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

文档序号:768601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于VLSI实 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视频编解码的标准
MPEG1/2/4、 H. 263/4。 H.264是正在被广泛接受的、实现复杂度要比其前几 个标准都复杂得多的标准。在设计H.264芯片的时候,需要对H.264算法进 行优化减小内存带宽、减小片内存储、减小运算量、减小程序等,以加快 速度、节省资源。
H. 264 CAVLD的任务是将H. 264的二进制码流解析成有相应语义的语法 单元。H. 264码流的主要内容是残差距阵变换量化后的非零系数。H. 264的非 零系数由六个语法单元系数标记(coeff_token)、拖尾符号标志 (trailing—ones—sign—flag )、 幅值前缀(level_prefix )、 幅值后缀 (level suffix)、总零数(total zeros)、 前游禾呈(run before)来表达。参 考代码给出的拖尾符号标志(trailing—ones—sign—flag )、幅值前缀 (level—prefix)、幅值后缀(level—suffix)的解析方法,运算量小,这里不 考虑。参考代码给出的系数标记(coeff—token)、总零数(total—zeros)、前 游程(mn一before)的解析方法,运算量过大,必须进行优化。比如,参考代 码每解一个系数标记(coeff一token),除预测非零系数nC>=8夕卜,还要对4 X17的表进行遍历查找,查找次数最少1次,最多4X17次,平均(4X 17+l)/2=34.5次,并且还要解同样次数的码字,这个运算量非常大,自然导 致速度很慢、效率很低,成为解码器实现的瓶颈,必须将这个运算量降下 来。参考代码每解一个总系数(total_zeros)、前游程(run—before),要平 均查找解析(1+17)/2=9次,也存在类似的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分析参考代码中系数标记(coeff—token)、总零数(total_zeros)、 前游程(run—before)解析速度慢、效率低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在编码和解 码过程中使用的都是编码器的表。比如,对系数标记(coeff—token)这个语 法单元,编码时通过对变换量化后的非零系数进行计数,得到总系数 (total_coeff)和拖尾(trailing—ones)的值,以总系数(total—coeff)和拖尾 (trailing—ones )的值为索引查表, 一 次查找就可以得到系数标记 (coeff一token)的码长和码值,系数标记(coeff一token)就唯一确定了。而 解码时还用这个码表,只能是读某个码长的码字,比较该码字的值是否与对 应码长的码值相等,若不相等就要循环匹配下去,直到相等为止,这种逐个 匹配的查表方法,自然速度慢、效率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要设计 解码器自己的码表及其对应的解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 有效的解析方法,以克服现有参考代码给出的系数标记(coeff—token)、总 零数(total—zeros)、前游程(run—before)的解析方法使用编码器的码表而 导致的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步骤一,将H.264标准给出的系数标记、总零数、前游程的码表重 新排序,得到解码码表;排序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以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 为输入,以对应比特串的语法单元的语义值为输出,分列码表的两边;按照 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长度,从上到下依次排序,比特串最短的排在最上面; 相同长度的比特串,值大的排在上面,值小的排在下面;步骤二,根据上述 解码码表,按照如下方式得出对应解码码表的多叉查找树多叉查找树的深 度最浅;优先使比特串短的叶节点的深度最浅;有共同逻辑的子树合并成一 个树枝;步骤三,解析语法单元。
本发明的上述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 给出了一种码字由短到长、同等长度码字情况下码值由大到小排序的解码码 表,短的码字出现的频率高,因而将频率高的码字排在上面,并尽量使高频 率码字的叶节点深度最低。该方法最快一步、通常两步、最慢也仅需要三步 就能解出相应的码字,大大减小了运算量,实现了快速解码。 所述共同逻辑是指仅有加、减、移位运算的算术逻辑。
每一个解析码表,都具体对应着一个多叉树;每一个多叉树,都是总结 具体码表的规律,设计出来的;设计多叉树的原则,就是查表最快,逻辑最
少;码表的解析过程,就是多叉树的查找过程。总结多叉树的查找过程,我
们将多叉树的查找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的特征是,对应多叉树的码表 的比特串,绝大多数有前导零,且码字由短到长变化明显。第二种情形的特 征是,对应多叉树的码表的比特串,相当一部分没有前导零,且码字的长度 相差不大。第三种情形的特征是,对应多叉树的码表的比特串,码字短的占
相当部分,且没有前导零;码字长的有前导零,且前导零后只有比特l。
第一种情形的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形移位器中移出0, 根据读到的0的个数,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叶节点,该次査找结束,否 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ii个比特(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 等于码字的长度),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叶节点,该次查找 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进入叶节点,查找结束。
第二种情形的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 比特,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叶节点,该次査找结束,否则 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等 于码字的长度),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叶节点,该次查找结 束,否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进入叶节点,查找结 束。
