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271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电器包括壳体、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均设于壳体内。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本发明的电器通过将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而将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使强电板和弱电板分开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将强电板和弱电板置于同一电器盒内相比,降低强弱电之间的磁性干扰。
【专利说明】
电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等电器中,电器盒内的主控板包括强电板和弱电板,强电板和弱电板被设置于同一电器盒内。强电与弱电没有分开,会产生磁性干扰,影响信号输出,进而影响电器的控制性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电器存在的强弱电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包括壳体、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均设于壳体内,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
[0005]进一步地,壳体内设有底座,电器盒组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
[0006]进一步地,电器盒组件平放安装于底座上。
[0007]进一步地,强电板固定设置于电器盒的底板上。
[0008]进一步地,电器盒组件还包括电器盒盒盖,电器盒盒盖盖设于电器盒上以使得强电板封闭设于电器盒内。
[0009]进一步地,电器盒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电器盒内的线缆的走线位置的走线限位结构。
[0010]进一步地,电器盒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包括用于限制弱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和用于限制强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0011 ] 进一步地,电器盒组件还包括电器盒外壳,电器盒外壳套设于电器盒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电器盒外壳为防火壳体。
[0013]进一步地,电器为新风机,新风机包括风机,风机设于壳体内且包括蜗壳,弱电板设于蜗壳上,电器盒与蜗壳间隔设置。
[0014]基于本发明提供的电器,电器包括壳体、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均设于壳体内,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本发明的电器通过将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而将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使强电板和弱电板分开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将强电板和弱电板置于同一电器盒内相比,降低强弱电之间的磁性干扰。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弱电板、强电板和电器盒组件与新风机主体部分处于未组装状态;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的电器盒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所示的电器盒和走线限位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所示的电器盒和走线限位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4所示的电器盒和走线限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4所示的电器盒和走线限位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图2所示的电器盒组件中过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所示的过线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8所不的过线结构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27]图11为图8所示的过线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8]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0029]1-壳体;2-风机;3-蜗壳;4-弱电板;5-强电板;6-电器盒组件;61-电器盒外壳;62-电器盒;65-过线结构;651-第一卡钩;652-第二卡钩;653-第一过线限位部;654-第二过线限位部;655-槽形过线结构;66-螺钉;67-槽形连接部;68-第一走线限位件;69-第二走线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2]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包括壳体、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均设于壳体内。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
[0033]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通过将强电板设于电器盒内而将弱电板设于电器盒外使强电板和弱电板分开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将强电板和弱电板置于同一电器盒内相比,降低强弱电之间的磁性干扰。
[003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器可以为家用电器,例如空调,新风机等。下面将以新风机为例并根据图1至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机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35]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风机包括壳体1、风机2、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6。风机2、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6均设于壳体I内。风机2包括蜗壳3。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4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5。电器盒组件6包括电器盒62。强电板5设于电器盒62内,弱电板4设于蜗壳3上,电器盒62与蜗壳3间隔设置。
[0036]将强电板5和弱电板4分开设置,降低强弱电之间的磁性干扰,从而提高信号输出性能,使得新风机的主控板可以控制更多功能。且将弱电板4设置于蜗壳3上,使得新风机的壳体I内布置紧凑,节省空间。
[0037]为了更好地将强电板和弱电板分开设置,更进一步降低强弱电之间的磁性干扰,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电器盒盒盖。电器盒盒盖设于电器盒62上以使得强电板5封闭设于电器盒62内。
