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74050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的可移动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移动终端通过 无线网络通信,相对于固定终端来说,具有较大辐射,长时间通话会使人感到不舒适,因此, 人们在家里或到达办公室等固定场所时,还是希望能使用固定终端来处理呼叫业务,包括 拨打与接听电话。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现有技术实现了呼叫转移业务,可以将呼叫业务从移 动终端转移到固定终端。目前,用户从移动终端支持的呼叫业务转移方式中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后,通 过人工设置一个呼叫业务转移号码,该号码为固定终端用户标识。在后续移动终端被呼叫 时,如果满足选择的呼叫业务转移方式指定的条件,就将该呼叫业务转移到固定终端用户 标识对应的固定终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设置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 问题需要由用户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到的固定终端用户 标识,如果用户由于地理位置变化需要变更呼叫业务转移到的固定终端用户标识,就必须 取消原有的呼叫转移业务重新人工设置新的呼叫转移业务,操作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用 户离开固定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时,也需要人工取消原有的呼叫转移业务,否则,如果用户 忘记取消原有的呼叫转移业务,则会导致呼叫业务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 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避免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带来的 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转移处理方法,包括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 息;所述固定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 务,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转移处理系统,包括固定终端与业务处理系统,所 述固定终端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 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 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业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 务;所述业务处理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务,指示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 端上的通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终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 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通信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 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业务信息对应的 通信业务。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当固定终端检测 到移动终端时,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并向业务处理系统 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从而在移动终端 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固定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终端可以自动检测移动终端的到达与离开,固定终端检测 到移动终端时,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并向业务处理系统 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在检测到移动终 端离开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动终端上处 理,从而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不需要人工选择呼叫业务 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也不需要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 识,从而避免了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以及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带来的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问题;并且,固定终端 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中的业务信息向相应的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不仅可以 实现呼叫业务的自动转移,还可以实现呼叫业务以外的其它通信业务,例如增值业务的自 动转移,从而充分利用固定终端无辐射、大屏幕、长手柄、时间通话时舒适性较好、固定网络 带宽较宽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移动业务到固定业务的平滑转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图1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 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01,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 务信息。该业务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用户有权使用的通信业务类型。固定终端可以从移 动终端中读取业务信息,从而使得固定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可使用的通信业务,也即需要从 移动终端转移到固定终端处理的通信业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固定终端可以通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 接口检测移动终端的到达与离开。具体地,无线接口可以包括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接口和/或蓝牙(bluetooth)接口 ;有线接口可以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USB接口和/或串口。步骤102,固定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 业务转移服务,该通信转移业务也可以称为手机伴侣业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 端上的通信业务。当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 信息,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 信业务,从而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 要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也不需要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 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从而避免了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以 及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带来的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 问题。可选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步骤103,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业 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动终端上处理。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采用加密机制对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进行保 护。步骤101中,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前,需要在固定 终端上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移动终端。此外,也可以通过配对机制对移动终端上的用 户信息与业务信息进行保护,例如当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同时按下特定键后完成配对,用 户才能通过固定终端访问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另外,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预先定义的机制进行数据 加密保护,具体的加密算法可以采用业界一些通用的算法,例如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以下简称AES)等。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步骤101可以包括三种方式1、所述固定终端未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 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
6
