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通信性能,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来降低误码率和增加通信的可靠性。其中,卷积码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其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广播(DVB)、数字音频广播(DAB)、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超宽带(UWB)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3G(the 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LTE(L0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技术领域。咬尾卷积码(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与卷积码的区别在于在进行卷积编码前先把编码器(如图1所示)中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待编码信息比特流的最后几个比特,即编码开始前的初始状态和编码结束后的最终状态是一样的。咬尾卷积码不需要在信息比特流的后面添加尾比特0,这样可以降低冗余度,提高编码效率。而一般卷积码需要在编码前把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全0,并在待编码信息比特流的后面添加尾比特0。Viterbi算法可用于卷积码的译码,其特点是易于实现且译码性能良好。Viterbi 译码算法是一种最大似然译码方法,即译码器选择的输出总是使接收序列条件概率最大的码字。根据最大似然译码原理,在所有可能的路径中求取与接收序列最相似的一条(欧氏距离最小的一条),进行路径回溯获得判决输出,该方法已被证明具有最佳纠错译码性能。 Viterbi算法主要由路径度量的“加比选”运算、累积度量的更新(路径度量的“加比选”运算和累积度量的更新均属于叠代过程)、最大似然路径的分段回溯等过程组成。目前,在进行Viterbi译码的过程中,为了寻找欧氏距离最小的一条路径,需要根据待译码数据计算欧氏距离再找到最小值。为了计算方便,在实际应用时计算的是欧氏距离的相反数作为新增度量值,所以后续找累计度量最小值转变成了找最大值。设从累计度量最大值对应的状态(maxSts)开始回溯得到的译码结果为outl,outl中的最后N-I个比特对应的值为lastSts,设第一次分段回溯后得到的起始状态值为initSts。由于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环境中的噪声有可能导致initSts与IastSts 不相等,这时如果从其它状态点开始做分段回溯,有可能出现希望看到的“maxSts回溯译码错误,其它状态点回溯译码正确”情况(easel)。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不希望看到的 “maxSts回溯的译码正确,其它状态点回溯译码错误”情况(CaSe2)。相关技术中通过增加叠代次数(如叠代四至五次,甚至更多次)或尝试从不同的状态点回溯译码来提高译码性能。 但是,相关技术中每次叠代均保存幸存路径,叠代次数越多,越会增加译码器的memory (内存)的大小和译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会增加译码器的内存的大小和译码时间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包括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根据选择结果从第二次叠代后的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若第一译码结果 的最后N-I位与初始状态的值相等,则确定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译码装置,包括叠代模块,用于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回溯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结果从第二次叠代后的2H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并在比较结果为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初始状态的值相等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通过本发明,由于仅叠代两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的内存的大小,并且由于只叠代了 2次,能够减少整个译码所需的时间。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3个移位寄存器的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转移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比选路径关系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次分段回溯的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译码过程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AWGN下的BER性能曲线图的屏幕截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AWGN下的BLER性能曲线图的屏幕截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信道译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2,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其中,仅在这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例如,设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为N,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移位寄存器的个数为N-1,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总共有个。设编码前的信息比特流为infoBit,卷积编码前的信息比特长度为L。如图3 (仅示出了 N = 4时的状态转移情况)和图4所示,以O作为所有状态点的累计度量值的初始值,按照加比选法则对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一次叠代,更新每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不保存幸存路径(即选择结果), 不回溯译码。其中,上述的新增的度量值为根据待译码数据计算得到的欧氏距离的相反数以第一次叠代得到的累计度量值作为第二次叠代的累计度量初始值,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次叠代。步骤S204,根据步骤S202中保存的第二次叠代过程中的(幸存路径)选择结果从第二次叠代的2N_i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记为maxSts)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记为outl)和初始状态(initSts);例如,当采用全回溯时,设outl中的最后N-I个bit对应的值为lastSts,回溯后得到的起始状态的值为initSts。其中,全回溯是指在第二次叠代完成后,以第二次叠代后得到的具有最大度量值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回溯,回溯深度为L,下同。步骤S206,若该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该初始状态的值相等,则确定该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例如,第二次叠代完成后,如果IastSts与initSts相等,则直接使用outl作为译码输出,译码结束。相关技术中由于采用四次甚至更多次的叠代,每次叠代均需保存幸存路径(即选择结果),导致译码器所需的内存较大和译码时间较长。本实施例由于仅叠代两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的内存的大小,并且由于只叠代了 2次,能够减少整个译码所需的时间。