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65778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与成像装置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涉及 通过在其抓持部分上设置指钩凸起以提高可抓持性和可操作性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户可能经常通过单手或双手4爪持成<象装置例如i1H象才几进行 拍摄。
现有的成像装置包括从装置体向一侧凸出的抓持部,在抓持部 的顶面上具有例如缩放键的操作钮,以及进一步具有向一侧凸出的 指钩(例如参见JP-A-6-86118 (专利文献1))。
通过将手掌覆盖在抓持部分上并且将食指和中指的根部放在 食指和中指间的指钩上,对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成像装置进行抓持
以1更拍才聂。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成像装置中,缩放^:只能由食指 和中指操作,由于食指和中指被指钩限制,对缩放键的操作较为困难。
进一步的,由于用食指和中指根部之间的指钩执行拍摄,成像 装置可能转动,例如围绕指钩的旋转,这会导致在拍摄操作中的晃动。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成像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并且提高可抓持
性和可#: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中改变视角 的缩放4建位于抓持部分顶面上,用户侧的抓持部分的端面用作放拇
指的手指》欠置表面,指钩突起在对象侧(subject side,景物侧)在 缩放键附近从抓持部分抓持部分的顶面向上突起。
因此,依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拇指放到手指放置表面,将 其它手指放到指钩突起上,对成像装置进行抓持。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抓持部分, 抓持部分从装置本体向一侧突起,用户通过将他/她的手掌放到该部 分上对其进行抓持,其中,调整视角的缩放键设置在抓持部分的顶 面上;抓持部分在用户侧的端面用作供拇指放置的手指放置表面, 指钩突起在对象侧在缩放键附近从抓持部分的顶面向上突起。
因此,成像装置可以在放在指钩凸起上的手指和放在手指放置 表面的手指之间被前后握持,缩放键和拍摄按钮可以在不易发生装 置晃动的情况下被操作。 4要照本发明实施例,缩》文一建可以包括第一才喿作部分和第二才喿作 部分,它们在乂人前向后的方向上间隔开,可以#1向下4要压和^皮选4奪 性地操作。从而,通过在放在手指》文置表面的手指和放在指钩上的 手指之间前后牢固握持成像装置,其它手指可以方便地操作缩放键。
^接照本发明实施例,4爪持部分在对象侧的端面可以具有供用户 放置手指的手指放置凹陷,。从而,通过将手指放到手指放置凹陷
(finger put pit)上,成4象装置可以寻皮牢固地握持。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抓持部分可以具有在大体中央区域向最侧 部膨胀凸起的形状。因此,通过将手掌靠在抓持部分上,手掌与抓 持部分自然紧密接触,其提高可抓持性。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用来拍^聂的拍^聂4建和缩;^建可以在4爪持部 分顶面的/人前向后方向上分开布置,由此4是高可才喿作性。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用来开始和停止拍摄的拍摄按钮可以设置 在抓持部分的手指放置表面上。因此,可以稳固地握持成像装置, 同时也可以方便操作电源按钮。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至图51也一样,并且图1 是成像装置的透视图2是从与图1不同方向示出成像装置的透视图3是成^f象装置的分解透一见图4是>^人与图3不同方向示出成〗象装置的分解透^L图5是显示部分打开的成^f象装置的透一见图6是示出抓持部分的放大透一见图7是从不同角度示出抓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8是示出打开的抓持部分和盒式磁带的放大透视图9是示出调整带式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IO是示出盖拆除后状态的侧一见图11是示出多种盖可以替换的侧视图12是盖的放大透视图13是示出抓持部分被握持状态的侧视图14是示出抓持部分被握持的另 一个状态的侧视图15是示出透镜镜筒部分和光学块(optical block,光学部件) 部分的透^L图16是示出成像部分和成像部分周围部件的透—见图17是从不同角度示出成^象部分和成像部分周围部件的透视
图18是示出透镜镜筒部分连接在第二侧主体上的状态的透视
图19是示出成像部分被装入状态的侧4见图20是示出成像部分的》文大透—见图21是示出从与图20不同角度示出的成像部分的放大透视
图22是示出遮光元件附在收纳部分上的状态的侧—见图23是示出上壳体和放置在其中的部件的放大分解透视图24是从与图23不同角度示出上壳体和放置在其中的部件的 放大分解透视图25是拍才聂按钮和缩放(zoom,变焦)4建的配置结构的方欠大 分解透视图26是从与图25不同角度示出拍4聂按4丑和缩》文键的配置结构 的放大分解透视图27是示出拍摄按钮和缩放键的布置结构的放大纵向剖视图28是接收元件的方文大透一见图29是接收元件的放大剖视图3 0是示出拍摄按钮的布置结构的放大横向剖视图31是示出缩放键的布置结构的放大横向剖视图32是示出操作拍摄按钮和缩放键以将接收元件的接触操作 部分同触点接触的状态的放大纵向剖视图33是示出在图32的状态以后,拍摄按钮和缩放键的运动被 相接触的限位器限制的状态放大纵向剖视图34是本体部分和附属部分分离状态的取景器的透视图35是取景器的分解透视图36是取景器的剖视图37是取景器一部分的放大分解透视图38是取景器的底部视图39示出连4妄本体部分和附属部分的才喿作,图40至图44也 一样,图39是示出附属部分的锁定部分与本体部分的锁定部分相 ^接触状态的原理示意图40是示出锁定部分的滑动部件在锁定爪的滑动斜坡上滑动 的状态的原理示意图,该滑动部件在图39的状态之后^走转转动环;