在本方式中,固定终端在移动终端没有到达时,处于未使用状态,本身不具备独立 的号码资源,即未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一旦检测到移动终端,则启动向网络侧 的注册。为了使得移动终端上的所有通信业务都能在此固定终端上进行使用,该移动终端 即需要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2、所述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向网络 侧注销所述固定终端用户信息,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在本方式中,固定终端自己有独立的号码资源,即该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 定终端用户信息,在没有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固定终端可以处理自身业务;如果检测到移动 终端,则固定终端可以向网络侧注销原有的固定终端用户信息,在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 信息与业务信息后,该固定终端即可采用新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3、所述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并从所 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在本方式中,固定终端自己有独立的号码资源,即该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 定终端用户信息,在没有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固定终端可以处理自身的业务;如果检测到移 动终端,则固定终端可以在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后,采用新的移动终端 用户信息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而其本身的固定终端用户信息业保留,也就是说,该固定 终端在网络侧拥有两个不同的用户号码资源。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步骤102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固定终端向业务 处理系统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以便业 务处理系统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可以理解为固定终端 向业务处理系统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移动终端用户信息; 固定终端接收到业务处理系统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时,将鉴权请求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 鉴权请求消息中包括鉴权参数;固定终端接收移动终端返回的业务鉴权信息,业务鉴权信 息由移动终端根据鉴权参数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业务鉴权数据处理得到;固定终端向业务 处理系统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业务鉴权信息,以便业务处 理系统在业务鉴权信息通过鉴权后,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 务。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中,通信业务类型可以是呼叫业务。相 应的,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为呼叫转移业务;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能网、固定通信网络中的第 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 信业务转移服务具体为通过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向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注册呼叫转 移业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为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MT"■禾尔IMS)、Τ"—ft 各(NextGeneration Network,
称:NGN)系统、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以下简称=SIP)服务器或网 守(Gateke印er,以下简称GK)系统;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为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Center,以下简称MSC)。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终端可以自动检测移动终端的到达与离开,固定终端检测 到移动终端时,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在检测到移动终 端离开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动终端上处 理,从而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不需要人工选择呼叫业务 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也不需要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 识,从而避免了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以及预先手动设置被转 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带来的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问题。图2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 能网、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与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为例,示出了固定终端根据移动终 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呼叫转移业务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包括以 下步骤步骤201,固定终端通过RFID接口,也称为RFID读卡器,检测到移动终端。步骤202,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可以是移动 终端用户标识或者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名信息。步骤203,固定终端向IMS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移 动终端用户信息。步骤204,如果IMS要求鉴权,则向固定终端返回要求鉴权的鉴权请求消息,该鉴 权请求消息中包括鉴权参数,例如鉴权算法,随机数等。步骤205,固定终端向移动终端转发鉴权请求消息。步骤206,移动终端根据鉴权参数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业务鉴权数据进行处理,得 到业务鉴权信息,并返回给固定终端。步骤207,固定终端向IMS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业 务鉴权信息。步骤208,IMS识别业务鉴权信息是否通过鉴权。若通过鉴权,执行步骤209 ;否则, 若未通过鉴权,执行步骤210。步骤209,IMS请求智能网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 务。之后,移动终端上的呼叫业务就可以自动转移到固定终端上。另外,IMS还可以向固定终端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步骤210,IMS向固定终端返回注册失败的消息。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应,固定终端通过RFID读卡器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 IMS发送注销请求消息,请求注销呼叫转移业务,IMS请求智能网将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的 注册信息注销,注销成功后,移动终端恢复其正常的呼叫业务使用模式,便可以将移动终端 上的呼叫业务恢复到该移动终端上处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主叫为固定终端,被叫为移动终端时,该主叫固 定终端通过与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处理该被叫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包括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接收到主叫固定终端发送的呼叫业务请求时,若呼叫业务 请求中被叫方用户标识为移动终端用户标识,请求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是否包括该移动终 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若注册信息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 户信息,且注册信息中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为在线,则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注册 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与注册消息中的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 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相对应。若注册信息中未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 端用户信息,或者注册信息中与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为离线,或者将 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与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后,该固定终端超时未接听呼叫业 务,此时,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根据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将呼叫业务请求转发给第二呼叫 业务控制系统,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该被叫移动终端。图3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 能网、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与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为例,示出了主叫为固定终端时,通 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的流程。如图3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IMS接收主叫固定终端发送的呼叫业务请求消息,其中包括作为主叫方 的该主叫固定终端用户标识和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步骤302,IMS请求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是否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 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即确定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是否申请了 手机伴侣业务。步骤303,若注册信息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 动终端用户信息,则说明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申请了手机伴侣业务,执行步骤304; 否则,若注册信息中未包括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 信息,执行步骤308。步骤304,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中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 是否为在线,若为在线,执行步骤305 ;否则,执行步骤308。