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卡双待机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人在需与远方的亲友联系时,也不必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能够随时通过手机等移动通信系统来和他人通话。其中,移动通信系统需安插由电信业者所发行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SIM)卡, 据此移动通信系统才能使用电信业者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而连接上网。一般来说,现今电脑或其它电子装置已可通过移动通信系统连上移动网络而连接至因特网,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一为将移动通信系统设定成调制解调器,利用拨号网络连接至因特网;另一为移动通信系统连接至因特网后,利用频宽分享的方式连接至移动通信系统的装置也可连接至因特网。然而,当移动通信系统被电脑或其它电子装置使用而连线至因特网后,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便会受到限制。举例而言,当使用连接线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电脑或其它电子装置后,在不中断因特网连线的前提下,能使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范围就很有限;若是通过蓝牙连线,则能使用的范围也有限。另一方面,若之后有更进步的通信规格,移动通信系统也无法支持其功能,也就是说,若要使用该通信规格,便须更换为支持此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装设有移动网卡而具有双卡双待机的模式并可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进行无线通信服务。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其适用于上述的移动通信系统,而具有上述的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本体以及网卡。通信本体具有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其中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网卡可插拔地连接于通信本体。网卡具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且网卡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当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通信本体利用第一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至网卡的第二控制模块,并以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网卡与通信本体的连接通过通用串行端口(USBport)。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还包括容置槽,用以容置网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与网卡于外观上整合为一体。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包含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Universa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USIM card)。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还包括网络连线控制模块,网络连线控制模块送出连线请求信息至第一控制模块,以选择通信本体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还包括使用者接口,用以操作网络连线控制模块,使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控制模块预设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 当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通信本体根据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选择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是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通话控制单元,当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通信本体通过通话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进行通话。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还包括使用者接口,用以操作通信本体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进行通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通信本体,其中通信本体具有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且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其中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接着,提供附属装置。然后,连接附属装置于通信本体,其中附属装置可插拔地连接于通信本体。之后,通信本体检测并判断附属装置是否为兼容的从属装置。接着,当附属装置为兼容的从属装置时,通信本体判断附属装置为储存装置或网卡。然后,当附属装置为网卡时,通信本体选择是否使用储存装置的通信功能,其中网卡具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且第二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接着,当通信本体选择使用附属装置的通信功能,通信本体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且通信本体利用第一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至网卡的第二控制模块,并以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网络连线控制模块送出连线请求信息至第一控制模块,以选择通信本体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使用者接口用以操作网络连线控制模块,使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控制模块预设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使得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通信本体根据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选择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是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当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 通信本体通过通话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
6进行通话。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当通信本体检测并判断附属装置为非兼容的从属装置时,通信本体判断附属装置为无效装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当通信本体判断附属装置为储存装置时,通信本体存取附属装置的数据。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将网卡安插于通信本体内(例如是手机)并可通过USB端口与通信本体进行连接时,如此一来,移动通信系统便可选择性地通过移动网卡连接至网络,或者是通过手机本身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的身份而连线至网络上,又或者可选择同时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网络。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100包括一通信本体110以及一网卡120。通信本体110包括有一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一第一控制模块114以及一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第一控制模块114包括一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14a,且通信本体110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 112连接至网络。也就是说,通信本体110可通过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1 选择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连接至网络。另外,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通常会包含一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USIM card) (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本体110可以是一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或智能手机等,在此并不特别限制其范围。另外,上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例如是能与移动通信基站相互传递无线信号的元件,进而让使用者能通过通信本体110使用电信业者所提供的上网服务。