键170以及存储器180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 的,为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一般而言,当多卡手机100使用时,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插 槽120以及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130分别装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Sl以及第二用户 识别模块卡S2,基带模块110包含有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115,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 115耦接于切换器140,而切换器140选择性地连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120以及第二 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130来读取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Sl以及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S2中的 信息,并供应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Sl以及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S2所需要的操作电压,如果 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Sl需要1. 8伏特以及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S2需要3伏特,则用户识 别模块卡控制器115会提供所需的最高操作电压(也就是3伏特)以同时供第一用户识别 模块卡Sl以及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S2来使用。此外,在开机过程中,切换器140会先连接至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120以读取 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Sl的信息,之后,切换器140再切换至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130 以读取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S2的信息,来达到单一手机使用由多个不同运营商支持的手 机号码的目的,然而,此种常规多卡手机利用切换器140来达成用户识别模块卡与用户识 别模块卡之间的切换,必须等到某张用户识别模块卡回应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张用户识 别模块卡的读取,因此,随着用户识别模块卡数目的增加,这种多卡手机会变的复杂、等待 时间也会变更久而且效率也会随着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增加而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控制电路,包含有基带模块和控制模块。基带模 块包含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控制所耦接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模块 耦接于基带模块,用以提供多个协议实体,分别对应至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其中当 其中的一个协议实体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时,协议实体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 为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支持多卡的手机,包含有手机控制电路和多个用户 识别模块卡插槽。手机控制电路包含有基带模块和控制模块,基带模块包含有多个用户识 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控制所耦接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以及控制模块耦接于基带模块,用以提供多个协议实体,分别对应至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其中当其中的一个协议 实体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时,协议实体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多 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分别耦接于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安装多个用户识别模 块卡。以上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及支持多卡的手机可利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 配合多个协议实体来达到多卡待机的目的,增加开机时的效率。

图1为常规多卡手机的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机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图2所示的手机控制电路的支持多卡的手机的一个实施例 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中透过一个用户识别模块卡结束连线后,多个协议实体恢 复待机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中多个协议实体透过一个用户识别模块卡建立连线时的 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机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 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 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 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 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 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 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请参照图2,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控制电路200的示意图。本实施 例中,手机控制电路200包含有(但不局限于)基带模块210以及控制模块230。基带模块 210包含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例如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A、第二用户 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B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C)用来控制所连接的多个 用户识别模块卡(未显示于图中)。控制模块230耦接于基带模块210,用以提供多个协议 实体(protocol entity)(例如第一协议实体260_A、第二协议实体260_B以及第三协议实 体260_C),分别对应至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例如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 A、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B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C),请注意,为 方便说明起见,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以及协议实体均以 三个为例,但这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可以很容易推导 出用户识别模块卡、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以及协议实体均为两个或用户识别模块卡、用 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以及协议实体均多于三个的实施例的实施方案。此外,为降低成本起 见,本实用新型的基带模块210与控制模块230设置在同一个芯片中,但也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条件。请参照图3,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图2所示的手机控制电路200的支持多卡 的手机30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手机300包含图2所示的手机控制电路200、 射频模块220以及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例如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250_A、第二用 户识别模块卡插槽250_B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250_C)。射频模块220耦接于手 机控制电路200,用来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例如第一用户识 别模块卡插槽250_A、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250_B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250_ C)分别可装载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253、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254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 卡255。当图3所示的手机300开机时,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A 212_C可以平 行进行操作,举例来说,在同一时间,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A可以读取第一用户 识别模块卡253中的信息(例如读取广播控制信道BCCH列表)、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 器212_B可以让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254进行注册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 C可以进行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255的使用者认证,如此一来,透过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 制器的平行处理结构便可以增进开机的速度。