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泵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流体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流体泵还包括定子限位部,定子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包括弹性部,弹性部至少设置于与第一限位部与定子组件的接触面,第二限位部包括成形于第二壳体,定子组件的下端与第二限位部的上端接触并被限位,定子组件的上端部与第一限位部下端的弹性部接触设置,第一限位部的上端被隔离套压紧设置;这样弹性部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很好地吸收定子组件与限位部之间的震动并降低噪音。
【专利说明】
流体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尤其涉及车用热管理系统的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流体栗被大量运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中,并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0003]流体栗包括第一壳体、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形成的内腔中,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由隔离套完全隔离,避免了传统的电机式无刷直流水栗存在的液体泄漏问题,定子组件通过栗体和隔离套刚性限位,但是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并将带动流体栗震动,这样定子组件与第一壳体以及定子组件与隔离套之间会产生噪音。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栗,能够缓冲定子组件相对于壳体产生震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栗轴,所述流体栗成形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包括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隔离套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内腔包括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隔离套之间的空间,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并围绕所述栗轴设置,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流体栗还包括定子限位部,所述定子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制所述定子组件在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运动,所述流体栗的轴向与所述栗轴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至少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定子组件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壳体固定设置,所述定子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并被限位,所述定子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下端的弹性部接触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被所述隔离套压紧设置。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栗,包括定子组件以及定子限位部,定子组件通过定子限位部限位于第二内腔内,其中一个限位部具有弹性部,弹性部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很好地吸收震动并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栗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所示流体栗的定子组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所示流体栗的第一限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所示流体栗的第二壳体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1所示流体栗的第二壳体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流体栗100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中,流体栗100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动力。
[0015]结合参见图1至图5,流体栗10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隔离套13,转子组件14、定子组件15、电控单元16、栗轴17;第一内腔101包括第一壳体11和隔离套13之间的空间,第二内腔102包括隔离套13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空间,转子组件14设置于第一内腔101,定子组件15和电控单元16设置于第二内腔102,定子组件15与电控单元16电连接,转子组件14围绕栗轴17转动,栗轴17与隔离套13注塑固定,转子组件14包括永磁体。流体栗100工作时,电控单元16控制通过定子组件15的电流进而控制定子组件15产生的激励磁场,转子组件14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围绕栗轴17转动。
[0016]流体栗100还包括定子限位部,定子组件15通过定子限位部限位于第二内腔102,定子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20、第二限位部30、第三限位部以及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30限制定子组件15在第二内腔内的轴向运动,第一限位部20限制定子组件15的向上运动,第二限位部30限制定子组件15的向下运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限制定子组件15在第二内腔102的周向运动;第一限位部20包括弹性部,至少第一限位部20通过弹性部与定子组件15的接触,这样弹性部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很好地吸收定子组件15与定子限位部之间产生的震动并降低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
[0017]定子组件15包括定子铁芯151和绝缘部152,定子铁芯151和绝缘部152注塑固定,定子铁芯151包括铁芯本体153和成形于铁芯本体153的外周面的凸起筋154,凸起筋154包括至少两个,凸起筋154沿铁芯本体153的外周面分布,其中一个凸起筋154设置有凹槽158;绝缘部152包括第一绝缘部155和第二绝缘部156,第一绝缘部155成形于定子铁芯151上端,第二绝缘部156成形于定子铁芯151下端,第一绝缘部155的外周面与铁芯本体153的外周面大致平齐设置,这样凸起筋154凸出第一绝缘部155设置。第一绝缘部155包括外周面1551、内周面1552以及上端面1553,外周面1551和内周面1552之间为第一绝缘部的壁厚,第一绝缘部155的外周面1552为圆柱面,第一绝缘部155的内周面1551为凸凹间隔的面,这样,自第一绝缘部155的上端面1553看,第一绝缘部155的壁厚薄厚间隔设置,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注塑材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又不会影响第一绝缘部155的强度。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0通过注塑橡胶成形,第一限位部20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限位部20设置于隔离套13和定子组件15之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第一限位部20包括上端部21、下端部22、台阶部23以及台阶侧壁24,下端部22和台阶部23与上端部21大致平行设置,下端部22至上端部21的距离大于台阶部23至上端部21的距离,下端部22和台阶部通过台阶侧壁24连接。第一限位部20组装后,第一限位部20的上端部21与隔离套15的外周面接触设置,下端部22位于隔离套13和定子组件15的周向间隙内,台阶部23与定子组件15的第一绝缘部155的上端面1553接触,台阶侧部24与定子组件15的第一绝缘部155的外周面1551接触,这样第一限位部20的结构可以使得定子组件15的震动得到缓冲,同时第一限位部20与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固。
