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52839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在可编程的芯片引脚和可编程芯片的寄存器之间,包括相互连接的传输门电路、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第一PMOS管M1、第二NPOS管M2和第三PMOS管M3,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在芯片引脚和芯片寄存器之间,通过向芯片寄存器中写入0或者1,控制输出芯片引脚的高电平为3.3V或者5V,实现输出端口高电平值的切换,避免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电平转换电路,符合电路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编程芯片的性能迅速提高,种类不断增多。由于不同 外设模块的工作电压不同,带来了可编程芯片GPI0(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与外设模块之间 电平不兼容的问题,比如,可编程芯片的引脚输出电压为3. 3V、外设模块驱动电压为5V为 例,现在的普遍解决方案为,采用外接电平转换芯片或晶体管上拉的方法解决电平不兼容 问题,这样会导致电路的面积相对较大,不符合电路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发展趋势,而且,制 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可编程芯片的GPI0(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与外设模块之 间电平不兼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在芯片引脚和 芯片寄存器之间,控制芯片引脚的输出高电平为3. 3V或者5V,实现输出端口高电平值的切 换,避免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电平转换电路,符合电路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发 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可编程的芯片引脚和 可编程芯片的寄存器之间,包括传输门电路、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第一 PM0S管 Ml、第二NP0S管M2和第三PM0S管M3,所述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分别与 可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电平控制端口、数据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 一 PM0S管Ml、第二NP0S管M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 PM0S管Ml、第二NP0S管M2的漏极 相连接,所述第一 PM0S管Ml的源极外接5V电压,所述第一 PM0S管Ml的源极外接3. 3V电 压,所述第一 PM0S管Ml、第二NP0S管M2的漏极连接处与可编程芯片的芯片引脚相连接,所 述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与传输门电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输门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 反相器N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数据端口还与第三PM0S管M3的栅 极相连接,所述第三PM0S管M3的漏极与地相连接,所述第三PM0S管M3的源极与可编程芯 片的芯片引脚相连接。
[0006] 前述的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门电路包括 对称连接的第四M0S管M4、第五M0S管M5,所述第五M0S管M5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 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M0S管M4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相连接。
[0007] 前述的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控制端口为 可编程芯片内的电平控制寄存器的输出端,所述数据端口为可编程芯片内的端口数据寄存 器的输出端。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 在芯片引脚和芯片寄存器之间,通过向芯片寄存器中写入0或者1,控制输出芯片引脚的高 电平为3. 3V或者5V,实现输出端口高电平值的切换,避免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电平转换电 路,符合电路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的电路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平控制寄存器的结构框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口数据寄存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 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3] 如图1所示,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在可编程的芯片引脚和 可编程芯片的寄存器之间,包括传输门电路、第一反相器Ν1、第二反相器Ν2、第一 PMOS管 Ml、第二NPOS管M2和第三PMOS管M3,所述第一反相器Ν1、第二反相器Ν2的输入端分别与 可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电平控制端口、数据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 一 PMOS管Ml、第二NPOS管M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 PMOS管Ml、第二NPOS管M2的漏极 相连接,所述第一 PM0S管Ml的源极外接5V电压,所述第一 PM0S管Ml的源极外接3. 3V电 压,所述第一 PM0S管Ml、第二NP0S管M2的漏极连接处与可编程芯片的芯片引脚相连接,所 述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与传输门电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输门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 反相器N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数据端口还与第三PM0S管M3的栅 极相连接,所述第三PM0S管M3的漏极与地相连接,所述第三PM0S管M3的源极与可编程芯 片的芯片引脚相连接。
[0014] 所述传输门电路包括对称连接的第四M0S管M4、第五M0S管M5,所述第五M0S管 M5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M0S管M4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 输入端相连接。
[0015] 如图2所示,所述电平控制端口为可编程芯片内的电平控制寄存器(16位的寄存 器,既可拓展为32位、64位寄存器,也可缩减为8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如图3所示,所述数 据端口为可编程芯片内的端口数据寄存器(16位的寄存器,既可拓展为32位、64位寄存器, 也可缩减为8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17] 当用户无需电平兼容功能时,只需单独采用3. 3V供电,可编程芯片仍可实现3. 3V 供电的系统所有功能;当用户需要电平兼容的功能时,则可编程芯片采用双电源,即3. 3V 和5V供电,当用户向端口数据寄存器各数据位中写入0时,此时可编程芯片的GPI0(通用 输入输出芯片引脚)输出为低电平,此时M4和M5构成的传输门截止,M3导通,则引脚输出 为低电平;当用户向端口数据寄存器中写入1时,此时M3截止,由M4和M5构成的传输门导 通,此时若电平控制寄存器的数据为0,经过反相器N1,则M2管导通,Ml截止,此时可编程 芯片的芯片引脚(GPI0)输出的高电平为3. 3V,若电平控制寄存器的数据为1,经过反相器 N1,则M2管截止,Ml管导通,此时可编程芯片的GPI0输出的高电平为5V,最终实现向电平 控制寄存器中写入0或者1控制可编程芯片的芯片引脚(GPIO)输出的高电平为3. 3V或者 5V,从而简化了外设电路的设计。
[001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连接在芯片引脚和芯 片寄存器之间,通过向芯片寄存器中写入0或者1,控制输出芯片引脚的高电平为3. 3V或者 5V,实现输出端口高电平值的切换,避免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电平转换电路,符合电路的体积 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可编程的芯片引脚和可 编程芯片的寄存器之间,包括传输门电路、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第一 PMOS管Ml、 第二NPOS管M2和第三PMOS管M3,所述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分别与可 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电平控制端口、数据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一 PMOS管Ml、第二NPOS管M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 PMOS管Ml、第二NPOS管M2的漏极相 连接,所述第一 PMOS管Ml的源极外接5V电压,所述第一 PMOS管Ml的源极外接3. 3V电压, 所述第一 PMOS管Ml、第二NPOS管M2的漏极连接处与可编程芯片的芯片引脚相连接,所述 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与传输门电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输门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反 相器N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编程芯片内寄存器的数据端口还与第三PMOS管M3的栅极 相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M3的漏极与地相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M3的源极与可编程芯片 的芯片引脚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 输门电路包括对称连接的第四M0S管M4、第五M0S管M5,所述第五M0S管M5的栅极与第二 反相器N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M0S管M4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芯片的输出电平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平控制端口为可编程芯片内的电平控制寄存器的输出端,所述数据端口为可编程芯片内的 端口数据寄存器的输出端。
【文档编号】H03K19/0175GK203911896SQ20142033871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饶磊, 邱宇, 韩光洁, 盛蕴 申请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