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55002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一个定位基准部的技术,该定位基准部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和玻屏的封接,其中围绕锥体部的最外廓线形成一个加厚区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阴极射线管的玻壳的构成包括一个设置在玻壳前侧的玻屏,其上用于显示图象;一个设置在玻屏背后与之密封连接的玻锥;以及一个与玻锥密封连接的管颈,电子枪设置于管颈中。在玻锥外侧,安装有偏转线圈。
玻屏包括一个面部,该面部具有一个用于显示图象的有效显示屏;一个裙部,通过一个混合R部过渡到面部。裙部包括一个大致为矩形的较大的开孔,即一个封边面,用于将玻屏与玻锥密封连接。裙部具有两个较长的相对的边和两个较短的相对的边。
玻锥包括沿管轴的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孔端,即一个封边面和一个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孔端。大开孔端用于将玻屏与玻锥封接,小开孔端用于将颈管与玻锥封接。管锥侧壁的中心轴与管轴对正,其形状为漏斗状,侧壁包括一个锥体部,自大开口端过渡至小开口端一侧某一预定位置;还包括在小开口端一侧紧邻锥体部的偏转线圈部。锥体部具有对置的较长两侧和对置的较短两侧。锥体的锥体部的大开口端附着于玻屏裙部的端部,其间采用熔结玻璃密封。
近年来,随着玻屏面部(正面)平面度的提高和有效屏幕尺寸的增加,此种阴极射线管的重量越来越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主要考虑通过采取种种手段改变玻锥形状的方式减轻阴极射线管的重量。其中一种方案是,减小玻锥大开口端周围以外区域的厚度。具体来说,就是保留玻锥大开口端周围区域适当的厚度以确保其必要的对玻屏的密封强度,而将玻锥大开口端周围以外区域的厚度减小。
这种情况下,在玻锥的靠近大开口端外表面区域与玻锥的小开口端一侧靠近大开口端外表面其它区域的结合部提供一个台阶,始该靠近大开口端区域的外表面成为一个向外抬高的区域(例如,参见公开号为2002-237266和2002-237267的日本专利申请)。另一种可选方案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密封强度,不减小玻锥的整体厚度,而在大开口端周围形成一个具抬高的外表面的加厚区域。
另一方面,为了使阴极射线管获得一种能够显示无色移等缺陷的图象的结构,玻屏、玻锥和管颈的中心线在组装时精确地与玻壳的管轴找正十分重要。因此,在玻锥的锥体部相邻侧的外面上提供至少三处用于封接玻锥和玻屏时定位的定位基准部。例如,在锥体部较长两侧周向的两端的外表面提供两处定位基准部,并在较短两侧的外表面提供一处定位基准部。玻锥与玻屏封接时,定位基准部与夹具接触,从而精确地将玻锥与玻屏定位。定位基准部的形状是外凸的,具有一个基准面,与夹具的顶端接触。基准面距离玻锥的中心轴一段预定距离。
由此,上述沿大开口端形成的具有升高外表面的加厚区域的玻锥,同样需要用于封接玻锥和玻屏的上述定位基准部,如图7(a)和图7(b)所示,外凸的定位基准部10’与玻锥锥体部5’的沿大开口端2’提供的加厚区域11’的外表面11a’形成一个整体,使其与外表面11a’重叠。(例如,参见公开号为2002-197992的日本专利申请(图1))。请注意在图7(a)中,仅以阴影的形式显示出了定位基准部10’自加厚区域11’和较薄区域12’的外表面11a’和12a’伸出的部分。
下面说明定位基准部10’与锥体部5’的加厚区域11’形成重叠的主要原因。如果定位基准部10’同时形成于锥体部5’的加厚区域11’和较薄区域12’的外表面以形成相同的突出尺寸(相同的突出厚度),定位基准部10’对加厚区域11’和定位基准部10’总厚度的厚度比率小于定位基准部10’对较薄区域12’和定位基准部10’总厚度的厚度比率。因此,在加厚区域11’中有定位基准部10’的区域对没有定位基准部10’的区域的热容量增加比率就小于在较薄区域12’的热容量增加比率。这样,可以认为在加厚区域11’形成定位基准部10’与在较薄区域12’形成定位基准部10’的情况相比,玻璃成型时的玻璃温度分布要相对均匀一些,从而提供优良的成型性。
按照常规技术,如果在锥体部5’的加厚区域11’上形成定位基准部10’,从加厚区域11’的外表面11a’到定位基准部10’的外表面(基准面)的突出尺寸t的确定主要是考虑为了使基准面10a’能够被较容易地找到。换言之,如果该尺寸t过小,就不易找到定位基准部10’的基准面10a’,从而导致在玻屏与玻锥的封接过程出现错误,或使封接工作变得困难。因此,考虑到防止对定位基准部10’的感知错误的安全(限度),该突出尺寸t被确定为在约在2mm-2.5mm之间。
但是,上述锥体部外表面到定位基准部基准面的突出尺寸范围(约2mm-2.5mm)同样用于大开口端周围没有加厚区域的玻锥。换言之,上述突出尺寸范围并非为具有加厚区域的锥体特别设置的。
因此,由于有加厚区域,有可能形成由于不可预知原因导致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在没有加厚区域的玻锥中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加厚区域11’的形成使加厚区域11’的热容量与较薄区域12’相比有所增加。如果定位基准部10’还进一步形成于加厚区域11’,加厚区域11’上定位基准部10’所在的区域的热容量与较薄区域12’相比相当地大。这样就导致了加厚区域11’与相对应的较薄区域12’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而且,这样的锥体在冷却时使用常规的冷却方法。因此,就会发生定位基准部10’的基准面10a’的平面度缺陷或尺寸误差,以及在定位基准部10’附近产生裂纹或折皱等缺陷。