图41是示出锁定部分的滑动部件的末端爬过锁定爪的滑动斜 i皮的边纟彖的状态的原理示意图42是示出锁定爪与锁定部分联合将附属部分锁定到本体部 分的状态的原理示意图43是操作解锁4丑解除附属部分和本体部分的锁定状态的原 理示意图44是示出取消对解锁钮的操作将解锁钮退回到第一操作位 置的状态的原理示意图45是示出麦克风安装在把手上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46是示出部分把手和麦克风的放大侧视图47是从图46的相反侧示出部分把手和麦克风的放大侧牙见
图48是用双手抓住成像装置时的透视图49是旋转拨盘置放在一个斜面上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50是旋转拨盘在台阶变化之前和之后的置放状态的放大透 4见图;以及
图51是设置向侧面突出的旋转拨盘的状态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摄像机。然而本发明申请的范 围不限于摄像机,而是可以广泛用于摄像机以及摄取图像的其它成
像装置。
在以下说明中,前和后、顶和底、左和右方向是相对于正在寸吏 用摄像机进行拍摄的摄影师(用户)的方向。因此,对象侧是前, 摄影师侧是后。前和后、顶和底,左和右方向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 1更,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些方向。
成像装置(也就是,作为电子设备的摄像机)1包括在壳体2 内部和外部的必要的部件(参见图1至4)。
成像装置l包括,如图1、 2、 5所示,装置本体3,显示部分 4和把手5。显示部分4是可重新合上和可枢转地连接到装置本体3。 把手5设置在装置本体3的上方。
摄像窗框6安装在装置本体3的前端,安装在装置本体3的前 端的成像镜头(图中未示出)放置于摄像窗框6的内部。
旋转操作环7和8间隔设置在紧接着摄像窗框6后面的前后位 置上,被装置本体3可旋转地支撑。该旋转4乘作环7和8围绕后向 前方向延伸的轴转动。对旋转操作环7和8的旋转操作实现缩放功 能或对焦功能。
装置本体3的左侧3a上具有多个操作按钮9、 9等,操作按钮 位于靠近前缘和位于下端部分(参见图2)。这些操作按钮9, 9等 可以包括亮度调节按钮、对焦模式切换开关等。
装置本体3的左侧3a连接到显示部分4 (参见图5 )。显示部 分4具有扁平和大体长方形的形状并且在一个表面具有显示屏幕 4a。显示部分4的一端可以重新合上和可枢转地连接到装置本体3。
装置本体3的左侧3a具有收納显示部分4的收纳凹陷10。装 置本体3在收纳凹陷10处具有多个4务組11、 ll等。4安4丑11、 11等 可以是主要涉及被摄图像的回放的按钮。例如按钮ll, 11等可包括 播放按钮、回放停止按钮、快进按钮、快退按钮和慢回放按钮。
装置本体3的右侧3b具有向右突起的4爪持部分12(参见图1 )。 4爪持部分12包括壳体2的一部分和盖住壳体2下端部分的盖13(参 见图6和图7 )。抓持部分12具有隆起形状,右侧12a的大致中心 在最右侧。右侧12a的4仑廓;陂稍稍勾画4寻配合手的形状。
抓持部分12的顶面12b具有缩放4建14和拍才聂4建15,它们间隔 布置在前后方向上。缩》文4建14用来缩;改。拍纟聂4建15可以例如用来 拍摄静态图像。缩放键具有分别用作第一操作部分14a和第二操作 部分14b的前、后端部。第一揭:作部分14a或第二才喿作部分14b可
以被选择性地向下按压以改变视角。
抓持部分12的顶面12b在缩方丈一建14的前面具有打开4丑16。当 打开4丑16滑动时,4爪持部分12围绕下端部分枢转,例如图8中所 示,因此盒式磁带1000可以安装到内部的机械走带机构(deck,机 芯)18上(参见图9)。
4爪持部分12内部具有》兹带4乇架17 (参见图8 )。盒式^兹带1000 插入且支撑在磁带托架17中并且安装到机械走带机构18上。
如图9所示,机械走带机构18具有作为部件安装的基板的基 座18a,磁头鼓18b,倾斜导向件(slope guide ) 18c和18c以及磁 带导向件18d和18d,调节螺4丁 19和19安装在石兹带导向件18d和 18d的顶端上。
可以梯:作打开4丑16以打开"l爪持部分12,盒式》兹带1000可以安 装到机械走带机构18上。然后,抓持部分12可以关闭。由负载电 机驱动力而操作的负载机构,未图示,将带状记录介质1001从盒 式》兹带1000中拉出,巻绕在》兹头鼓18b、倾斜导向件18c和18c以 及石兹带导向件18d和18d周围。从而,形成预定的^兹带路径。
用作抓持部分12壳体2的下端部具有凹陷20,其可以被盖13 重新关闭(参见图10)。壳体2的包括凹陷20的部分在对应于磁带 导向件18d和18d的位置分别具有调节孔20a和20a。壳体2的包 括凹陷20的部分在对应负载电才几的位置具有调节孔20b。
因此,如图9所示,盖13可以/人壳体2上拆除,夹具(jig, 工具)例如螺丝刀可以插入到调节孔20a和20a中,以;旋转调节螺 丝19和19。从而,带状记录介质1001可以关于》兹头鼓18b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夹具可以插入到调节孔20b中,以有力地操纵负载 电机。
一般地,可以通过使用夹具1500,将要调节的盒式磁带安装到 机械走带机构18上,移动带状记录介质,对带状记录介质进行调
"F 。
因为如前所述,盖13可以从成像装置1的壳体2上拆除,以 调节带状记录介质1001关于磁头鼓18b的位置。从而,可以在不 拆卸壳体2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可维护性。
由于不必拆卸壳体2和暴露才几械走带才几构18,附着的灰尘,例 如附着到枳4成走带4几构18和/或带状记录介质1001的灰尘可以减 少。
对于如何调整带状记录介质1001的位置和如4可有效4喿作负载 电机的描述可以显示在壳体2的具有凹陷20的部分上。该显示可 以使得调整带状记录介质1001的位置和有效才乘作负载电才几易于实 施。
提供多种可以替换的具有不同形状的盖作为盖13。如图11所 示,所需的盖13A,13B,13C等可以安装到壳体2上4吏用。盖 13A,13B,13C等具有不同的(外表面的)弯曲程度和形状,例如,根 据不同个人手的形状变化。通过将具有配合用户手掌的形状的盖
13A、 13B、 13C等安装到壳体2上以供4吏用,可以获得良好的可扭、 持性。
如图12所示,盖13具有叠层结构,包括位于内表面侧的安装 部分13a以及位于外表面侧的受压部分13b。安装部分13a安装到 壳体2上,受压部分13b是用户手掌压在其上以抓持的部分。
安装部分13a包含树脂材料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聚树脂)。受压部分13b可以包含例如热塑性弹性体。