[0038]优选地,壳体I内设有底座。电器盒62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电器盒62固定设置于底座上,使得新风机的整机跌落时,有效防止电器盒62内部的元件损坏。
[0039]更优地,强电板5固定设置于电器盒62的底板上。强电板5固定设置于电器盒62的底板上可以有效防止当新风机的整机跌落或者电器盒62跌落时强电板5损坏。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强电板5采用边缘筋条定位,四角通过螺钉66固定设置于电器盒62的底板上。
[0040]优选地,电器盒组件6平放安装于底座上。电器盒组件6的底部可以与底座贴合设置。电器盒62的底部与底座贴合设置使得电器盒组件6容易平放于底座上,使得电器盒62更易拆装。
[0041]为了使电器盒62内的线缆走线有序,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用于限制电器盒62内的线缆的走线位置的走线限位结构。
[0042]如图4所示,走线限位结构可以包括设于电器盒62的电器盒侧壁上的第一走线限位件68。第一走线限位件68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自由端。第一连接端与电器盒侧壁连接,第一自由端向远离电器盒62的底板的方向(图4中的上方)延伸。
[0043]为了更好地限制线缆的走线位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走线限位结构还包括与第一走线限位件68间隔设置的第二走线限位件69。第二走线限位件69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二连接端与电器盒侧壁连接,第二自由端向靠近电器盒62的底板的方向(图4中的下方)延伸。第一走线限位件68限制线缆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第二走线限位件69限制线缆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因此第一走线限位件68和第二走线限位件69共同限制线缆的位置。
[00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走线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走线限位件68和设于两个第一走线限位件68之间的第二走线限位件69。走线限位结构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走线限位件69和设于两个第二走线限位件69之间的第一走线限位件68。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形成一个走线限位结构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沿线缆的走线方向布置,因此线缆在走线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走线,进而使电器盒62内的线缆走线更加有序。本实施例中,一个走线限位结构组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具有第一走线限位件68和第二走线限位件69的走线限位结构。
[0045]优选地,第一走线限位件68为弹性件。第二走线限位件69为弹性件。
[0046]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走线限位结构可以只包括第一走线限位件。至少两个第一走线限位件形成一个走线限位结构组。至少两个第一走线限位件可以沿线缆的走线方向布置。
[0047]优选地,走线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电器盒62的电器盒侧壁上的线扎连接部。线扎连接部用于通过线扎将线缆设置于线扎连接部上。
[0048]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线扎连接部包括设于电器盒62的电器盒侧壁上的槽形连接部67。槽形连接部67的槽底上设有通孔,线扎穿过槽形连接部67的通孔以将线缆设置于槽形连接部67上。
[0049]至少两个槽形连接部67可以形成一个走线限位结构组。其中,至少两个槽形连接部67沿线缆的走线方向布置。因此线缆在槽形连接部67的限位作用下就能按照一定的路径进行走线,从而使得电器盒62内的线缆的走线有序。
[00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槽形连接部67设于电器盒侧壁的上端面上。
[0051]优选地,电器盒组件6包括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
[0052]在本实施例中,电器盒62内部的线缆包括强电线和弱电线。为了使强电线和弱电线在电器盒62内部分开走线,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包括用于限制弱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和用于限制强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
[005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包括三个走线限位结构。其中,组成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的走线限位结构包括第一走线限位件68和第二走线限位件69。如图5所示,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包括三个走线限位结构。其中,组成强电线限位结构组的走线限位结构包括槽形连接部67。
[0054]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组成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的走线限位结构可以包括槽形连接部。组成强电线限位结构组的走线限位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走线限位件和第二走线限位件。
[0055]为了使强电线和弱电线在电器盒62内部时相互之间的磁性干扰降低,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设于电器盒62的第一电器盒侧壁上,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设于电器盒62的与第一电器盒侧壁相对的第二电器盒侧壁上。
[005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电器盒侧壁高于第二电器盒侧壁。且第一电器盒侧壁的上端设有位于中部的凹口。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设于第一电器盒侧壁的凹口处上。
[0057]在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和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具有相同的结构。只要使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和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间隔设置以使强电线和弱电线分开走线即可。
[0058]为了有效防止因电器盒62内起火而引起整个新风机起火,如图2和图3所示,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电器盒外壳61。电器盒外壳61套设于电器盒62的外侧。优选地,电器盒外壳61为防火壳体。防火壳体的设置使得电器盒62起火时可以限制在防火壳体的内部燃烧,而不会烧出整机,有效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0059]优选地,防火壳体为钣金件壳体。