在本实施例中,该注册信息中对 应的固定终端与注册消息中的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 端用户信息相对应。步骤305,智能网向IMS返回注册信息中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用户 标识,指示IMS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注册信息中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步骤306,IMS向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发送振铃指示。步骤307,IMS检测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受呼叫业务, 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接受呼叫业务,主叫方固定终端与被叫方固定 终端进行通话。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未在预设时间内接受呼叫业务,执行步骤 308。步骤308,智能网指示IMS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移动终端。步骤309,IMS将呼叫业务请求转发给MSC。步骤310,MSC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振铃指示。之后, 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可以与作为主叫方的固定终端进入通话。在图3所示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实施例中,主叫方与作为被叫方的固定终端用户 均为IMS下的用户,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为MSC下的用户。若主叫方、作为被叫方的 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用户均为直接挂在IMS下的用户,步骤309-310中,MIS直接向移动终 端发送振铃指示即可。
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主叫为移动终端时,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 终端上的通信业务包括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接收到呼叫业务请求时,若呼叫业务请求中被叫方用户标 识为移动终端用户标识,请求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是否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 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若注册信息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 户信息,且注册信息中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为在线,第二呼叫业 务控制系统将呼叫业务请求转发给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将呼叫 业务请求路由到与该被叫移动终端对应的固定终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 固定终端与注册消息中的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 户信息相对应。若注册信息中未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 端用户信息,或者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为离线,或者将呼叫业务请求路 由到固定终端后,固定终端超时未接听呼叫业务,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根据移动终端用 户标识,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移动终端。图4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 能网、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与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为例,示出了主叫为移动终端时,通 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的流程。如图4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MSC接收主叫方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业务请求消息,其中包括作为主叫 方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和被叫方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步骤402,MSC请求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是否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 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即确定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是否申请了 手机伴侣业务。步骤403,若注册信息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 动终端用户信息,则说明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用户申请了手机伴侣业务,执行步骤404; 否则,若注册信息中未包括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 户信息,执行步骤409。步骤404,智能网查询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的网络状态是否为在线,若为在 线,执行步骤405 ;否则,执行步骤409。在本实施例中,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与注 册消息中的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相对应。步骤405,智能网向MSC返回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用户标识,指示MSC将呼 叫业务请求路由到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步骤406,MSC根据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用户标识,将呼叫业务请求转发给 IMS。步骤407,IMS向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发送振铃指示。步骤408,IMS检测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受呼叫业务, 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接受呼叫业务,主叫方移动终端与被叫方固定 终端进行通话。若注册信息中对应的固定终端未在预设时间内接受呼叫业务,执行步骤 409。
步骤409,智能网指示MSC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移动终端。步骤410,MSC将呼叫业务请求路由到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振铃指示。之后, 作为被叫方的移动终端可以与作为主叫方的移动终端进入通话。图3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呼叫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它由服务器侧来触 发的信息类业务,例如短消息业务(Short Message Service,以下简称SMS)、多媒体短消 息业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以下简称MMS),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同样 适用。此外,除了呼叫业务与其它由服务器侧来触发的信息类业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方 法还可以用于增值业务,例如信息浏览、流媒体播放、网络游戏等业务的转移。增值业务特 点是用户使用时才进行相应的业务注册处理。相应的,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为增值转移业务; 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增值业务服务器。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具体为向增 值业务服务器注册增值转移业务。在步骤101中,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 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时,还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固定终端从移动终 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后,还根据业务信息与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刷新相应增值业 务的用户操作界面,提供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而在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离 开时,还刷新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操作界面,取消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图5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在增值业务服务器中 注册增值转移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固定终端通过RFID接口,也称为RFID读卡器,检测到移动终端到达。步骤502,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 其中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或者与该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名信息。步骤503,当移动终端用户需要使用某项增值业务时,固定终端根据从移动终端读 取到的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向该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移动终端用户信息。步骤504,如果增值业务服务器要求鉴权,则向固定终端返回要求鉴权的鉴权请求 消息,该鉴权请求消息中包括鉴权参数,例如鉴权算法,随机数等。步骤505,固定终端向移动终端转发鉴权请求消息。步骤506,移动终端根据鉴权参数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业务鉴权数据进行处理,得 到业务鉴权信息,并返回给固定终端。步骤507,固定终端向增值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注册请求消 息中包括业务鉴权信息。步骤508,增值业务服务器识别业务鉴权信息是否通过鉴权。若通过鉴权,执行步 骤509 ;否则,若未通过鉴权,执行步骤510。步骤509,增值业务服务器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 务。之后,移动终端上的呼叫业务就可以自动转移到固定终端上。