盖13具有叠层结构,安装部分13a包含树脂材料,受压部分 13b包括弹性体,由于树脂材料的高硬度,盖13可以提供好的可安 装性,以及由于弹性体的弹性,盖13可以提供好的可抓持性。
尽管在前面已经描述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分13a包含树脂材剩-和受压部分13b包含弹性体,但是只要提供良好的可安装性和可抓 持性就可以。因此,安装部分13a和受压部分13b可以包含其它的 材泮十。例如安装部分13a可以包含金属和/或陶瓷,受压部分13b 例如可以包含石圭一象月交。
如图6和10所示,向上突起的指钩突起21在4爪持部分12的 顶面12b上的缩放4定14和打开钮16之间的位置上一体形成到壳体 2上。
4爪持部分12的前表面12c具有手指》i置凹陷22 (参见图6)。 手指放置凹陷22具有平緩的曲线,其具有长、窄、浅的形状。带 环构4牛23固定到4爪持部分12的前表面12c的下端部分。
抓持部分12的后表面12d上有拍摄按钮24 (参见图7 )。后表 面12d具有如下述的供拇指放置的手指》文置表面。拍摄按钮24是
旋转以开/关电源的按钮。拍摄按钮24允许依照转动方向打开电源, 以及同时在摄像机模式(拍摄模式)和视频模式(回放模式)之间 切换。可以按压拍摄按钮24以开始和停止拍摄。
抓持部分12的右侧12a的后端部分具有向右侧突起的抓持突 起25 (参见图6和7 )。带环构件26安装到抓持突起25上。
握持带2500安装在安装到4爪持部分12的前表面12c上的带环 扣构件23和安装到右侧12a上的带环构件26之间(参见图1 )。
如图13所示,用户将手掌压靠在4爪持部分12的外表面和通过 将手从底部穿通握持带2500的内部进4亍4爪持。在这种情况下,例 如,抓持突起25可以被拇指2001和食指2002的根部抓持,拇指 可以垫靠在抓持突起25的下端部分上。然后,拇指2001可以放在 后表面12d上,食指2002、中指2003和无名指2004》文在顶面12b 上。然后,小指2005可以放到前表面12c的手指放置凹陷22上。 方欠到顶面12b上的无名指2004可以从前面方文到指钩突起21上。
如上所述,成像装置1具有指钩突起21,以及成像装置l可以 由指钩突起21上的无名指2004和后表面12d上的拇指2001握持。 因此,缩放键14和拍摄键15可以由食指2002和中指2003操作,
防止容易发生手的运动。
由于拍摄键15和缩放键14是在前后方向间隔配置在成像装置 1上,拍摄键15和缩放键14可以分别由中指2003和食指2002操
作,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这里,通过将拇指垫靠抓持部分12和将无名指放到指钩突起 21上,用户可以用拇指柔软部分和无名指2004来以稳固的方式握 持成像装置1。由此,用户可以自由移动拇指2001、食指2002和
中指2003。因此,拍摄按钮2004可以由拇指2001自由操作,缩放 键14和拍摄键15可以由食指2002和中指2003自由操作。结果是, 拍才聂按钮24、缩放4建14和拍l聂4建15的可4乘作性可以才是高,以及以 稳固的方式握持成像装置1。
在此如上所述,小指2005可以;汶到手指》文置凹陷22上以更稳 固的方式握持成像装置1。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按下缩放键14而选择性操作的第一操作 部分14a和第二4喿作部分14b在前后方向上分开配置,因此通过在 后面的后表面12d上的拇指2001和前面的指钩突起21上的无名指 2004之间稳固握持成像装置1,缩放键14易于通过食指2002和中 指2003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因为在成^象装置1中,抓持部分12的前表面12c 具有手指放置凹陷22,除了拇指2001和无名指2004,成像装置1 还可以通过^吏用小指2005进行稳、固的握持。
应当指出,当抓持部分12被拇指2001、无名指2004和小指
2005 4爪持以握持成像装置1时,手指之间的间隙可以自然地增加。 因此,可以获得缩放键14和拍摄键15的良好的操作特性,并且成 像装置可以被更稳固地握持。
由于抓持部分12的后表面12d上具有拍才聂4建24,在稳固握持 成像装置1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拇指2001容易地操作拍摄按钮24。
另外,因为在成像装置l中,如前所述,抓持部分12具有隆 起形状,其右侧部12a的中心大体在最右边的位置上,通过将手掌 2000 4氐靠在4爪持部分12上,手掌可以自然地紧密配合4爪持部分12, 由此获得良好的抓持特性。
上面已经描述了将指钩突起21集成到壳体2上的实施例,指 钩突起21也可以独立地设置并包含不同于壳体2的材料。当指钩 突起21独立于壳体2设置时,指钩突起21可以包含具有高弹性的 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以获得与无名指2004的良好接触特性。
上面已经描述了通过将小指2005放到抓持部分12的前表面 12c的手指放置凹陷22来握持成像装置1的实施例(参见图13 ), 由于不同人手的大小不同,手比较小的用户可能不能把他/她的'J、指 方文到前表面12c上。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4中所示,例如可以这 样来4爪持成^f象装置1,通过将手,人底部穿过握4巴带2500,将手掌2000 抵靠在抓持部分12的外表面,然后通过拇指2001A和食指2002A 的根部抓持抓持突起25。然后,拇指2001A可以抵靠后表面12d, 食指2002A、中指2003A、无名指2004A和小指2005A可以抵靠顶 面12b。在这种情况下,顶面12b上的无名指2004A可以乂人前面才氐 靠指钩突起21,小指2005A可以沿着无名指20(MA4氐靠在顶面Ud 上。
通过这种方式,抓持部分12的手指放置突起21允许通过食指 2002A和中指2003A才喿作缩》丈4建14,不{仑手的大小如4可,者p能通 过用拇指2001A和无名指2004A稳固握持成4象装置1并且方使_地 避免手发生移动。由于在成像装置l中,在拍摄过程中手的运动会 产生问题,通过指钩突起21稳固保持握持的状态是特别有效的。 进一步的,指钩突起21的作用是即便用户手小,在拍摄过程中也 能保持稳定握持状态。因此,抓持部分12的指钩突起21可以避免 手的移动的发生而与握持的手的大小无关,并且从较少晃动地拍揭、 稳定图像的角度来说是特别有效的。
电池3000安放在装置本体3的后表面3c上(参见图2 )。