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玻锥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玻锥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玻锥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能够改进现有的玻锥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降低在玻锥成型过程中定位基准部形成部位与包括加厚区域在内的其周围区域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从而减少成型过程中的定位基准部的缺陷如平面度缺陷或尺寸误差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包括一个加厚区域,位于具有一个大开口端的锥体部的大开口端周围,能够降低由于加厚区域的存在对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以及降低由于该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所导致的成型缺陷的发生。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即使定位基准部相对于大开口端或管轴的相对位置采用常规技术发生大的改变,在玻锥与玻屏的封接过程中,通过改进与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相接触的夹具的结构,这种改变对于玻锥也不会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包括一个漏斗状的侧壁,该侧壁的一端是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而该侧壁的另一端是一个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该侧壁包括一个锥体部,从大开口端向小开口端延伸,还包括一个偏转线圈部接续锥体部至小开口端,其中该锥体部的第一区的外表面与第二区的外表面的接合处提供了一个台阶,使第一区的厚度大于第二区的厚度,其中第一区从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沿管线向小开口端延伸,直至距最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某一预定距离h,第二区位于较第一区更靠近小开口端的一侧,其中仅在第二区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和玻屏封接的定位基准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预定距离h满足关系式2mm<h<15mm,且其中一个距离i,沿管轴自锥体最外廓线至定位基准部大开口端一侧的边缘,满足关系式i<h+20mm。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的全部区域都位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的全部区域都位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前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中所述的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发明的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包括一个漏斗状的侧壁。侧壁的一端是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而侧壁的另一端是一个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侧壁包括一个锥体部,从大开口端向小开口端延伸,还包括一个偏转线圈部接续锥体部至小开口端。在这种结构中,在锥体部的第一区的外表面与第二区的外表面的接合处提供了一个台阶,使第一区的厚度大于第二区的厚度,其中第一区从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沿管线向小开口端延伸,直至距最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某一预定距离h,第二区位于较第一区更靠近小开口端的一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锥与玻屏封接的定位基准部仅在第二区的外面形成。
“第一区”是指加厚区域形成的区域。请注意,任何存在于作为第一区一端的最外廓线以外的大开口端一侧的部分通常都包括在加厚区域之内。还有,如果与管轴平行方向的具有所要求的脱模角度一个平面或实质上的平面的小开口端一侧的端部,通过一个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外凸弧面过渡到第二区,那么“第一区的外表面”指由上述的平面或实质上的平面和过渡外凸弧面所形成的表面。另一方面,“第二区”指较薄区域形成的区域。还有,如果一个沿小开口端方向逐渐接近管轴而厚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曲面的大开口端一侧的端部,通过一个具有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内凹弧面过渡到第一区的外表面,那么“第二区的外表面”指由上述曲面和过渡内凹弧面所形成的表面。如果外凸弧面直接过渡到内凹弧面,其接合点作为第一区的外表面与第二区的外表面的分界线。如果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分别过渡到他们之间的一个平面的两端,该平面与外凸弧面的接合点与该平面与内凹弧面的接合点的中心位置作为第一区外表面和第二区外表面的分界线。因此,“台阶”是由通过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和平面(当外凸弧面与内凹弧面之间有平面时)形成的。还有,“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一个大致与管轴平行,并且对模具而言具有最小脱模角度的表面。
