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60378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通信类的图像读取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棒状光源。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简称CIS)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一系列电子信号的一种装置。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感光灵敏度高,装置的有效长度与原稿幅宽相等,拾取的图像信号像素与原稿比例为1∶1,不需要聚焦,光路短,解决了图像光学信号的均匀性和部件的体积问题,它实现了传真机的小型化、便携式和移动传真。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是目前传真机中普遍使用的图像拾取部件,而棒状光源是广泛应用于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上的发光系统。
棒状光源一般由发光部、导光条和反光条三部分组成,原有技术是通过模具注塑一次成型的方法制成导光条和反光条,再将发光部固定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一个端面。原有技术的棒状光源一旦成型制作完成,其导光条的截面和导光条的发光位置和发光方向就已经确定无法改变,发光部的放置位置就因之确定无法改变。随着图像传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为部件放置问题,市场对各种发光位置和发光方向的棒状光源需求量加大,一旦需要制作各种发光方向不同的棒状光源就需要重新开模具,费用高、周期长。因此能否快速方便地制作多种发光方向棒状光源成为某些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生产的关键环节。
图2所示,这是背景技术的正向棒状光源,其导光条6和反光条8通过模具注塑一次成型方法制成后,再将发光部7固定于导光条6和反光条8的一个首端端面(即左端)。这种棒状光源一旦成型制作完成,其导光条6的首端面10(即左端)和导光条6的发光位置和发光方向就已经确定无法改变,导光条6的右端面我们定义为末端面,该末端面则没有安装发光部7,发光部7的放置位置就因之确定无法改变,因此棒状光源光射出方向只能为一个方向,由图3所示,我们将其输出方向规定为X正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发光均一性好,根据需要可灵活、快捷地制成各种反向棒状光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设有发光部、导光条和反光条,导光条位于反光条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发光部安装在导光条的末端,导光条的轴向侧面上设有与导光条内光强互补的光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并粘连在一起。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三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可分离式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了与正向棒状光源完全不同的首端截面和光反射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是在不重开模具的前题下,根据需要方便、快捷地利用正向棒状光源的部件制作出反向棒状光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正向棒状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正向棒状光源的发光方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向棒状光源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导光条及光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棒状光源的发光方向。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反向棒状光源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导光条及光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棒状光源的发光方向。
图中1.框架,2.棒状光源,3.透镜,4.原稿放置部,5.光敏集成电路板,6.导光条,7.发光部,8.反光条,9.光反射层,10.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由框架1、棒状光源2、透镜3、原稿放置部4及光敏集成电路板5组成,其结构及安装方式属公知、公用技术,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实施例一如图4、图5所示,发光部7是将发光芯片通过粘片胶固定在芯片基板上,然后用金丝压焊将芯片连接起来,通过在管角加电压启动发光芯片,发光部7发光。白色反光条8是不透明的槽形结构,白色的壳对照射的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的损失。导光条6安装于反光条8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棒状光源的导光条6和反光条8由多种方式制得到后,对导光条6的末端进行处理,使导光条6端面10的末端基本形成光滑镜面,我们将导光条6和反光条8中与发光部7接近的左端的端面10定义为首端面,导光条6右端的端面10则定义为末端面,发光部7固定在导光条6的末端面上。发光部7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条6的末端面射入导光条6内部,光在导光条6内传播并在导光条6的光射出部向外输出。导光条6的轴向侧面上设有与光的衰减规律互补的光反射层9,这种光反射层9使光非常均匀地从导光条6光射出部发出,这样本实用新型棒状光源的光输出方向就可以为图6所示的X负方向。光反射层9,其形状与原有棒状光源的光反射层9完全不同。它是根据发光部7不同的放置位置而采用了不同的设计形状。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光反射层9的形状为越靠近光源的发光部7,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小,即越靠近导光条6末端的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小,越远离光源的发光部7,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大,加入了光反射层9后,在理想情况下光源从导光条6光射出部发出的光的强度是非常均匀的,即输出的光强度不随位置X而变化。
实施例二如图7、图8所示,发光部7是将发光芯片通过粘片胶固定在芯片基板上,然后用金丝压焊将芯片连接起来,通过在管角加电压启动发光芯片,发光部7发光。白色反光条8是不透明的槽形结构,白色的壳对照射的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的损失。导光条6安装于反光条8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棒状光源的导光条6和反光条8由多种方式制得到后,对导光条6的首端和末端进行处理,使导光条6端面10的首端和末端基本形成光滑镜面,我们将导光条6和反光条8中与发光部7接近的左端的端面10定义为首端面,导光条6右端的端面10则定义为末端面,导光条6的首端及末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发光部7。两端的发光部7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条6的首端和末端面射入导光条6内部,光在导光条6内传播并在导光条6的光射出部向外输出。导光条6的轴向侧面上设有与光的衰减规律互补的光反射层9,这种光反射层9使光非常均匀地从导光条6光射出部发出,这样光输出方向就可以为图9所示的X正方向和负方向同时输出,向导光条6长方向的中点集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光反射层9的形状为越靠近光源的发光部7,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小,即越靠近导光条6末端和首端的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小,越远离光源的发光部7,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大,即越近导光条6中间部位的光反射层9区域面积越大,加入了光反射层9后,在理想情况下光源从导光条6光射出部发出的光的强度是非常均匀的,即输出的光强度不随位置X而变化。
上述棒状光源导光条6和反光条8可以由原有的模具注塑和其他一次成型方式得到,也可以由其他方式如热变形方式、拉伸射出方式、各种切割方式等得到。
导光条6和反光条8的端截面可以是模具注塑一次成型得到的,也可以是经机械加工方式、激光等切割方式、热变形方式、端面研磨方式等各种手段得到。目的都是为了去掉多余的部分并将其端横截面修理平整,使导光条6端截面基本形成光滑镜面。
本实用新型棒状光源其导光条6和反光条8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发光部7结合为一体,导光条6、反光条8与发光部7可以通过加热、粘接等各种方式相结合,三者一旦固定就不能再移动和更换;也可以仅与发光部7相接触,三者之间可以移动、拆卸和更换,可以通过框架1的结构约束使导光条6、反光条8的首端或末端仅仅与发光部7相接触,而不是固定不动,安装前后可以将导光条6、反光条8和发光部7随意组合安装和移动更换。
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设有发光部、导光条和反光条,导光条位于反光条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发光部安装在导光条的末端,导光条的轴向侧面上设有与导光条内光强互补的光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并粘连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三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可分离式连接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棒状光源,设有发光部、导光条和反光条,导光条位于反光条的凹槽内,于发光部安装在导光条的末端,导光条的轴向侧面上设有与导光条内光强互补的光反射层。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并粘连在一起。发光部与导光条和反光条的端面相接触,三者之间还可以采用可分离式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重新开模具的前题下,根据需要方便地制作出不同发光方向的棒状光源。
文档编号H04N1/03GK2751224SQ200420098040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贾晓春, 戚务昌, 王爱慧 申请人: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