另外,增值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向固定终端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步骤510,增值业务服务器向固定终端返回注册失败的消息。需要使用通信业务转移服务的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预先向运营商申请开通此业 务,在此业务开通后,运营商会在智能网上为用户配置相应的业务权限,同时为该移动终端用户绑定一个IMS下的虚拟用户并为该虚拟用户开户,该虚拟用户的用户名可以为移动终 端用户标识或者其它任意形式,密码根据运营商要求的安全认证机制来确定。虚拟用户的 用户名为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时,可以减少号码资源的占用,并且可以将移动终端与某固定 终端捆绑,这样,固定终端向外拨打电话时,被叫方终端显示的主叫号码为移动终端用户标 识;另外,当移动终端与某固定终端捆绑时,使用固定终端进行通信业务发生的费用,可以 较容易记到移动终端用户的账单上。固定终端有三种使用状态,相应的,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移动终端中读 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固定终端在移动终端没有到达时,处于未使用状态,其未在网络侧注册 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本身不具备独立的号码资源,一旦有移动终端到达,则从移动终端中读 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启动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之后移动终端上的 所有通信业务都能通过该固定终端处理。第二种是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自己具备独立的号码资 源,可以处理自己的通信业务。在移动终端到达时,向网络侧注销固定终端用户信息,并从 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采用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第三种是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自己具备独立的号码资 源,可以处理自己的通信业务。在移动终端到达时,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 息,再次采用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此时,固定终端同时拥有固定终 端用户和移动终端用户两个不同用户的号码资源。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以第一种使用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它两种使用方式同 样适用,不同的是,第二种使用方式比第一种使用方式多了一个注销被转移到的固定终端 用户的注销过程,第三种使用方式比第一种使用方式的业务流程完全一致,只是被转移到 的固定终端上同时存在两个注册用户,用户发起通信业务时,需要选择缺省的用户或手动 选择其中的一个用户作为业务发起方,对于被动接收类业务,则两个用户申请的业务都可 以进入。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终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中的业务信息向相应的业务处理系 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呼叫业务的自动转移,还可以实现呼叫业务以外 的其它通信业务,例如增值业务的自动转移,从而充分利用固定终端无辐射、大屏幕、长手 柄、时间通话时舒适性较好、固定网络带宽较宽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移动业务到固定业务的 平滑转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图6为本发明固定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固定终端可用于 实现本发明上述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中固定终端的相应功能。如图6所示,其包括检测模 块601、读取模块602与通信业务处理模块603。其中,检测模块6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到 达与离开。读取模块602用于在检测模块601检测到移动终端到达时,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 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该业务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用户有权使用的通信业务类型。通 信业务处理模块603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 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以及在检测模块601检测到 移动终端离开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动终 端上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检测模块601具体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其中, 无线接口包括RFID接口和/或蓝牙接口 ;有线接口包括USB接口和/或串口。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终端的读取模块602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 信息与业务信息时,还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读取模块602从移动 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后,通信业务处理模块603还可以根据业务信息与增值业 务服务器地址刷新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操作界面,提供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而 在检测模块601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时,通信业务处理模块603还可以刷新相应增值业务 的用户操作界面,取消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图7为本发明业务转移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 施例的业务转移处理系统包括固定终端701与业务处理系统702。其中,固定终端701用于 检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移动终端到达时,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 息,业务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用户有权使用的通信业务类型;根据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 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 业务,以及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 业务恢复到移动终端上处理。业务处理系统用于根据固定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 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指示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以及根据固 定终端发送的注销请求,删除注册信息,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 动终端上处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业务转移处理系统中,包括第 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和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可以是IMS、 NGN系统、SIP服务器或GK系统;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可以是MSC。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业务转移处理系统中,通信 业务类型可以是增值业务,相应的,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为增值转移业务,业务处理系统包括 增值业务服务器。具体来说,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时,还可以 从移动终端中读取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固定终端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 后,还根据业务信息与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刷新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操作界面,提供相应 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而在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时,还刷新相应增值业务的 用户操作界面,取消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具备与固定终端通讯的能力,通讯的接口可以是有线 接口或无线接口,例如RFID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等,同时移动终端内存储有用 户信息,例如用户标识,以及业务信息,例如移动终端用户有权使用的通信业务类型,还 可以存储有业务鉴权数据等。以RFID接口为例,移动终端可以内嵌RFID卡,该RFID卡可 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SIM卡一体设置。可以在RFID卡内存储用户信息、业务信息与业务 鉴权数据。同样,固定终端也具备与移动终端通讯的能力,通讯的接口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 线接口,例如=RFID接口、bluet00th接口、USB接口、串口等,且固定终端能检测到移动终端 的到达与离开。以RFID接口为例,需要固定终端支持RFID读卡器功能,读卡器可以是内嵌的,也可以是通过外部接口外接的形式,当移动终端进入RFID有效范围内时,能读取移动 终端RFID卡内的用户信息并向IMS发起通信业务转移注册请求;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离开 后,则自动向IMS发起通信业务转移注销请求。IMS、NGN系统、SIP服务器或GK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固定终端侧的通信业务。MSC主要用户控制移动终端侧的通信业务。智能网主要用于为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为通信 业务转移服务提供支撑。