第三种情形的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 比特(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等于码字的长度),依据返回值,进入相 应的子树;若进入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形移位器 中移出0,进入叶节点,该次査找结束;或者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 进入叶节点,査找结束。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解析方法的查找流程。 图1B是本发明的第二种解析方法的查找流程。 图1C是本发明的第三种解析方法的查找流程。
图2A显示的是0 <= nC < 2时total—coeff和trailing_ones的解析码表及 对应的多叉树。
图2B显示的是2 <= nC < 4时total—coeff和trailing_ones的解析码表及 对应的多叉树。
图2C显示的是4 <= nC < 8时total—coeff和trailing—ones的解析码表及 对应的多叉树。
图2D显示的是nC = -1时total一coeff和trailing—one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 的多叉树。
图2E显示的是nC = -2时total—coeff和trailing_one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 的多叉树。
图3A显示的是tota1—coeff = 1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B显示的是tota1—coeff = 2时total一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C显示的是tota1—coeff = 3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D显示的是total_coeff = 4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E显示的是tota1—coeff = 5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F显示的是tota1—coeff = 6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G显示的是tota1—coeff = 7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H显示的是tota1—coeff = 8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1显示的是total—coeff = 9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 J显示的是total_coeff = 10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K显示的是total—coeff = 11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L显示的是total一coeff = 12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M显示的是total一coeff = 13时total_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 图3N显示的是total—coeff = 14时total_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30显示的是total—coeff = 15时total—zeros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A显示的是zeros—left = 1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B显示的是zeros—left = 2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C显示的是zeros—left = 3时mn_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D显示的是zeros—left = 4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E显示的是zeros—left = 5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F显示的是zeros—left = 6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图4G显示的是zerosjeft > 6时run—before的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A至图4G,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本发明的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首 先是要设定解析码表。
我们这里将H.264标准给出的系数标记(coeff—token )、总零数 (total一zeros)、前游程(run—before)的码表按照以下特征重新排序
1) 以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为输入,列在表的左边;以对应比特串的 语法单元的语义值为输出,列在表右边。以系数标记(coeff—token)为例, 当预测非零系数nc大于等于0且小于2时,当输入的系数标记(coeff一token) 的比特串为1时,输出的总系数(total—coeff)和拖尾(trailing—ones)的值 分别为0、 0;当输入的系数标记(coeff—token)的比特串为01时,输出的 总系数(total—coeff)和拖尾(trailing—ones)的值分别为1、 1;当输入的系数标 记(coeff—token)的比特串为001时,输出的总系数(total—coeff)和拖尾 (trailing一ones)的值分别为2、 2;等等。
2) 以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的长度和值为依据,将表从上向下排序; 比特串短的排在上面,长的排在下面;等长的比特串,值^C的排在上面,值