[0019]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包括壳体侧壁121和壳体底部122,壳体侧壁121包括内周面1211和外周面1212,第二壳体12成形有第一凸起部123和第二凸起部124,第一凸起部123和第二凸起部124沿壳体侧壁121的内周面向第二内腔102凸起形成,第一凸起部123和第二凸起部124沿壳体侧壁121延伸,第一凸起部123自壳体底部122向上延伸,在远离壳体底部122的壳体侧壁121的内周面1211的一段未设置第一凸起部123,第一凸起部123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第二凸起部124的延伸长度小于壳体侧壁121的高度;第一凸起部的末端和壳体侧壁的内周面形成一段过度部125。
[0020]第二限位部30包括第一凸起部123,第一凸起部123至少包括两个,第一凸起部123沿壳体侧壁121的内周面1211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23的数量与定子组件15的凸起筋154的数量相同并对应排布,这样设置的第二限位部30与第二壳体12形成刚性连接,支撑定子组件15的强度好,定子组件15在第二内腔内更加稳定。
[0021]定子限位部还包括定子安装导向部包括过度部125,这样定子安装导向部125能够将定子铁芯的凸起筋154导向到第一凸起部123的上端。
[0022]第三限位部包括第二凸起部124,第四限位部包括成形于定子铁芯的其中一个凸起筋154的凹槽158,第二凸起部124与凹槽158配合设置,定子组件装配时,第二凸起部124插入凹槽158,这样可以确定定子组件15相对于第二壳体12的周向位置,方便装配,防止装错O
[0023]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0为成形于第二壳体12的壳体侧壁的内周面的间隔分布的凸起部,当然也第二限位部30也可以是形成于第二壳体12的环形台阶部,对应于定子组件15的定子铁芯151成形有凸起筋154或者定子铁芯151的外周面凸出第一绝缘部155的外周面设置,这样第二壳体12省去第三、第四限位部,结构简单,同时装配更方便。
[0024]本实施例中,流体栗100组装时,先将定子组件15通过第二配合部156和第二壳体12的第一装配部126配合,并将定子组件15放置于第二限位部30上端,然后将第一限位部20放置于定子组件15的上端;将隔离套13放置于第一限位部20上端,放置密封圈后,用螺钉将隔离套13和第二壳体12连接。隔离套13压紧第一限位部20,第一限位部20压紧定子组件15的第一绝缘部1551,使得定子组件12向第二限位部30压紧,即定子组件15压紧于第二壳体12的凸起部;这样沿流体栗100的轴向,定子组件15被弹性的固定于第二内腔102。
[002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流体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栗轴,所述流体栗成形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包括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隔离套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内腔包括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隔离套之间的空间,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并围绕所述栗轴设置,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栗还包括定子限位部,所述定子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制所述定子组件在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运动,所述流体栗的轴向与所述栗轴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至少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定子组件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壳体固定设置,所述定子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并被限位,所述定子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下端的弹性部接触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端被所述隔离套压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绝缘部,所述绝缘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注塑固定,所述定子铁芯包括自所述定子铁芯外周面形成的凸起筋,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凸起筋的下端压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支撑于所述定子组件的所述绝缘部和所述隔离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弹性部与所述绝缘部接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橡胶材料注塑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大致呈环形,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与所述隔离套接触设置,所述下端部与所述绝缘部接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下端部包括台阶部以及台阶侧壁,所述下端部至所述上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台阶部至所述上端部的距离,所述下端部伸入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间隙,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绝缘部的上端部接触设置,所述台阶侧壁与所述绝缘部的外周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壳体底部,所述壳体侧壁和所述壳体底部注塑固定,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成形于所述壳体侧壁的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自所述壳体侧壁向所述第二内腔凸起形成,所述条状凸起自所述壳体底部向上延伸,所述条状凸起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所述条状凸起的另一端距离所述壳体侧壁远离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一定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限位部还包括安装导向部,所述安装导向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所述安装导向部包括所述壳体侧壁的内周面向所述条状凸起形成的过度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限位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限制所述定子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沿所述流体栗的周向位置,所述流体栗的周向与所述流体栗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成形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四限位部成形于所述定子组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成形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内周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自所述壳体侧壁凸起并且自所述壳体底部向上延伸,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条状凸起的长度,所述第四限位部包括成形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凸起筋以及成形于凸起筋的凹槽,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槽,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壳体底部,所述壳体侧壁和所述壳体底部注塑固定,所述壳体侧壁的内周面成形有环形台阶,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所述环形台阶。
【文档编号】H02K5/24GK205509682SQ201620216871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