大体圓筒状的透镜4竟筒部分27设置在装置本体3的前端部分, 旋转操作环7和8可旋转地支撑在透镜镜筒部分27的外表面上(参 见图15)。光学块部分28安装在透镇:镜筒部分27的后表面上。光 学块部分28具有包含树脂材料的外框28a和在外框28a中的活动 透镜例如缩放透镜和必要的部件例如光圈机构。
壳体2包括多个部分的连接。如图3和4所示,壳体2包括构 成装置本体3大部分的第一主体部29和第二主体部30、第一侧体 部31和第二侧体部32、侧一匡架33、后部i夹34、上壳体35、上面 斗反36和下面板37、前框架38。第一侧体部31和第二侧体部32连 接到第一主体部29的右侧,且包括在抓持部分12中。侧框架33 连接到第二主体部30的左侧和底表面。后部块34连接到第一主体 部29和第二主体部30的后表面,电池3000安装到后部块34上。 上壳体35连接到第一主体部29和第二主体部30的顶面。上面板 36和下面板37包括在把手5的一部分当中,连接到上壳体35。前 框架38包括在4巴手5的前端部分中。
第二侧体部32可以重新关闭地由第一侧体部31通过支撑才几构 支撑,未示出。第二侧体部32可以/人第一侧体部31打开,以将盒 式》兹带1000插入到4爪持部分12内侧。
第二主体部30可以包含具有高的热辐射性的金属材料,例如 4美压4寿件。如图16到18所示,第二主体部30整体包含基本半圆 管状部分39和内框架部分40,内框架部分40与管状部分39的后 端连续,位于装置本体3中。
光学块部分28包括包含树脂材料的外框架28a,其被安装到管 S犬部分39的内部。
收纳部分41i殳置在内框架部分40的前端部分内部,收纳部分 41为盒状,其由上壁表面41a、下壁表面41b,左侧壁表面41c和后 壁表面41d构成,开口朝向前方和右方。
收纳部分41收纳成4象部分42(参见图19)。如图20和21所示, 成像部分42包括棱镜固定器43、用来分色的棱镜44、图像传感器 45,45和45、摄像传感器基板46, 46和46。棱镜44固定在棱镜固 定器43上j皮棱4竟44分开的光束输入到图像传感器45,45和45中。 图^f象传感器基4反46, 46和46用来驱动图^f象4专感器45,45和45。
棱4竟固定器43具有沿前后方向的板状形状并且具有通孔(未 示出),通过光学块部分28捕捉到的光通过该通孔。棱4竟固定器43 安装到光学块部分28的后表面。棱镜44安装到棱镜固定器43的 后表面。
图像传感器45、 45和45分别放置在棱镜44的上、后、下侧。 图像传感器基板46、 46和46在棱镜44的相对侧通过第一散热器 47、 47和47安装到图傳_传感器45、 45和45的表面。
第一散热器47、 47和47包括在图像传感器45、 45和45以及 第一散热器47、 47和47之间的热吸收部分(未示出),并且相对 热吸收部分具有90度弯折的热辐射部分47a、 47a和47a。热辐射 部分47a、 47a和47a在从右向左方向位于图像传感器45、 45和45 的左侧。热辐射部分47a、 47a和47a安装到第二散热器48上。
第二散热器48定位在从右向左的方向上。包含金属材料的安 装板49安装到第二散热器48的内表面。第二散热器48和安装板 49例如螺紋连4妄到收纳部分41的左侧壁表面41c的内表面。
在收纳在上述收纳部分41中的成像部分42中,通过透镜4竟筒 27和光学块部分28中的成像透镜捕捉到的光,例如,通过棱镜座 43上的通孔输入到棱镜44中。输入到棱镜44中的光^皮分色,光束 输入到图#^专感器45、 45和45中。然后,图#^专感器45、 45和 45生成基于输入光束的图像信号。
收纟内部分41的右开口 41e由安装在内框架部分40上的遮光元 件50封闭(参见图16、 17和22)。遮光元件50,例如,可以包含热 塑黑树脂材料。因此,只有通过棱镜固定器43的通孔输入到棱镜 44中的与拍4聂有关的光,输入到由遮光元件50封闭的收纳部分41中。
因为,在成l象装置l中,通过这种方式,遮光元件50屏蔽除 了与拍摄有关的光以外的输入到棱镜44的光,棱镜44表面不需被 涂成黑色,因此,涂敷步骤可以省略,不会产生涂敷的费用。结果 是,可以消减成像装置1的制造成本。
包含金属材料的基板安装板51安装到内框架部分40的右侧表 面(参见图16和17)。基板安装板51直4妄置于遮光元件50的右侧, 控制电^各基板52安装在基板安装板51的右侧表面。控制电^各基板 52上有控制整个成像装置1的控制电路。
在拍才聂过程中,图^f象传感器45、 45和45如前所述由图^f象传感 器基板46、 46和46马区动,此时图像传感器基板46、 46和46上的 电子部分发热。产生的热量顺序地从图像传感器基板46、 46和46 通过第一散热器47、 47和47、第二散热器48和内框架部分40传 输到管状部分39,然后从管状部分39辐射到外面。
另一方面,尽管控制电路基板52也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基 板安装板51传输到内框架部分40,并且从管状部分39辐射出去。
由于在成像装置1中,包含树脂材料的遮光元件50如前所述
地置于成像部分42和控制电路基板52之间,遮光元件50用作屏 蔽成像部分42周围产生的热量辐射的隔挡部分以〗吏成像装置42可 以4皮有岁文冷却。
进一步地,在成像装置1中,遮光元件50屏蔽控制电路基板 52中产生的辐射热量的传递,控制电路基板52可以:故置于成〗象部 分附近的位置。因此,可以提高设计的灵活程度。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主体部30压4寿形成,可以获得高的石更度 和高的热辐射性。
在如上所述的例子中,第二主体30通过压铸形成,遮光元4牛 50包含树脂材料,但是第二主体部30也可以包含其它具有高的热 辐射性的材料。遮光元件50也可以包括其它的具有低导热特性、 能遮光的材料。
在如上所述的例子中,控制电^各基^反52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基 板安装板51从第二主体部30辐射,第一主体部29可以包含具有 高的热辐射性的材料。因此,控制电路基板52中产生的热量可以 通过基板安装板51从第一主体部29辐射。
在成像装置l中,图像传感器基板46、 46和46的电子部件中 产生的热量通过一个第二散热器48辐射,如上所述,第一散热器 47、 47和47安装到所述第二散热器48上,因此可以减少部件lt量, 同时,才是高热辐射岁文率。
如图3所示,与第一主体部29和第二主体部30的顶面连接的 上壳体35具有突起35a和35a,其在前向后方向上分开配置,水平
方向的延伸部35b位于突起35a和35a的上端之间。延伸35b具有 向上开口的浅凹陷。
如图4所示,上板36和下板37分别从上面和下面安装到上壳 体35的延4申部35b上。