小的排在下面。还以系数标记(coeff—token)为例,当预测非零系数nC大于 等于0且小于2时,系数标记(coeff—token)的比特串为1、输出的总系数 (total_coeff)为0、拖尾(trailing—ones)为0,这三个数字1、 0、 0排在最
上面,下面依次是:
01
001
00011
000101
000100
000011
1
2
1
2
4
3
5
1
2
3
0
1
2
'然后,仔细观察重新排序的码表,寻找输入(比特串)、输出(语义值) 之间的规律,给出对应各码表的多叉查找树。
多叉树遵循以下原则
1) 树的深度最浅,比特串短的叶节点的深度尽量浅。深度越浅,说明
查找速度越快。以系数标记(coeff—token)为例,当预测非零系数nC大于等 于0且小于2时,系数标记(coeff—token)对应多叉树的深度为3,出现概 率最高的短比特串l、 01、 001的深度为1,大部分叶节点的深度为2,少数 叶节点的深度为3。与4xl7次的查表比,速度大大加快。
2) 树的子树最少,有共同逻辑的子树可以合并成一个树枝。树枝越少, 说明逻辑越少。还以系数标记(coeff—token)为例,当预测非零系数nC大于 等于0且小于2时,系数标记(coeff一token)的比特串1、 01、 001有共同逻 辑,可合并为一个树枝;比特串00000111、 00000110、 00000101、 00000100、 000000111、 000000110、 000000101、 000000100、 0000000111、 0000000110、 0000000101 、 0000000100 、 00000000111 、 00000000110 、 00000000101 、 00000000100有共同逻辑,可合并成一个树枝。附图中的虚线,与其上方相
邻的实线,有共同逻辑。实线表达的多叉树,与实线、虚线共同表达的多叉
树比,小了很多,逻辑就减少了很多,达到节约资源(逻辑电路)的目的。
多叉树的查找过程就是语法单元的解析过程。多叉树的查找有两个基本 的操作
read—leading—zero一bits(max—zeros) (1) read—n一bits(n) (2 )
函数(1)从桶形移位器中移出0,若遇到1或0的个数等于max—zeros, 则函数推出。
函数(2)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
我们通过寻找码表的规律,来确定各个码表对应的多叉树。总结多叉树 的查找过程,我们将多叉树的查找分为三种情形,各情形的查找步骤将在下 面详细描述。
多叉树的查找过程,就是码流的解析过程。图2A、 2B、 2C、 2D、 2E、 3A、 3K、 3L、 3M、 3N的多叉树查找过程归纳为第一种情形,采用本发明的 第一种解析方法。图3B、 3C、 3D、 3E、 30、 4A、 4B、 4C、 4D、 4E、 4F归 纳为第二种情形,采用本发明的第二种解析方法。图3F、 3G、 3H、 31、 3J、 4G归纳为第三种情形,采用本发明的第三种解析方法。
下面详细描述三个多叉树,分别对应上述三种情形的查找逻辑,也分别 说明语法单元系数标记(coeff—token )、总零数(total—zeros )、前游程 (run—before)的角牟析过程。
当4X4矩阵的预测非零系数nC = 0或1时,或者4X4矩阵是4:4:4的 chromaDC时,解析语法单元系数标记(coeff_token)为总系数(total—coeff) 和拖尾(trailing—ones)的多叉树如图2A所示。该多叉树的查找逻辑对应着 本发明的第一种解析方法,该方法的査找过程如下
第一步执行zeros = read一leading一zero—bits(14)。 当zeros = 0、 1、 2时, 有共同逻辑total—coeff = trailing—ones = zeros,移出比特l,该语法解析完 成,该次查找结束。三个叶节点共用一个树枝,树枝深度为l, 一步找到。
当zeros = 3、 4时,有共同逻辑,共用一个树枝,执行第二步value = read—n—bits(2)。若value = 3,贝'J trailing—ones = value, total—coeff = zeros, 该 语法解析完成,该次查找结束,两个叶节点共用一个树枝,树枝深度为2,
两步找到。若value = 2,执行第三步valuel = read_n—bits(l)。有共同逻辑 trialing一ones = (((zeros-value)》1)《1) +〈l-valuel), total—coeff = trailing—ones + 1 + ((trailing—ones+l)>〉2)。该语法解析完成,该次查找结束,四个叶节点 共用一个树枝,树枝深度为3,三步找到。
当zeros = 5、 6、 7、 8时,执行第二步value = read—n—bits(3)。有共同逻 车葺trailing—ones = 3 - (value&3), total—coeff = (zeros-3) + trailing—ones + ((tramng—ones+l) 2)。该语法解析完成,该次查找结束,16个叶节点共用一 个树枝,树枝深度为2,两步找到。
当zeros = 9、 10、 11 、 12时,执行第二步value = read—n—bits(4)。对zeros=9 的前七个叶节点,有共同逻辑trailing—ones = 3-(value&3),total—coeff =6 + trailing_ones + ((trialing_ones+l)>>2) + ((15-value)〉〉2),另一叶节点有单独的 逻辑total—coeff = 8,trailing—ones = 0。对zeors二lO、 11的16个叶节点,有 共同逻车葺trailing—ones = 3 - (value&3), total一coeff = 9 + (trailing_ones l) + ((16-value) 2) + ((zeros-10) l)。对zeros=12的八个叶节点,有共同逻辑 trailing—ones = 3 - (value&3), total—coeff = 12 + trailing—ones + ((value&2) l) + ((15-value)〉>2)。树枝深度都是2,两步找到。
当zeros = 13时,执行第二步value = read_n—bits(3)。前三个叶节点有共 同逻辑trailing—ones = 3 - (value&3), total—coeff = 14 + trailing—ones + ((value&2) l)。第四个叶节点有单独逻辑total—coeff = 16, trailing—ones = 0。 叶节点深度都为2,两步找到。
当zeros=14日寸,逻辑为total—coeff = 13, trailing—ones = 1,执行 read—n一bits(l)后,解析结束,叶节点深度是l, 一步找到。
对2 <= nC < 4、4 <= nC < 8、nC = -1 、nC = -2时,total—coeff和trailing—ones 的解析逻辑、多叉树的查找过程,这里不一一描述,附图2C、 2D、 2E的虚 实线、树枝深度,基本显示了我们所做的优化。
下面简要描述对应着第二种情形的图3B,来说明total—zeros的解析过

第一步执行value-read_n—bits(3)。当value = 7、 6、 5、 4、 3时,有共 同逻辑total zeors = 7-value。 一步角早析完成。