[0060]如图2和图3所示,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用于使线缆通过电器盒外壳61的过线结构65。线缆包括强电线和弱电线,过线结构包括能使强电线过线的强电线过线部和能使弱电线过线的弱电线过线部,强电线过线部与弱电线过线部设置为使强电线与弱电线分开过线。
[0061 ]电器盒组件6包括分别设于电器盒外壳61的第一端和设于电器盒外壳61的第二端的至少两个过线结构。至少两个过线结构包括用于使线缆进入电器盒62的进线过线结构和用于使线缆离开电器盒62的出线过线结构。
[0062]过线结构的设置使得强电线和弱电线在进入电器盒62时和离开电器盒62时分开过线,更进一步地降低了强电线和弱电线之间的磁性干扰。
[006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电器盒62内部出线的线缆要与处于电器盒62外的不同电器元件进行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器盒外壳61上设有两个出线过线结构,可以使与不同电器元件进行连接的线缆从不同的出线过线结构出线,方便连接。另外,出线过线结构的设置使得强电线和弱电线在出线时也能分开过线,降低强电线和弱电线之间的磁性干扰。
[0064]优选地,过线结构65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设于电器盒外壳61上。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部。强电线过线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上的第一卡钩651,弱电线过线部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二卡钩652。强电线在过线时穿过第一卡钩651,弱电线过线时穿过第二卡钩652,因此强电线被限制于第一卡钩651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弱电线被限制于第二卡钩652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强电线与弱电线分开过线,降低磁性干扰。
[0065]为了防止强电线在走线过程中第一卡钩651以及防止弱电线在走线过程中脱离第二卡钩652,过线结构65还包括第一走线限位部653和第二走线限位部654。第一走线限位部653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上并位于第一卡钩的自由端和第一支撑部之间,用于防止强电线脱离第一卡钩651,第二走线限位部654设置于第二支撑部上并位于第二卡钩652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用于防止弱电线脱离第二卡钩652。
[006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走线限位部653包括设于第一支撑部上且朝向第一卡钩651的自由端延伸的第一凸起。第二走线限位部654包括设于第二支撑部上且朝向第二卡钩652的自由端延伸的第二凸起。强电线从第一卡钩651穿过走线时,第一凸起的设置有效防止强电线从第一卡钩651的自由端脱离第一卡钩651,从而使强电线走线有序。同样地,弱电线从第二卡钩652穿过走线时,第二凸起的设置有效防止弱电线从第二卡钩652的自由端脱离第二卡钩652,从而使弱电线走线有序。
[0067]优选地,如图9所示,强电线过线部还包括位于第一卡钩651、第二卡钩652、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槽形过线结构655。
[0068]强电线过线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槽形过线结构655。槽形过线结构655和上述的第一卡钩651均用于使强电线过线。例如当强电线包括电源线、电机线以及电加热线时,可以使电源线通过第一卡钩651过线,而使电源线和电机线从间隔设置的槽形过线结构655过线。
[0069]由于过线结构65设置于电器盒外壳61上,电器盒外壳61上设有与支撑主体的外周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支撑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电器盒外壳61的形成安装槽的壳壁卡装于卡槽内。
[007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为U形结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U形结构的两个支脚。因此如图2所示,电器盒外壳61上就设有与U形结构相适配的U形安装槽。如图8、10和图11所示,U形结构的外壁上设有上述安装槽。
[007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主控板和电器盒组件(6),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器盒组件(6)均设于所述壳体(I)内,所述主控板包括用于控制弱电元器件的弱电板(4)和用于控制强电元器件的强电板(5),所述电器盒组件(6)包括电器盒(62),所述强电板(5)设于所述电器盒(62)内,所述弱电板(4)设于所述电器盒(62)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有底座,所述电器盒组件(6)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组件(6)平放安装于所述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板(5)固定设置于所述电器盒(62)的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电器盒盒盖,所述电器盒盒盖盖设于所述电器盒(62)上以使得所述强电板(5)封闭设于所述电器盒(62)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电器盒(62)内的线缆的走线位置的走线限位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组件(6)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走线限位结构,所述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所述至少两个走线限位结构组包括用于限制弱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弱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和用于限制强电线的走线位置的强电线走线限位结构组。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组件(6)还包括电器盒外壳(61),所述电器盒外壳(61)套设于所述电器盒(62)的外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外壳(61)为防火壳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为新风机,所述新风机包括风机(2),所述风机(2)设于所述壳体(I)内且包括蜗壳(3),所述弱电板(5)设于所述蜗壳(3)上,所述电器盒(62)与所述蜗壳(3)间隔设置。
【文档编号】H05K9/00GK106061225SQ20161064883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8月9日 公开号201610648834.2, CN 106061225 A, CN 106061225A, CN 201610648834, CN-A-106061225, CN106061225 A, CN106061225A, CN201610648834, CN201610648834.2
【发明人】符美军, 詹朝永, 杨力, 韦刚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