板37包含例如硅橡胶的弹性材料。因此,当用户抓住4巴手5 时把手5不易打滑,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可抓持性。
上才反36的前端部具有第一4要4丑组凹陷53和第二4要4丑组凹陷 54,它们向上开口且在前向后方向上分开布置,4o图23所示。
第一按钮组凹陷53具有圆形形状,例如,在俯视图中,以及 如图25和26所示,具有底壁55和在底壁55的外圆周部分具有圆 筒形圓周壁56。底壁55i殳置在/人顶到底方向上的圓周壁56的大致 中央部分,底壁55具有在从顶到底方向上穿过除外圓周部分以外 的部分的插入孑L 55a。
拍才聂按钮57置放在第一4安钮组凹陷53处(参见图23和24 )。 连接元件58连接到拍摄按钮57,两者都包括在按钮单元59中。连 接元件58包括压才反58a和连4妄突起58b。压一反58a在乂人顶到底方向 上具有圆盘形状。连接突起58b从压板58a的中央区域向上突起。 连接元件58的连接突起58b的上端连接到拍摄按钮57底表面的中 央部分。
如图27所示,通过使连接突起58b从底部穿过插入孔55a的, 由上面板36将按钮单元59活动支撑在在从顶到底方向上。
第二4安4丑组凹陷54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例如在俯一见图中, 其在前后方向上4交长。如图25和26所示,第二按4丑组54具有底 壁60和圓周壁61,圆周壁61从底壁60的外圆周部分向上突起。
底壁60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具有在^人顶到底方向上穿过它 的按钮插入孔60a和60a。底壁60的中央部分具有向上突起的支撑 突起件62,支撑突起件62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具有支撑凹陷槽 62a。圓周壁61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具有支撑销61a和61a,它们 向左禾口向右突出。
缩放键63置放在第二按钮凹陷54处(参见图23和24 )。缩放 4建63在前后方向上4交长,前后端都用作4安压4喿作部分63a和63a。
穿通的支撑孔63b和63b。缩放4建63的下表面在从前向后方向上的 中央部分具有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支撑轴63c。缩》H盍63的下表面的 前端和后端都具有向下突出的4姿压突起63d和63d。
缩放键63的支撑轴63c被支撑突起件62的支撑凹陷槽62a支 撑,支撑销61a和61 4翁入支撑3L 63b和63b。因alt缩方文4建63可以 由上并反36支撑成可以围绕支撑销61a和61a ^_转。
接收元件64从底侧安装到形成第 一按4丑组凹陷53的圓周壁56 和形成第二按4丑组凹陷54的底壁60上(参见图27 )。
接收元件64包含橡胶元件,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在从顶到底 方向上具有大体板形形状(参见图29和30 )。 *接收元件64包括圓 盘部分65和与圓盘部分65背面连续的长方形4反部分66的整体件。
圆盘部分65包括底表面部分67、保持肋部分68和开关突起 69。保持肋部分68从底表面部分67的外圓周部分向上突起。开关 突起69从底表面部分67的中央部分向上突起。
保持肋部分68的内径等于形成第 一按钮组凹陷53的圓周壁56 的外径。
开关突起69包括薄铰链部分69a、受压部分69b和接触操作部 分69c。薄4交链部分69a延伸到底表面部分67。受压部分69a与薄 铰链部分69a的上端连续。触点操作部分69c从受压部分69b的底 表面向下突出。薄4交链部分69a具有管形形状,其具有越向顶端越 小的直径。
长方形板部分66在前后方向上4交长,具有底表面部分70、保 持肋部分71和开关突起72和72。保持肋部分71从底表面部分70 的外圆周向上突起。开关突起72和72从底表面部分70向上突起。 保持肋部分71的一部分4皮圆盘部分65的保持肋部分68的一部分 共用。
保持肋部分71的内侧尺寸与形成第二按钮组凹陷54的底壁60 的外侧尺寸相同。
开关突起72和72在前后方向上分开配置,与圆盘部分65的 开关突起69具有相同的形状。开关突起72和72分别包括薄铰链 部分72a和72a、受压部分72b和72b以及4妻触才喿作部分72c和72c。
在接收元件64内部,如图27、 30和31所示,开关突起69位 于圓周壁56的内部的部分,开关突起72和72 乂人底部通过插入孔 55a和55a定位在第二4要^組组凹陷54的内部的部分中。然后,保持 肋部分68被从外部形成与圓周壁56下端的完全接触。从外部与底
壁60的圆周表面完全4妾触的保持肋部分71安装到上壳体35的下 侧。在这种情况下,底表面部分67和70按压靠在圆周壁56的下 表面和底壁60的下表面。
通过将接收元件64夹在圓周壁56和底壁60与置于上壳体35 上的开关电路基板73之间,底表面部分67和70压靠在圆周壁56 和底壁60上。
当接收元件64如前所述安装到上壳体35时,连接元件58的 压板58a的中央部分在按钮单元59中从上方接触开关突起69的受 压部分69b, 4姿压突起63d和63d在缩i文4建63中乂人上方接触开关 突起72和72的受压部分72b和72b。
开关电路基板73置于上壳体35的延伸部35b的顶面上。因此 开关电路基板73在从顶到底方向上夹在接收元件64和上壳体35 的延伸部35b之间。开关电^各基才反73具有触点73a、 73b和73b, 它们在前后方向上分开配置。开关电路基板73连接到置于延伸部 35b的顶面的控制基^反74 (参见图23和24 )。
当按下拍摄按钮57时,连接元件58整体向下移动,受压部分 69b萍皮4安压,如图32所示。因此,开关突起69的薄4交链部分69a 弹性形变, 一皮受部分69b向下移动。当受压部分69b向下移动时, 接触操作部分69c抵住开关电路基板73的触点73a。当触点操作部 分69c抵住触点73a时,拍摄按钮57的下端表面不与底壁55的顶 面接触(参见图32)。
当拍摄按钮57持续向下移动,受压部分69b弹性形变,触点 操作部分69c将触点73a向下压,如图33所示。从而,可以开始 或停止拍摄操作。拍摄按钮57可以向下移动直到拍摄按钮57的下
端表面与底壁55的顶面接触。因此,底壁55用作限制拍摄按钮57
向下运动的制动器。
当缩放键63的一个按压操作部分63a被按压时,按压突起63d 向下移动,开关突起72的薄4交4连部分72a弹性形变,从而将受压 部分72b向下移动,如图32所示。当祐^安压部分72b ^皮向下移动 时,接触操作部分72c抵顶开关电路基板73的触点73b。当接触操 作部分72c 4氏住触点73b时,缩放键63的下表面不与底壁60的顶 面接触(参见图32)。