在开机完成之后,本实用新型透过多个协议实体(例如第一协议实体260_A、第二 协议实体260_B以及第三协议实体260_C)来达成各个用户识别模块卡(例如第一用户识 别模块卡253、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254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255)的独立操作。请一并 参照图4与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机300中透过一个用户识别模块卡结束连线后,多个 协议实体在手机处于待机时的状态的示意图,而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机300中多个协议实 体在透过一个用户识别模块卡建立连线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用户识别模 块卡253、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254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255分别处于待机时,第一协 议实体260_A、第二协议实体260_B以及第三协议实体260_C均会处于闲置状态(IDLE)。然 而,当其中的一个协议实体建立一个通话或数据连线时,所述协议实体便会通知其他协议 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举例来说,使用者想要第一协议实体260_A透过第一用 户识别模块卡253通话,亦即拨出电话或接听电话时,因为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253会单独 使用手机的资源(例如射频模块220),因此,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A所对应的第 一协议实体260_A便会通知第二协议实体260_B以及第三协议实体260_C搁置(suspend) 目前的操作,并由闲置状态切换至无服务状态(N0_SERVICE)以确保手机的资源不被其他 用户识别模块卡所抢用,如图5所示。然后,直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253的通话或数据连 线中断时,第一协议实体263才会再次通知第二协议实体264以及第三协议实体265由无 服务状态恢复(resume)至闲置状态(如图4所示),从而进入多卡待机的状态。在多卡待机的状态时,如果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是时分 多路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简称GSM系统)的设计,只要各个用户识别模块卡醒来监听寻呼 (paging)的时间不互相冲突就可允许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同时待机,即便有冲突也可以利 用轮询(Round Robin)的方式解决。请注意,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配合多个协议实体来达成多 卡待机的目的,因此,凡是利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配合多个协议实体的结构,不论 用户识别模块卡符合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2G,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移动通信标准CdmaOne)、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3G,例如W-CDMA、CDMA2000、或TDS-CDMS)或 其它移动通信技术规格,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请参照图6,图6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手机控制电路600的示意图。手 机控制电路600与手机控制电路200运行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而主要的差异在于图2 所示的手机控制电路200耦接至外部的射频模块220 (如图3所示)以便接收或发射无线 电信号,然而,图6所示的手机控制电路600中,射频模块630则整合在基带模块610中,进 而降低成本。请注意,为方便说明起见,在上述实施例中,仅例举了包含一个射频模块的情 况,但这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包含 多个射频模块的实施例的实施方案。请注意,当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所使用的电压电平不同时,例如第一用户识别模 块卡253使用1. 8V、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254使用3V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255使用 5V,则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A可以提供1. 8伏特的电压供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卡 253来使用,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B可以提供3伏特的电压供第二用户识别模块 卡254来使用,以及第三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212_C可以提供5伏特的电压供第三用户 识别模块卡255来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达到省电的功效。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利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来达到多卡 多待的目的,如此一来,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可同时被存取,从而增加开机时的效率。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省略切换器元件,从而在手机设计过程可 以节省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也可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相关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应当涵盖在权利要求书内。
权利要求一种手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基带模块,包含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控制所耦接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以及控制模块,耦接于该基带模块,用以提供多个协议实体,分别对应至该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其中当其中的一个协议实体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时,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的该协议实体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协议实体的通话或数据连 线中断时,该协议实体另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该第二状态恢复至该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手机控制电路另包含有至少 一个射频模块,用来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基带模块与该控制模块设置 在同一个芯片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识别模块卡符合第二代 移动通信技术规格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系统。
6.一种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手机控制电路,包含有基带模块,包含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控制所耦接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 卡;以及控制模块,耦接于该基带模块,用以提供多个协议实体,分别对应至该多个用户识别模 块卡控制器,其中当其中的一个协议实体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时,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的 该协议实体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以及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插槽,分别耦接于该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装载该多 个用户识别模块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当该协议实体的通话或数据 连线中断时,该协议实体另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该第二状态恢复至该第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手机另包含有至少一个射 频模块,用来接收或发射无线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射频模块整合在该基带模 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带模块与该控制模块设 置在同一个芯片中。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多卡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识别模块卡符合第二 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控制电路及支持多卡的手机。所述手机控制电路包含有基带模块和控制模块。基带模块包含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用来控制所耦接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模块耦接于基带模块,用以提供多个协议实体,分别对应至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其中当其中的一个协议实体建立通话或数据连线时,协议实体通知其他协议实体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以上所述的手机控制电路及支持多卡的手机可利用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控制器配合多个协议实体达到多卡多待的目的,增加开机时的效率。
文档编号H04W88/06GK201674672SQ2010201908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粘宇村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