当value = 2、 1时,执行第二步valuel = read—n—bits(l),有共同逻辑 total—zeros = 10 - ((value《1) + valuel),两步解析完成。
当value = 0日寸,执行第二步value = read—n—bits(2)。若value = 3、 2,有 共同逻辑total—zeros = 12-value,两步解析完成。若vlaue二l、 0,执行第 三步 valuel = read一n一bits(l), 有共同逻辑total—zeros = 14 -((value l)+valuel),三步解析完成。
附图3A、 3C、 3D、 3E、 3F、 3G、 3H、 31、 3J、 3K、 3L、 3M、 3N、 30 的解析与图3B解析过程类似,不一一细述。
下面简要描述对应着第三种情形的图4G,来说明run—before的解析过程。
第一步执行value = read—n一bits(3)。当value = 7、 6、 5、 4、 3、 2、 1时, 有共同逻辑run_before = 7 - value,.—步解析完成。
当value = 0日寸,执行第二步zeros = read—leading—zero—bits(7),有共同逻 辑run—before = 7 + zeros,两步解析完成。
附图4A、 4B、 4C、 4D、 4E、 4F的解析过程与图4G解析过程类似,不 再一一细述。
多叉树查找是由程序(逻辑电路)来实现和维持的。多叉树方法在减小 运算量、加快速度的同时,却极大地增加了程序。为节约资源(逻辑电路), 减小程序又变得很有必要。仔细观察解析码表及对应的多叉树,我们会发现 规律,相邻的若干个树枝,有共同的逻辑。将若干个有共同逻辑的树枝,由 一个树枝的逻辑来实现,自然就减少了逻辑电路,达到了节省资源的目的。
这里的共同逻辑, 一般由仅有加、减、移位运算的算术逻辑运算表达式 表示。这些表达式,将在后边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针对每个多叉树的各个树 枝相应给出。在附图中,有共同逻辑的若干个树枝,第一个树枝由黑线表示, 其余树枝由虚线表示。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 或利用本发明。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 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这些修改或者变换都不 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H.264标准给出的系数标记、总零数、前游程的码表重新排序,得到解码码表;排序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以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为输入,以对应比特串的语法单元的语义值为输出,分列码表的两边;按照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长度,从上到下依次排序,比特串最短的排在最上面;相同长度的比特串,值大的排在上面,值小的排在下面;步骤二,根据上述解码码表,按照如下方式得出对应解码码表的多叉查找树多叉查找树的深度最浅;优先使比特串短的叶节点的深度最浅;有共同逻辑的子树合并成一个树枝; 步骤三,解析语法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 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逻辑是指仅有加、减、移位运算的算术逻 辑。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 效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形移位器中移出0,根据读到的0的个数,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 入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 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等于 码字的长度;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进入叶节点,查找结束。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 效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 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等于 码字的长度; 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 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进入叶节点,查找结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语法单元的步骤依次包括从桶型移位器中移出n个比特,依据返回值,进入相应的子树;若进入 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否则转到下一步;此处n大于零,且n小于或等于 码字的长度;从桶形移位器中移出0,进入叶节点,该次查找结束;或者从桶型移位 器中移出n个比特,进入叶节点,查找结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VLSI实现的H.264的CAVLD快速有效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H.264标准给出的系数标记、总零数、前游程的码表重新排序,排序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以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为输入,以对应比特串的语法单元的语义值为输出,分列码表的两边;按照表征语法单元的比特串长度,从上到下依次排序,比特串最短的排在最上面;相同长度的比特串,值大的排在上面;根据上述解析码表,按照如下方式得出对应解码码表的多叉查找树多叉查找树的深度最浅;优先使比特串短的叶节点的深度最浅;有共同逻辑的子树合并成一个树枝;解析语法单元。本发明最快一步、通常两步、最慢也仅需要三步就能解出相应的码字,大大减小了运算量,实现了快速解码。
文档编号H04N7/50GK101365132SQ20081004197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2日
发明者野 田 申请人:华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