此外,由于通过比较上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上述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来确定最终的译码,充分利用了咬尾卷积编码开始前的初始状态和编码结束后的最终状态一致的特征,在较低实现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了译码器的高译码性能。优选地,步骤S202包括以O作为初始值,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一次叠代得到第一次叠代后的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不保存选择结果,其中,叠代包括在2H个状态从最初时刻转移至最终时刻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次转移,将对应于每一个状态的这一次转移前可选的两个状态分别累加这一次转移所新增的度量值,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对应状态在这一次转移后的新的累计度量值;以第一次叠代后的累计度量值作为初始值,对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二次叠代,并保存选择结果。这样,由于第一次叠代时并不保存选择的结果(即所选择的幸存路径),仅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才需要保存幸存路径,从而与一次叠代就译码的方法用于存储幸存路径的memory大小一样,进一步降低了咬尾卷积编码器所需要的内存的大小。优选地,步骤S204包括由步骤S202进行第二次叠代后的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 (maxSts)进行回溯,根据保存的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其中,最后找到的历史状态为上述初始状态(initSts);将所有的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按照回溯的反方向组成上述第一译码结果。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在第二次叠代完成后,进行全回溯的具体实施方案。这样,能够得到第一译码结果。优选地,步骤S204包括在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根据保存的选择结果进行多次分段回溯,其中,在每次分段回溯时以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分段回溯,并保存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保存第一次分段回溯得到的初始状态作为上述初始状态(initSts),以及上述第一译码结果,其中,第一译码结果由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组成。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在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分段回溯的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分段回溯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地减少需要存储的幸存路径的数量,即进一步减少编码器所需的内存的大小。优选地,在上述的方法中,还包括若上述第一译码结果(outl)的最后N-I位 (IastSts)与上述初始状态(initSts)的值不相等,则以该初始状态(initSts)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 溯,得到第二译码结果(out2);若第二译码结果(out2)的最后N-I位(记为lastSts2)与该初始状态(initSts)的值相等,则确定该第二译码结果(out2)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若第二译码结果(out2)的最后N-I位(lastSts2)与初始状态(initSts) 的值不相等,则确定上述第一译码结果(outl)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例如,如果IastSts与initSts不等,则从initSts回溯得到译码结果out2。如果 lastSts2与initSts相等,则使用out2作为译码输出。如果lastSts2与initSts不等,则使用outl作为译码输出。显然,当步骤S204进行的是全回溯时,上述以初始状态(initSts)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溯也进行的是全回溯,当步骤S204进行的是分段回溯时,上述以初始状态 (initSts)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溯是按照与最后一次分段回溯一样的分段回溯。当步骤S204采用的是分段回溯时,在将第一译码结果(outl)的最后N_1位 (IastSts)与上述初始状态(initSts)的值进行比较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仅需比较最后一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的最后N-I位与上述初始状态(initSts)的值即可。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了确定最终的译码的另外两种具体实施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该优选实施例充分利用了编码器的初始状态与结束状态一致的特性,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达到了高性能的译码的效果。优选地,在LTE系统中,如图1所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N_1为6。其中,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这样,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应用于LTE系统的咬尾卷积码的译码中,来提高通信质量。如图1所示,LTE中咬尾卷积码编码器的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卷积编码前需要把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设置为待编码信息比特流的最后6位。下面以LTE咬尾卷积码的译码过程为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信道译码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整个译码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2至步骤S608,T = 0,把64 (26)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清零。每个时刻T =T+1,每个时刻做一次加比选,不用保存幸存路径,仅更新64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直到 T = L时刻,完成第一次叠代;步骤S610至步骤S624,以第一次叠代得到的64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作为第二次叠代的累计度量起始值。n=l。下面是第二次叠代以及多次分段回溯的步骤步骤1,每个时刻T = T+1,每个时刻做一次加比选,保存幸存路径,并更新64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
步骤2,如图5所示,当T = = L+nR+C次后启动第η次的分段回溯,从64个累计量度值中找到具有最大值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第η次分段回溯,本次分段回溯输出最前面时刻的R个比特(R为可信长度,C为收敛长度,W = R+C为回溯深度)。保存第1次分段回溯(即η = 1时)后得到的起始状态initSts的值,η = n+1 ;步骤3,不断重复步骤1至步骤2,直到T = 2L,执行步骤S624。
