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和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58022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和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性能是否无缝对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以太网交换芯片处理能力加速提升,其传输速率有成指数提升的趋向,100Μ,1000Μ· · · ;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等芯片的网口处理速度也是日新月异; 同时,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标准的演进,从以前的2G、至现在的3G、呼之欲出的4G、以及全 IPd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化基站的趋势,对移动通信基站以太网数据处理要求也是成指数级提高。这就对移动通信基站内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提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现有技术没有提供以下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何从设计上确保基站内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性能上无缝对接,包括以太网数据传输过程中在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不存在瓶颈?以太网网络包在模块内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发生包的丢失或误传?当外场移动通信基站以太网数据处理性能发生问题时,或不同厂商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对接发生问题时,又如何准确定位是哪个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和设备, 能够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性能是否无缝对接。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校验基站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模拟的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一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一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获取所述第一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优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是否实现无缝对接,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二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二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获取所述第二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
优选地,所述用模拟的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一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一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具体包括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根据所述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M ;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均勻分布模型,所述均勻分布模型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l/(b-a),其中a和b分别为发送以太网数据包起始和截止时间点,在某一时间点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第一数据量为MXf(x);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相互对发模拟的所述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包;发送截止时间到时,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停止所述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各自统计以太网数据包的收发状态,所述收发状态包括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具体包括判断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 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是否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是否个数都为0,根据所述判断得到所述第一误码率和丢包率。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具体包括当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则确认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的性能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为无缝对接,否则确认没有无缝对接、需重新进行设计。优选地,所述用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二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二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具体包括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以太网数据包的突发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并根据所述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S ;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正态分布模型,所述正态分布模型的密度函数

权利要求
1.一种校验基站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模拟的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一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一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获取所述第一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是否实现无缝对接,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二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二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获取所述第二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模拟的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一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一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具体包括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根据所述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M ;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均勻分布模型,所述均勻分布模型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l/(b_a),其中a和b分别为发送以太网数据包起始和截止时间点,在某一时间点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第一数据量为MXf(x);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相互对发模拟的所述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包;发送截止时间到时,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停止所述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各自统计以太网数据包的收发状态, 所述收发状态包括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具体包括判断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是否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是否个数都为0,根据所述判断得到所述第一误码率和丢包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具体包括当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 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 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 0,则确认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的性能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为无缝对接,否则确认没有无缝对接、需重新进行设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二流量冲击, 在进行所述第二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 具体包括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以太网数据包的突发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并根据所述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S ;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正态分布模型,所述正态分布模型的密度函数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具体包括判断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根据所述判断得到所述第二误码率和丢包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具体包括当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 则确认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的性能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为无缝对接,否则确认没有无缝对接、需重新进行设计。
9.一种校验基站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勻统计单元,用于用模拟的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一流量冲击,在进行所述第一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第一比较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 第一结果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态统计单元,用于用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流对所述基站内需要进行以太网数据交互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相互进行第二流量冲击,在所述第二流量冲击的同时对被检验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收发状态进行收发统计;第二比较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流量冲击时收发统计的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 第二结果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误码率和丢包率确定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性能上是否实现无缝对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勻统计单元,还包括第一参数设置子单元,用于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 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并根据所述发送包的总数和发送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M ;第一模拟子单元,用于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均勻分布模型,所述均勻分布模型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l/(b_a),其中a和b分别为发送以太网数据包起始和截止时间点,在某一时间点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第一数据量为MXf(x);第一数据包对发子单元,用于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相互对发模拟的所述均勻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包;第一对发停止单元,用于在发送截止时间到时,停止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停止所述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第一统计子单元,用于使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各自统计以太网数据包的收发状态,所述收发状态包括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还用于判断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是否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是否个数都为0,根据所述判断得到所述第一误码率和丢包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 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个数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则确认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的性能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为无缝对接,否则确认没有无缝对接、需重新进行设计。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态统计单元,还包括第二参数设置子单元,用于分别设置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 发送以太网数据包的突发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并根据所述突发包的总数和突发包的长度参数获得需要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总的字节数S ;第二模拟子单元,用于根据设置的所述参数模拟为相应的正态分布模型,所述正态分, (x-μ)2布模型的密度函数为(、 "^e W、其中η为圆周率,μf (χ) = ν2πσ(_οο<χ<+οο ),是正态分布的均数,e是自然对数的底,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所述模型使用标准正态分布模型、ο取值为1,μ取值为0,π、e都是常量,χ为时间变量,χ取值范围为突发包总的发送时间长度,f(x)是对应的以太网数据包发送密度,在某一时间点发送的以太网数据的第二数据量为SXf(x);第二数据包对发子单元,用于设置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 B分别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相互对发模拟的所述正态分布模型的以太网数据包;第二对发停止子单元,用于在发送截止的时间到时,停止所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 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进行的所述以太网数据包的发送;第二统计子单元,用于使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各自统计以太网数据包收发状态,所述收发状态包括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还用于判断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是否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是否都为0,根据所述判断得到所述第二误码率和丢包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果判断单元,还用于当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等于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总数、并且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未曾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发送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接收方丢失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和接收方接收错误的以太网数据包的个数都为0,则确认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A和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B的性能在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时为无缝对接, 否则确认没有无缝对接、需重新进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验基站的各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和设备,在网络数据流量稳定时和网络数据流量突发性峰值的时段时,对其分别模拟为均匀分布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某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在设计阶段就用模拟的工作环境来校验设计的该模块是否能和其他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设计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以太网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效率。
文档编号H04L12/28GK102404073SQ20101028419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张建新, 贺胜洪, 钟爽莉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