根据上述结构,定位基准部仅位于作为较薄区域的第二区的外表面,而作为加厚区域的第一区的外表面不存在定位基准部。而常规技术的定位基准部形成于第一区的外表面而外凸,使向基准面的突起部的尺寸设定于约2mm-2.5mm之间,因此,与之相比,此种结构可抑制由于第一区厚度增加而导致的不合宜的热容量的增加,以及由于热容量增加而导致的冷却不足。由此,可以改善玻锥在成型过程中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还有,对第一区上形成定位基准部的部分与没有定位基准部的部分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副作用也减少了。因此,可以确保极好的成型性。此外,第二区作为较薄区域并且通常能够充分冷却。因此,即使定位基准部形成于第二区的外表面,定位基准部的成型妨碍第二区的冷却的可能性也极小。如果定位基准部按上述形成于第二区的外表面,在玻屏封接操作时,比较常规的与夹具接触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而言,从大开口端或管轴到基准面的距离可能变化很大。但是,这一大的改变可通过改进夹具或使用其他类型的夹具来克服。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沿管轴自锥体部最外廓至第一区小开口端一侧上的边缘的预定距离h满足以下关系式2mm<h<15mm,且沿管轴自锥体部最外廓至定位基准部大开口端一侧上的边缘的预定距离i满足以下关系式i<h+20mm。
这种情况下,当距离h为2mm或更小时,模具的维护变得十分困难。还有,这样短的距离h对锥体重量的充分减少和确保对玻屏的要求的密封强度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当距离h为15mm或更大时,加厚区面积过大,不易冷却。冷却不充分可导致成型缺陷,如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平面度的降低。由此看来,距离h最好确定在上述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定位基准部可自上述的内凹曲面形成,而该内凹曲面形成第二区外表面的台阶,或自过渡到该内凹曲面的平面的一半处形成,该一半是指朝向小开口端的靠近平面和内凹曲面之间的接合点的那一半。可选地,定位基准部可自第二区的台阶以外朝向小开口端一侧的某个位置(即,上述的曲面上的某一位置)形成。这种情况下,锥体部的坡度向小开口端方向,即向偏转线圈部的方向,逐渐变得平缓。因此,当距离i等于或大于(h+20)mm时,第二区外表面的坡度变得过于平缓。如果基准面与管轴大致平行的定位基准部形成于坡度如此平缓的外表面上,定位基准部的厚度(突起部的体积)就会变得不适宜地大,因此第二区的定位基准部的玻璃化温度平衡被破坏。这样可导致成型缺陷。由此看来,最佳方案是距离i设定在上述范围之内。
在上述结构中,最佳的是,定位基准部的整个基准面区域都置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即,置于第一区外表面的管轴一侧。
具体来说,如果考虑以定位基准部靠近第一区形成为例。当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置于第一区外表面之外,定位基准部与第一区外表面之间部分可能会成为带有凹陷的十分复杂的形状。这就使底模的设计和制造复杂化或降低这一区域周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从而导致成型缺陷的出现。但是,当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全部置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时即使定位基准部形成于第一区的邻近区域,定位基准部周围的区域的形状也不会变得复杂。因此,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以及成型工作均可较容易地进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突起不适宜的情况也可以避免,从而减少了对定位基准部周围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且减少了由于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成型缺陷发生的可能性。
在上述结构中,最佳方案是不对定位基准部的基准平面进行抛光打磨。
这种情况下,在挤压成型过程中,通过恰当地计算出玻璃的温度特性等以及恰当地进行温度控制等,可以生产出具有高质量定位基准部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还有,成型后不需要进行抛光打磨。因此可以使生产简化成本降低。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结构包括锥体部大开口端周围形成的作为加厚区域的第一区和邻近第一区小开口端一侧形成的作为较薄区域的第二区,定位基准部仅在第二区的外表面形成,而在第一区不形成任何定位基准部。因此,与常规玻锥相比,此种结构可抑制由于第一区厚度增加而导致的不合宜的热容量的增加,以及由于热容量增加而导致的冷却不足。由此,可以改善玻锥在成型过程中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还有,对第一区上形成定位基准部的部分与没有定位基准部的部分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副作用也减少了。因此,可以确保极好的成型性。此外,第二区作为较薄区域并且通常能够充分冷却。