其中,当T = = 2L时进行最后一次的分段回溯,输出剩余的所有比特(Rlast = L-n*R+R)。最后一次分段回溯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二次叠代后得到的具有最大度量值的状态maxSts为回溯起始点进行最后一次分段回溯,该次回溯输出RlastA比特。上述步骤2至步骤3即为在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分段回溯的步骤。其中,最后一次分段以前的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和最后一次分段回溯输出的Rlast个比特按照输出的顺序组成上述第一译码结果outl。在采用全回溯时,回溯得到的起始状态即为initSts,回溯得到的译码结果即为第一译码结果outl。步骤S626,判断最后一次分段回溯输出的Rlast个比特(记为out3)中最后6个比特IastSts与initSts对应的6个比特是否相同,若是则转入步骤S634,若否,则转入步骤 S628 ;步骤S628,从initSts开始重做一次回溯(与上述最后一次分段回溯相同),得到该次回溯输出WRlast个比特(该结果记为out4)中最后6个比特(lastSts2);步骤S630,判断lastSts2与initSts对应的6个比特是否相同,若是,则转入步骤 S632,若否,则转入步骤S634 ;步骤S632,采用out4作为最后一次分段回溯的输出(即最终的译码结果为第二译码结果);步骤S634,采用out3作为最后一次分段回溯的输出(即最终的译码结果为第一译码结果),结束译码。通过仿真实验,在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o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下, 输入定点8bit位宽数据,咬尾卷积编码前信息长度为192(即L= 192),该咬尾卷积码的译码方法的BER(Bit ErrorRate,误比特率)和BLER(Block Error Ratio,误块率)性能曲线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Max全回溯为从具有最大的累计度量值的状态开始做全回溯得到的译码结果即作为最终的译码(无分段仅一次回溯);MaX_init全回溯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全回溯的译码方法(无分段仅一次回溯);MaX_init分段回溯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段回溯的译码方法(分段回溯,W = 70,R = 3)。由图7和图8中显示的性能曲线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译码方法以很低的实现复杂度取得了较高的译码性能,而且在采用分段回溯方式节省了 memory资源的情况下,性能也无损失。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译码装置(可以为咬尾卷积编码的译码器)的示意图,该信道译码装置包括叠代模块ιO、回溯模块20、比较模块30,其中叠代模块10,用于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至IJ 2N_i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这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回溯模块20,用于根据叠代模块10保存的选择结果从第二次叠代后的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比较模块30,用于比较回溯模块20得到的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并在比较结果为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初始状态的值相等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
优选地,叠代模块10包括第一叠代模块102,用于以0作为初始值,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一次叠代得到第一次叠代后的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不保存选择结果,其中,叠代包括在个状态从最初时刻转移至最终时刻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次转移,将对应于每一个状态的这一次转移前可选的两个状态分别累加这一次转移所新增的度量值,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对应状态在这一次转移后的新的累计度量值;第二叠代模块104,用于以第一次叠代后的累计度量值作为初始值,对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二次叠代,并保存选择结果。优选地,回溯模块20包括全回溯模块,用于由第二叠代模块104得到的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进行回溯,根据上述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其中,最后找到的历史状态为上述初始状态;将所有的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按照回溯的反方向组成第一译码结果。或者,优选地,回溯模块20包括分段回溯模块,用于在第二叠代模块104进行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根据上述选择结果进行多次分段回溯,其中,在每次分段回溯时以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分段回溯,并保存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分段回溯模块进行第一次分段回溯得到的初始状态作为上述初始状态,以及第一译码结果,其中,第一译码结果由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组成。优选地,回溯模块20还用于在比较模块30的比较结果为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 位与上述初始状态的值不相等的情况下,以该初始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溯,得到第二译码结果;比较模块30还用于比较回溯模块20得到的第二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上述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并在比较结果为相等的情况下,确定第二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在比较结果为不相等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图10所示,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上述叠代模块10 (包括第一叠代模块102和第二叠代模块104)可以由加比选模块、累积度量更新模块实现。其中,加比选模块执行的步骤如下步骤(1)用于先按图4计算由T = 0 (即t0到tl时刻)的K = 0的4条路径对应的4个新增累积度量,再计算4个累计度量,再选择到S (2k)状态点的两条路径中的累积度量较大的那条路径作为幸存路径,选择到S(2k+1)状态点的两条路径中的累积度量较大的那条路径作为幸存路径,保存幸存路径的选择结果;其中,在进行第一次叠代时,并不保存幸存路径;步骤(2)重复步骤(1)直到K = 2n_2_1 ;步骤(3) =T = Τ+1,重复步骤(1)至步骤(2)直到T = L(L为信息比特的长度)。累积度量更新模块完成2N_i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的更新。完成2N_2次加比选运算后存储一次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同时保存幸存路径。分段回溯模块见图5,具体包括最后一次分段回溯和非最后一次分段回溯。其中,非最后一次分段回溯固定从maxSts回溯,输出R个比特,最后一次分段回溯,先从maxSts 回溯,可能还要从initSts回溯,输出所有的剩余比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由于仅叠代两次,并且第一次叠代并不保存选择结果,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的内存的大小,并且由于只叠代了 2次,能够减少整个译码所需的时间。