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振荡型d类放大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D类放大器是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驱动扬声器负载的,首个商业化产品生产于1960年。D类放大器和一般的A类、B类、AB类放大器相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电视机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目前一般的D类放大器通常是依赖于集成电路来作积分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使用电路占用了较大的面积,集成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电路结构简洁实用,集成度高。
[0004]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积分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和正反馈网络,其中,积分电路对输入的信号U2进行积分得到宽度被输入的音频信号U i调制的三角波U3;施密特触发电路对三角波U 3进行整形得到脉宽调制方波U4;正反馈网络将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方波114反馈到积分电路的输入端,以与输入的信号U1进行叠加。
[0005]优选地,积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电容C2和电阻Rl,其中,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并连接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反相器的输出端,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信号输入端。
[0006]优选地,施密特触发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和电阻R3,其中,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3连接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
[0007]优选地,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和第五反相器均由两个场效应管组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电路结构简,便于集成。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0010]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积分电路图;
[0011]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施密特触发电路;
[0012]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低通滤波器;
[0013]图5是本发明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包括积分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正反馈网络和低通滤波器,其中,积分电路对输入的信号U2进行积分得到宽度被输入的音频信号U1调制的三角波U 3;施密特触发电路对U 3进行整形得到脉宽调制方波U 4;正反馈网络将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方波U4反馈到积分电路的输入端,以与输入的信号七进行叠加;所述低通滤波器用于对脉宽调制方波U4进行滤波以得到线性放大的音频信号。
[0016]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积分电路图。如图2所示,所述积分电路包括电阻R1、第一反相器和电容C2,其中,第一反相器包括P沟道的场效应管Ql和N沟道的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电源Vl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源Vl的负极相连,如此形成一个反相器。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并连接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反相器的输出端,如此形成基于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积分器。电阻Cl是耦合电容,其第一端连接于输入信号U1,第二端连接于电阻Rl的第二端。
[0017]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施密特触发电路。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施密特触发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和第五反相器和电阻R3,其中,四个反相器组成结构相同,第二反相器包括P沟道的场效应管Q3和N沟道的场效应管Q4,其中,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电源Vl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电源Vl的负极相连。第三反相器包括P沟道的场效应管Q5和N沟道的场效应管Q6,其中,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电源Vl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6的漏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电源Vl的负极相连。第四反相器包括P沟道的场效应管Q7和N沟道的场效应管Q8,其中,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8的栅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7的源极与电源Vl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8的漏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8的源极与电源Vl的负极相连。第五反相器包括P沟道的场效应管Q3和N沟道的场效应管Q4,其中,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电源Vl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连,其相连的节点为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电源Vl的负极相连。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3连接于第反相器的输入端,如此形成施密特触发电路。电阻R2是限流电阻,其第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第二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
[0018]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低通滤波器。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低通滤波器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阻R5,其中,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输入信号U4;第二端连接电感L2的第一端,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二端为信号输出端;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感LI和电感L2相连的节点上,第二端接公共端;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感L2和电容C5相连的节点上,第二端接公共端;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于电容C5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于公共端。
[0019]图5是本发明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如图5所示,输入的音频信号U1经耦合电容Cl接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的输出信号经电阻R2连接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4连接到积分器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低通滤器的输入端。如此形成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
[0020]经仿真,本发明提供的D类放大器能够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无失真地线性放大器,失真度可以降低到测量仪器的下限,效率达到95 %以上,性能良好。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利用场效应开关晶体管直接构成的反相器来形成自振荡D类放大器所需要的积分器和施密特触发器,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紧凑、实用和易于集成。可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视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符合低碳、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2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说明书仅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的。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积分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和正反馈网络,其中,积分电路对输入的信号U2进行积分得到宽度被输入的音频信号U1调制的三角波U 3;施密特触发电路对三角波U 3进行整形得到脉宽调制方波U 4;正反馈网络将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方波U4反馈到积分电路的输入端,以与输入的信号U1进行叠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积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电容C2和电阻Rl,其中,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并连接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反相器的输出端,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信号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施密特触发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和电阻R3,其中,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经电阻R3连接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和第五反相器均由两个场效应管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场效应开关管反相器的振荡型D类放大器,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D类放大器包括积分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和正反馈网络,其中,积分电路对输入的信号u2进行积分得到宽度被输入的音频信号u1调制的三角波u3;施密特触发电路对三角波u3进行整形得到脉宽调制方波u4;正反馈网络将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方波u4反馈到积分电路的输入端,以与输入的信号u1进行叠加。本发明利用场效应开关晶体管直接构成的反相器来形成自振荡D类放大器,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紧凑、实用和易于集成。
【IPC分类】H03F3/217
【公开号】CN104883144
【申请号】CN201510260889
【发明人】李春华, 许志强, 柯博林
【申请人】宁波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