因此,即使定位基准部形成于第二区的外表面,定位基准部的成型妨碍第二区的冷却的可能性也极小。因此保持极好的成型性是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定距离h,即沿管轴方向自靠近锥体部大开口端的最外廓线至第一区小开口端边缘的距离满足关系式2mm<h<15mm,并通过设定距离i,即沿管轴方向自管锥最外廓线至定位基准部靠近大开口端的边缘的距离满足关系式i<h+20mm,可以使模具的维护变得简单。还有,此种对距离h和i的设定对于充分降低玻锥重量和确保对玻屏的密封强度满足要求十分有利。还有,由于加厚区域变得过大而导致的冷却困难和定位基准区域周围的成型缺陷的发生可以被适当地避免。还有,由于第二区外表面的坡度过缓造成的定位基准区厚度不恰当地增加,由此种厚度不恰当地增加导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以及发生成型缺陷的可能性等,均被降低。
此外,通过在形成定位基准部时将整个基准面设置于在第一区外表面内的方式,即使是在定位基准部在第一区附近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定位基准部周围的形状变得过于复杂。因此,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以及成型工作均可较容易地进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突起不适宜的情况也可以避免,从而减少了对定位基准部周围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且减少了由于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成型缺陷发生的可能性。
还有,在不对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进行抛光打磨的情况下,在挤压成型过程中,通过恰当地计算出玻璃的温度特性等以及恰当地进行温度控制等,可以生产出具有高质量定位基准部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还有,成型后不需要进行抛光打磨。因此可以使生产简化成本降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的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玻锥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2(b)是其前视图。
图3(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3(b)是其前视图。
图4(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4(b)是其前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非本发明范围内的非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7(a)是表示常规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7(b)是其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名称),其主要包括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2(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2(b)是其前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玻锥1,包括一个大致为矩形的沿管轴Z向的大开口端2。在大开口端2处,玻锥1封接于玻屏(图中未示出)。玻锥1还包括一个大致为圆形的沿管轴Z向的小开口端4。在小开口端4处,管颈3与玻锥1封接。玻锥1的侧壁大致成漏斗形,其中心轴与管轴Z对正。侧壁包括一个锥体部5,自大开口端2过渡至小开口端一侧某一预定位置;还包括一个偏转线圈部6,自锥体部5的小开口端一侧过渡至锥体部5。锥体部5具有对置的较长两侧5a和对置的较短两侧5b。
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锥体部5内形成一条作为最外廓线的模对口线7,其朝向小开口端4与封边面2相距有很小的距离。而且,在封边面2的内端和外端,即封边面厚度方向的两端,形成倒角部8。模对口线7是玻锥1模压成型时形成的,用来对应底模和壳模之间的配合面,以限定定玻锥1的阴模。
而且,锥体部5包括第一区11和较第一区11更靠近小开口端的第二区12。第一区11沿管轴Z自模对口线7向小开口端过渡,直至某一相距模对口线7的距离为h的预定位置。第一区11的厚度要大于第二区12的厚度。这种情况下,预定距离h满足下列关系2mm<h<15mm,例如,可将其设为7mm。为了使第一区11和第二区12之间实现厚度差,在第一区11的外表面11a过渡至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的这一部分,提供一个台阶T。在本实施例中,靠近封边面2的近封边区13,即模对口线7与封边面2之间的区域的厚度也大于第二区12。第二区12包括偏转线圈部6。
