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是一种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是对传统耳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电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品种也是多样化,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将耳机和麦克风(咪头)结合起来,即带有咪头的耳机,既能听,又能唱,颇受欢迎。一种是在耳机壳上装有活动咪臂,咪臂与壳体连接部可转动,演唱时将咪臂向下移,使咪臂上的咪头接近嘴边;传音较好,转动灵活。但由于是活动臂柄,转动次数多以后,咪臂与耳机壳连接部位容易磨坏,引起耳机接触不良;另一种是线咪,即在耳机的传输线上安装咪头,这可解决上述活动咪臂转动次数多接头容易损坏的问题,但因线咪的咪头离嘴边过远,音源差,传音效果差,无实质性送话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在耳机壳上固定有不能转动的咪臂,内装传输线的软管。一端固定在咪臂内,另一端安装咪头,从而达到在使用中咪不易坏,咪头近嘴边传音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耳机壳、扬声器、盖板、咪头、耳机挂套、连接柄、外接线和插头,扬声器固定在盖板上,并通过螺丝固定在耳机壳上,在耳机壳上安装活动的连接柄,连接柄通过挂套将左右两边耳机连接起来,其特征是左右耳机任一耳机壳中设有固定且不能转动的中空咪臂(咪臂与耳机壳连体设计),在咪臂中固定有软管,软管一端固定在咪臂内,另一端安装咪头,在软管内设有电传输线,传输线将咪头与外接线连接起来。
固定在耳机壳上的咪臂可为万向软管,即万向软管直接固定在耳机壳上,另一端固定在耳机壳上,另一端安装有咪头。在万向软管中设有将咪头和外接线连接的电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固定咪臂结构,克服耳机因咪臂转动次数多容易损坏的缺点,同时保证耳机的传音、听音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壳体结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耳机壳,2、盖板,3、海绵垫,4、咪臂,5、软管,6、咪头,7、扬声器,8、电路板,9、连接柄,10、挂套,11、外接线,12、插头,13、微调器。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两个耳机,在其中一个耳机中设置咪臂和咪头。其包括耳机壳1、盖板2、扬声器7、耳机挂套10、连接柄9、外接线11和插头12,扬声器7固定在盖板2上,盖板2用螺丝固定于耳机壳1内,在耳机壳边缘上装有活动的连接柄9,连接柄9通过挂套10将左右两边耳机连接起来。在一耳机壳1中设有固定且不能转动的中空咪臂4,咪臂4贯通耳机壳(咪臂与耳机壳连体设计),在咪臂4中固定有软管5,软管5一端固定在咪臂内,另一端安装咪头6,在软管5内设有电传输线,传输线通过电路板8将咪头与外接线11及插头12连接起来。
电路板8安装在耳机壳1内,在电路板8上装有音频微调器13,微调器的旋钮边缘露出耳机壳1的外表面,这样在收听或演唱时可方便地调节音量的大小。
在耳机壳靠耳朵的方向的盖板2上套上海绵垫3,起保护耳朵和耳机的双重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打开音响,将插头插入音频插座,带上耳机,移动万向软管,将咪头靠近嘴边,既能听到好的声音,又保证有良好的传声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固定咪臂设计,万向软管转动灵活,传输线不易折断,延长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包括耳机壳、扬声器、盖板、咪头、耳机挂套、连接柄、外接线和插头,扬声器固定在盖板上,盖板固定在耳机壳上,耳机壳上的连接柄通过挂套将左右两边耳机连接起来,其特征是在耳机壳(1)中设有固定且不能转动的中空咪臂(4),在咪臂(4)中固定有软管(5),软管一端固定在咪臂内,另一端安装咪头(6),在软管(5)内设有电传输线,传输线将咪头与外接线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其特征是咪臂与耳机壳连体设计,咪臂(4)与耳机壳(1)连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其特征是在耳机壳(1)设有微调器(13),微调器(13)固定在电路板(8)上,微调器旋钮的边缘露出耳机壳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体固定咪臂的多媒体耳机,其特征是固定在耳机壳上的咪臂可用万向软管代替,即万向软管一端固定在耳机壳上,另一端安装有咪头,在万向软管内设有将咪头与外接线连接的电传输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固定连体咪臂带咪头的多媒体耳机,其在耳机壳中设有固定且不能转动的中空咪臂,在咪臂中固定有软管,软管一端固定在咪臂内,另一端安装咪头,在软管内设有电传输线,将咪头与外接线连接起来。本结构的咪臂不能转动,这就解决了带咪耳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咪臂旋转(使咪头靠近嘴边)次数过多导致耳机壳与咪臂连接处传输线容易折断的缺点。
文档编号H04R1/10GK2779776SQ20052006202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林伟生 申请人:林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