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本体110可利用安插由电信业者所发行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内,如此通信本体110便能据此使用电信业者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换言之,通信本体 110可以利用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并通过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而连接至网络。另外,网卡120可插拔地连接于通信本体110,如图1所示,其中网卡120通过一通用串行端口(USB port) 1 与通信本体110进行连接。本实施例的网卡120具有一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一第二控制模块126与一第二数据传输模124,其中网卡120可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连接至网络。在本实施例中,网卡120例如是 3G移动网卡、3. 5G移动网卡,或是其它装设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的移动网卡。一般来说,网卡120也可包含有另一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利用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 并通过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中的另一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而连接至网络。在一应用例中,若将移动通信系统100中的网卡120与通信本体110 分离,并将网卡120安插于笔记本电脑时,则笔记本电脑便可通过网卡120使用电信业者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如3G、3. 5G之类的无线传输通信)而连接上网。在本实施例中,网卡120与通信本体110可通过通用串行端口 1 而实体连接,如此,使用者便可通过通信本体110中的一使用者接口(User hterface,UI) 130来控制数据传输控制单元IHa选择以通信本体110本身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并通过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而连线至网络上;或者是选择以网卡120本身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 并通过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而连线至网络;又或者是选择同时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IM连接至网络,用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100整体的连线速率。另外,通信本体110更可包括一网络连线控制模块132,其中网络连线控制模块 132送出一连线请求信息至第一控制模块114,以选择通信本体110是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 116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也就是说,使用者可利用操作使用者接口 130来控制网络连线控制模块132, 用以选择通信本体110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或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本体110也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14预设一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如此一来,当网卡120连接于通信本体110时,通信本体110便可根据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选择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二数据传输模124、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或是第二数据传输模块124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为网卡120完全置入于通信本体110中,然而,于其它实施例中,网卡120也可暴露出部分于通信本体110之外,图1所示仅是举例说明,非限于此。 因此,通信本体110更可包括有一容置槽(未示出),用以容置网卡120。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本体110与网卡120于外观上可整合为一体或是暴露出部分,此部分的设计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定。另外,通信本体110更可包括一通话控制单元114b,其中使用者可利用通信本体 110中的通话控制单元114b进行通话。详细来说,由于网卡120是安插于通信本体110中, 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0便会有至少两张SIM卡,如此,使用者便可通过通信本体110上的使用者接口 130选择是以通信本体110本身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分来进行通话,或是以网卡120内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分来进行通话。举例而言,若通信本体110本身安装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与网卡120上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是属于不同的电信业者时,则使用者便可通过电信业者所提供较优惠的通话费率选择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或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进行拨话,如欲选择与欲拨号的相同的电信业者的用户识别模块卡,或是电信业者所提供的其它优惠方案。另外,使用者也可通过使用者接口 130来选择通话控制单元114b欲采用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或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进行接听,或是同时启用三方会谈。此部分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可适当地设计此使用者接口 130的程序,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非仅限于此。
由上可知,当上述的网卡120安插于通信本体110内并通过USB端口与通信本体 110进行实体连接时,通信本体110除了可通过网卡120连接至网络外,也可通过通信本体 110本身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并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中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身份而连线至网络,或者是选择同时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6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IM连接至网络。再者,由于含有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网卡120安插于通信本体110中,因此使得移动通信系统100具有双门号,即移动通信系统100是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如此若通过适当设计使用者接口 130,便可让使用者选择性第一用户识别模块112或第二用户识别模块122来进行通话。上述需要说明的是,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也除了是传统常见的SIM卡外,也可以是采用将SIM卡的芯片烧入于通信本体110上或网卡120上。值得一提的是,若使用者临时需要让一外部装置14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上网时,则无须将外部装置140连接至移动通信系统100,而仅需分离移动通信系统100中的网卡120,并将此网卡120通过通用串行端口 1 与外部装置140连接。如此,外部装置140 便可通过网卡120而直接地连接至网络上,而采用此方式的优点在于,笔记本电脑在连线至网络时便不会限与通信本体110的连接方式,如传输线或蓝牙连线。另外,由于移动通信系统100具有上述的通信本体110与网卡120,其中网卡120 可通过USB端口与通信本体110进行实体连接,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00可具有升级容易的能力。举例而言,由于通信本体Iio与网卡120连接的接口采用标准的接口,所以可以更换现有网卡至支持现有无线传输技术(如CDMA、WCDMA或TD-SCDMA等),或是其它支持未来更高速的无线传输技术的网卡。需要注意的是,更换后的新网卡须能跟通信本体110结合。基于上述,本实施例另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首先,连接一附属装置于一主要装置,如图2的步骤SlOl所示,其中主要装置例如是前述的通信本体110,而附属装置可以是一储存装置或前述的网卡120。接着,主要装置会检测并判断附属装置是否为一兼容的从属装置,如图2的步骤 S10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若主要装置判断附属装置为不兼容的从属装置时,则主要装置会判别此附属装置为一无效装置,如图2的步骤S102所示。反之,若主要装置判断此附属装置为兼容的从属装置时,则主要装置会接着判别此附属装置为一储存装置或一网卡,如图2 的步骤S10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若主要装置判别此附属装置为网卡时,主要装置可选择性地选择是否使用附属装置的通信功能,如图2的步骤S107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若主要装置选择使用附属装置的通信功能时,则主要装置处于一双卡双待机的模式,如图2的步骤S109所示,其中网卡与主要装置(如前述的通信本体)于连接后的动作关系与功能,可参考前述的网卡120与通信本体110所描述的动作方式,在此便不再赘述。另外,若主要装置判别此附属装置为储存装置时,则主要装置可存取附属装置的数据,如图2的步骤S104所示,其中储存装置例如是一优盘。在一实施例中,若附属装置为网卡且主要装置选择不使用附属装置的通信功能时,则附属装置也可供主要装置进行数据存取之用。