(2)充分利用了咬尾卷积编码开始前的初始状态和编码结束后的最终状态一致的特征,在较低实现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了译码器的高译码性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所述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二次叠代后的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若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相等,则确定所述第一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包括以0作为初始值,将输入所述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一次叠代得到第一次叠代后的2H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不保存选择结果,其中,所述叠代包括在所述2H个状态从最初时刻转移至最终时刻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次转移,将对应于每一个所述状态的这一次转移前可选的两个所述状态分别累加这一次转移所新增的度量值,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对应状态在这一次转移后的新的累计度量值;以第一次叠代后的累计度量值作为初始值,对所述待译码数据进行所述第二次叠代, 并保存选择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二次叠代后的2H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包括由所述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进行回溯,根据所述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其中,最后找到的历史状态为所述初始状态;将所述所有的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按照所述回溯的反方向组成所述第一译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二次叠代后的2H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根据所述选择结果进行多次分段回溯,其中,在每次分段回溯时以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分段回溯,并保存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保存第一次分段回溯得到的初始状态作为所述初始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译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由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不相等,则以所述初始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溯,得到第二译码结果;若所述第二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相等,则确定所述第二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若所述第二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不相等,则确定所述第一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所述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编码率为1/3,所述N-I为6。
7.一种信道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代模块,用于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2N_i 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所述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回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结果从所述第二次叠代后的2H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 并在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相等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代模块包括 第一叠代模块,用于以0作为初始值,将输入所述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第一次叠代得到第一次叠代后的2H个状态的累计度量值,不保存选择结果,其中,所述叠代包括在所述个状态从最初时刻转移至最终时刻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次转移,将对应于每一个所述状态的这一次转移前可选的两个所述状态分别累加这一次转移所新增的度量值,选择较大的累加值作为对应状态在这一次转移后的新的累计度量值;第二叠代模块,用于以第一次叠代后的累计度量值作为初始值,对所述待译码数据进行所述第二次叠代,并保存选择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溯模块包括全回溯模块,用于由所述第二叠代模块得到的所述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开始进行回溯,根据所述选择结果寻找父状态,直到找出所有的历史状态,其中,最后找到的历史状态为所述初始状态;将所述所有的历史状态输出的最低比特按照所述回溯的反方向组成所述第一译码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溯模块包括分段回溯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叠代模块进行所述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根据所述选择结果进行多次分段回溯,其中,在每次分段回溯时以累计度量值最大的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进行分段回溯,并保存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分段回溯模块进行第一次分段回溯后得到的初始状态作为所述初始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译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由每次分段回溯输出的译码比特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溯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不相等的情况下,以所述初始状态作为回溯起始点再次进行回溯,得到第二译码结果;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比较所述回溯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译码结果的最后N-I位与所述初始状态的值是否相等,并在比较结果为相等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在比较结果为不相等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译码结果为所述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输入咬尾卷积码译码器的所有的待译码数据进行两次叠代得到2N-1个状态的欧氏距离的累计度量值,其中,仅在两次叠代中的第二次叠代的过程中保存选择结果,N为咬尾卷积编码器的约束长度;根据选择结果从第二次叠代后的2N-1个累计度量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状态开始回溯,得到第一译码结果和初始状态;若第一译码结果的最后N-1位与初始状态的值相等,则确定第一译码结果为待译码数据的译码结果。本发明极大地降低了需要的内存的大小,并且由于只叠代了2次,能够减少整个译码所需的时间。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291198SQ20101020732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俊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