当缩放键63持续向下移动时,受压部分72b弹性形变,接触 操作部分72c将触点73b向下压,如图33所示。从而,可以执行 缩放功能。缩放键63可以向下移动直到缩放键63的下表面接触到 底壁60的顶面。因此,底壁60用作限制缩放键63向下运动的制动器。
如上所述,在成像装置1中,使包含橡胶材料的接收元件64 的保持肋部分68和71的内圆周表面分别与圆周壁56的外圓周表 面和底壁60的外圓周表面完全接触。底表面部分67、 70被压靠在 圆周壁56的下表面和底壁60的下表面上。
因此,第 一按钮组凹陷53和第二按钮组凹陷54不延伸穿过上 壳体35的内部,以避免水和/或尘4曼入上壳体35内部。乂人而,可以 保护开关电路基板73和控制基板73附着水和/或尘,从而提高才喿作 可靠性。
应当注意的是,当水和/或尘侵入到第一按钮组凹陷53或第二 4安4丑组凹陷54中时,侵入的水和/或尘阻挡在第 一按一丑组凹陷53或 第二4安4丑组凹陷54中。
在成像装置1中,当操作拍摄按钮57或缩放键63时,在拍摄 按钮57或缩放键63的下表面接触到用作制动器的底壁55或60的 顶面之前,4妻触才喿作部分69c、 72c和72c与开关电路基才反73的触 点73a、 73b和73b接触。
因此,当拍才聂4要4丑57和缩方文4建63的下表面与底壁55或60的 顶面接触时,开关突起69和72的弹性变形降低拍摄按钮57和缩 放键63向下运动的速度。因而,可以减轻拍摄按钮57或缩放键63 接触底壁55或60的接触噪音。
特别是,当声音输入装置例如麦克风靠近拍摄按钮57或缩放 键63设置时,如上所述减少接触噪音可以防止非正常噪音输入到 声音输入装置中。
在成^象装置1中,因为构成壳体2的部分的底壁55和60用作 制动器,其分别限制拍纟聂按4丑57和缩;^建63向下的运动,由于不 需要单独设置专门的制动器,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
防止水和/或尘侵入和防止不正常噪音发生的结构也可以用于 拍摄按钮57和缩放键63以外的多种操作装置。这种结构也可以用 于滑动的操作装置。
把手5的后端枢转地支撑取景器75 (参见图1和2)。取景器 75可以在后端相乂于于前端在大体乂人上到下方向上运动的方向上才区 转。如图34所示,取景器75包括本体部分76和附到本体部分76 上的附属部分77。
如图35至37所示,本体部分76 乂人前侧顺序包括,外壳体保 持器78,图^f象输出部分79,支撑保持器80,旋转环81和连4妄元件 82。
外壳体保持器78具有向前方开口的深杯形状,其前端部分i殳 置为受支撑部分78a。外壳体保持器78的受支撑部分78a由把手5 的后端枢转支撑。
除了后半部分,外壳体保持器78具有水平方向的椭圆形状的 侧部。外壳体保持器78的后端部分的下端部分具有支撑孔78b,支 撑孔78b在从顶到底方向上贯通(参见图36)。
解锁按钮83通过外壳体保持器78的支撑孔78b在从右向左方 向上可动地支撑。解锁按钮83包括向上突起并且位于外壳体保持 器78中的连4妄部分83a (参见图35 )。
外壳体保持器78内部包括螺4丁保持部分78c和78c,它们在左 右端都具有〗呆持孔。
图像输出部分79安装到支撑保持器80的后表面上(参见图35 和36)。图像输出部分79包括保持框79a、显示面板79b和面板基 板79c。显示面板79b被保持在保持框79a内部。面板基板79c安 装到保持板79a的后端,输出图像给显示面板79b。
如图35和37所示,支撑保持器80包括基底表面部分80a、支 撑环部分80b和安装部分80c。基底表面部分80a具有水平耳又向的 大体椭圓形状。支撑环部分80b从基底表面部分80a向前突出,安 装部分80c乂人基底表面部分80a向后突出。支4掌环部分80b具有圓 形。图像输出部分79安装到安装部分80c上。基底表面部分80a 在靠近左右端部的位置具有螺紋插入孔80e和80e。
支撑保持器80具有间隙槽80d和80d,其开口朝向侧部,位于 基底表面部分80a的左、右端部。
旋转环81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环部分84和锁定突起85, 85 等,锁定突起从环部分84向前突起。
环部分84的外圓周表面具有弹簧钩突起84a。
锁定突起85,85等在环形部分84的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分开配 置,其顶端一皮i殳置成锁定爪(lock nail) 86,86等。锁定爪86,86等 乂人锁定突起85, 85等的其它部分向内部突起。4立于锁定突起85、 85等的底部的锁定突起85具有连4姿件85a,连4妄件85a从锁定爪 86向右侧突起。
锁定爪86、 86等的后表面(顶端表面)设置为滑动斜坡表面 86a, 86a等,并且在圓周方向,例如当从后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 上向前方倾斜移位。
;旋转环81 乂人外部配合到支撑〗呆持器80的支撑环部分80b中并 且由其支撑,旋转环81可以相对支撑环部分80b在圓周方向上旋 转。
连接元件82包括平面基部87和圓周表面部分88。基部87具 有水平取向的椭圓形状外形。圓周表面部分88从基部87的外圓周 部分向后突出。
基部87的中央区域具有通孔87a。基部87具有位置环绕通孔 87a的突起4翁入孑L87b、 87b等。每个突起4翁入孑L 87b、 87b等具有 大体弧形形状。弹簧钩轴87c 乂人基部87的外圆周部分向后突出。 转动限制突起87d从基部87的下端部分向后突起。基部87在靠近 左端和右端部处具有螺钉插入孔87e和87e。基部87具有位于左右 端部附近的向后突出的螺钉保持突起87f和87f它们。
导向部分88a和88a在圆周表面部分88的左端和右端的内表 面上在/人前到后的方向上延伸。
支撑旋转环81的支撑保持器80通过将螺钉元件89、 89拧入 螺紋插入孔80e和80e螺紋连接到螺钉保持突起87f和87f上来固 定到连接元件82上。由此,旋转环81的锁定突起85,85等从前面 插入连接元件82的突起插入孔87,87等。从而,在后面的支撑保持 器80的基底表面部分80a以及在前面的连4妄元件82的基部87之 间的旋转环81可以相对于支撑保持器80和连4妄元件82旋转。
当支撑保持器固定到连接元件82上时,驱动弹簧90例如可拉 伸的巻簧支撑在^走转环81的弹簧钩突起84a和连4姿元件82的弹簧 4勾轴87c之间。因此,在乂人后面》见察时,祷j争环81沿逆时4十方向 受驱动,通过环形部分84的一部分与连4妄元件82的转动限制突起 87d的4姿触限制逆时针方向的S走转。
旋转环81的逆时针运动的末端用作锁定位置,顺时针运动运 动的末端用作解锁位置。