另外,主要装置判别此附属装置为网卡,且网卡可能没有数据储存的功能,因此在不使用网卡的通信功能之下,便可进行对附属装置判别是否有储存数据的功能的步骤,如步骤S201所示。而当判别附属装置具有储存数据的功能时,便可跳到步骤S104,反之,附属装置便并未使用,如步骤S20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移动通信方法的步骤顺序仅是用以说明,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而言,当网卡置入于通信本体时,使用者是以通信本体或网卡连接上网或进行通话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定,此部分并不特别去限制先后顺序。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首先,将可插拔的网卡安装于通信本体内并通过USB端口与通信本体进行实体连接时,移动通信系统可通过网卡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以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或者可通过通信本体本身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而连线至网络上,又或者是可选择同时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网络。另外,由于网卡安插于通信本体内,因此可使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双门号,如此一来,移动通信系统便可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此时若通过适当设计使用者接口,便可让使用者选择性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门号来进行通话。再者,当使用者临时需要让其它电子装置上网时,便不一定要再与通信本体进行连接而通过通信本体进行上网,而仅需分离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卡,并将此网卡通过USB 端口与电子装置连接。如此,电子装置便可通过网卡而连接至网络,而不会使得电子装置受限与通信本体的连接,如传输线或蓝牙连线。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通信本体,具有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且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其中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以及网卡,可插拔地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上述网卡具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且上述网卡通过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其中当上述网卡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时,上述通信本体利用上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上述数据传输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至上述网卡的上述第二控制模块,并以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网卡与上述通信本体通过通用串行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容置槽,用以容置上述网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与上述网卡于外观上整合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至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包含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网络连线控制模块,上述网络连线控制模块送出连线请求信息至上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选择上述通信本体以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使用者接口, 用以操作上述网络连线控制模块,使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第一控制模块预设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当上述网卡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时,上述通信本体根据上述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选择以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是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通话控制单元,当上述网卡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时,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通话控制单元控制以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进行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是,上述通信本体还包括使用者接口,用以操作上述通信本体以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进行通话。
13. —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提供通信本体,其中上述通信本体具有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且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其中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 提供附属装置;连接上述附属装置于上述通信本体,其中上述附属装置可插拔地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上述通信本体检测并判断上述附属装置是否为兼容的从属装置; 当上述附属装置为上述兼容的从属装置时,上述通信本体判断上述附属装置为储存装置或网卡;当上述附属装置为上述网卡时,上述通信本体选择是否使用上述储存装置的通信功能,其中上述网卡具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且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通过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以及当上述通信本体选择使用上述附属装置的通信功能,上述通信本体处于双卡双待机模式,且上述通信本体利用上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上述数据传输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至上述网卡的上述第二控制模块,并以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通过一网络连线控制模块送出连线请求信息至上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选择上述通信本体以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通过使用者接口用以操作上述网络连线控制模块,使上述通信本体通过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通过上述控制模块预设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使得上述网卡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时, 上述通信本体根据上述网络连接端口设定值选择以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或是上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当上述网卡连接于上述通信本体时,上述通信本体通过通话控制单元控制以上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或是上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的其中之一进行通话。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当上述通信本体检测并判断上述附属装置为非上述兼容的从属装置时,上述通信本体判断上述附属装置为无效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移动通信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当上述通信本体判断上述附属装置为上述储存装置时,上述通信本体存取上述附属装置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网卡与上述通信本体通过通用串行端口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通信本体及网卡。通信本体具有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其中通信本体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网卡可插拔地连接于通信本体。网卡具有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且网卡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当网卡连接于通信本体时,通信本体利用第一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至网卡的第二控制模块,并以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连接至网络。本发明可选择性地通过多种方式连接至网络。
文档编号H04W88/06GK102548048SQ2010106216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郑文俊, 郭明鑫, 阎立刚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