第一区11的外表面由两部分形成大弯曲半径凸面11aa,其弯曲半径非常大,接近于平面;以及小弯曲半径凸面11ab,其曲率半径相对较小。小弯曲半径凸面11ab过渡至大弯曲半径凸面11aa,在曲面11aa的小开口端一侧的端部与曲面11aa内切。另一方面,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的构成包括曲面12aa,其越接近小开口端4,就越靠近管轴Z,而厚度没有突然的变化;以及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在曲面12aa靠近大开口端一侧的一端与曲面12aa外切,并过渡到曲面12aa。还有,第一区11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1ab以外切的方式过渡至第二区11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接合点X为第一区11和第二区12的外表面11a和外表面12a分界线。这样,在台阶形成区T1处形成台阶T,由小弯曲半径凸面11ab和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构成。请注意,每个大弯曲半径凸面11aa、小弯曲半径凸面11ab、及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均既可以是具有单一曲率半径的弧形表面,也可以是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多个弧形表面以内切的形式过渡到一起。
在锥体部5上至少三处形成定位基准部10,每个定位基准部10都具有一个基准面10a,当玻锥1与玻屏进行封接时与夹具接触。更具体地说,定位基准部10位于较长侧5a周向(沿封边面2的方向)的两端和较短侧5b上靠近大开口端的一个位置上。其位置安排使一个拐角置于两个位置之间。请注意,在图2(a)中,以影线的形式只显示了突出于第二区12外表面12a的定位基准部10的一部分。(类似地,在图3(a)和4(a)中也加了影线。)定位基准部10仅形成于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上。在当前实施例中,定位基准部10位于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上在外表面12a在小开口端一侧从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即,位于于小开口端一侧除台阶形成区T1以外的某个位置上)延伸至小开口端4的某个位置上。如图2(a)所示,定位基准部10的基准面10a位于第一区11的外表面11a以内。更具体来说基准面10a位于第二区12外表面12a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和曲面12aa之间的接合点A以内。
基准面10a是一个与管轴Z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平面,例如是一个对于模具(底模)具有最小脱模角度的平面,并且是一个在挤压成型后未打磨的粗糙表面。基准面10a位于小开口端一侧的那一端,过渡到小弯曲半径凸面10aa,其曲率半径与第一区11的小弯曲半径凸面11ab的曲率半径相等或更小一些。还有,位于小开口端一侧的小弯曲半径凸面10aa,以内切的形式过渡到内凹的小弯曲半径凸面10ab,其曲率半径与第二区12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的曲率半径相等或更小一些。进一步地,位于小开口端一侧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0ab,以内切的形式过渡到第二区12的曲面12aa。
另一方面,位于大开口端一侧的基准面10a的另一端,通过比第二区12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的曲率半径相同或更小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0ac,圆滑过渡到第二区12的曲面12aa。
锥体部5的模对口线7起沿管轴Z至定位基准部10的大开口端一侧的边B(即定位基准部10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0ac与第二区12的曲面12aa之间接合点B)的距离i,对应模对口线7到第一区11靠近小开口端一侧的端部的预定距离h,满足下列关系i<h+20mm。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因为h=7mm,将i设定为12mm。请注意,每个小弯曲半径凸面10aa、小弯曲半径凹面10ab和定位基准部10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0ac均既可以是具有单一曲率半径的弧形表面,也可以是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多个弧形表面以内切的形式过渡到一起。
如图2(b)所示,除了基准面10a靠近大开口端一侧的一端,基准面10a的周边其他部分通过作为基准面10a靠近小开口端一侧的一端的小弯曲半径凸面10aa和小弯曲半径凹面10ab,过渡至第二区的外表面12a(曲面12aa)。基准面10a的轮廓线包括一条直线,位于大开口端一侧的一端,和一条曲线,位于剩余区域。该曲线是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多个弧形表面以内切的形式过渡到一起而形成的。
根据上述结构,在常规玻锥中,突出尺寸的范围被设定为大约2mm-2.5mm,至少从锥体部第一区外表面起至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与之相比,定位基准部10的突出部的体积被减小了,包括从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曲面12aa)至外部(在图2(a)中以阴影显示)。随着体积的减小,基准面10a整个周边与第二区12的曲面12aa(特别是,小弯曲半径凸面10aa和小弯曲半径凹面10ab)的结合区域也变窄了。此外,与常规玻锥相比,第一区11的热容量没有增加。如此,当玻锥1在挤压成型时,第一区11和第二区12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也得到了改善。同时还防止了定位基准部10所在区域与定位基准部10非所在的第一区11之间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丧失。还有,第二区12为较薄区域,通常在挤压成型过程中被充分冷却。因此,如果定位基准部10形成于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定位基准部10在成型过程中妨碍第二区12的冷却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此,考虑到定们基准部10,有可能确保玻锥1的极佳的成型性。