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终端可以自动检测移动终端的到达与离开,固定终端检测 到移动终端时,可以从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并向业务处理系统 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固定终端处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在检测到移动终 端离开时,向业务处理系统注销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通信业务恢复到移动终端上处 理,从而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不需要人工选择呼叫业务 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也不需要预先手动设置被转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 识,从而避免了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以及预先手动设置被转 移呼叫业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带来的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问题;并且,固定终端 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中的业务信息向相应的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不仅可以 实现呼叫业务的自动转移,还可以实现呼叫业务以外的其它通信业务,例如增值业务的自 动转移,从而充分利用固定终端无辐射、大屏幕、长手柄、时间通话时舒适性较好、固定网络 带宽较宽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移动业务到固定业务的平滑转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 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 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 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作 限制性理解。尽管参照上述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种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业务转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所述固定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 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转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固定终端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注销所述通信业务转 移服务,以便将所述通信业务恢复到所述移动终端上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终端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之 间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到达与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口包括射频识别RFID接口和 /或蓝牙接口 ;所述有线接口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和/或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 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包括所述固定终端未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 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或者所述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向网络侧注销 所述固定终端用户信息,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或者所述固定终端已在网络侧注册固定终端用户信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并从所述移动 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 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包括所述固定终端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以便所述业务处理系统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 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或者所述固定终端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 括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所述固定终端接收到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返回的鉴权请求消息 时,将所述鉴权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鉴权请求消息中包括鉴权参数;所述固 定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的业务鉴权信息,所述业务鉴权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 述鉴权参数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业务鉴权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固定终端向所述业务处 理系统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业务鉴权信息,以便所述 业务处理系统在所述业务鉴权信息通过鉴权后,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创建注册信息,注册 通信业务转移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包括呼叫转移业 务,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能网、固定通信网络中的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与移动通信 网络中的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所述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 向所述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注册所述呼叫转移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为多媒 体子系统IMS、下一代网络NGN系统、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或网守GK系统;或者所述第二呼叫业务控制系统具体为移动交换中心MSC。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务还包括增值转移 业务,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增值业务服务器;所述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具体为向所述增值业务服务器注册所述 增值转移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 息与业务信息时,还包括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后,还包括所述固定终端根据所述业务 信息与所述增值业务服务器地址刷新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操作界面,提供相应增值业务的 用户交互界面;所述固定终端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时,还包括所述固定终端刷新相应增值业务 的用户操作界面,取消相应增值业务的用户交互界面。
11.一种固定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 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通信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 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 通信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定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注销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 务,以便将所述通信业务恢复到所述移动终端上处理。
13.一种业务转移处理系统,包括固定终端与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终 端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 息与业务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发送注册请 求消息;所述业务处理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为所述移动终端用户 创建注册信息,注册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务,指示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 的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离开时,向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业 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务转移服务的注销请求;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终端发送的注销请求,删除注册信息,注销通 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将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通信业务恢复到所述移动终端上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转移服务包括增值转移 业务,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增值业务服务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转移处理方法与系统、固定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固定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时,从所述移动终端中读取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用户有权使用的通信业务类型;所述固定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用户信息与业务信息,向业务处理系统注册通信业务转移服务,以便通过所述固定终端处理所述移动终端上的通信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实现通信业务的自动转移,避免人工选择呼叫业务转移方式并设置呼叫业务转移带来的操作复杂与呼叫业务丢失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W60/00GK102123365SQ2010100337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彭晓敏, 欧阳月令, 郑元九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