支撑保持器80固定到连接元件82,通过将安装螺钉91和91 穿过螺紋插入孔87e和87e,穿过支撑保持器80的间隙槽80d和 80d,螺紋连接到螺钉保持部分78c和78c,将连接元件82固定到 外壳体保持器78上。连接元件82固定到外壳体保持器78上使得 外壳体保持器78内置了图像输出部分79、支撑保持器80、旋转环 81和连接元件82,如图36所示。
当连接元件82固定到外壳体保持器78时,解锁钮83的连接 部分83a与旋转环81的连接部分85a 4妄合并连4妄。乂人而,驱动弹 簧90的驱动力通过旋转环81施加到解锁按钮83上,解锁按钮83
被置于在右侧的运动端。因此,当旋转环81位于锁定位置时,解
锁按钮83位于作为右侧运动末端的第一操作位置。
取景器75的附属部分77在后端具有连接突起92 (参见图35 和37 )。连接突起92包括配合突起93和连接突起94。配合突起93 具有水平取向的椭圓形状。连4妄突起94/人配合突起93的后表面向 后突出。
配合突起93的左侧和右侧端部具有向侧方和前方开口导向部 分93a和93a。
连接突起94具有大体圓形的外部形状且具有锁定部分95、 95 等,锁定部分95、 95等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距分开配置。锁定部 分95、 95等配置在连接突起94的前端部分且向外突出。锁定部分 95、 95等的前表面具有滑动部件95a、 95a等,且在当乂人前方^见察 时在逆时4十方向向后方倾杀牛移^立。
透4竟96、 96和97置于附属部分77中。透4竟96和96是固定 透镜,而透镜97是可动透镜,其可移动到透镜96和96后面。
在取景器75中的本体部分76和附属部分77之间的连接和拆 卸才乘作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参见图39至44 )。
附属部分77的连接突起94从后方插入本体部分76的连接元 件82。当连接突起94插入连接元件82时,附属部分77的导向部 分93a和93a纟皮导向至连接元件82的导向部分88a和88a,锁定部 分95、 95等的滑动部件95a、 95a等与》走转环81的锁定爪86、 86 等的滑动斜坡86a、 86a等接触(参见图39)。
当连接突起94进一步插入到连接元件82,滑动斜坡86a,86a 等压靠在滑动部件95a、 95a等上。然后,如图40所示,滑动斜坡 86a, 86a等在滑动部件95a、 95a等上滑动,当从后面观察时,旋 转环81在逆时针方向上克服驱动弹簧卯的驱动力进行旋转。
从后面观察时,当旋转环8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并且当滑 动斜i皮86a、 86a等的顶端滑过滑动部件95a、 95a等的顶端时,如 图41所示,锁定部分95、 95等运动到锁定爪86, 86等的前方。
当锁定爪86、 86等置于锁定部分95、 95等的后面时,当/人后 面》见察时,驱动弹簧90的驱动力在逆时4十方向上4t动4t4争环81(参 见图42)。从而,锁定爪86、 86等的前表面与锁定部分95、 95等 发生关联,被锁定的附属部分77与本体部分76接合。因此,本体 部分76和附属部分77连4娄。
在本体部分76和附属部分77的连接操作过程中,解锁按钮83 不移动,停留在第一操作位置。
为了从本体部分76上解锁附属部分77,操作解锁钮83使其移 动到第二操作位置,锁定爪86、 86等和被解锁的部分95、 95等松 开连接,如图43所示。通过将解锁钮83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然 后将附属部分77移动到本体部分76的后面,乂人而附属部分77和 本体部分76松开连接。然后,通过取消解锁钮83上的操作,通过 驱动弹簧90的驱动力,再次将解锁按钮83移回到第一操作位置, ^口图44所示。
如上所述,在成像装置1中,通过将旋转环81的锁定爪86、 86等以及附属部分77的锁定部分95、 95等关耳关起来,连4妻本体部 分76和附属部分77,并且本体部分76和附属部分77在透镜96、 96和97的光轴方向上连接。从而,当由于跌落冲击造成大的外力
施加到取景器75时,旋转环81旋转以防止附属部分77轻易地从 本体部分76上脱离。因此,这种配置不易产生问题,其中,通过
本体部分,附属部分和本体部分不会轻易脱离,能够减小取景器75 的损坏和变形的发生频率。
进一步的,可以不必在取景器75的本体部分76和附属部分77 之间的连接部分中包含结实的材料,也不必在取景器75中采用结 实的结构以防止由于跌落冲击引起的取景器75的损坏或变形。因 此,可以简化连4妄才几构,/人而减小尺寸和重量以及降^f氐成本。
进一步的,在成像装置1中,外壳体保持器78、附属部分77 等在光轴方向上的外形具有椭圓形的形状,导向部分88a和88a以 及受导向部分93a和93a设置在旋转环81的外圓周侧上。因此, 附属部分77可以方《更稳固地连接到本体部分76上,将取景器75 保持在必要的最小尺寸。
如上所述,通过螺钉插入孔87e和87e以及螺々T保持部分78c 和78c (它们是用来将连接元件82固定到外壳体保持器78的螺钉 保持部分),以及通过螺4丁插入孔80e和80e以及螺钉保持突起87f 和87f (它们是在旋转环81的外圓周位置处将支撑保持器80固定 到连接元件82的螺钉保持部分),取景器75的尺寸可以进一步减 小。
另外,通过旋转环81将驱动弹簧90的驱动力施加到解锁4丑83 上的结构可以不需要将解锁钮83返回到第 一操作位置的专用弹簧, 可以减少部〗牛婆丈量。
端子突起98从把手5的前端部向右突出(参见图3、 4和45), 两个声音车命入端子99和99在前向后方向上分开配置在端子突起98
的右侧(参见图46)。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是对应于不同声道的 端子,在前侧的声音输入端子99可以用于第一声道,而另一声音 输入端子99用于第二声道。
可动麦克风保持器100安装在端子突起98的顶面,麦克风101 安装到麦克风保持器100上并由其支撑。如图3所示,麦克风1001 包4舌麦克风本体101a、线缆101b和连4妄器101c。线》览101b 乂人麦 克风本体101a的一个端面开始延伸。连4妄器101c连4妄到线缆101b。
在麦克风101内,麦克风本体101a的一端通过麦克风保持器 而被保持,连接器101c连接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中的一个。
旋转拨盘102和102在前向后方向上分开配置在4巴手5的前端 部的左侧(参见图4和45 )。旋转拨盘102和102相应地位于声音 输入端子99和99的左侧,调节从麦克风101通过声音输入端子99 和99输入的声音信号的水平(音量)。旋转拨盘102和102以与声 道凄t量相关的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的排列顺序相同的顺序排布, 在前面的旋转拨盘102可能用于第一声道,而在后面的另 一拨盘102 可能用作第二声道。