图3(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3(b)是其前视图。第二实施例的锥体1包括第二区12的外表面12a上的定位基准部10,其形成方式是定位基准部10从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开始向小开口端4延伸。这种情况下,在定位基准部10的起始位B处,基准面10a大开口端一侧的边缘通过小弯曲半径凹面10ac圆滑过渡至第二区12的小弯曲半径凹面12ab。除了上述以外,第二实施例的玻锥1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玻锥1的主要结构相同。相应地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在图3(a)和图3(b)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4(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垂直剖面图,图4(b)是其前视图。在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比,玻锥1第二区12外表面12a的坡度要平缓一些。除了上述以外,第三实施例的玻锥1的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玻锥1的主要结构相同。相应地,第一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在图4(a)和图4(b)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尽管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玻锥1的第一区11是采用沿锥体部5的整个周边的方式形成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锥体1采用第一区11形成于拐角14以外的区域,即,采用类似地方式,锥体1在拐角14处不形成第一区11。因此,定位基准部10还形成于锥体部5的第二区12之内,正如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其位于第一区11之外小开口端一侧。
但是,如图6所示,定位基准部10形成于第二区之外位于第一区11的小开口一侧的锥体1,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即使锥体1包括在拐角14以外的区域形成的第一区11亦是如此。在所示的例子中,定位基准区10自模对口线7向小开口端4延伸形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漏斗状的侧壁,该侧壁的一端是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矩形的大开口,而该侧壁的另一端是一个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端,具有一个沿管轴方向的大致为圆形的小开口,该侧壁包括一个锥体部,从大开口端向小开口端延伸,还包括一个偏转线圈部接续锥体部至小开口端,其中该锥体部的第一区的外表面与第二区的外表面的接合处提供了一个台阶,使第一区的厚度大于第二区的厚度,其中第一区从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沿管线向小开口端延伸,直至距最锥体部的最外廓线某一预定距离h,第二区位于较第一区更靠近小开口端的一侧,其中仅在第二区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和玻屏封接的定位基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预定距离h满足关系式2mm<h<15mm,且其中一个距离i,沿管轴自锥体最外廓线至定位基准部大开口端一侧的边缘,满足关系式i<h+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的全部区域都位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的全部区域都位于第一区的外表面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位基准部的基准面是不经过抛光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加厚区域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目的在于降低在玻锥成型过程中定位基准部形成部位与包括加厚区域在内的其周围区域的玻璃化温度平衡的破坏,从而减少成型过程中的定位基准部的缺陷如平面度缺陷或尺寸误差的发生。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玻锥,其结构包括锥体部大开口端周围形成的作为加厚区域的第一区和邻近第一区小开口端一侧形成的作为较薄区域的第二区,定位基准部仅在第二区的外表面形成。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沿管轴自锥体部最外廓至第一区小开口端一侧上的边缘的预定距离h满足以下关系式2mm<h<15mm,且沿管轴自锥体部最外廓至定位基准部大开口端一侧上的边缘的预定距离i满足以下关系式i<h+20mm。
文档编号H04N5/65GK1512535SQ200310113068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吉野肇 申请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