旋转拨盘102和102安放在位于装置本体3前端部的旋转操作 环7和8的正上方(参见图2 )。旋转拨盘102和102是围绕沿左右 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旋转方向垂直于旋转:操作环7和8的旋转方 向。
由于旋转拨盘102和102的操作方向垂直于旋转操作环7和8 的操作方向,当操作旋转拨盘102时,旋转操作环7和8不会被误 旋转,在操作旋转操作环7和8时,旋转拨盘102和102不会被误 走專争。因此,可以避免i吴才乘作。
对巴手5的前端部左侧的下端部分具有向下和向左开口的才喿作才曹 5a。旋转拨盘102和102的下端部分位于纟乘作槽5a处。因此,通 过将手指经过才喿作槽5a方文到旋转拨盘102和102上,可以容易地 对4t转拨盘102和102进4亍才喿作。
如上所述,在成像装置1中,声音,命入端子99和99设置在4巴 手5前端部的一侧,旋转拨盘102和102设置在把手5前端部的另 一侧。因而,旋转拨盘102和102位于对象侧,其在拍4聂时易于4皮 用户看到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由于旋转拨盘未设置在装置本体3用户侧的 一端,可以避免当 旋转拨盘102和102在拍摄操作时被用户无意碰到以及旋转导致的 误操作,从而纟是高使用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与根据声道数量而设置的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相 对应的旋转拨盘102和102,以与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的排列顺 序相同的顺序排列。因此,当麦克风101的连4妻器101c连接到声 音输入端子99和99中的 一个时,可以容易辨识将要操作的旋转拨 盘102,因此可以避免误操作,l是高使用的方便性。
另外,因为在成像装置1中,取景器75设置在用户侧的把手 端部,用户可以透过取景器75视觉检查旋转拨盘102和102以对 它们进行操作,其提高可操作性。
特别是,如图48所示,抓持部分12可以用单手2006抓持, 把手5可以用另外的手2007抓持以通过取景器75操作旋转拨盘102 和102,从而^是高可才喿作性和可抓持性。
为了^是高透过取景器75的对旋转拨盘102和102的可见性和 可才喿作性,例如,4巴手5的前端部可以具有刮^皮103,其越向前越 向左偏,杀牛i皮103可以具有4t專争拨盘102和102,如图49所示。
同样为了提高旋转拨盘102和102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例如, 4巴手5的前端部可以具有台阶变4b表面(level change surface ) 104, 旋转拨盘102和102可以设置在台阶变化表面104之前和之后,如 图50所示。
进一步地,同样为了l是高旋转拨盘102和102的可见性和可才乘 作性,例如,旋转拨盘102和102具有水平取向的圓筒状,且可以 在外圓周表面上具有显示部分102a和102a,如图51所示。
另外,同样为了提高旋转拨盘102和102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旋转拨盘102和102可以在前向后方向和/人顶到底方向上分 隔开配置,如图51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声音输入端子99和99以及两个旋 转拨盘102和102,然而声音输入端子99和旋转拨盘102的数量不 限于两个,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只要凄史量相同即可。
根据实施例的部件的所有具体形式和结构都只解释为用于实 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解释为限制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 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存在多种变形、组合、 次组合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从装置本体向一侧突出的抓持部分,用户通过将他/她的手掌放在所述抓持部分上对所述抓持部分进行抓持,其中改变视角的缩放键位于所述抓持部分的顶面;所述抓持部分的用户侧的端面用作供拇指放置的手指放置表面;以及从所述抓持部分的顶面向上突起有指钩突起,位于对象侧缩放键附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缩放键包括第一操 作部分和第二操作部分,所述第一操作部分和第二操作部分在前向后方向上分开i殳置,用来一皮向下按压,选4奪性地纟皮4喿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抓持部分的对象侧 的端面具有供用户放置他/她的手指的手指放置凹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抓持部分具有带隆 起的形状,所述隆起在大体中心部分向最侧部突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用于拍摄的拍摄键和所述缩 放4建在所述抓持部分的顶面上沿前向后方向分开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用于开始和停止拍摄的 拍摄按钮位于所述抓持部分的手指放置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从装置本体向一侧突出以供用户用他/她的手掌放置其上从而进行抓持的抓持部分。其中,改变视角的缩放键置于抓持部分的顶面。抓持部分的用户侧的端面用作供拇指放置的手指放置表面。在对象侧缩放键附近,指钩突起从抓持部分的顶面向上突起。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106643SQ20071012844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寺门大介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